《无碑》(王十月)内容梗概

作者:佚名 字数:8532 阅读:19 更新时间:2016/06/09

《无碑》(王十月)内容梗概

  《无碑》写了改革开放以来,一个打工者三十年的个人史,一个村庄三十年的村庄史,一间民营工厂三十年的发展史。这个人叫老乌,他是这个时代广大打工者的代表;一个村庄,在作品中名叫瑶台,从其地理位置和环境的描写,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深圳或东莞的某个镇。一间工厂,差不多是珠三角大多数工厂的缩影。

  小说的主人公老乌,本名李保云,因为脸上长了一块乌黑的胎记,被工友戏称为老乌。他是一个有着自己道德准则的人,无论处在怎样的艰难境地,都能守住为人的底色。故事从1992年老乌从家乡湖北来到南方打工开始。因为脸上的胎记,李保云一直未能找到工作,饿晕倒在当时还未开发的瑶台村。其时,开了一间家庭作坊的黄叔,对李保云有一饭之恩,收留李保云替给他看守鱼塘。老乌因此结识了黄叔家庭作坊中的两个女工,一个叫阿霞,一个叫阿湘。阿霞本份老实,阿湘聪慧,但心气很高。正是阿湘给李保云起了老乌这个绰号。阿湘对老乌的歧视,正好反衬了阿霞的温柔与善良,因此老乌与阿霞走得比较近。两人之间,渐渐生出了一丝情愫,但这情愫却是朦胧的,老乌因了自卑未敢表达。到了这年年底,阿霞背上行囊回家,老乌送她到瑶台的云涌桥头,望着阿霞远去的背影,老乌的心也被带走了。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老乌没有回家过年,留下来给黄叔看厂,他在期盼着阿霞过年后回到瑶台,但是阿霞没有回来。老乌却意外发现,阿湘和村里的烂仔阿昌在谈恋爱。

  黄叔的家庭作坊生意不错,他决计不再养鱼,而是把作坊扩大生产,由过去的两个女工,发展到了三台注塑机,十来个工人,另外请了一个调色师傅黎建群当厂长,老乌因此成为了黄叔加工厂的工人。工厂门口像模像样的竖了一块“瑶台塑胶制品厂”的牌子。黄叔了解老乌的人品,知道这样的人靠得住,让黎厂长教他调色。黎厂长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肯教老乌,还在黄叔面前搬弄是非,说老乌笨,学不会调色。同样受到黎厂长排挤的,还有新来的女工李彩凤。因为同被排挤,老乌和李彩凤走得比较近,后来老乌知道,黎厂长想占李彩凤的便宜不成,一直给她小鞋穿,故意安排又难做工价比又低的产品让她生产。为了摆脱厂长的纠缠,老乌答应了李彩凤的请求,假意在和她谈恋爱,并让大家都知道了他们在恋爱,以为这样可以摆脱黎厂长。老乌的细心与善良让李彩凤很担心,害怕老乌真的爱上了她,因此她开始故意疏远老乌。

  这时,瑶台开始多了许多三来一补的小厂,外来人员也渐渐多了起来。黄叔的工厂也有了新的发展。一个对老乌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人——李钟——进了黄叔的工厂。李钟是一个有着一定民主思想和先觉意识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他来到厂里之后,一意要取代黎厂长的位置,而他的能力,也让黎厂长感受到了空前的危机。随着黄叔工厂的扩大,黎厂长的权力也起来越大。这年放假时,老乌发现,曾经和他演双簧对付黎厂长的李彩凤,居然和黎厂长同居了,这让老乌百思不得其解。

  工厂扩大了,老乌成了厂里的总务主管,主管厂里人的生活。而黎厂长和李钟,都在介绍自己的老乡进厂,厂里的工人,渐渐形成了两派,两派势同水火,演出了许多让人头疼的事情。黄叔的工厂生产量是上去了,但利润却没有上去,这时,黎厂长提出了一个以最大限度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方案以节约成本,李钟反对这一方案,但黄叔最终采用了这一方案。李钟也因此在黄叔面前失宠。李钟决计离开黄叔的工厂另谋发展,但他想在离开之前,策划一场罢工,以保障工人的合法权益。李钟把罢工选在了工厂最重要的客户来查厂的前一天,以为这样可以逼老板就范。没想到,老乌却在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向老板黄叔告了密。黄叔马上做通了主管和技术员们的思想工作,到了罢工那天,对李钟信拆旦旦同进退的工友们都退出了罢工,李钟一气之下,一个人罢工。他一个人的罢工,羸得了工人的尊敬,但最终还是以失罢而告终。李钟离开了工厂,老乌因为告密,被工人讥讽为叛徒。可一边是工友,一边是对他有恩的老板,他无从选择。老乌最终离开了工厂,以前作为对自己告密的惩罚。

  以上段落,故事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的珠三角农村和一些得风气之先的家庭工业作坊。接下来,作者为主人公更换了一处生存环境,他开始经历漫长的找工苦旅。作者以老乌为线,描写了一群改革开放初期外来工的群生相。写了艰苦环境中打工者内心那不灭的希望,写了人与人之间的相濡以沫。写了“诗人”,“班长”,“小不点”众多人物,也为后来的许多人物故事埋下了伏笔。并把一个他们称之为“小不点”的小孩,介绍进了黄叔的厂里学技术。后来,小不点成长为了厂长,最后自己独立门户开厂,成了黄叔工厂的竞争者。

  经过一段时间的漂泊,后来,老乌进了同在瑶台的德基工艺厂。这间工厂的老板原来是瑶台村人,当年逃港,捞偏门起家,如今回乡投资,成了港商,是一个地道的奸商,他的工厂,也是一间典型的血汗工厂。作者在下面的段落,以亲历的记忆,还原了早期珠三角血汗工厂的生存图景。故事表现的是人物命运,而作者在此处更用心描写的,是记忆中早期珠三角工厂里常见的,我们现有的文学作品中未曾如此真实再现过的产景。当然,这一切,依然是以老乌的观察来表现的。老乌在这间工厂里当杂工,招他进厂的经理林小姐,知道老乌颇有书法基础,又在黄叔的瑶台厂当过总务主管,并知道了他离开瑶台厂的原因,对他颇为敬重,可谓另眼相看。林小姐答应老乌,先做杂工,她会在恰当的时候给老乌一个合适的岗位。老乌做事任劳任怨,待人厚道,在杂工队颇得人缘。老乌的到来,对杂工队的小队长形成了压力,小队长总是担心老乌有一天会抢了他的宝座,于是想方设法要挤走老乌。终于,寻了老乌一个不是,让主管炒掉了老乌。林小姐却留下了老乌,原来林小姐和黄叔交情非同一般,黄叔得知老乌在得基厂之后,请林小姐多多关照他。林小姐安排老乌去技术部门学习调油。老乌终于梦想成真,有了一技之长。但过了没有多久,他的师傅赵绪成,却因为得罪了厂里的保安总管,被人裁赃陷害,保安在他的箱子里翻出了厂里的产品,赵绪成以偷窃工厂财物的罪名被开除出厂。老乌看着同是打工人却相互倾轧,心寒到了极点。此时又得知,李钟自出厂后,又进了一家厂,因不满工厂老板的黑恶,对老板采取了暴力手段而获罪坐牢,老乌更觉得,李钟入狱,皆是他之过,如果不是他告密,李钟就不会出厂,也不会去坐牢。

  其时正逢97香港回归前,传言中英要因香港而开战,一时人心惶惶,许多工厂生意惨淡,难以为继。老乌打工的德基工艺厂因长时间没有接到订单,开始大量裁员,并拖欠了工人近半年的工资。这一次,老乌决定用自己的行动,洗清自己身负的叛徒的耻辱。他开始策划罢工,然而,历史出现了惊人的相似,罢工行动再次泄密。这一次,老乌成为了曾经的李钟,他在德基工艺厂上演了悲壮的一幕“一个人的罢工”,一前一后两次“一个人的罢工”,是作者精心构思的结果,两次罢工,作者写尽了国人身上的劣根性,也对人性在卑微中的崇高进行了浓墨重彩的书写,而小说的主人公老乌,也由此进行了人生的第一蝶变。罢工依然是以老乌的失败而结束,不过这次,老乌结束罢工,却是为了报林小姐的知遇之恩。这也说明了,中国传统的恩遇思想,在老乌的脑子里根深蒂固,现代民主的思想,只是在老乌的心里有了萌芽,而李钟,无疑是老乌人生重要的一个启蒙者。

  老乌出厂后,小说结束了对改革开放早期血汗工厂图景的描写。主人公回到了家乡,这是众多打工者所走过的路,回家——出门打工——再回家——再出门打工。作者本人更是经历过众多次这样的经历。老乌再一次出门,却是因为接到了当时在五元店里认识的“班长”之约。其时时间已到了1998年,班长说他在南方当经理,请老乌一起干事业。老乌也因此陷入了传销的泥淖。小说的作者,曾经经历过最早期的传销,那疯狂的授课场景,在此还原成了细致真实的描写。而作家在此,最为用心的,却是人心。此前,小说描写的生活,再苦再累,却有一种乡村式的朴素和宁静,虽残酷却不失温情。故事至此,人心开始浮躁,人们被金钱迷惘了心智。对传销的描写,传递出了这样的信息。事实上,小说写了三十年改革开放史,也写了三十年的人心变迁史。这是作者用意的暗笔。国家禁此传销,救了正在一步步滑进泥淖的老乌。老乌去看望当年他介绍进瑶台厂的小不点,此时小不点已成长为一名主管。他告诉了黄叔老乌回来了,黄叔请老乌帮他打点出租屋,老乌因此成为了二手房东。而当年的珠三角农村,如今已发展成了一个外来工的集居地,到处是七八层楼高的亲嘴楼。黄叔家盖了两栋楼,老乌从黄叔手上承包过来,再转租出去。故事主要场景不再是工厂,而是外来工的集居地,作者此处,开始重点描写老乌的感情经历。

  老乌意外的遇见了当年一起共事的阿湘。阿湘此时成为了一个香港货柜车司机的二奶。司机的老婆得知后,来到广东,找到阿湘,两个女人发生了一场肉博,以阿湘的失败而告终,货柜车司机却逃之夭夭。阿湘寻短见,是老乌救了她,并在医院精心照料她。老乌渐渐爱上了阿湘,但是阿湘却并不爱老乌,不过她也不再讨厌老乌。阿湘怀上了货柜司机的孩子,她天真的以为,生下孩子,就能让货柜车司机回到她的身边。老乌一直精心照料着阿湘,直到阿湘生下了儿子乔乔。老乌把乔乔当着自己的亲生儿子。邻居都认为阿湘会被老乌感动,会嫁给老乌。然而阿湘终究是心高,老乌无法走进她的内心。这天晚上,阿湘钻进了老乌的被窝,这是老乌第一次和女人有了肉体的交融。老乌没有想到,阿湘会把孩子扔给他,而这一夜的性爱,不过是阿湘对他的补偿。老乌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他一个人拉扯着乔乔,乔乔患有过敏性皮炎,经常在半夜三更发作,作者在此处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了老乌一次次带孩子看病的经历,描写了老乌和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老乌把乔乔当成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部份。父子两相依为命。乔乔在渐渐长大。黄叔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得知老乌收养了一个儿子之后,黄叔的老婆想让老乌把孩子给她们抚养,并答应给老乌十万元的补偿。但老乌断然拒绝了。

  在这时,当年老乌暗恋过的阿霞,再次来到南方打工,进了黄叔的工厂。而此时的阿霞,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当年她春节回家之后,经人介绍,就草草地结婚成家。但男人对阿霞不好,爱赌,赌输了回到家就打阿霞,阿霞不堪凌辱,离家出走,再次到南方打工。两人的意外重逢,却是十多年后,有些物是人非,当年青春少年,如今已历尽沧桑。阿霞经常在周末或不加班时,到老乌这里来坐坐。老乌此时当二手房东,又开了一间电话超市,阿霞有时过来帮帮忙,见老乌一个人带着孩子,以为是老乌的孩子,老乌只说是捡的,并没有说他和阿湘的过往。阿霞心疼老乌,开始张罗着为老乌介绍对像,但介绍了好多次,人家都嫌弃老乌脸上有胎记太难看,终于有个不嫌弃老乌的,但老乌却不肯。老乌在心里其实还在等着阿湘。而乔乔依然经常犯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皮炎,在小说中,是一处象征,象征着这一代人对环境的不适应。阿霞在这时,经常过来帮助照顾乔乔,两人渐渐地产生了感情。这感情,让他们痛苦,因为这毕竟是不被道德所容纳的婚外情。而此时,另外一个重要的人物来到了瑶台,或者说,他早就在瑶台,此时才走进老乌的生活。这个人叫刘泽,是一位南漂的画家。和刘泽的交往中,老乌认识了一批文化人,当年的书法梦重新被唤醒,老乌开始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书法修习中。而刘泽又介绍老乌看了许多启蒙性的书籍。老乌开始由一个普通的打工者,转变为一个心中有着明确理想的理想主义者,并由对一已命运的关心,上升到对瑶台,对他们这个群体,对这一代人归宿的关心。当然,这个过程,是渐变式的,作者在写老乌和阿霞的感情之余,草蛇灰线,写出了老乌内心和精神境界的渐变过程,也写出了一个普通打工者的成长过程。他的成长,不是由打工者成长为老板的这种成长,而是一个人的胸襟与情怀的成长,是一个人之作为人的成长。打工仔变老板,被世人所乐道,而人们往往忽略了另外的一种成长,就是老乌式的成长,是一种人生境界的成长。

  又是一年春节,阿霞依然回家过年了。这一次,老乌在等待阿霞归来的过程中,明白了他对阿霞的爱是多么的深沉而炽热。过完年后,阿霞再次来到了南方,而这一次,她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都带来了。她想离开那个赌徒,但又舍不得孩子。老乌接纳了她们母子三人,承担起了一个父亲的责任,虽说此时,他和阿霞,只是精神上的同病相怜。但一下子,要养活三个孩子,经济上有了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开始进入普通打工者的口袋,电话超市的生意由过去的火爆变得极为冷清。老乌开始经营一家二手家具店。阿霞也不再进厂打工,和老乌一起打点家具店。他们俩开始同居。此时的黄叔却出了问题,这些年他的生意蒸蒸日上,搬了现代化的厂房,开了几间分厂。他一直渴望有个儿子,而妻子却未能为他生儿子,于是黄叔在外面有了一个情人。黄叔的变化,是众多老板的变化,有着代表性。但作者却未在此一昧地指责黄叔,作者为黄叔安排的情人,却是当年招老乌进德基工艺厂的林小姐。林小姐深明事理,和黄叔也是真心相爱。黄叔有情人的事,被他妻子知道,妻子逼着黄叔退出工厂,工厂交由他的女儿女婿打点,只给黄叔留下了一间小化工厂,景像颇为凄惶。老乌知道此事之后,常去黄叔的小化工厂坐坐,两人的感情,由此而成了知己。而此时,老乌在瑶台又结识了一些流浪文人,如流浪作家子虚,IT精英小唐,而当初入狱的李钟,再一次来到瑶台,现在他成长为一名律师,专们为打工者打维权管司。老乌收养乔乔的事,被《异乡人》杂志的主编得知,派了记者来采访老乌,一时间,老乌受到了各媒体的关注,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外来工。人们的思想开始空前活跃,一方面,八、九十年代那种崇尚“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激情燃烧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而作者之意,也在写一个“众声喧哗,娱乐至死”的时代已悄悄来到。因此在后面的篇幅中,作者用力写了各色人等的这种炒作与浮躁的状态和人心中的这种迷失与消解一切崇高的精神状态。

  老乌和阿霞同居之后,阿霞离婚的事,自然就提上了议事日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阿霞带上孩子,回到家去办离婚手续之后,却再次一去不复返了。老乌心急之下,带上乔乔去阿霞的家乡寻找阿霞,却意外得知,原来阿霞的男人,在阿霞离家出走之后,在家里呆不下去,也出门打工,却意外出了工伤,双腿截肢,善良的阿霞,在此时,选择了留在了男人身边。老乌的爱情,再一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而另一方面,他在书法上,却日益精进。特别是和刘泽的交往,和李钟的交往,让他的思想境界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开始为了日渐被污染的城中村瑶台的未来而努力。而瑶台作为城市的一个城中村,是拆迁还是改造,也提上了政府的议事日程。在一些艺术家的奔走下,政府中有人有意将瑶台城中村和那些工厂改造成艺术区,也有房地产商人看中了这一块黄金宝地,要将其开发成为高档商住楼,各方势力开始在此博奕。老乌加入了艺术家们的行例。然而,艺术家们在资本面前,终究是不堪一击。此时,黄叔却中风身故,他的情人林小姐和黄叔已生有一子。黄叔临终前,把托老乌帮助照顾林小姐。黄叔病故之后,黄家人害怕林小姐会来分他们的家产,和林小姐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争。身心俱疲的林小姐带着儿子为黄叔送终之后,离开了瑶台,不知所踪。而随着城市的发展,瑶台工厂要限期全部搬迁,劳资纠纷频繁。而李钟受了委托,再一次站在了瑶台厂的对立面。当年抛弃了儿子的阿香却回到瑶台,她终于如愿嫁了一个有钱人,这次回来,是来要回儿子的。老乌不能接受这一现实,他离不开儿子。阿香给老乌一大笔钱,作为对老乌养育儿子的补偿。老乌没有要钱,也不给阿香儿子,他大病了一场,他带着儿子乔乔回到了故乡,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他知道,他没有权利这样做。他再次回到了瑶台,把乔乔还给了阿香。才得知,阿香得了不治之症,已时日无多。而此时,瑶台的拆迁工作,却已轰轰烈烈地展开。在瑶台打工生活了二十年,如今的瑶台,却再无他的立足之地了。一次酒醒过后,老乌看见瑶台的墙上写满了拆字。老乌借过了写“拆”字的工人的笔,一路在瑶台的墙上写拆,写到黄氏宗祠时,老乌写下了不拆两个字,大笑而去,不知所终。画家刘泽举办了他的画展,画的是九十九位民工的肖像。他说本意是画一百位的,但那第一百位,他一直未能画出来,那个人,是我们亲爱的老乌。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夜火车》(徐则臣)内容梗概 下一篇:《关外》(年志勇)内容梗概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