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沙》(郭严隶)内容梗概

作者:佚名 字数:13175 阅读:36 更新时间:2016/06/09

《锁沙》(郭严隶)内容梗概

  为了寻求理想而远离故乡踏上漂泊之路的女作家胡文焉,在所寓居的南方都市陷入新的精神危机时,于偶然的机缘,认识了在A大学执教的女画家陶可,两人一见如故,成为莫逆之交。天性孤独的胡文焉如此对陶可打开感情世界的主要原因,是陶可对她怀着复杂感情的故乡的熟悉和向往。从陶可那里,胡文焉知道了自己离开后几年间故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在这变化中发挥极大作用的,新时代的弄潮儿郑舜成的故事,从故事中,她看到了所渴望的清亮的人性,闪光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她被深深打动了。心潮波澜起伏的她等不及和带领到乌兰布通草原参观学习的大学新生陶可同行(乌兰布通草原为A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决定立刻独自返乡,回到那曾经一度不愿再归去的故乡——塞外千柳市(乌兰布通草原在千柳市辖区。)采访郑舜成,为他所献身的事业,为建设家乡,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回到了阔别八年的故乡。

  她走进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那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一个夏天,刚刚完成毕业论文答辩的郑舜成匆匆踏上回乡的旅途。如此匆忙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思乡心切,大学的四年里,为了节省路费,同时利用假期打工赚钱缴学费,他一次没有回过家,已非常想念父母。另一方面,时间紧迫,他须尽快赶到深圳巨星电子集团公司去报到上班。尽管各学科毕业考试都成绩优异,但因为尚欠着学校一万元钱学费,他暂时不能拿到毕业证,得赶紧挣到钱,取回毕业证。

  郑舜成是曼陀北村历史上走出的第一个大学生。

  他有着特殊的身世,并不是真正草原的后代,他的亲生父母是一九七零年代初到乌兰布通草原上支援草原建设的北京知青。其生父白照群因与下放到乌兰布通草原劳动改造的北京水利学院教授,老水利专家宋一维一起劝阻人们伐树炼钢铁,同时在曼陀山上进行修建水库的勘探考察而获罪,被罚冬天里给生产队放羊,一次在草原上牧羊时遭遇暴风雪而丧生。生母上官婕因悲伤过度损害了健康,兼村里医疗条件差,以致生他的时候难产而死。他于是被村里没有儿女的郑义夫妇收养。大家对他的身世一直守口如瓶。

  曼陀北村是千柳市最北边的一个辖村,再往北,就是外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疆域了。当时,千柳市的其他地区都已经开始治沙(主要是挖鱼鳞坑,搞小流域治理),唯有曼陀北村,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沙漠化格外严重,有畏难情绪,没治好的信心,同时村支书陆显堂抱着生态移民的幻想等原因,一直不肯统一行动。曼陀北村所属的乌兰布通镇几届镇党委书记都被陆收买,不做说服工作,致使曼陀北村成了一块全市挂号的“难啃的骨头”。曼陀北村的作法极大地影响了整个千柳市生态治理工作的成效,因为作为沙尘暴关键起因的风是从乌兰布通草原,也就是从曼陀北村刮过来的,不治曼陀北村的沙子,整个千柳市的生态就没法得到根治。

  新任旗委书记章文轩决心啃掉这块骨头,于是派自己的秘书,清廉正直,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理念的刘逊出任乌兰布通镇新一届党委书记。郑舜成归来时刘逊到任尚不足两个月。

  在北京通往乌兰布通草原的长途汽车上,郑舜成与同行的北京美术学院女学生,美籍华侨陶可相识,陶可是利用暑假到塞外去看祖母的故乡乌兰布通大草原。她所要去的地方,砧子山岩画所在地,恰是郑舜成的家乡所在,处于草原北缘的曼陀北村。

  进入乌兰布通草原后,一路所见的景象已经让郑舜成触目惊心:仅仅四年的时间,他魂牵梦绕的那片水清草碧的美丽草原,已然面目皆非,放眼望去,竟满目衰落荒凉,竟然成了首都北京的主要风沙源之一。渐近曼陀北村,所遇到的事情更是让他惊诧难过,村里十几个青壮汉子竟然在村民兵连长陆二楞的带领下,准备纵火焚烧村头唯一的一棵古榆,此树已有上千年树龄,被奉为神树,是整个村庄的保护神。村里的许多孩子都拜其为干娘,包括郑舜成。村人所以要焚树,是因为用斧头无法砍掉它。而所以要砍掉它,是为了能够早日实现生态移民的梦想——曼陀北村北边草原中被称为孽龙的沙漠带,近两年来以令人恐怖的速度向前爬行,势欲吞噬村庄。民间流传经久的,孽龙每隔八十年复活一次的说法应验了,曼陀北村的灾难来临了。面对如此天灾,唯一的办法是躲避,而最好的躲避,是申请生态移民——这是村党支部书记陆显堂的高见。陆支书认为,既然村里的生态环境已经糟糕透顶,那就索性让腐烂的山药尽快烂透,把曼陀北村的树木全部砍光,令耕地、草场彻底沙化,然后向上级申请生态移民,将曼陀北村举迁到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甚至搬到城里去享清福。

  与此同时,另有一部分村民正怀着同样的动机在村南果树园里争先恐后地砍伐果树(那是北村唯一的一座果树园)。

  郑舜成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古榆。然后赶到村南果树园,声泪俱下地劝阻了砍果树的乡亲。

  他流着泪奉劝乡亲们放弃生态移民的想法,说那是一条行不通的路,是异想天开。不能轻易抛弃自己的故土草原,要对它怀有信心,热爱它,守护它,建设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现在开始拿出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决心和气魄,下大力度搞生态建设,锁住沙龙,阻止耕地、草场沙漠化。靠自己的双手打造自己的美好家园,从自己立足的地方挖出自己人生幸福的泉水。他耐心讲述了在大学经济学院里,从草原经济专家讲座上听来的,关于发展草原绿色立体经济的一些知识,以及自己由此结合家乡实际而进行的一些思考,获得的见解,让乡亲们看到在故土家园过上富裕美好生活的可能性,看到草原经济振兴的希望。

  对于陆显堂及其拥护者们,郑舜成的突然出现无异于半路杀出程咬金,令他们愤怼不满。他们恼怒地抢白了郑舜成,说他是念了几天书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说有本事他这回就不要走,不要去做大城市人,留下来“建设美好家园”。

  陆显堂是郑舜成的娘舅,当年,是在陆的慷慨资助下,郑舜成才得以顺利走进大学校门。多年来,一直是陆显堂帮助郑家迈过日月中的沟沟坎坎。

  陆显堂在村党支部书记的位置已干了二十年,村里树木伐尽,生存环境恶化,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北村曾有大片林海,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才在破坏中逐渐消失的,破坏主要来自人为,先是“文革”时大炼钢铁的滥砍滥伐,后来,陆显堂任职期间,为请客送礼,又将余下的部分砍光伐尽)他的行为使父老乡亲们伤透了心,一直以来,人们都是敢怒而不敢言。郑舜成的学成归来,他勇敢地阻止“搬迁派”伐树,与他们直面交锋的行为,尤其是他所说的关于抓生态建设,改善曼陀北村的生存环境,发展草原绿色立体经济的主张,令乡亲们心中一亮,使他们看到了前途和希望。当天晚上,以乌仁其其格老人为首的,持“物离乡贵,人离乡贱”观点,深感热土难离不愿意迁移的村民们全部聚到郑舜成家中,请求他留下来,去参加即将召开的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会议,出任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改变家乡面貌,走出一条脱贫致富、光明宽阔的幸福之路。

  郑舜成彻夜未眠。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和陶可、斯琴娅娃(与郑舜成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曼陀北村小学女教师)奔走在风沙漫漫的草原上,美丽的砧子山已经被黄沙吞噬,岩画不能看见了。曾经清流潺潺的伊拉沐沦河干涸绝水;曾经碧波潋滟通地皆泉的草原湖泊多若诺尔变成了皱皱巴巴的小泥塘;曾经野花烂漫的草地变成了遍生癞疤难看的山羊皮;曾经点缀在村庄周围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木全不见了;村子所倚靠的曼陀山彻底成了秃山,位于山半腰的采石场像是当胸把山给开肠破肚……面对如此情景,郑舜成痛彻心扉。

  在村子北边,骆驼梁的缓坡上,他终于看到了一小片绿色,那是老村长的母亲乌仁其其格老人这几年里用小塑料桶拎水浇灌栽植的一片榆树。面对在风沙中弯腰弓背独自默默劳作的老人和她的小榆树林,郑舜成感触深深。

  就在他迟疑不决的时候,他的高中同学,在旗文化局工作的,现任旗长的女儿梅兰朵从旗城赶来,劝他去参加旗里即将召开的公务员考试,竞争旗政府办公室主任一职,跻身仕途。

  最终,在镇党委书记刘逊的诚恳动员下,在乡亲们的热切恳求、殷切期望下,在对于故土未来深沵的忧患心、对父老乡亲们沉重的责任心、和一个壮志男儿的强烈使命感的驱使下,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郑舜成改变去深圳发展的初衷,婉拒梅兰朵的盛情,毅然决定留下来,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于改变家乡的面貌。志既定,他立即与已经返回深圳的大学女同学白诗洛联系,请求她将自己的党组织关系立刻用快件寄过来。(白诗洛是深圳巨星电子集团公司董事长的独生女儿,一直深深爱着心性淳朴的郑舜成,却因为郑舜成立志先立业后恋爱而迟迟情不得托。毕业来临,白诗洛让父亲派公司来人高薪聘请郑舜成去巨星公司工作。经过考虑后,对白诗洛也深有好感的郑舜成接受了这一聘请。他婉拒了白诗洛为他补齐学校欠费当即取走毕业证的好意,只同意由她先将他的党组织关系代转到巨星公司去)尽管十分不情愿,白诗洛还是依了郑舜成,迅速将他的党组织关系寄了来,同时附有他的大学毕业证。在郑舜成离校返乡后,借故拖延未走的白诗洛偷偷将他欠学校的一万元学费补齐,凭着他跟巨星公司签定的招聘合同,以公司的名义,取走了他的毕业证。

  陆显堂软硬兼施,企图让郑舜成放弃参与村党支部换届竞选,离开贫穷落后的家乡,仍旧到南方去大展鸿图。为了达到目的,他说出了郑舜成的身世——这个埋藏了二十多年的痛苦的秘密。却没想到这更加坚定了郑舜成留下来的决心,他要实现父辈的未竟之志。最终,在刘逊的支持和鼓励下,郑舜成迅速将自己的党组织关系转到村党支部,将自己的名字落在村党支部党员花名册上,然后参加了村里的“双推一选”会议(即由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投票推荐村党支部书记候选人,村全体党员进行选举的民主选举会议),最终以绝对优势当选为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

  他在竞选演讲中畅谈了自己对于曼陀北村未来发展的构想:一、抓本治源,首先下大力度搞生态建设,治理作为沙龙之首的曼陀山,关掉山上严重影响环境的石料场,植树造林,恢复曼陀山植被。在曼陀山船舱部位(曼陀山外形像船)修建小型水库,以拦截天上水,利用地表水,开发地下水,充分利用“三水”改善生态。二、推广实行退耕还林还草,草场围封等新型草原管理制度,将山下的坡地改种粮为种草,将已然沙化的草场围封禁牧,保护起来,使草原的植被尽早恢复。三、变传统放牧型畜牧方式为现代化的舍饲养畜,改良优化牲畜品种,使村民们尽快富裕起来。(后面的两项,他是根据在大学的经济学院关于绿色经济的专家讲座上学到的知识,加上自己结合家乡实际进行的思考,而完成的创新。在后来的国家开展的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中,这两项成为主要内容)

  沿着这一思路,他带领乡亲们埋头苦干起来。

  治沙其实是治散了的人心,治人心中的私欲。锁沙是将民众的激情点燃,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拿出重整河山的勇力和气魄,向大自然宣战,改造,征服,美化,让它成为人类息息相关的朋友,与人类和谐共处,为人类奉献出财富、绿荫和福祉。

  改善生存环境首先要改变的是人们落后守旧的观念。郑舜成将要战胜的是两大困难,一、恶劣的自然环境。二、传统而落后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险恶愚昧的人性,顽固僵化的观念。他与这两大困难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落选后的陆显堂与郑舜成反目成仇,使用各种卑鄙手段,设置种种障碍干扰郑舜成开展工作,企图吓退这个学生支书,让他一事无成而在乡亲们中间失去信誉,从而将村党支书的职位还给他。

  村会计何安为维护一己私利(陆任职期间两人曾联手挪用公款)而成为陆显堂死党,两人表面同盟实则互相利用。何安力主移民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借移民机会平掉村财务账上几十万元的外债,从而掩盖他的劣迹。

  这是一个多事的夏天。

  最早,是陆显堂的侄子,任村民兵连长的陆二楞在曼陀山上放骡子时,遭到曼陀南村村民的突然袭击,将他的黑骡子抢走,使得两村关系再起烽烟。(南北曼陀村因两村边界,及曼陀山泄洪等问题而多年来积怨深重,曾多次发生械斗)

  接着,乌兰布通草原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暴雨。因为陆二楞为报复北船山嘎查,同时,给郑舜成制造麻烦(何安的主意),而带领一班人在曼陀山泄洪口上做了手脚,致使暴雨倾盆之际,曼陀山泄洪渠出现危急险情。

  村南小学校刚刚修建不到两年时间的校舍在暴雨中倒塌。

  采石场老板李占山和香女饭店老板香女先后索要村里赊欠他们的钱款。

  银凤抗拒父亲干涉自己的恋爱自由而离家出走,银凤的父亲赵老欢到郑舜成面前缠闹不休,一口咬定是巴特尔(银凤的恋人)拐走了他的女儿。

  翠草(十二岁)的父亲因为家境贫穷而让翠草辍学,旗教育局教育“两基”达标督查组为此要扣曼陀北村所属乌兰布通镇的分,镇里责令郑舜成解决此事。

  刑满释放回到北村(二十年前因杀人罪被判处死刑后获减刑)的张文彬要求归还已被分掉的属于他的土地,扬言若不还他土地就杀掉村委会全体成员。

  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采石场老板李占山,与陆显堂联手拆郑舜成的台,设置美人计欲令郑舜成就范。

  香女将曼陀北村村部告上法庭,致使曼陀北村村部被镇法庭查封。

  ……

  海浪一样排挞而来的困难非但没有将郑舜成吓退,反而使他迅速成熟,锻炼出他愈发坚强的钢铁意志,使他的信念更加坚定。每一件意外之事都成为他变不利为有利的时机,暴雨之中,曼陀南嘎查面临灭顶之灾的危急关头,他果断做出决定,决曼陀北村泄洪渠大堤,以不惜使曼陀北村耕地草场受损的办法以救曼陀南村。他的义举深深感动了曼陀南嘎查,两村历史积怨的坚冰于顷刻消融,从此,两个不同民族的村子重归旧好,真正成为兄弟,亲如一家。后来,曼陀南嘎查的人们自动组织起来,响应郑舜成防风治沙,改造生态,发展草原绿色立体经济的倡议,在自己村庄所属之地开展大规模的生态建设运动,并以积极的态度配合郑舜成在曼陀山上修建水库。

  对设计陷害自己的李占山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最终使李占山被感化,主动关掉曼陀山采石场,发挥自己善经营的特长,承包村外风口沙地,成立曼陀北村治沙公司——绿野公司,成为村里改造生态,发展草原绿色经济的骨干分子。

  帮助村青年书记巴特尔走出认识误区,用实际行动感召,使他带领村里有上进心的青年主动上山植树,成为郑舜成坚定的支持者。

  在刘逊的帮助下,终于从清查小学校舍建筑入手,一举清算问题多多的村财务账,使多年来连手挪用村集体经济钱款的陆显堂和村财粮何安双双伏法。

  ……

  对这些事情的解决处理只是伴奏音,主旋律防风治沙,绿化荒山,发展草原绿色经济的曲调从始至终一直鸣响,愈唱愈强。

  所有事情,郑舜成都是用身先士卒的办法,自己带头,用自己人格的力量,用实际行动感召大家,带动大家而取得成功。

  带头走上船山,挖鱼鳞坑,植树造林。

  带头将自己家的坡耕地改种粮为种草。

  带头将自己家的笨养老山羊卖掉,购进新品种优质绒山羊、小尾寒羊,建标准化圈舍,进行科学舍饲养殖。

  郑舜成的幸运,在于他遇到了伯乐——镇党支部书记刘逊,得到了刘逊深刻的欣赏和鼎力的支持。在于他欣逢其时——正赶上国家开展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历史机遇。在于他拥有理解支持他的好父母,好朋友,好乡亲。

  他每一次的充当先驱,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的。最早,是父母抗着铁锹镐头和他一起义无反顾地走向荒山;是父母出于对他的爱护,冒着家庭经济遭受巨大损失的风险,接受自己当时尚不能认识了解的新生事物——坡耕地改种粮为种草,实行舍饲养殖。使他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使他理想的蓝图得以顺利实现。

  为了拥护他植树治沙的主张,他少年的伙伴,村青年书记巴特尔在关键时刻放弃参加那达慕赛马决赛,放弃绝对冠军的荣誉及优厚的物质奖励,抗起铁稿,奔赴曼陀山,和他并肩战斗。巴特尔最终因在曼陀山上植树遇雨滑落山崖而牺牲,为建设家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拥护他,乌仁其其格老人以年逾古稀的老迈之躯带病坚持在曼陀山上劳动,最终因宿疾突发,而死在山上。

  为了拥护他,村里怀孕的妇女拖着沉重的身子上山了,以至最终在山上临盆;年轻的母亲抱着幼小的孩子上山了(母亲挖树坑时将孩子用绳子捆在旁边的石头上);残疾人拄着拐杖上山了;回乡探亲的军人上山了……

  深深爱慕着他的斯琴娅娃,在一切可能的时刻,献上自己“好雨知时节”式的鼓励和帮助。斯琴娅娃在修建曼陀山水库的时候,为救郑舜成而不幸牺牲。

  梅兰朵帮助他迅速争取到旗里的项目扶持资金,使他在曼陀山上修水库的愿望得以顺利实现。

  陶可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尽管梦想中的草原风光和古岩画都没有见到,但她却没有感到失望,因为从他的身上她看到了希望,坚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比梦想中的更美丽的草原在乌兰布通这块热土上展现。她在曼陀北村住下来,决定整个暑假都在这里度过,她每日里徜徉在乌兰布通草原上,拍照,写生,了解乌兰布通草原沙漠化的情况,研究沙漠带(孽龙)的成因和延伸规律,思考并寻找锁住沙龙的有效办法,为郑舜成献计献策。她还帮助郑舜成解决了一个实际中的大困难。暑假结束她即返校,但从此乌兰布通草原成为她心中的牵挂,一有机会她就会跑去,那年秋天,利用国庆假期,她又去曼陀北村,恰巧郑舜成遭遇难解之题——筹不到购买树苗的两万块钱,她当即给远在美国的父母打电话,谎称自己遇到事情急需用钱,让他们电汇了五千美金,她将之全部给了郑舜成,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因为爱他,白诗洛也爱上了环保事业,成为关心全球生态环保问题的进步人士,虽然因父母反对,不能到塞外草原和他一起奋斗,但她的心整个向着草原,她不断给郑舜成寄来有关治沙植树,改善生态的新版图书,让他及时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的成功经验,以科学正确地把握前进方向,不断进步,走向成功,走向辉煌。

  白诗洛这样做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让郑舜成快些把家乡的沙子治住,干满一届就还是到深圳去,巨星公司一位副总裁退休,空出的位子她千方百计不让父亲再设人,给郑舜成留着。(郑舜成曾表示过,他只干一届村支书,等家乡人都树立并牢固了生态环保意识,防风治沙工作走上正轨,他就离开)

  就是在白诗洛寄赠的书籍和材料中,郑舜成受到启发,创立了公司加农户的科学沙漠治理模式,为后来在整个塞漠草原,乃至整个中国掀起的如火如荼治沙运动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路径。

  像陶可一样,白诗洛还将对郑舜成的支持和鼓励体现在经济资助上,毕业后的第三年夏天,白诗洛以看塞外风光为理由来曼陀北村看望郑舜成时,正赶上紧急抢修中的曼陀山水库因资金问题而面临停工,白诗洛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一张有十万元存款的银行卡贡献出来(是她个人的全部积蓄),保证了水库施建不受影响,终于抢在汛期来临之前竣工(预报说那一年乌兰布通草原又会下大暴雨),使南北曼陀村的生命财产及曼陀山两年来艰辛的生态建设劳动成果,避免像前年一样在暴雨中遭受巨大损失。

  曼陀北村防风治沙工作短期内取得优异成绩,曼陀水库建成了;曼陀山重新披上了绿衣;村外风口沙地变成了一大片沙棘树林,初步有效地阻止了沙龙的爬行。由陶可及其男友促成的,由北京某企业家投资创建的曼陀草原绒毛肉食收购公司,带动曼陀北村其他产业的发展,绿野公司借东风而茁壮成长,不断增上新项目,相继创立了养鹿场,鹿产品加工厂等村属企业,不仅留住了本地区意欲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并将在外打工的人们吸引回乡,还将邻近旗县的劳动力吸引过来。曼陀北村一时间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建设先进村,舍饲养殖模范村,草原上的富裕村。

  三年的时间匆匆过去,原本打算只任一届村支书的郑舜成,在曼陀北村新一届党支部选举中,又被乡亲们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乡亲们殷殷情意的感动下,在自己内心对家乡草原的深情驱使下,在越来越深重的使命感支配下,郑舜成决定永远留下来,将自己的毕生献给家乡,献给草原。

  郑舜成的成功,其实是党的领导和国家政策的成功,是曼陀北村集体智慧和力量的成功。他的形象光辉了时代,时代也以绚烂夺目的色彩映衬和丰富了他,他和时代彼此照亮,共同编织穿越人间的美丽光芒。

  郑舜成的成功,还显示了人类之爱的辉煌力量。

  胡文焉没有在自己的生长地千柳市停留,没有惊动亲人朋友,径直奔赴曼陀北村。不巧,她到达时,郑舜成应邀到鄂尔多斯草原去参观考察了,她便悄悄住下来等。曼陀北村的人们听说来了一位作家要给郑舜成写书,非常高兴,他们都愿意自己所爱戴和敬佩的人的事迹能够广为宣传,被更多的人知道,他们争先恐后地跑来给胡文焉讲述自己所亲历亲闻的于郑舜成有关的事。于是,胡文焉见到了那斯图(老村长)、朝鲁(曼陀南嘎查党支部书记)、林青田(原曼陀北村驻村干部)、葛老欢、陆二楞、银凤、赵铁柱、张文彬、乌力吉、梅兰朵等人们,在他们各具特色的描述中,郑舜成的形象渐渐鲜活丰满。

  一次采访是一次学习,从郑舜成的行为中,胡文焉受到深刻启迪和教育,是的,不能因为故乡愚昧落后就嫌厌和抛弃它,应该用自己的文化知识,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深情改变它,建设她,使它变得进步、美好、文明、富庶。故乡是它每一个儿女生命中沉重的、永远的责任。个体生命的幸福永远与养育他(她)的故乡息息相关。

  胡文焉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竟会在这里重逢韩愚石,是在一次黄昏散步时,她不经意间走到了韩愚石的白色蒙古包前。

  韩愚石曾是千柳市画院院长,当年曾狂追胡文焉。胡文焉当年的去乡赴远,他百折不挠的追求是原因之一。胡文焉远去后,他很快辞去千柳画院院长职务,以职业画家的身份去行走八方,追逐他所渴望的人生的成功。

  韩愚石以画草原风情而自成一格,画艺方面已有颇深造诣,对胡文焉的感情也不谓不痴,胡文焉终不能接受他的原因,是两人人生观的差异。韩愚石过分热衷于名利和个人享受,他的理想是能够像托尔斯泰那样,在故乡的土地上修一座漂亮的大庄园,由后人在他的出生地建一座关于他的纪念碑。而胡文焉却生性恬淡,看重情操的冶炼,个体生命的觉悟和对于社会的奉献。

  别后八年间,他们没有联系过。

  这八年里,韩愚石显然经受了特殊的历练,因为他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巨大改变。修建托尔斯泰式的大庄园不再是他的追求了,他把梦想中的大庄园变成了现在这样一座属于曼陀北村草原风光旅游度假村规划内建筑的白色蒙古包,而将自己多年来卖画所得的,准备用于修大庄园的钱全部捐赠给了家乡的治沙事业(他就出生在乌兰布通草原)。他说,郑舜成的行为使他明白,个体生命的成功必须跟奉献社会,为大众谋福利联系在一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得以实现。他说,想要赢得家乡和世界的尊重,那就得为家乡和世界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他说,那些在沙漠上顽强生长起来的绿树才是一个人最好的纪念碑。他将把这里作为艺术创作基地,用自己的画笔画出家乡草原激动人心的变化,通过草原的沧桑巨变来反应和讴歌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将一幅幅草原风情画变成一幅幅时代的画卷,为历史留下优美印迹。他将招引更多的画家到这里来,描绘美丽的塞漠草原风光,描绘草原上金子一样闪光的心灵。

  就在胡文焉收获丰足准备离去的时候,乌兰布通草原在同一天里接待了两拨远方来客,一拨来自遥远的南国深圳,由白诗洛带领,是一支由近千人组成的庞大队伍。白诗洛的父亲病逝,她成为巨星公司合法继承人。办理完父亲的后事,她就着手增上公司新项目——成立巨星子公司——治沙公司,大举发布招聘广告,招揽有志于到塞外草原的广阔天地大展宏图的人加盟。优厚的待遇自有强大吸引力,很快,她新公司的旗帜下就聚集了近千人马,这中间,有到东南地区打工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工,有到东南地区谋发展的大学毕业生和东南地区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男女青年(白诗洛把这类人称为新知识青年)。将巨星公司委托妥善的人管理,白诗洛便带领这支由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壮年男女组成的队伍浩浩荡荡开来塞外,意欲帮助郑舜成彻底征服沙龙,将乌兰布通草原上黄色的沙龙变成一条青翠的苍龙,变成祖国北疆一条坚不可摧的绿色长城。因为她深知,不把沙龙变苍龙,郑舜成的心灵就不会获得平静,就不会有心思考虑爱情。而成就这一壮举,对于乌兰布通草原曼陀北村来说,缺少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人力。

  另一拨客人来自美国洛杉矶,只有三个人,为首者美籍华侨尚德宏是陶可父母的朋友。尚德宏出生于沈阳,早年曾就职于沈阳市的一大国有企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出国热而走出国门,到海外求发达。经过一番艰苦拼搏后,在异邦虽求得了社会认同,个人经济也如愿发达,但心灵却终是找不到依托。通过热心于全球生态和环保问题的陶可的父母,了解到祖国塞北草原荒漠化的紧迫情况,一方面出自热爱祖国的赤子情怀,另一方面受到陶可情操的感染,终于决定返回祖国,倾一己之财力和智慧,为祖国的建设,为塞漠草原沙漠化治理贡献一份力量,让自己人生的价值在这一关乎全人类生存环境和未来幸福的壮丽事业中得以体现。

  随尚德宏同来的两人,是美国国际生态与环境研究院,专门从事沙漠化治理研究的研究员。

  胡文焉放下了已经打点了一半的行囊,她决定暂时不走了,也在乌兰布通草原留下来,她要亲眼目睹人们锁住沙龙,绿化沙漠,征服自然的壮丽情景,她要投身到这火热的生活、火热的战斗中去,将自己的热血点燃,汇入草原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激情的烈焰之中。

  她脚步轻盈地朝与韩愚石的白色蒙古包遥遥相对的,一座点缀在湖水边的淡蓝色蒙古包走去,也许,她也会将这座蒙古包购买下来,也把这里当作自己今后的文学创作基地,就在这座有着海浪一样的美丽颜色的蒙古包里,静静住下来,书写郑舜成,他淳朴勤劳的英雄的父老乡亲,还有神奇吉祥的塞漠草原,满怀深情地绘制一幅文学的塞外风情图,一幅宏伟激越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租界》(高仲泰)内容梗概 下一篇:《大清商埠》(祝春亭、辛磊)内容梗概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