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商埠》(祝春亭、辛磊)内容梗概

作者:佚名 字数:24890 阅读:42 更新时间:2016/06/09

《大清商埠》(祝春亭、辛磊)内容梗概

  乾隆九年,丝茶商人潘振承乘坐哥德堡号秘密返回中国,被虎门的官兵抓获,依大清律将被处死。

  正巧十三行总商陈焘洋来虎门办事,设法营救潘振承。潘振承为报陈焘洋救命之恩,进入陈氏广义行做跟班伙计。

  陈焘洋率众行商接纳西洋贡品。东印度公司大班麦克敬献一只自称可以帮助中国君臣修正中国中心论谬误的地球仪。潘振承明知地球仪是宝物,但发现英吉利版图用大清皇室专用色明黄,建议陈焘洋扣下,以玻璃彩球替代这件贡品。

  陈焘洋指令长子陈寿山任护贡使,遭致太阁行东主严济舟嫉恨,他认为他才是未来总商最佳候选。严济舟走了一步奸诈险棋,派人秘密调换贡品。

  陈寿山护贡进京,在内务府转呈贡品,贡品清单上的玻璃彩球,换成了地球仪。内务府总管大臣图尔海收了严济舟贿赂,以偷盗贡品罪将“奸贼”陈寿山锁拿。

  次日早朝,图尔海将地球仪献给乾隆帝。乾隆与群臣义愤填膺:普天之下莫如王土,天朝之外皆是蕞尔小国。尤其不能容忍英吉利版图涂抹明黄,众臣同仇敌忾谴责英夷狼子野心。

  图尔海将矛头转移到十三行总商头上。乾隆下令彻查,声称:若是蓄意欺君辱国,杀无赦!

  在广州十三行,潘振承和陈焘洋发现玻璃彩球没送走。潘振承带上玻璃彩球快马赶赴北京,欲换回地球仪。

  在运河边,官差追捕小馨叶姨侄俩,潘振承救下她们。这为十多年后潘振承与馨叶的情感纠葛埋下伏笔。

  潘振承火急赶到北京。但是,陈寿山已被图尔海害死,将陈焘洋一家灭门的斩杀令已经发往广东。

  潘振承一面摆脱图尔海追杀,一面设法营救陈焘洋。

  潘振承把营救恩主的惟一希望寄托于左都御史刘统勋。刘统勋听了潘振承的陈述,最终决定晋见皇上,替陈焘洋翻案。

  潘振承怀揣乾隆的特赦令,同驿夫赵石日夜兼程疾驰广东。两人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周折,潘振承险些命丧黄泉。

  小馨叶姨侄俩在北京同潘振承分手后,被杀手追赶得四处逃窜。二姨要馨叶铭记陷害父亲的五个魔头“咯、图、常、李、潘”。

  广东臬司收到刑部的斩杀令,将陈焘洋和幼子陈寿年押赴法场。午时三刻,臬司掷令牌下令开斩。潘振承和赵石高喊着“圣旨到,刀下留人”,突临法场。

  黄埔外洋港,由于八旗兵违法乱纪,朝廷将旗营换成绿营。严济舟趁调防混乱,匿藏一份怀柔夷商夷艄的圣旨副本。

  绿营参将鄣振骆无法可依,惟有严禁夷船水手下船。夷船接连发生水手中暑致死事件,外国水手脱裤表示抗议,引发骚乱。

  陈焘洋带潘振承回原籍祭祖返回广州。巡抚杨应琚令其次日午时化解夷乱,否则取陈焘洋首级。

  陈焘洋在黄埔看到骇人的一幕:洋船的水手赤身裸体,肆无忌惮地在甲板走动。陈焘洋联同绿营管带鄣振骆命令夷艄穿上裤子,外国水手却大声抗议官兵的禁令。

  陈焘洋一筹莫展,潘振承却有惊人发现:原来夷艄下船的真正目的,并非传言中的淫乱,远程航海人,到岸最迫切之事,是喝中国药茶改善坏血症状,或饮酒听曲排泄抑闷。夷船到岸,夷艄却被禁止下船,疍船花舫被绿营锁到僻远的港湾,鄣振骆办事死板,不见谕旨不放夷艄下船。

  潘振承会同陈焘洋和鄣振骆,拿出方方面面皆大欢喜的变通解决方案。黄埔之乱,烟消云散。

  在黄埔长洲,潘振承邂逅私塾先生区老之女彩珠,两人擦出爱情火花。

  区老有意将女儿许配给学生孔义夫,孔义夫发誓考上举人迎娶师妹彩珠。彩珠瞧不起迂腐的孔义夫,暗恋只身在广州的潘振承。

  区老发现女儿私情,决定要孔义夫提前迎娶彩珠。

  陈焘洋要潘振承前往吕宋,调查一家涉嫌欺诈的西班牙商行的信用。潘振承带彩珠乘西班牙商船私奔吕宋。

  严济舟得知这一讯息大喜。潘振承属私渡出洋,按大清律坐连保人,潘振承的保人正是总商陈焘洋。严济舟暗中唆使孔义夫去告状。广东按察使巴铎判决潘振承凌迟处死。

  大清的法律管不到西班牙统治下的吕宋,但潘振承永世不敢回中国。潘振承不忍心看到东主独撑残局,决定回广州。

  身负凌迟大罪的潘振承突然而至,立即在十三行引起斩然大波。谁都没想到,潘振承抓住总督策楞的软肋,化险为夷。      

  陈焘洋因不争气的小儿子气得吐血,卧床不起。临终托孤,陈焘洋恳求潘振承照顾小儿陈寿年。

  陈焘洋死后,从四品官商严济舟接替十三行总商位。

  潘振承协助陈寿年打理广义行,同时以散商的身份申办行商官帖。潘振承办帖有两大障碍:一是严济舟的阻挠;二是即使严济舟准办,他缴不起给官府的十万报效银两。

  潘振承另辟蹊径,迎合巡抚杨应琚热心教育的偏好,捐资助学;接济广东学界泰斗、退隐归田的岭南诗人翁皓。杨应琚得知这一情况,感慨不已。

  翁皓来十三行看望接济过他的恩公潘振承。翁皓曾为广东培养出状元庄有恭,深得杨应琚敬重。于是,十三行发生前所未有的奇事,巡抚杨应琚做翁皓的护轿跟班,翁皓向恩公潘振承下跪,巡抚大人也不得不向潘振承下跪。

  严济舟万万没想到潘振承竟有如此大的面子,立即召集众行商为潘振承联保。杨应琚破例免除潘振承缴纳报效银,准其以后有了盈利报效。潘振承获得部帖,正式成为十三行成员,开办“同文洋行”。

  英国远征号船长兼贸易商洪瑞来到黄埔外洋港,海关监督李永标带关吏上远征号验船。洪瑞按照西洋礼节向李永标行礼,激怒了李永标,关丁按着洪瑞的脑袋给关部大人磕头下跪。洪瑞受到侮辱和勒索,破口大骂中国的官吏和官兵。

  洪瑞与以往表面上毕恭毕敬的洋商皆不同。潘振承放弃做洪瑞的保商,建议行商都不要替洪瑞担保,理由是洪瑞不顺从天朝规矩,迟早会惹下惊天大祸。

  散商刘亚匾等最先听到北方棉花欠收、棉价暴涨的消息。洪瑞恰恰运来一船上等印度洋棉,因无人担保,无人敢接货。刘亚匾等联手行商离光华做了这宗洋棉生意。

  离光华声称尚有五万银元货款还未收回。洪瑞要离光华拿这笔货款替他购买武夷茶。

  洪瑞驾远征号去澳门住冬,刘亚匾随船去了澳门,教洪瑞汉语。

  一个一时无法证实的消息传到十三行:离光华在回福建老家路上暴亡,采办武夷茶的五万银元被骗,离光华儿子离兆魁扶柩回籍,病卧不起。

  洪瑞按原先的约定如期来到黄埔港,严济舟派潘振承上远征号向洪瑞通报货款被骗的消息。海关上远征号验船,海关监督李永标擅自提高税率。洪瑞大声抗议,拒绝缴纳。他一怒之下离开广东,前往浙江。

  浙江巡抚庄有恭原籍广东番禺,深知广东朝贡贸易的弊端。他善待洪瑞,引来大批洋船弃粤赴浙,广东口岸日益萧条。

  严济舟要潘振承前往浙江探听移地办洋行的情况,若浙海关准许,可立即在宁波开设一间由十三行众行商合股的洋行。严济舟的目的,是借机挤走潘振承。

  潘振承在宁波,发现洋人的待遇经广州好多了。宁波客栈均客满,潘振承为寻找住处而犯愁。他被馨叶认出,馨叶正是当年潘振承在运河边救的小女子。馨叶把潘振承带到自己家中。她的丈夫是干瘦的小书吏史得庵。

  馨叶从设立在宁波的浙海关打探到一个秘密,两广总督杨应琚的奏折已经惊动圣听,皇上可能不会同意浙江放纵夷人的做法。

  馨叶劝潘振承还是不要来宁波开洋行。

  潘振承回到广州,要严总商稍安勿躁、静观其变。

  乾隆颁旨,加征闽江浙三口岸一倍关税,迫使洋商无利可图返回广东口岸。十三行一片欢腾,潘振承预测准确,名气大振。严济舟分外妒忌。

  杨应琚改任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由李侍尧接任。李侍尧到任不久,馨叶举家随新任广州同知张轼衍来广州定居。

  潘振承常与馨叶亲密接触,引起潘夫人区彩珠的妒忌。潘振承并不知道,馨叶的内心隐藏着深仇大恨,她的二姨(法号妙慧)隐身广州附近的靖灵庵,摇控馨叶监视仇人。

  严济舟办事不力得罪总督李侍尧。李侍尧大怒,宣布裁撤十三行公所。

  公所改成民间性质的十三行会馆。严济舟任主事商,潘振承出任副主事商。

  英吉利人殷无恙投靠潘振承。殷无恙想进京为朝廷效力,被李侍尧驳回。

  殷无恙需长住十三行,潘振承冒杀头的风险,让自己的儿子潘有能做殷无恙的助手兼汉语老师。为回报潘振承的恩情,殷无恙说服东印度公司将潘振承列为首席客户。潘氏同文行风生水起,让总商严济舟感到畏惧。

  殷无恙的职业是传教士兼医生,同时还是个热心民俗研究的学者。他在十三行开办义诊,遭到十三行中国苦力的嘲笑,说他看病不切脉,肯定是个庸医。殷无恙义诊失败,深切感到中国人的傲慢和无知。

  加征浙江关税,并没有达到阻止洋商赴浙的目的。浙江巡抚庄有恭出台一系列减轻外商负担、善待外商的举措,继续维护浙江外洋贸易的繁荣。

  两广总督李侍尧来到京师晋见乾隆皇帝,指责浙江纵夷。乾隆深感不安,下旨封闭闽江浙三口岸,规定西洋商人只许在广州一口来贡贸易。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口通商”。

  潘振承心里明白一口通商是个错误的决定,但他必须维护确保十三行利益的决定。

  一口通商的圣旨遭到全体外商的一致反对。麦克利用在澳门住冬的时机,召集洋商开会,唆使洪瑞进京当面向皇帝告状!

  乾隆二十四年,洪瑞乘三帆快船驶进天津大沽,被阻止进京。直隶总督方观承向皇上转呈了洪瑞的状子,洪瑞的汉语老师刘亚匾代笔的诉状大意如下:

  一、粤海关监督李永标纵其吏胥敲诈外商,随意加税,更有陋规杂费,索之无名,且年年倍加,稍不遂意,万般刁难,鸣申无门;二、广州滋元行东主离光华欠洪瑞等英商货款本息洋银六万,广东官员官商阻止本商进十三行讨债,所谓贷款被劫,疑为讹诈;三、官商勾结,十三行保商行商欺行霸市,垄断价格,怠慢外商,欺夷惧官……

  乾隆见信雷霆大怒,派钦差赴粤调查。乾隆面授机宜,要都察院给事中朝铨既要用李侍尧,又要防李侍尧。

  钦差大臣福州将军新柱和都察院给事中朝铨火速赶赴广东。钦差突至广东,李侍尧一头雾水,他不知洪瑞如何进京告御状,告了哪些人?

  钦差大臣来粤办案,十三行行商人人自危。十三行掌门严济舟选择逃避责任,告病龟缩在家中观望;副主事商潘振承肩负起十三行掌门职守,积极配合总督李侍尧应对钦差查案。

  洋商听到钦差来广东查案的消息,兴奋万分,决定当晚上珠江画舫饮酒庆贺。按规定洋商不能集体出行,更不能夜出。潘振承名为劝阻,实为怂恿,他的目的,就是要让钦差对洋商产生反感。

  李侍尧也在珠江画舫宴请钦差大臣新柱与朝铨;洋商就在旁边另一艘画舫喝酒喧闹。潘振承暗中指示通事翻译时信口雌黄,编造洋商辱骂天朝及天朝官员的话。钦差果然对洋商印象恶劣,上折子给皇上,说洋人如何无视天朝法度,违法乱纪。

  馨叶在二姨的指使下,试图说服潘振承出卖李侍尧,将李侍尧贪墨的证据交给办案钦差。潘振承断然拒绝,他认为现在最要紧的是保住广州口岸不被裁撤。馨叶反倒被潘振承说服,她改变主意,积极帮助潘振承化解危机。

  李侍尧身为粤督及海关稽查,该如何协助钦差查处海关监督李永标?李侍尧一时拿不定主意。他要立功赎过,就必须把李永标往死里整,那么,李永标肯定反咬他一口,抛出李侍尧贪渎的证据。

  潘振承从维护保留大清一口通商的大局出发,认为应该力保李永标,否则一口通商岌岌可危。

  李永标在广州有内室外室,内室穷得叮当响。外室攸红伶曾是个戏子,李永标元配没生儿子,李永标便将她纳为妾,时下六甲在身。

  在李侍尧暗中操纵下,钦差去查抄李永标家,只查到几十两碎银和一堆破烂。李永标心里明白,李侍尧在保他。

  钦差查实:粤海关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对洋商横征暴敛证据确凿。

  然而,李永标并没有将增收的税费中饱私囊,多征的银两实际上都交给皇上了——李永标每年都多缴贡银给内务府,内务府派做皇室的用度。

  钦差调查李永标,越查越发现李永标不像洪瑞所描绘的是巨贪。然而,皇上钦点查处重点是李永标,该如何处置李永标,新柱和朝铨甚觉为难。

  李侍尧认为,惊天钦案,滴血未流,不好向皇上交待——必须找几个替罪羊。

  替罪羊圈定为曾经私下同洪瑞进行洋棉贸易的行商散商。大搜捕后,钦差升堂断案:刘亚匾犯有教夷人学汉语罪、唆使夷人僭越告状、通夷罪等八项罪名,判斩立决;散商陈祖观、罗彩章犯私下通夷贸易罪,判流放西北服苦役;行商离光华欠洪瑞六万本息货款银两,鉴于离光华已死,其子顶罪判流放西北,家产罚没以充偿还洪瑞的银债;洪瑞僭越告状,交澳门囚禁三年,期满驱逐,永世不得来华;李永标革去粤海关监督职,流放西北戍边。

  李永标没掉脑袋,算是万幸;洪瑞轻罚关押三年,体现天朝及天朝皇帝对夷人怀柔的一面。但这个结果令英国东印度公司等外商非常不满意,他们的平等贸易、扩大贸易等诉求,中国政府一项都没支持。

  潘振承出任十三行公所总商,举行了隆重的开行仪式。

  严济舟大权旁落,心里很不平衡,自己是四品,潘振承才六品,严济舟不服输又无可奈何——潘振承有李侍尧做靠山。

  潘振承做护贡使押送贡品进京。馨叶以北上祭奠父亲为名,与潘振承同船赴京。

  一个月光明媚的晚上,馨叶差一点就做了潘振承的女人。这时,她脑海里闪现出二姨凶恶神恶煞的面孔,二姨警告她“这生这世你只有仇恨二字”。

  到了京师,潘振承带跟班伍国莹上内务府转呈夷人贡品,内务府总管正是曾欲置陈焘洋于死地的图尔海。

  馨叶到郊外祭奠亡父,然后逛京师的古董街,发现一件法兰西纯金战车。馨叶记起在广东的往事,潘振承带馨叶参观收到的洋贡,其中就有这件法兰西纯金战车。

  馨叶回旅店向潘振承报告此事。潘振承恍然大悟,原来图尔海没再刁难广东的洋贡,是他私下贪墨珍奇洋贡,另造贋品糊弄皇上。潘振承拿出六万银票,派伍国莹买下这只法兰西模型战车。

  潘振承不便自己出面,决定借刀杀人。这正合馨叶之意,图尔海正是陷害她父亲的元凶,但馨叶一直没有透露她心中的隐密。

  当晚,潘振承将这只纯金战车献给圣眷正隆的大内侍卫赫箴。赫箴大喜,他一直觊觎内务府总管的位置,没下手的机会。

  乾隆知道内情龙颜大怒,令侍卫将偷盗贡品的图尔海拿下,与宫外不法古董商一道斩立决。

  潘振承和馨叶回到广州,史得庵对潘总商一路关照他妻子感激涕零。潘振承一头的雾水,馨叶公开表示对丈夫的蔑视,认为史得庵不像个男人。史得庵性无能,馨叶深爱潘振承,因二姨从中设阻,馨叶只能与潘振承保持一定的距离。

  刘亚匾被处死,十三行教外商汉语的中国人不寒而栗,纷纷辞教自保。潘振承坚持要儿子潘有能继续担任殷无恙的汉语老师。

  潘有能教殷无恙“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潘有能解释道:普天下,也就是你们西夷所说的全球的任何一寸土地都是我皇的天下;沿着王土你遇到任何海滨海域之人,哪怕他是番夷的国王,都是我天朝皇帝的臣民。

  殷无恙不敢苟同,希望潘有能有机会漂洋过海看看外面的世界。

  潘振承给殷无恙办好总督签发的“路引”。殷无恙在汉语老师兼助手潘有能的陪同下在广东各地观光游览。潘有能虽是殷无恙助手,却处处显示自己高人一等。

  参观寺庙,殷无恙遇到科举屡试不中,求神拜佛的孔义夫。

  孔义夫教小孩唱打油诗骂殷无恙:鬼佬哇鬼佬,鼻子高又高,眼睛碧绿绿,浑身长猴毛。/鬼佬哇鬼佬,迄今不开化,男人不扎辫,女人不裹脚。/鬼佬哇鬼佬,脑筋少根弦,远不知秦汉,近不知康乾。

  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同孔义夫争论“华夷之辩”。

  这个汉子便是10多年前,欲陷害潘振承的通事易经通。易经通在琼崖服苦役期满,生活无着落,靠偷盗庙里供品混日子。殷无恙见易经通竟然会英语,收容他做自己的助手并拜他做汉语老师。

  离开寺庙,殷无恙把辱夷贬洋的打油诗记录下来。潘有能和易经通甚觉奇怪,殷无恙说这首诗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说他准备写一部《中华帝国实录》的书。

  殷无恙讲了一则寓言:从前,有一头雄狮遇到一只虎仔,认为是一只小猫,于是就高枕无忧地睡。突然一天,雄狮被咬醒了,发现身旁有一只猛虎。雄狮很奇怪,这是哪来的猛兽呀?雄狮还没想明白,猛虎扑了过来,雄狮发现已经打不过猛虎了。

  潘有能和易经通均不解其意。

  一口通商以及整顿广东口岸,来粤的洋船与年俱增,十三行进入空前繁荣期。

  新任广东布政使李湖认为这是发展广东经济的大好时机。他带领广州府百官和十三行行商,到广州府各县乡考察。李湖说贸易就是“互通有无,互惠互利”,李湖道出了所有官员和官商在公开场合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潘振承制订了一整套借助十三行平台,扶植广东外向型经济的计划。

  严济舟处心积虑夺回总商宝座,决定从易经通身上入手。易经通是同文行雇员、洋医殷无恙的助手,而殷无恙的保商就是潘振承。

  一个来自澳门的华人传教士杨约翰秘密约见易经通,说服易经通加入洋教。易经通知道此事性命攸关,断然拒绝。杨约翰拿出一袋西洋银元,声称以后每个月都能给他50大洋。易经通见钱眼开,答应加入洋教。

  每天晚上,易经通都要陪殷无恙一道参加十三行教堂的活动。

  十三行庶务吏史得庵发现这个秘密,史得庵没有告发,并且为易经通打掩护。史得庵声称,他这样做不是为易经通,易经通是个小人不值得他这样做,他是怕易经通加入洋教会坐连潘振承。

  然而,易经通却不知好歹,当众人的面羞辱史得庵是王八。

  史得庵病逝。出殡的当晚,易经通夷教案东窗事发。臬司董琪光带人到教堂抓了易经通,软禁了殷无恙;接着把殷无恙的保商潘振承,以及同文行司理潘有能和所有雇员,全部投入监狱。

  严济舟重谢澳门华人传教士杨约翰。严知寅这才知道,原来易经通加入洋教,是老爸设的局——真可谓高人高招,天衣无缝。

  馨叶建议贿赂李侍尧,彩珠也觉得眼下惟有这条路。馨叶到钱庄化名“番三水”存银,却不取银票,而是叫总督府管家李十四上钱庄签名取银票。

  臬司衙门升堂会审夷教案。如果易经通加入夷教的罪名成立,必死无疑。而其他涉案疑犯,会受到监禁流徙的惩罚。

  李侍尧突然出现在臬司公堂,干预审案。他声称易经通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绝无可能信洋教。李侍尧宣布释放易经通,目的是敲山震虎,保下潘振承。既然易经通都无罪,潘振承等何罪之有。臬司宣布释放所有疑犯。

  李侍尧回到府上,才知有个叫番三水的人送了十万银票。

  馨叶告诉潘振承一个秘密,写密信告发易经通加入洋教的人,正是史得庵。馨叶不等孝日满,搬到潘园旁的园林住下,馨叶为园林取了个名:馨园。

  孔义夫屡试不中。潘振承对广东贡院有巨额捐助,彩珠要潘振承走学政的门子。孔义夫果然桂榜题名,中了举人。孔义夫在知府衙门做书吏。孔义夫身着官服,出门乘轿,春风得意。

  不多久,孔义夫娶歌女筱香娇为妾,把元配茶花当女仆使唤。茶花骂孔义夫小人得志,你的举人身份,是我干娘干爹给你弄来的。孔义夫悻悻恨恨说这是他的奇耻大辱。

  孔义夫急于建功立业,写了一份“整饬广东风俗之陋策”,献给总督。要总督上疏皇上驱逐蛮夷、闭关拒商。

  总督李侍尧把孔义夫的禀文撕个粉碎,在多个场合骂孔义夫胡言乱语。

  英国大班麦克带新一任秘书大卫来到同文洋行,请求潘振承担任大卫的保商。大卫是个眉清目秀的英俊男子,潘振承事后才知道,大卫女扮男装,她正是麦克的夫人琳娜。

  大清的防夷条例规定,女人不得进广州,更不得入住十三行。潘振承私下认为这条法令不人道。他能够做的,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然而,琳娜早晨凭窗眺望江景,被人发现。

  潘振承不得不向李侍尧禀报。李侍尧命令西关汛千总带官兵把夷妇押送澳门。麦克挥泪与妻子告别。

  琳娜在澳门的日子分外寂寞,一个葡萄牙下级军官卡路闯进琳娜的生活。琳娜抛弃男爵夫人的头衔不要,竟同卡路私奔葡属南美,留下一封绝情信给麦克。

  接朝廷命令,广东大小港口、船坞发生官兵烧毁违禁大船事件。殷无恙认为中国政府的做法十分愚蠢。凡超过四十吨的中国战船商船,均在销毁之列,而此时,西洋船千吨以上已经不稀奇。

  官兵毁船事件,严重打击了国内沿海贸易和中国对南洋的贸易。福潮行与本港行难以维系,他们请求外洋行总商潘振承接纳他们。出于公所利益的考虑,潘振承婉拒。

  东印度公司总部向麦克下达促成广东政府解散十三行公所的指令,麦克无计可施,甚感为难。

  严济舟以要求东印度公司将太阁行列为首行为条件,为麦克出谋划策。麦克联合福潮行与本港行,再次要求裁撤十三洋行公所。

  李侍尧收受贿赂,宣布裁撤十三行公所。不日,李侍尧改任云贵总督,富热汾任两广总督。

  公所被裁,意味着份额最大的西洋贸易不再独家垄断。这正是麦克梦寐以求的大好事。麦克又遇到新难题,他不敢兑现他对严济舟的口头承诺。麦克在殷无恙的启发下,私下会见严济舟,声称现在十三行公所虽然被裁,但换成仍然处垄断地位的十三行会馆,潘振承仍是他们的掌门人。麦克要求严济舟真正打破潘振承集团的垄断。

  严济舟做梦都想打败潘振承,夺回十三行掌门宝座,恢复太阁行首行的地位。严济舟“无意”透露一个商讯,福潮行总商罗祜前往澳门守株待兔,果然接到因英法战争中断中法贸易多年的法国商船。法商米歇带40万两现银购买中国茶,并点名要徽州茶。

  罗祜捷足先登,带领福潮行与本港行的牙商,以及做零星洋货生意的散商,将广州库存和市面的徽州茶全部买下。

  潘振承主持的外洋行知道这一商讯,措手不及。十三行一贯向欧洲出口武夷茶,现在若要赶到千里之外组织购运大量的徽州茶,时间又不允许。

  潘振承扬言要拼死牙商散商,又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这种结果是严济舟最希望看到的,外洋行失去垄断优势,东印度公司就再也没理由不兑现将严氏太阁行列为首席客户的承诺。

  潘振承从徽籍官员张轼衍府上讨来两罐徽州茶,暗放风声。果然法商米歇前来看茶。潘振承声称他的徽州茶是为库克准备的,米歇说库克今年不来广州,去了日本,你们不销给我,你们的徽州茶就会成为隔年陈茶。

  潘振承忽又说他根本就没有徽州茶,你所看到徽州茶是我们留着自己喝的。潘振承虚虚实实,反倒使米歇坚信外洋行手中一定有大批徽州茶。米歇提出要与潘振承商谈茶叶供销合同。

  原来,罗祜等牙散商人,自恃徽州茶掌握在自己手中,向米歇漫天要价。米歇不希望做独家生意,希望行商与牙散商发生价格大战,他好从中渔利。

  罗祜刚愎自用、狂妄自大,引起本港行总商石如顺的不满——他们本来就是代表不同利益团体的乌合之众。石如顺设想,如果福潮行总商罗祜一旦在十三行得势,下一个被打击排挤的目标便是本港行了。

  石如顺带领本港行全体牙商及多数散商倒戈,将手中的徽州茶转让给外洋行。

  形势发生逆转,众叛亲离的罗祜孤注一掷,“邀请”全体行商、牙商、散商和部分洋商到茶楼聚会。罗祜揭露潘振承耍阴谋诡计、谴责石如顺等判逆行为。潘振承沉着应对,所有的人均把矛头对准罗祜。

  严济舟曾充当罗祜的幕后人,如今见形势不对,倒把罗祜一耙。罗祜没料到自己输得这么惨,撞墙而死。

  严济舟取代潘振承做十三行掌门并使太阁行升格为首行的梦想破灭,他惟有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另寻机会扳倒潘振承。

  东印度公司总部训斥麦克办事不力,麦克为此万般苦恼。

  英国海龟号大班皮尔想出一个自鸣得意的“绝招”,他向麦克进言,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完全占据主动权,是因为中国拥有欧洲急需的茶叶与生丝。如果我们弄到茶叶种苗和缫丝技术,就会让中国商人被我们牵着鼻子走。

  皮尔执意要搞到茶叶的机密,要将种苗移到纬度相等的印度北部试种。

  麦克害怕皮尔由此而成为帝国的英雄,想抢在皮尔之前获得茶叶种苗。殷无恙有中国皇帝特许的在广东自由行走的特权,麦克要殷无恙接受任务。

  殷无恙反对损害中国及十三行利益的行为。麦克声明帝国的利益高于一切,殷无恙被迫无奈接受任务,带助手易经通北上了解茶叶种植与制作。

  皮尔半夜偷偷溜出有官兵把守的十三行夷馆区。他冒充回疆维吾尔族人,跑到福建武夷茶的重点产区。

  潘振承为报石如顺鼎助之恩,让出一份配额的茶叶生意给石如顺做。石如顺在官道上碰到皮尔,把皮尔带回广州。

  皮尔对他到福建采集茶叶种苗的企图守口如瓶,潘振承没深究皮尔去福建的真正目的。潘振承对石如顺非常感激,如果皮尔落到福建官府手中,潘振承难逃失责之罪,福建还有可能以此为借口上疏朝廷要求裁撤广东通商口岸。

  皮尔没弄到茶叶种苗,殷无恙倒是弄来了茶叶种子。麦克大喜过望,派专人送往印度总部。第二年,印度总部反馈消息,声称麦克送来的茶叶种长出的苗根本就不是茶叶。

  原来,殷无恙不愿出卖有恩于他的潘振承,他在助手易经通的协助下,采取狸猫换太子的计谋。然而,假茶种终究不能蒙混过关。在麦克的威逼下,殷无恙谎称大概是中国茶农欺骗了他。

  麦克再次打着帝国的旗号,要殷无恙再次为帝国效力。麦克强调不可再弄说不清是什么植物的茶种,必须弄来茶叶嫩苗。殷无恙被逼到绝境,只好装病不出。

  潘振承和馨叶来看望殷无恙,殷无恙不敢也不能道出他遇到的麻烦,要求潘振承收回广东总督衙门的路引。

  潘振承猛然醒悟,皮尔去福建寻找救命恩人是谎言,真正目的是弄茶叶种苗。殷无恙也负有弄茶叶种苗的使命,他不愿违背良心做出卖中国和十三行利益的事情,只好称病。

  潘振承向殷无恙说了越王卧薪尝胆,弄煮熟的稻种送给吴国的故事。殷无恙领悟潘振承的意思,出外弄来茶叶幼苗,亲手交给麦克。由于货物装船由行商代办,潘振承指使人朝茶叶幼苗瓦钵里灌卤水。

  这几棵茶叶幼苗在运往印度的途中,全部枯死。

  麦克再生一计,买通严知寅,以将严氏太阁行列为首行为诱饵,让严知寅到产茶地为他弄来优良茶叶种苗。

  一贯阴险毒辣的严济舟,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对儿子说,即使东印度公司把我们太阁行列为首行,占中国茶叶出口八成的东印度公司以后不再依赖中国茶,我们这个首行还有什么意义?严济舟要严知寅坚决退回麦克给的定金:“我们严家千万不能成为大清的千古罪人!”

  东印度公司偷盗中国茶叶种苗的计划以流产而告终。

  新任总督富热汾夜宿珠江妓女花舫,不理政务。广东官员联名参劾富热汾。富热汾贵为王爷、国舅爷,当然参他不倒。他阿玛来信狠狠批评他,敦促他建立功勋,不负皇恩。富热汾带殷十金清理前任留下的文件书信,查找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做。

  严济舟在总督府安插了眼线,他得知此事,认为孔义夫的“整饬广东风俗之陋策”可利用。一来,孔义夫与潘振承有夺妻之仇,孔义夫一旦得势,必报复潘振承;二来,富热汾如果真按“整饬广东风俗之陋策”的建议去做,必然与潘振承发生激烈冲突,富热汾便会把潘振承往死里整。

  严济舟唆使孔义夫重写策论。孔义夫一贯仇洋贬夷,立即照办。

  富热汾的跟班殷十金把策论念给主子听:“夷势猖獗,国衰民哀;夷风不肃,世风日下;夷物不除,民不聊生;夷人不逐,国将不国……”富热汾拍手叫好,任命孔义夫署理广东观风整俗使,专门整肃夷风、查抄夷物,并派守城的督标官兵归孔义夫节制。

  广州城鸡飞狗跳。一队官兵闯入玻璃店,孔义夫声称玻璃是夷物,镜子是夷术,命令官兵砸烂。洋布店的洋布洋呢被撕,被烧,被抢。钟表店的钟表被查抄夷物的官兵哄抢一光。

  当时在澳门的潘振承火速赶回十三行,严济舟卸下重担,让潘振承主持乱局。

  孔义夫向总督告状,称潘振承抵制查找夷物。富热汾乘八抬大轿赶到十三行会馆,命令行商配合官兵查抄夷货,遭潘振承拒绝,他义正辞严声称“货仓储存的是夷商敬献给皇上的贡品”。

  富热汾不敢动十三行的夷货,却敢动潘振承的顶戴。富热汾指令严济舟出任十三行主事商。

  十三行暂时保住了,清缴商铺民宅洋货的行动仍在进行。广东城乡谈夷色变,广东口岸岌岌可危。

  在琼州视察的巡抚李湖,接到十三行急报,日夜兼程骑马赶回广州。

  李湖会见十三行所有行商洋商,商量对策。李湖建议,必须立即恢复十三行公行,以便统一调度,应付不测事件。众商一致推举潘启官做总商。

  严济舟出任主事商,还不满一个月。

  广东历任督抚莫不对外洋贸易呵护有加,惟富热汾蓄意破坏。李湖摆出参劾的架势,却引而不发。富热汾不敢轻举妄动,查抄夷物之事销声匿迹。

  为防富热汾再闹出什么荒唐事,李湖与潘振承合谋成全富热汾做安乐王,送他美女佳酿、奇珍异物。富热汾日夜醉抱美人,不问政事。

  潘振承和馨叶泛舟珠江,救下惠州姑娘时月,拿出一千银票为时月赎身。

  时月的父亲秀才出身,蒙冤自杀身亡,死后还欠一大笔债。债主把时月卖给一户人家做媳妇,尚未圆房,夫婿死了,婆婆逼时月嫁灵牌,她就从惠州一路逃到广州。

  馨叶把蓬头垢面的时月带到馨园。沐浴后的时月容貌秀丽,令馨叶感到吃惊和妒忌。馨叶拿出一张银票,打发时月离去。时月哭泣,说她现在走投无路,恳求馨叶留下她,她愿为奴报答恩姐的垂救大恩。

  彩珠听潘振承说救人之事,又听丫环说被救的姑娘貌似天仙。彩珠意识到,让馨叶倍受冷落的机会到了,现在不用她出面为夫婿娶妾,只需留下时月就能达到目的。

  彩珠急忙赶到馨园,挽留下时月。

  但潘振承的心思仍在馨叶身上,彩珠不免失望。彩珠当然不会想到,现在的馨叶陷入困境,她的二姨强逼她侍机扳倒仇人。

  一封来自广东的匿名信,飞到李侍尧的对头,内务府大臣赫箴手中。信中写道:乾隆三十二年二月初八,两广总督李侍尧管家李十四,受其主子指使,收取商户番三水存于富源钱庄的贿银十万两。

  赫箴大喜,六百里加急廷寄,督促广东巡抚李湖调查。

  这封匿名信,正是馨叶寄出。李湖派捕快着手调查此事。据富源钱庄老板回忆,番三水是个美男子,存银而不取走银票,由李十四签字取走。银票的兑现日期,恰好是李侍尧调任云贵总督之时。

  李湖猜测,番三水拿出十万银两行贿,一定有大事求李侍尧。存银日前后广东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只有易经通、潘振承洋教案。十万银两只有潘家才出得起。番三水,番字加三点水,不正是个潘字吗!

  李湖叫捕快停止调查,上报刑部。

  李侍尧被判斩监候,秋后开斩。

  馨叶上靖灵庵,向妙慧师太报喜。师太说五个孽魔,只剩下潘振承。

  馨叶不认为是潘振承害死她哥哥。据馨叶了解,乾隆三年,潘振承做茶叶走贩,确与家兄同行过。家兄逃避便衣捕快追杀,未向潘振承讲明自己的身世和处境。家兄与潘振承分手后,便衣捕快向潘振承打听一个孤身少年的下落,自称是少年府上的家奴,受老爷之命来寻找私自出外的少爷。潘振承指了路。当天下午,少年屈死于闽赣交界的山路旁。潘振承愧疚不已,为冤死的无名少年立了块无字碑。

  然而师太却一口咬定潘振承是同谋,她要馨叶除掉潘振承。

  师太逼馨叶实施报复计划。馨叶只能敷衍她。师太知道馨叶下不了手,仇家如今成了她的奸夫,他们还生有孽子。馨叶给妙慧师太逼进绝境。她不忍看到可能发生的一切,她想到了退却——离开潘振承。

  馨叶躲到白云山幽谷的一间偏僻的尼姑庵。

  潘振承从佛山回来。时月告诉老爷馨姐半夜出走了。潘振承含泪呼叫馨叶,准备带人寻找。时月说,馨叶既然要离开老爷,必然会去一个老爷找不到的地方。

  十三行公所议事厅,行商正在商议配额分配。去年的洋布洋呢卖了好价钱,今年洋船便加运了大量的洋布洋呢。

  潘振承头冒虚汗,几乎坐不住。蔡逢源要潘有能扶父亲回家休息。潘振承拜托严济舟署理总商,缓缓离开公所。

  潘振承在装病。他料想:如果严济舟认为洋布洋呢是好生意,他出于公心,就会害苦所有得货的行商,到时候,受损惨重的行商会恨他一辈子;如果他出于私心,那么他进货越多,他输得越惨。

  潘振承的报复计划,一半得靠蔡逢源实施。在十三行公所,蔡逢源怂恿严济舟接下洋布洋呢。为打消严济舟的怀疑,蔡逢源拼命为自己争取配额。

  晚上,蔡逢源带儿子蔡世文来到潘园。潘振承当机立断,要蔡家连夜找买家,以进货价的七成尽快出货。造成的损失,由同文行弥补。

  第二天,严济舟听到逢源行的洋布洋呢折价出货,当即昏倒。

  十三行大小货仓,洋布洋呢堆积如山,价格跌到五成都无人问津。货款收不回,只能欠洋商的银两,群体性的商欠第一次降临于一向商盈的十三行。这是十三行历史上的一次大规模的商欠。

  蒙受损失的行商,埋怨严济舟判断失误,是十三行的罪人。

  严济舟有口难辩,卧病不起。弥留之际,他告诫儿子,不要与潘振承斗,你斗不过他。

  严济舟带着遗憾离开人世,严知寅主持太阁行的烂摊子。

  西南边陲之乱,朝廷向广东加派二百五十万银,巡抚李湖要十三行报效一百万。

  十三行因洋布洋呢生意亏损,接连报效,公所库银告罄。潘振承只能指定仅有的四家商盈户认捐。

  朝贡期开始了,大部分行商连做贸易的定金都拿不出——还必须承担采购贡品的沉重负担。

  潘振承主持行商会议,他拿出朝廷大臣和珅给十三行公所的手谕,说和大人催办的贡品,数量多于去年,品质好于去年,奇巧胜于去年。老夫粗略估算了一下,没有百多万银两,对付不下来。

  众商一筹莫展,潘振承作出决断:能拖则拖,等手头稍有松动,再采办贡品。

  然而,六百里加急送来内务府公札以及和珅手谕。

  潘振承展开信看,眉头紧锁。和珅在信中写道:一口通商的目的,惟朝贡二字。若贡品不能办得皇上满意,保留广东口岸何用?办砸差事,本中堂就要奏请皇上封关闭口、裁撤十三行!请参照贡品清单速办,不得有误!

  潘振承非常沉重地放下信件,传所有行商立即来公所,收验夷商贡品。采办费用由同文行等商盈户先垫出。

  蔡逢源的儿子蔡世文接替父亲的角色,充当验贡司仪,蔡世文抑扬顿挫唱道:皇恩浩荡,怀柔远夷,赐英吉利商胥兼东印度公司大班麦克鞠躬晋见,交验贡品!

  洋商逐一交验贡品,估价后,立即兑现银票。在外面恭候的洋商听了发笑,明明是买我们的洋货,还说是我们踊跃敬献。

  验贡完毕,伍国莹算出总账,采办贡品耗银一百五十一万三千两。

  用流动资金采办贡品,此乃做生意的大忌,就像农夫拿种子当口粮。潘振承忧心如焚,以往朝贡,是解开闭关锁国的钥匙;现在却成了外洋贸易的死结。

  更大的灾难还有后面。

  广东发生特大洪灾。巡抚李湖在珠江大堤对百官训话:现在洪魔猖虐,生灵涂炭。如发现有临阵逃脱、先己后民、贪占民利、渎职失责、措施不力的官员,斩!

  顺德知县耿石,被官兵从临时的雨棚拖出来。藩司张轼衍为耿石求饶,说耿石在水中泡了三天三夜,身患风寒,高热不退。李湖伸手摸耿石额头,骂道:你还会装病,斩!

  耿石人头落地。李湖叫道:传本官命令,在全省大小衙门张贴布告,就一句话:洪魔猖虐,生灵涂炭,顺德知县耿石临阵逃避,渎职失责,已就地正法!

  李湖把张轼衍叫到一旁,坦承他实际上知道耿石被冤杀,然而灾情万分紧急,本官只能取一名朝廷命官的头,祭大堤,镇洪魔,慑百官!

  李湖即赶往广州筹集赈灾银。广州所有商会的首领到抚署衙门认捐。洋行盐行是广东两大官商集团,向来都是他们承担募捐大头。

  李湖宣布筹银总额为八百万,广州商人占五百万。如有不肯捐银拯救民灾的奸商,顺德罪吏耿石就是前车之鉴!

  李湖要潘振承带头认捐,潘振承咬咬牙:“本商愿做耿石第二。”李湖暴跳如雷,命令书办记下十三行公所认捐银二百万两。认捐完毕,李湖与洋行盐行总商签军令状,三天之内赈灾银必须到位。

  晚上,潘振承与时月乘坐一位哑妇的疍船。潘振承向时月倾诉筹银之苦。时月说,要是馨姐在就好,能为承哥分忧。

  这位哑妇,正是馨叶的二姨。

  次日清晨,出家避难的馨叶跟随众尼做完早功课,回到尼房,惊奇地看到师太坐在蒲团上。

  师太告诉馨叶潘振承的困境。馨叶知道师太已经原谅了潘振承,动情地喊一声“娘”,母女抱头痛哭。

  馨叶其实早就知道做师太的二姨就是她的亲生母亲,但馨叶一直不敢认她为母亲。师太哭泣道:为报雪海深仇,娘这几十年对你狠,可你不知道,娘几十年在心里流泪。

  馨叶跟潘振承破镜重圆。谈到筹银难事,馨叶和潘振承均认为,惟有置于死地而后生。

  藩司张轼衍来十三行催赈灾银。潘振承说筹银数还不到一万。张轼衍发火:到明日,没见到两百万银子,抚台杀本官的头之前,本官先砍你们的脑袋!

  张轼衍离开十三行公所,还未出关闸,就听到叫喊:“潘启官上吊啦!”

  潘振承被救下,众行商咒骂张藩司逼人太甚。

  张轼衍急禀李湖。李湖赶到十三行公所,质问潘振承:老潘,你为何要这样?!潘振承向李湖诉苦:商欠严重,亏空巨大,去年迄今,许多行商几乎没做生意;采办贡品与年俱增,耗银巨大。

  潘振承请李湖随他到银库走一趟。

  公所库房,存银架空空如也。李湖把目光投向十八只贡品箱,眉头紧锁:这个和珅,不惜劳民伤财,取悦圣上!

  潘振承介绍情况,采办贡品,公所共花费一百五十一万三千两现银,其中一百四十万是向各洋行借的,本商的同文行就借出八十万两。十三行无论公行还是私行,全部亏空。

  李湖神情沉重,看贡品箱里的奇珍宝器,自言自语:皇上啊,紫禁城大小宫殿满是珍珠玛瑙、异器奇物,你就不可节俭一点吗?奢侈穷极,实乃国之不幸啊!

  潘振承诉苦,自和珅督办贡品,十三行的负担一年重于一年。所谓贡品,真正洋商自愿进贡的还不到一成,其余九成多必须用现银从洋商手中购买。

  李湖目光如火山爆发,他突然大吼道:拍卖贡品,换银赈灾!

  潘振承吓一大跳,劝李湖三思。李湖说先筹赈灾银要紧,贡品之事,以后再说。

  在馨叶和潘振承的建议下,抚署特邀广州富豪参加拍卖会。因是敬献给皇家的贡品,竞买者踊跃,共筹银三百二十六万八千四百两!李湖说:竭泽而鱼,非募捐之道。我只要两百万,另一百多万留十三行做贸易。

  众行商哭了。潘振承亦热泪盈眶。众商跪倒在李湖脚下,他们知道,李湖是拿自己的脑袋去冒险。拍卖贡品,这是何等的滔天罪孽!

  京师催促贡品上路的圣旨送到十三行。潘振承急如热锅蚂蚁,李湖说贡品是他主张拍卖的,这次护贡使他做定了!

  李湖动身前,馨叶摆饯行酒为李湖送行。

  按照潘振承的安排,馨叶送李湖一个锦囊随身带上。李湖接过锦囊想拆开看。馨叶说你现在不要折开,到万不得已时再拆开。

  李湖与西关汛千总赵石带十八只空贡品箱启程。

  李湖带空贡品箱赴京。潘振承放心不下,带仆人翁七追赶李湖。

  贡船每到一地,均有驿站官兵奉旨催促。李湖焦虑不安,他最担心的,是船至通州,贡品箱起岸改陆路,迎贡钦差接贡。贡品箱若没有重量,很容易被钦差发现就地正法,这样,他连面圣禀明实情的机会都没有了。

  李湖决定在贡品箱里装进泥沙,增加重量,以便蒙混进京面圣。

  贡船到达通州,迎贡钦差是侍奉皇上的太监总管娄知耻。贡品箱逐一启岸搬上马车,李湖的心渐渐宽下来。这时,潘振承带翁七赶到通州,站人群中观看。

  不远处一家店铺开张,燃放爆竹。马匹受惊奔跑,两个在马车上接贡品箱的侍卫连人带箱翻滚在地。嘭地一响,贡品箱摔破,流出黄色的细沙!

  贡品箱流出细沙,在场的人均大惊,尤其是李湖,以土代贡的招术立马就要穿帮。娄公公厉声质问这是怎么回事。李湖看到潘振承,潘振承手上摇晃着一条纱巾。

  李湖猛然悟明潘振承的暗示——纱巾即沙金。他立即编了一个西洋杂毛夷不懂炼金术,向我天朝皇帝进贡沙金的故事。

  李湖侥幸过关,否则,在通州就可能掉脑袋。

  然而,到皇宫面圣打开贡品箱,这一关怎么过?潘振承仍为李湖的性命忧心忡忡。由于有朝廷侍卫护贡,潘振承一直没机会同李湖通气!

  京师皇苑,和珅向乾隆禀报,贡船已到通州。原来,乾隆下旨催贡,是想安排边疆土司同日进贡,让土司看看西洋贡使如何踊跃朝贡,如何臣服大清皇帝。

  次日早朝,乾隆宣边疆土司晋见献贡。蒙古郡王的贡品是牛羊,问乾隆要不要宣牛羊进殿。乾隆说免了,郡王朗声大笑:“倘若本王的贡品进殿,皇上你的龙椅都没地方安放喽!”

  众土司的狂妄令朝臣非常不满,乾隆亦龙颜不悦。乾隆的底牌是广东转呈的夷使贡品。

  娄知耻和李湖等护贡直达皇宫东华门。乾隆宣李湖护贡进殿。乾隆万万没料到,欲为大清皇帝长脸、为大清国扬威的夷国贡品,竟是十八箱泥土!

  蒙古郡王当即嘲笑乾隆纳贡饥不释食。李湖请求乾隆容他禀陈实情。乾隆大怒,不容分说下令将李湖拖出大殿,打入死牢。

  李湖在狱中,方知他原先的设想太幼稚,皇上纳贡的意义在于维护大清王朝的天威,并以此训示边疆土司。李湖不寒而栗:以土代贡,犯上欺君辱国,广东口岸在劫难逃,十三行将有血光之灾!

  李湖想起启程前馨叶送他的锦囊,馨叶要他非得打开时才打开。李湖打开锦囊,只有寥寥三个字“欺君 

  罪”。“君”与“罪”之间空一格,似乎有意空一个字没写。李湖心想:是“有”字还是别的什么字呢。他思忖片刻,恍然大悟:“欺君无罪”!当下的绝境,惟有欺君,方可化险为夷!

  退朝后,遭受土司戏弄的乾隆破口大骂和珅和娄知耻。和珅和娄知耻提出疑问:李湖送来十八箱泥土,不是找死吗?

  乾隆带和珅探监,李湖果然有隐情。

  次日早朝,刘墉奉旨审讯李湖。李湖早已把谎话编排好,在大殿侃侃而谈:孔圣人曰:名不正则言不顺。首先得为那十八箱泥土正名,那不是一般的泥土,是贡土。天上地下,除了天子,还有何物至尊?土也。土可以生长万物,造福苍生;天子守土,是为九土之尊;无土可守,便是亡国之君。边疆战事,乃夺土之争。贡土之意,表示夷国愿永世臣服我大清皇帝,愿永世甘为我天朝帝国之远夷属国。

  刘墉率领众臣高唱:“吾皇威震四海,臣服九夷,天下归顺,洪福齐天。”

  精明的乾隆已经洞察出李湖的贡土之说穿凿附会,但是,维持朝廷的崇高威望比什么都重要,乾隆顺着李湖的谎言,大声称赞夷国归顺天朝的一片忠心。

  边疆土司就贡土的种种疑团质问李湖。李湖怕失言露馅,声称他只负责护贡,在广东接贡是十三行总商潘振承,潘振承正在京师采购北货。

  乾隆宣潘振承觐见,潘振承胡编了一个海盗横行,不能运送珍宝,只能运土代贡的故事。

  蒙古郡王用挑衅的语气说:原来泥土那么宝贵,来年朝贡,本王也敬献贡土。李湖愤起反击:此贡土非彼贡土。蒙古草原,乃我大清疆土之内,大清九土之一也。你若献土,死罪!

  乾隆顺着李湖的意思斥责蒙古郡王,众臣群而攻击狂傲的边疆土司。

  李湖挽回了乾隆帝的面子,大长了中央王朝的天威。乾隆赦李湖无罪,令侍卫解开李湖的手铐脚镣。

  严济舟死后,太阁行每况愈下。英国散商张伯伦拖着太阁行一笔八万银两的货款不还,躲在苏格兰老家过着奢侈生活。

  作为总商,潘振承对张伯伦恶意欠债的行径非常气愤,他不计前隙陪同严知寅向李湖禀陈,说东印度公司大班麦克愿意帮助严知寅递交诉状到英国法院,以通过法律途径要回债银。因情况特殊,请免严知寅通夷罪。

  李湖厉言正色:堂堂天朝官商,拜倒在英夷判官脚下,有辱大清天威。

  李湖驳回严知寅的讨债禀陈。绝望中的严知寅索性耍无懒,拖欠其他英国散商的货款不还。倪鸿纹中了皮尔父子的圈套,欠下高利贷。而章添裘利用洋商的软弱,故意欠债不还。

  潘振承觉得事态严重,暗示讨债未果的洋商拦李湖的官轿。李湖闻之大惊。一脸怒气,带麦克等洋商来到十三行公所,召集全体行商训示。

  李湖说:自古以来,债主是爷,欠主是孙。现在倒过来了,欠主是爷,债主是孙!

  李湖责令衙差当庭打章添裘的板子。其他商欠户心惊肉跳。

  李湖向行商训话:你们是大清国的贸易官!商欠是大清国的耻辱,会使大清国在夷国面前丧失泱泱天朝大国的崇高威望!

  经过调查甄别,李湖宣布处罚结果:倪鸿纹、陈寿年,一个是商欠户,一个是奸商。着臬司衙门封行抄家,罚没偿债,流徙伊犁!严知寅、章添裘,既是商欠户,还是大奸商。着臬司衙门封行抄家,罚没偿债,全家老小流徙伊犁为披甲人之奴!

  官差查封了受罚行商的家产及行产。严家和陈家曾是广东最富的官商人家;太阁行与广义行是十三行老字号洋行,它们的前东主分别是前总商陈焘洋、严济舟。四家洋行从此退出中国朝贡贸易的舞台。

  李湖裁决商欠,只从“天朝威望”的政治层面考虑,完全无视中国商人的利益。

  处罚并不能解决日益严重的商欠问题,不久,又有四家行商因商欠而破产。盛极数十年的十三行,仅剩下四家洋行。李湖决定招商增加行商。以往申办要缴纳巨额报效银,可这次免交报效银,还没完成招商定额。

  商欠现象,实际上是朝贡贸易由盛转衰的先兆,亦预示着康乾盛世即将走下坡路。

  广东口岸的官员与官商对商欠问题十分困惑,朝贡贸易的主动权在行商手中,行商享有垄断特权,他们甚至可以单方面定价,为何会债台高筑?

  馨叶决定破解商欠之谜。她与殷无恙进行探讨,殷无恙说他对商欠也有不少疑惑之处。殷无恙提出应该跳出商欠谈商欠,或许能看得更全更透。

  殷无恙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拒绝外来文明,对外面的世界毫无兴趣。而英国,发生了两场伟大的革命,一场是改变社会制度的政治革命,一场是正在进行的工业革命。

  殷无恙说中国为商欠而苦恼,而英国为年年的贸易逆差而束手无策。事实上,后一个问题比前一个问题更严重,很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殷无恙也无法做出商欠结论,商欠问题的牵涉面太广太复杂,但有一点却十分明确:中国在退步,英国在进步。

  英国船商小皮尔为葡萄牙商人偷运鸦片到澳门口岸,遭到麦克的严厉批评。

  殷无恙把鸦片毒害中国人的可怕情景讲予麦克听。在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总部,董事会投票决定执行鸦片专卖议案,麦克投了反对票。但执行议案还是得到通过。

  一年一度的朝贡期开始了,麦克心急火燎与潘振承谈洋银大量流入中国的问题,督促十三行多进口英国的工业品。然而中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无法消化更多的进口工业品。麦克恳请潘总商想办法,寻找一种能在中国形成渴求,而又符合人道的洋货。

  小皮尔直接把鸦片夹带走私到广州。麦克发现后,解除小皮尔的租船合约。麦克的做法引起总部的极大不满,总部以年事已高为由解除麦克驻华代表职务。

  潘振承得知麦克解除职务的原因,带领行商为麦克饯行。麦克喝了酒,直言不讳说出他憋在肚里的话:我不是贡商,我们不是来朝贡的,我们应该是平等的贸易关系。请记住我说过的话,中国的官员官商不肯平等对待洋人,不肯视洋人为朋友,终有一天你们会发现,他们会成为你们的敌人,会使你们像我们今天一样饱受耻辱。华尊夷卑的历史将会彻底颠倒!

  东印度公司新任驻华代表查理,支持小皮尔打通鸦片走私的秘密渠道。鸦片走私终于在嘉道年间泛滥成灾,引发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鸦片战争。

  富热汾被解除总督职务,总督一职由李湖署理。富热汾对宦途十分担忧,殷十金拿出严知寅的告发潘振承伙同李湖拍卖贡品的密信,怂恿主子告御状。

  乾隆接到富热汾的奏折。

  和珅说李湖犯下欺君大罪,当凌迟处死!刘墉为李湖求情,说李湖护贡那年,正值广东发生百年未遇的洪灾,拍卖贡品,恐另有隐情。

  乾隆愤怒地打断刘墉的话:李湖不死,朝贡贸易必亡!

  八百里加急廷寄广州,圣谕:罪臣李湖,身为朝廷命官、封疆大吏,不替朝廷效忠,不守大清法度,肆意践踏我大清天朝朝贡制,罪不可赦,斩立决!

  李湖接旨后大笑:义卖朝圣贡品,擅挪赈灾,坏我大清天朝朝贡制。吾皇仁慈圣明,赐臣一死,臣死而无憾!

  潘振承经历了拍卖贡品和以土代贡的全过程,他意识到从李湖决定义卖贡品那一刻起,就决定了今日的噩运。

  行刑前,李湖仰天长啸:“李湖昼思夜盼,这一天终于来了!罪臣李湖无以报答皇上,愿以我血祭我大清朝贡贸易,祝钦制千秋万代,永世固存!”

  李湖死得这么突然,究竟是谁杀了李大人?

  是皇上,还是朝朝代代的天朝朝贡制?天朝朝贡制,任何一个天朝皇帝都得维护它,而李湖却在上面撕开了一个口子。现在要补上这个口子,就必须牺牲李湖的血肉之躯。

  潘振承记起他的英国朋友殷无恙说的话:天朝朝贡制,有过唐朝的全盛,必会有后来朝代的衰微。现在它正在扼杀一切有活力的东西,使得泱泱东方大国走向没落。

  然而,馨叶仍不可原谅自己,若不是她起事引发李湖拍卖贡品,李湖就不会死。馨叶闭门绝食,盘腿坐于蒲团,圆寂仙逝。

  1788年1月10日,潘振承逝世,享年74岁。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锁沙》(郭严隶)内容梗概 下一篇:《可可西里狼》(杜光辉)内容梗概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