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
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
做一个合格的好家长
——荣成一中家长学校家长培训材料
各位家长: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这么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有关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
我们在座的不少家长可能知道“知心姐姐”卢勤,她几十年来一直为全国各地的家长、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卢勤老师指出当前成年人世界和未成年人世界正在发生“五大冲突”,出现了“五过”,带来了“五无”。即:期望的冲突——过高的期望,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望;保护的冲突——过度的保护,带来的是孩子的无助;爱的冲突——过分的溺爱,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情;交往的冲突——过多的干涉,带来的是孩子的无奈;评价的冲突——过多的指责,带来的是孩子的无措。正是这“五大冲突”,使许多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不够健康,出现了道德失衡等一系列问题。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每一个做家长的,应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那就是在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的同时,将来能自食其力、有所作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家庭是一所学校,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孩子的健康成长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庭教育并非一定要体现在对孩子学习的辅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对孩子的思想教育上,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
接下来,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谈一谈。
一、如何面对孩子不如意的学习成绩?
如果我们现场在家长中做个调查:你们最关心孩子的哪个方面?我相信绝大多数的家长都会回答“孩子的学习”。确实做父母的都有着望子成龙和望女成风的良好愿望,但我们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在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里,许多父母必须要学会和孩子共同面对失败。对于学生而言,最大的失败也莫过于学习的落后了。那么父母该如何面对自己孩子不如意的学习成绩呢?
美国斯坦福大学在一份追踪达二十、针对父母对孩子差劲的学业成绩的反映以及他们对孩子日后成功的影响所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父母对于不良的成绩通常表现出负面的反映,而这可能是最糟的反映,因为它会在孩子心里造成更大的压力。孩子对自己的成绩已经有很深的罪恶感和羞耻感了,这时孩子需要的是得到正面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他们以后成功的机会。
在这里,我想给大家介绍两种状态——一种是“正螺旋状态”,另一种是与之相反的“负螺旋状态”。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如何保证他获得自信心和成功感,有时可能比他获得多少知识更为重要。通常某个学生在考试中考出了好成绩会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学生的自信心就会增强,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我们能帮助、鼓励他不断取得成功,一次次地去强化他的成功感,那么一次次的成功肯定会强化其自信心,这样,这个学生就进入了一种学习的“正螺旋状态”。这是一种上升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之中这个学生也就步入了成功的轨道。反之,一个学生如果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成绩不理想,结果却不被人所理解,甚至遭到他人的嘲笑和批评,这对他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都是一种打击。此时,如果我们不伸出手去帮帮他,反而一次次地打击他,就必然会使他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产生厌学心理,那就会步入了一种“负螺旋状态”,这是一种下降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之中的学生只能品尝到失败的滋味。
在座的家长们,假如您的孩子已处于“负螺旋状态”,请立即停止对孩子的批评、挖苦和指责,否则,那将无异于迫害孩子!否则,不论您多么爱孩子,都换不来孩子的“觉悟”,因为您自己本身已经陷入了误区。如果此时您继续给孩子加压,就是在往“负螺旋”方向使劲,把孩子往向下的方向推,这实际上是在制造失败。这时需要的是立即着手寻找往“正螺旋”方向推助的用力点。
我们了解了“正负螺旋”两种状态,还应牢牢记住“自信心”和“成功感”是促成孩子进入正螺旋状态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自信心”很难通过高高在上的表扬使孩子获得。如果孩子处于负螺旋状态,就好比掉进了一个坑里,他已经非常困难了,你只是站在坑上表扬他是没有用的,你必须也要跳到坑里去,就是说要去学会理解他的困难和痛苦,要找到和他的“共同体验”和“共同语言”,才可能找到帮助他的有效办法,否则,他就很难上来。
“成功感”应该是孩子自身的体验,没人能代替他去体验,但我们可以为他创造条件去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果我们总拿高标准去要求孩子,他(她)一旦达不到就没有成功感可言。你降低一下标准,他(她)达到了,成功的体验就会在他(她)的心底产生。值得注意的是,成功的体验不一定只在学习方面。我记得以前一个专家给我们上课谈起他的孩子在初一时提出要在假期独自回故乡看外公外婆,他们同意了孩子的想法。结果孩子一个人行程数千里在某个清晨去敲外婆家的门,让外婆猛一个惊喜,孩子获得了一次非常快乐的成功体验。
深刻的成功感,即使在孩子遭遇失败时也会给孩子以持续的支持,这比您的表扬更可靠。所以我们说“成功感”是“自信心”的基础,没有成功感就没有自信心。在“自信心”和“成功感”下面更深一层还有一个要素叫“求知欲”,每个孩子天生就有求知欲,失去自信心和成功感,就会损害到“求知欲”,这就损害到了深层。“求知欲”受损的表现就是“厌学”。
小学、初中、高中都属于基础教育阶段,我们应把“基础教育”的侧重点放在如何维护每个孩子都有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求知欲,确保孩子尝试到成功的乐趣上,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建立自信,这也会成为他随着年龄增长去不断探索无穷知识的蓬勃动力,这才是真正的基础。换句话说,真正的基础是人本身的求知欲望,以及兴致勃勃地去探索、去获取成功的不可阻挡的自信心,而不是客观知识。因此,时刻注意保护和培养孩子成长中的求知欲、成功感和自信心是教育至高无上的任务。人生的求知欲是本,知识是末。假如我们一味地伤害孩子的学习欲望,使孩子产生厌学心理,那便是舍本逐末,以末害本。所以,密切关注孩子处于哪种状态比整天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为重要。一旦孩子出现厌学心理就表明他已经处于负螺旋状态,接踵而来的可能就不仅仅是成绩直线下降了,还可能会导致日子虽在延伸,人生却困在岁月中没有成长的后果。如果此时我们做家长、做老师的不全力以赴帮助他尽快走出“负螺旋状态”,进入“正螺旋状态”,那这个孩子可能就会真正“没戏”了。
我们知道通常孩子学习成绩越差,他们的学习压力就越大。父母的鼓励态度将会大大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而父母的否定态度则会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教育研究者高登•斯多克斯曾说过:“80%的学习困难与压力有关,解除那个压力,你就能解决那些困难。”所以,我们作为家长平时要多鼓励孩子,尽量帮孩子减轻学习压力,使他们轻装上阵。
面对不良的学习成绩,父母首先需要与孩子站在同一边,不要把孩子的价值与成绩混为一谈,要让孩子知道你仍然爱他,虽然你也对他的成绩很失望。然后你可以选择一种轻松点的环境与他讨论成绩的事,认真地看着他的眼睛,告诉他学习成绩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它对你的将来会很有影响,和他讨论如何帮助他才能在下次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大家要记住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成绩差最终连亲情也失去了,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一时成绩差一些结果连孩子的将来也不顾了。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向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母亲学习学习呢。提起比尔•盖茨,在座的许多家长可能都知道,他曾经是美国著名学府哈佛大学法律系的一名学生,但却中途退学与同伴创办了一家电脑公司,后改名为微软公司,并自任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被誉为电脑奇才、20世纪最伟大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巨人,36岁时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在1999年的《福布斯》评选,比尔•盖茨居世界亿万富翁首位,纯资产达到了850亿美元,被《时代》周刊评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1975年母亲节来临前,比尔•盖茨给他的母亲寄去了一张问候卡,这一年他在哈佛大学读二年级,他在贺卡上这样写到:“我爱您!妈妈,您从来不说我比别的孩子差,您总在我干的事情里寻找值得赞扬的地方,我怀念和您在一起的所有时光。”从比尔•盖茨后来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来看,他从母亲那里得到了一种非常宝贵的东西,他得到的是一份可能被许多母亲忽视的东西——赏识,正是母亲的赏识使他对自己充满了自信,敢于去开创自己的事业。听完比尔•盖茨这个事例,大家今后确实应该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赏识不是一般地对孩子的鼓励或赞扬,赏识是要真正认识到自己孩子的才能和所做的事情的价值,并予以充分重视和赞扬,由此支持孩子朝着他所喜爱、所擅长的方向发展。不论您的孩子眼下处于什么状态,我们做父母的永远不要对自己的孩子失去信心。
二、如何面对和教育青春叛逆期的孩子?
有些时候,我们在教育子女时会发现孩子变得开始爱顶嘴了,不再那么听话了,有了自己的小秘密……这时,有些家长就会感觉到对孩子的教育是太令人头疼了:孩子听不进说教,又不能整天打骂,更不能放任自流。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和教育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呢?
要处理好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会产生叛逆。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由于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变化,他们遇事开始思考,形成并不成熟的主见,对父母的话开始怀疑。而父母在权威动摇后,一时难以适应,又不愿降低身价、调整教育方法去面对孩子,对此,孩子便会心生抗拒,让家长觉得难以调教。另外,由于升学、人际关系等压力的增大,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心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学校、家庭不能及时对其进行引导,孩子很容易在认知、理解、运用等环节产生技能和心理上的障碍,尤其在一些非正常的外界因素影响下,往往会激发他们潜意识的反抗,刺激他们对外界采取抗拒行为,形成“叛逆”。
据调查,目前中学生中经常存在逆反心理的达32.6%,偶尔存在逆反心理的达89.4%,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学校的教育内容不感兴趣或较少感兴趣;对不让带的物品如随身听等偏偏要悄悄带入学校;对老师和家长指定阅读的书籍不屑一顾,而对一些于学习毫无意义的书刊却想方设法弄来读一读;对老师、家长的批评教育持对抗情绪等等。
弄清了这点,当孩子有些“叛逆”时,家长就不必过于担心,而是要试着去理解孩子,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面对这些处在十字路口的孩子,家长的教育要更加耐心、细心和用心。
(一)避免两极教育误区
家长应辩证地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该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侍机张扬;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但在现实的教育中,一些家长却很容易陷入教育两极分化的误区。
误区一: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已关上了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
误区二:放任自流。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等到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二)下放权利给孩子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
1、将自主权还给孩子。我们不妨反思一下以往对孩子的教育,“就这么做”、“必须这样做”、“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诸如此类的话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今后大家面对叛逆期的孩子一定要尽量少说这样的话,把自主权归还给孩子。其实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打心底里是不愿接受这种命令的口吻的,
2、让孩子拥有发言权。“考不上大学就去扫马路”等话语,不少家长都对孩子说过,虽然我们都知道那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的耳朵已经长茧,叛逆期的他们对这些话可以说已经是“百毒不侵”了。这时家长应少说多听,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3、让孩子拥有表决权。家中的一些大事,如搬家、买房之类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有着民主氛围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动向父母靠近。
4、保护孩子的隐私权。一些家长在孩子在进入初中后就会发现,以前经常跟自己说心里话的孩子变得不太爱搭理自己了,孩子开始有了自己上锁的日记本、私人信件。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同你交流,也不必过于强迫,尤其是不要偷窥孩子的隐私。请大家记住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为我们自己赢得了尊重。一些孩子,你越是想了解他的事,他就越不让你知道;倒是如果你能让他感觉到父母很尊重他的隐私,相信他会处理好自己的事情,他反而会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你,甚至征求你的意见。
(三)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
对于叛逆较明显的孩子,一些家长会感到与之不好沟通,这就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必要的亲子沟通的技巧。
(1)要尊重孩子。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而要尽可能地多找孩子的优点,并且要多鼓励孩子,从而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2)学着进行换位思考。其实,我们大家也是从孩童阶段走过来的,以前也做过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如今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大家不妨来一个换位思考,试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只有有了共鸣后才能理解孩子,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3)忌从学习入题。同孩子交流,千万不要老是从学习成绩入题,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甚至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我们不妨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慢慢转入正题。
(4)稳定自己的情绪。有些时候,孩子做了错事,做家长的通常会十分生气,但是如果你带着情绪去教育孩子,那肯定是不理智的,还可能会导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长在急躁、心烦、不冷静的时候,最好不要教育孩子,一定要等到自己冷静下来之后,再去同孩子交流,问清原委。
(5)要允许孩子犯错。中学阶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见的关键时期,犯些小错肯定在所难免,所以,做家长的应该允许孩子犯点错、吃点亏,不要过分束缚孩子的手脚。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有些时候,孩子只有真正经历过了,他才能记得牢,才会知道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