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融入大书中

作者:佚名 字数:1301 阅读:89 更新时间:2016/06/09

让孩子融入大书中

沈从文的名字相必大家都不陌生,其在国学中的地位恐怕无须笔者再赘言。但是,国学泰斗的沈从文小时时候并非神童,更非是刻苦好学的学生,读《从文自传》我们可知道,小时候的沈从文曾是一个顶尖的“逃学大王”。
  
  1902年12月,沈从文出生于美丽的湘西凤凰城,排行老四。6岁那年,沈从文被送入私塾。因受不了私塾的呆板与严厉,他时常想逃出去玩。在其他顽童的影响下,他学会了种种逃学而又可以骗过先生和父亲的办法,从此也成了一名顽固的逃学少年。对儿时的沈从文来说,湘西的自然环境与人间生活实在比私塾里的功课有意思多了。正因为他的逃学,使得他在私塾读“小书”的同时一直有机会“阅读”一本用湘西的自然人情写成的“大书”。使他小小的心里装下了凤凰城的自然与人情世界,成为他后来创文学创作的不竭之源,成为他一生的财富。
  
  沈从文只有小学学历,后来却登上了大学的讲台,再后来成为了一代国学大师,他的经历告诉我们,课本上的知识只是“小书”而大自然才是真正的“大书”。而实际上,对于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来说,课本的确是一本“小书”,无论他的字有多少,课文有多长,数学内容有多少……其知识也还都是有限的,只要孩子真得愿意记,其知识绝无记不住的道理。但是,记住了,是不是等于学会?考试会做题能得高分是不是就意味着孩子就已经理解?这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孩子的成长有一个过程,孩子的大脑发育也有一个过程,孩子对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大脑对外界的一个感知的建构过程,在这个建构中,90%的基础知识不是来自于课本,而是来自于孩子与他人交往,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这是孩子大脑知识库中的基质东西,这些基质越丰富,越有助孩子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越有助有孩子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自然、社会这本“大书“作为铺垫,只围着课本“小书”打转,那孩子的大脑无非就是一个电脑的硬盘,知识再多,也只不是一种机械的“死知识”,将来也只能是一架供他人操作的会呼吸的“生物电脑”而已……
  
  所以,每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上,不能只看孩子三岁前,不管孩子三十后,不要把孩子圈在“小书”里,让孩子的大脑成长为空洞的生理性大脑,让孩子只成为一个“自然人”;要让孩子融入大书中,让大自然的山水、风土、人情成为孩子大脑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孩子成长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意识的“社会人”!诚如是,我们的每个孩子虽然不可能都成为沈从文第二,但却不会只成为一个只会打工赚钱的机器!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家教智慧:儿子,你给我考个零分 下一篇:让孩子做一个快乐的神童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