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学:挂面里的柳青
微文学:挂面里的柳青
因为《舌尖上的中国》,世人皆知张家山出挂面,而鲜知这张家山还出名人。这个名人,就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柳青。
吴堡,背靠黄土,面朝黄河。孕育了柳青这样一个具有黄土般厚实情怀和黄河般倔强性格的吴堡人。
张家山有一个叫寺沟的村庄,一进村口,路边矗立的石碑上,镌刻着著名作家贺敬之手书的四个醒目大字“柳青故居”。 沿着一道土坡缓缓而上,一座考究的青砖大门高高耸入眼帘。每一根木头都雕上了活灵活现的象征福寿吉祥的牡丹,每一块砖头都透着一种厚重的沧桑。古朴美观的大门两侧镌刻着一帧大气而畅快的对联:“心田种德心常泰,福地安居福自多”。这不仅记录着主人底蕴深厚的文化积淀,也道出了其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感恩天地的朴素情怀。这就是柳青的诞生地,也是他一步步走向革命道路,迈向文学事业的地方。
柳青(1916-1978),本名刘蕴华,字东园。他的青少年时代,更多的是辗转于吴堡、佳县(葭州)、米脂、绥德、榆林各县,在求学中度过的,受其兄长的影响,他不仅阅读了鲁迅、郭沫若、茅盾、高尔基等人的作品,在思想深处,奠定了走文学创作道路的基础,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使他在人生观和世界观上,确定了崭新的宏伟目标。12岁加入了共青团,20岁加入共产党。在参加了整风运动后,受“讲话”精神的鼓舞,更加坚定了献身文学的神圣信念。
柳青是为革命而文学的。由于信仰,他走出了一条集生活、革命、创作于一体的独一无二的人生道路。在他人生的62年里,中国历史发生了新文化运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文化大革命。从许多相关柳青的文献里,都可以看到他在不同时期积极投身革命的记载。正是这样的特殊岁月,造就了他的人生轨迹和文学路向。从米脂到延安,从北京到长安;从《共产党宣言》到“座谈会讲话”,从《铜墙铁壁》到《创业史》,柳青始终遵从着灵魂深处执着信仰的召唤,矢志不渝地成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践行者,并以生命搭建着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理想殿堂。
他的《创业史》原打算以四部的规模,乐观而自信地追踪和描绘“农业合作化”进程的“史诗化”蓝图。他创造的梁生宝,成为共和国文学初创阶段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印记;他笔下的梁三老汉,更是陕西作家们不约而同地探索和思考农业文明的诱因。无论《创业史》在文学史上的艺术价值如何,也不管中国文学的未来会如何辉煌,只要中国“社会主义”的性质不变,柳青的文学地位是谁也无法抹灭的。
柳青,不仅仅是一位作家,他,更是一种精神。
他及其《创业史》至少对蔚然成风的陕西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是贾平凹、陈忠实、皱志安、京夫等人曾经顶礼膜拜的对象,更是路遥文学之路上一座引路的灯塔。
1978年6月13日,这位饱受摧残的作家,带着创业未了身先死的遗憾不幸逝世。他的骨灰分放在北京八宝山公墓和长安皇甫村神禾原墓地。
壮哉,我陕北男儿!
【注】柳青的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地雷》、《牺牲者》、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第一、二部),中篇小说《狠透铁》,散文特写集《皇甫村的三年》、《柳青小说散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