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写作的三个层面
阅读与写作的三个层面
学科层面的语文学习一般包括阅读和写作两大部分。
阅读文章,怎样算是读懂了?
这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首先是知识层面,即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字、文学和文化知识。所谓文字知识,即语言文字上的理解,这对于高中文言文学习尤为重要,主要体现在词语解释和句子翻译中,应特别留意字词通假、词性活用、古今异义、虚词用法等文言现象。文学知识即作家作品,应对著名作家的时代国别、生平经历、创作特色,尤其是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原因有所了解;而在作品知识方面,对于文体、风格要有系统的掌握,最好能构建起文学发展的脉络,比如学习了《鸿门宴》之后,应该明确《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地位,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例,了解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创作动机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学立场。关于文化知识,既包括由于时代差异造成的天文历法、地理风俗、官职称谓、节日礼仪的不同,也包括各种典故名目以及约定俗成的表达等。
其次是技巧层面,这也是日常教学和考试重点关注的内容,包括行文顺序、线索结构、语言特征、文章风格,也包括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比如学习了《再别康桥》,在技巧层面应该掌握徐志摩使用意象对古典诗歌的继承和发展,闻一多“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理论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等。再比如学习了《跨越百年的美丽》,除了巩固初中所学的人物描写与形象塑造之外,还要掌握文章作者出于主观理解和主题需要而对原始材料进行选取和重组,通过记叙、抒情、议论等各种方式突显居里夫人多重的“跨越”和多重的“美丽”。
阅读的第三个层面是文化价值,这也就是文学形式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几乎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具有独特而深远的意义,能给予学生积极的启示甚至产生长久的影响。《荷塘月色》在写景之外,还引发我们对人类精神自由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进行思考;《归去来兮辞》展现了陶渊明对仕与隐的态度和选择,更传递了他对人生荒诞性与悲剧感的深刻洞见,从而最终达到乐天知命的自由、自得、自适之状态。目前的上海语文教材每册都有四个主题单元,而各学期的单元主题之间又有前后照应和勾连,这些都可作为文化价值的原生点,挖掘并阐发文学价值应成为学生解读文本的终极目标。
阅读和写作是互相促进的。在作文训练中,同样也应注重知识、技巧和价值这三个层面。高中生以议论文作为主要的写作文体。知识层面即体现为写作中使用的各类材料,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在使用中要注意材料选择的典型性和新颖性、材料表述的简洁性和准确性、建立材料与观点间的必然联系等。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应适当积累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经济政治、科学教育等方面的事实与理论知识,这些材料将大大提升作文的广度和宽度。
技巧层面即写作的各种方法,包括如何谋篇布局、开头结尾,也包括运用各种语言表达的技巧(如修辞手法、艺术手法)来增加文学性和形象性等。议论文写作特别强调论证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因为文章的结构脉络其实也就是论证思维的过程,此外,还可以掌握一些常用的论证技巧,灵活使用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在内容比较接近的前提下,作文的语言和形式是区分高下的重要标准。
在知识与技巧之上,作文更应传递一种价值理想。高中作文也应展现青年学生的时代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情感基调锐意进取,积极向上,而非如某些青春杂志上的作品那样消极颓唐,或故作深沉。若是写今年的高考作文能超越略带功利色彩的“先舍后取”,提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写“杂”能升华到海纳百川、包容世界的气度与风范;写“郑板桥的书法”能从书法的独创性谈到艺术作品不可复制的美学价值,那么作文的思想立意也就不流于凡俗,从而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共鸣与长久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