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大亨,铁血都督陈其美
革命大亨,铁血都督陈其美
民国时代,“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历史课本上讲得多了,这最后的“陈”,一般人都知道是陈立夫、陈果夫哥俩,但哥俩啥来路,只怕就未必能说出个子丑寅卯了。
陈家祖籍浙江吴兴。吴兴是湖州一座小县,南倚莫干、天目二山,北望太湖,自古有“丝绸之府”的美誉,而一支湖笔更是驰名海内外。陈家累世经营,终于积攒了点家产,正待大展宏图做番事业,给太平天国在江南一闹,啥都没了。
传到陈延佑这代,老爷子治家一般,却生了三个牛气哄哄的儿子:长子陈其业,就是陈果夫、陈立夫的爹;次子陈其美,号英士,青帮大佬,孙中山得力助手,蒋介石结拜大哥;三子陈其采,军事人才,金融巨子。
大哥陈其业熟读诗书,曾赴日本考察工业,后来担任全国商联常务理事、全国工联会理事等。国民党在大陆失败后,他随蒋介石到台湾,1961年病逝,终年91岁。
老三陈其采,从小天资聪颖,于1898年考上清政府向日本派出的第一批学习军事的留学生,后以第一名的成绩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后分配到北洋新军,一路升职,辛亥革命期间,策划新军起义。民国建立,陈三爷转战金融,先后担任浙江省财政厅长、中央银行常务理事、中国银行董事、交通银行代理董事长等职。1954年8月,陈三爷病逝于台北,享年75岁。
哥仨中最富有传奇悲情色彩的,就是二爷陈其美了。他1877年生,1916年死,遇刺时刚满四十岁,去世后孙中山抚尸痛哭,悲伤至极,国民党黄兴、于右任、蔡元培、张静江、胡汉民、戴季陶、居正、谭人凤、林森、张群等大佬纷纷致电哀悼,仅挽联就达1000多副。其小弟蒋介石更是哭倒在地悲痛欲绝,谁都拉不起来:“自今以后,世将无知我之深,爱我之笃,如公者乎。”是啊,大哥走了,将来跟谁混啊?
一部国民党官方党史,完全可以这样解读陈其美:
孙中山逝世前,是陈其美大哥加导师孙中山的个人拼搏史;
孙中山去世后,是陈其美小弟兼爱徒蒋介石的个人奋斗史。
一
陈其美不如大哥笃厚儒雅,也不比小弟聪颖勤勉,自幼调皮捣蛋,但也敢作敢当,其父根本没想这老二能成啥大事,在他15岁那年,老爷子让他去一家友人开的当铺学学怎么做生意。
大哥早年留学回来,踏踏实实经营着家里的生意。1902年,三弟陈其采也从日本回国,被清廷任命为驻沪新军统带,统帅当地新军。而陈其美,当时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在上海滩一个小当铺当账房,闲时结交江湖朋友,但仅限于一些泛泛之辈。
陈其采统帅当地新军的时候,兼任维护当地治安,遇到了一个案子:范高头最宠爱的小弟子芮德宝将一英国鬼子狠狠揍了顿。
这范高头是清江苏宝山高桥(今属上海浦东新区)人,出身盐枭,以财结众,广收门徒,购船买枪,在黄浦江一带收保护费。范高头在青帮排大字辈,因为其脑门上长了个很大的肉瘤,犹如小脑袋,江湖称之为“高头”,手下四员大将,即黄金荣、刘福彪、潘钰卿和李超五,号称“四庭柱”。
那天,一个英国鬼子在酒店发飙,殴打中国女服务员,范高头的小弟子芮德宝本想去劝解,鬼子仗着自己牛高马大,居然动手,宝哥一怒之下,使出中国功夫将洋人打了个半死。
洋鬼子岂能甘休,回去便向领事馆起诉,英国领事馆自然吓唬清廷,清廷就找青帮要人。
当时领事馆在上海具有“领事裁判特权”,芮德宝要是给了英国人,必死无疑。
范高头两个脑袋都大了,他不敢开罪朝廷,也不能丢下徒弟:传出去多没面子!
陈其采出面受理了此案,据理力争,说斗殴地点不在租界内,而是在大清的地盘上,芮德宝仗义出手,属于“见义勇为”。陈其采坚持维护中国司法权力,认为此案应由上海地方法院审理,而且要求惩办那个英国肇事者。
英国佬本来想欺负中国人不懂法律,没想到碰到了陈其采。陈其采既懂现代法律,英语也相当利落,将洋人们驳得理屈词穷;英国佬不得不赔礼道歉,并给了那女服务员一些营养费——当然,打是白挨了。
芮德宝一下子成了英雄,范高头兴奋得俩头都泛着红光,要跟陈其采结拜兄弟。
陈其采不怎么喜好帮派这套,想二哥陈其美张口江湖闭口豪侠,就让陈其美跟范高头拜把子了。
陈其美性情豪迈,自是非常愿意,虽然范高头大陈其美30多岁,二人却相当投缘,结为兄弟后,陈其美也位列“大”字辈,帮中称“二爷”。
陈其采还将哥哥介绍给了革命党,他在留学日本的时候,深受革命思潮的影响,沪上任职时也与革命党人有些来往,如秋瑾、徐锡麟、谭人凤、张静江等人,陈其美喜欢做侠义之事,跟这些人也打成了一片。
在革命党影响下,陈其美觉得靠实业救国全属扯淡,慨叹道:“商贾征逐末利,何补于国家的危亡。”从此决意到日本寻找救国之路。
陈其采不久被调到湖南,任武备学堂监督(相当于军校校长),随后出任湖南新军标统(相当于团长)。得知哥哥也想去日本,便慨然资助。就这样,1904年,陈其美到了日本,不久便结识了同乡黄郛,以及比他小10岁的蒋志清(后来改名蒋介石),三人交往颇密,蒋介石还跟陈其美拜了把子结成兄弟。在日本的两年,陈其美先后学过警察、法律和军事。
1906年春,29岁的陈其美加入了同盟会,同时也介绍了黄郛、蒋介石俩兄弟,其实那时候陈其美并不出色,在孙中山的记忆里没留下什么痕迹。
而弟弟陈其采这时却混得风生水起,1906年,调任南京第九镇(相当于师)参谋长,后来因剿匪有功,升任中枢军咨府第三厅厅长,掌握全国新军的管理调度,还兼任保定军校监督。此时的陈其采,年纪仅仅二十余岁。
这年发生了件不大不小的事,范高头在走私的时候,在苏州被清军盯上了,他脾气一发开枪拒捕,混战中被人给打死了。
范高头一死,以他为中心的帮派顿时乱套,黄金荣、刘福彪等彼此不服,眼看着大好局势即将陷入内乱,突然有人想起来了:咱不是还有个二爷在东瀛么!
就是这不知名的帮会兄弟一句话,拉开了陈其美辉煌人生的大幕。帮会上下通过决议:派人到东京,迎回二爷陈其美!
二
东京,同盟会内部也是一团乱麻。1907年,光复会起义失败,徐锡麟、秋瑾被害,上海革命力量受到严重挫折,而两广、云南的起义屡屡失败,同盟会内部意见分歧,上层发生严重分裂,光复会又重新自立门户,孙中山正面临危机。
这段日子,几乎是同盟会成立以来最困难的时期。陈其美自告奋勇地要求回上海重新开局,并说了前因后果。孙中山听了,眼睛一亮。
陈其美回到上海后,在帮会中也不讲啥大道理,只宣扬义气:“为范爷报仇”。上海青帮一时间“党势为之一振”,远在海外的孙中山也注意到了:黑社会的号召力量还是很大啊!
陈其美结交各路帮会大佬,出入于酒楼、茶馆、澡堂、妓院,而且出面创办“精武学校”,请霍元甲为总教头,更联系江浙富豪虞洽卿、王一亭等加入同盟会,更结识了李平书、李征五等商界、帮会达人,甚至逐渐掌握了商会、商团武装,使同盟会在上海有了比较扎实的社会基础。
陈其美还不忘舆论宣传,协助于右任创办了著名的《民立报》,跟宋教仁、谭人凤、杨谱生等一起组织了同盟会中部总会。
几年下来,陈其美干得如火如荼,孙中山也赞扬“光复以前,奔走革命……其间慷慨持义,秘密勇进,数濒危殆,凡旧同志类能称进。”
陈其美行动果断,以“四捷”著称,即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却很喜欢称自己为书生(“其美一书生耳”),他还爱写豪壮之句送人,如“死不畏死,生不偷生。男儿大节,光与日争。道之苟直,不惮鼎烹。渺然一身,万里长城”、“有万夫不当之慨,无一事自足于怀”。诸如此类,极富煽动性。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11月,陈其美与光复会等志士在上海也起兵响应,进攻清军江南制造局的时候,陈其美见几次都没打下来,孤身进去打算劝降,却被人给绑了。光复会李燮和闻讯,率领部众赶到,方才将之救出,上海随之宣告独立。
在推举上海都督的时候,光复会和其他一些帮派人士纷纷推举李燮和,连李平书、李征五哥俩也表示赞成。
陈其美心下不愿意,也不明说,暗示师侄刘福彪在大会上闹事。当时刘福彪跳上前台拔出手枪,说咱就拥护二爷,谁跟二爷抢,老子第一个不答应!陈其美嫡系青帮弟子更是哄堂鼓噪,为了顾全大局,李燮和“力示谦逊”,陈其美被举为都督。
会议刚结束,大家伙儿就在街头看见了不少安民布告,上面赫然盖着“沪军都督陈其美”的大印,原来陈早就准备好了。
既然同盟会陈其美不讲江湖道义,光复会也分庭抗敌,拥护李燮和在吴淞也成立“军政都督府”,上海一时居然出现了两个都督。
陈其美很不高兴,青帮刺客几次出击,欲将李燮和做掉。李觉得无趣,便逃出了上海。由此,上海滩成了陈其美的天下。
做了都督的陈其美没忘记自己两个兄弟,给尚在日本军队中见习的蒋介石发了份十万火急的电报:形势大好,三弟速来!
小蒋眉开眼笑,归心似箭,马上中断学业动身回国——蒋介石由此失去了学习大兵团作战之战略指挥艺术的机会,以致后来经常在战场上胡乱指挥,败得一塌糊涂,连国民党内部将领都非常瞧不起他,说总裁“最多能指挥一个团”。
蒋介石抵达上海后,陈其美派他带着一支部队回浙江,领导光复杭州的战斗。
蒋介石运气不错,他率领敢死队,身先士卒,很顺利便夺取了杭州。
陈其美对蒋介石在此战中的表现,极为赏识,命其在杭州组建的一个团,开到上海,编为沪军第五团,并提拔蒋介石为团长。
从此,蒋介石紧跟陈其美,踏上了一生光辉之路。
三
陈其美随即联合江苏、安徽的革命军攻打南京,守南京的张勋抵挡不住退走。
攻克南京后,孙中山尚在海外,革命党内部不一,陈其美力荐黄兴为临时大总统。
黄兴却不求名利,另外袁世凯依仗着北洋军团,对这一职位虎视眈眈,所以黄兴谢绝陈其美道:“大总统的位子留给袁世凯吧,此人贪恋权位,不过有胆有识,若能以此位促他反满清而拥护共和,则国家百姓少受战乱之苦。若此人铁了心反对革命,以他的手段,恐怕我们建立共和的努力艰难至极。”
陈其美见黄兴不干,又与宋教仁等人商议,提出以“大元帅”的名号替代“临时大总统”,再请黄兴就职。黄兴依然微笑摇头,陈其美急了,大声道:“黄兄,各省光复,群龙无首,必须有德能超卓之人出来一收众望,这重担你必须挑着。”
黄兴想想也有道理,于是勉强上任,发布命令安抚各省,以等孙中山回来。
1912年1月,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任“临时总统”。
陈其美居功自傲,因其长久混迹于帮派,政治觉悟并不高,上海本是灯红酒绿之处,陈其美得志之余,更是出入妓院酒肆自命风流,有看不惯他的人称其为“杨梅都督”。由于他紧紧跟着孙中山,别人也奈何不得,而他都督府里许多中层干部,后来都是民国政局中的要人,如蒋介石、何应钦、戴季陶、邵元冲、张群、陈果夫等。可以这样说,蒋介石后来再建政府,大哥留下的旧人基本得到重用。
1月13日,陈其美又干了件大事:将光复会领袖陶成章给暗杀了。当时攻下南京,陈其美就在沪军都督府内下令枪杀了民军参谋长陶骏葆。陈其美说他是“假革命”,据后人说,原因无非是陶不怎么买他的账。
陶成章是光复会的实干领袖,长期从事革命活动,和会党有密切关系,在浙江威望很高,1906年,他在日本以个人身份参加同盟会,后来在南洋与孙中山在革命战略、人事、经费等问题上意见分歧,于是重建光复会。武昌起义后他赶回国内,光复会要推他为浙江都督,陈其美则极力推荐好友汤寿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陶成章在上海养病,住在上海法租界广慈医院,“函电纷至,促陶来杭,主持浙事,陈其美则深忌之。”于是就有了刺杀陶成章的一幕。
陶成章在上海遇刺,举国大惊,骨灰运回杭州,有万人参加追悼会,群情激昂,虽没有指出指使者的姓名,“而其人呼之欲出”,光复会更是几乎要跟同盟会公开对抗。
孙中山、黄兴急电陈其美缉拿凶犯,但在上海,陈其美一手遮天,包庇凶犯逃了——多年后这段秘史才被一些当事人说出来:行刺的人,正是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