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话经典(隋唐五代时期第十六节)
历史趣话经典(隋唐五代时期第十六节)
第十六节:李自杜甫的伟大友谊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两大诗人,虽然诗歌风格各不相同,一个浪漫,一个现实,但这并未影响他们友谊的建立。文人相重,古来少见。两颗巨星的交谊,其光芒不仅照亮了当时的诗坛,而且延照后世,令人景仰!那么他们是何时开始成为朋友的呢?又是怎样交往的呢?天宝元年(742),李白被玄宗召为翰林院供奉。时仅二载,便因其狂傲不羁、遭嫉权贵,被玄宗赐金牌放还,由长安来到了东都洛阳,时年44岁。而33岁的杜甫自从10年前考试不第后,就一直在外游历,恰好也在这时到了洛阳。两位大诗人的相遇,乃是中国文学史上激动人心的盛事,有如“青天里太阳月亮走碰了头”(闻一多语),或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可以相比。《新唐书》中载:“甫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由此可以想见李杜相遇的情形。此时的李白,虽然丢掉了“御用诗人”的宝座,却仍然是钦定的桂冠诗人,诗名满天下。而杜甫却出道不久,诗名未就。年轻的杜甫能与这位大名人相交,其受宠若惊之情可想而知。李白的相貌大概也有几分仙风道骨,所以杜甫对他的第一印象,也像贺知章一样,惊为谪仙人,也学着他求仙访道了。当年的秋天,他们同高适一起漫游梁、宋。第二年,高适南游楚地去了,李杜又同游齐、鲁。杜甫说:“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可见两人亲密无间,情如手足。李杜在齐鲁的同游为期并不长。天宝四年(745)秋季,李白南下漫游,杜甫西上长安再求功名,成了杜甫在《春日怀李白》中所说的“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定居在西北如古树,李白漫游在东南如浮云),从此两人便没有再见面。分手之后,杜甫写作了近十首寄赠、想念李白的诗歌。有对李白的绵绵思念:“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有对李诗的具体评价:“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有对李白成就的极度推崇:“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有对李白生不逢辰、怀才不遇的惋惜同情:“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都是呕心沥血、情真意切的名句名作。
乾元元年(758),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的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乾元二年(759)春至巫山遇赦。杜甫只知李白被流放,却不知他已遇赦,音信杳无,积想成梦,于是就有了《唐诗三百首》的那三首名作:《梦李白二首》和《天末怀李白》。三首诗设身处地,处处为李白的安危着想,如此知心之作在诗歌史上很是罕见。其一写初次梦见李白时的心理。表现对老友吉凶生死的关切。其二写梦中所见李白的形象,抒写对老友悲惨遭遇的同情。两诗佳句叠出,充分渲染了两人形离神合、肝胆相照、互劝互勉的至爱深情。句句发自肺腑,字字恻恻动人,读来叫人心碎!同期所作的这首《天末怀李白》也非常哀惋。内容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对李白关切和思念。“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是千古传诵的名句,道出了自古以来才智之士的共同命运,是对无数历史事实的高度总结。李白对杜甫的感情同样深厚感人,也因杜甫而作过两首诗,即《沙丘城下寄杜甫》和《鲁郡东石门送杜甫》。从天宝三载春夏之交,到天宝四载秋,两人虽然也有过短暂的分别,但相处的日子还是不少的。现在,诗人送别了杜甫,从那种充满友情与欢乐的生活中,独自一人回到沙丘,自然备感孤寂,备觉友谊的可贵。此诗就是抒发了这种情境之下的无法排遣的“思君”之情。结句说: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川浩荡的汶水,日夜不息地紧随你悠悠南行。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了诗题,点明了主旨,更造成了语短情长的韵味。杜甫西赴长安,李白再游江东,两人在鲁郡东石门分手。此诗为李白的赠别。鲁郡一带的名胜古迹,亭台楼阁几乎都登临游览遍了,李白多么盼望这次分别后还能再次重会,同游痛饮。在这山清水秀、风景如画的背景中,两个知心朋友难舍难分,依依惜别。语言不足表达情怀,那么,就倾尽手中杯,来一个辞别吧!感情多么豪迈而爽朗。结句干脆有力,李白对杜甫的深厚友情,不言而喻而又倾吐无疑。现存1400多首杜诗中,与李白有关的有20来首,其中直接寄赠、思念李白的,就有10首。而现存1000多首李诗中,写杜甫的诗只有上面两首。因此有人认为:“李白对杜甫很淡漠”。“杜甫和李白的友情是一种不平等的友情”,“是剃头挑子一头热”……笔者以为这是不了解李杜。李杜除了年龄诗名的差别,性格气质迥乎不同。杜甫奉儒,李白信道;杜甫是儒家徒孙,悲天悯人,忧国忧民,身经安史之乱,饱受离别流离贫病之苦,其诗浸透人生的苦难和悲凉;李白是道家徒弟,超脱豁达,嗜酒学剑,问道求仙,尚侠浪游,浪漫一生,其诗天马行空,纵横无涯。总的看来,杜甫近人,李白近仙,他诗歌中的友情、亲情自然就不会像杜甫那样热烈而执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