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话经典(明清时期第二十七节)

作者:蒋志华 字数:1724 阅读:201 更新时间:2016/06/09

历史趣话经典(明清时期第二十七节)

第二十七节:胡雪岩借人之力赚大钱
  清末的胡雪岩很知道利用外界的力量来助推自己的事业。胡雪岩出身贫困,后经商致富,并与洋务派官僚左宗棠相交,得以为官。由于屡建功勋,他被皇帝赏给头品顶戴,穿黄马褂。但他并未放弃经商,始终保持亦官亦商的身份,人称“红顶商人”。胡雪岩小时家中贫穷,他父亲无力送他去私塾读书,他便在家自学。慢慢地粗通文墨。后经亲戚推荐,到杭州的一家钱庄当学徒。三年满师后,被升为钱庄跑街。所谓跑街,即为钱庄招揽生意和讨要债款者。当时的杭州,有很多候补、捐班的官吏。他们花钱捐了官,就等着有空缺时外放做知县、知府一类的实职官员。由于花了很多钱捐官,在候补期间,他们中许多人两手空空,只能向钱庄借贷度日;即使补了缺,上行时打点也需要钱,还得向钱庄借。胡雪岩充当钱庄跑街,主要就是招揽这批人的生意以及督催他们到期还钱。这是一个不好干的苦差事,想做得圆满,还需处处小心,笑脸相陪,软的不行时还得来点硬的,软硬兼施。虽然工作不好干,但胡雪岩以他坚强的毅力挺了下来,并逐渐锻炼得机敏、泼辣,善于投机,留给他人的印象则是慷慨好义,能济人急难,所以赢得了人们的信任。这一切都为他后来的发迹打下了基础。关于胡雪岩的发迹致富,有种种传说,比较流行的是说他曾借钱助人,受助者后来为报恩又支持他开钱庄,以至发迹。至于他所助之人,一说为王有龄,一说为湘军的一个营官。
      王有龄是当时的浙江巡抚,年轻时因父亲去世,曾贫困潦倒,流落杭州。一天他遇到正跑街的胡雪岩,胡见他气度不凡,不像没出息的人,便询问他为何这般落魄。王将自己的处境对胡讲了,胡表示愿助其一臂之力,可送他进京谋官,遂将刚为钱庄收上来的一笔500两银子借给他,他不愿接受,怕胡回去后会受老板责罚。胡表示没关系,有什么风险自己一人承当。王千恩万谢地拿了钱北上,终于找到有权有势的故交,当上了浙江粮台总办。王得官职后便去找胡雪岩,将以前所借的银子加上利息奉还,一再致谢,又让他辞了跑街工作,支持他自办钱庄。几年后,王有龄升任浙江巡抚,又保荐胡雪岩接任粮台,使胡成了掌管浙江粮食的最高官员。胡本有经商才能,自己开办的阜康钱庄已经营得很红火,加之掌管粮食,其事业就更兴旺了,相继开设了不少店铺,并与外商做生意,手头周转之钱常以千万两计,终成为富甲杭州的大商人。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湘军的一个军官到胡雪岩所在的钱庄借贷银2000两。当时老板不在,胡雪岩自作主张借给了他。老板回来后知此事大怒,将其赶出店门。不久军官来还钱,在路上遇到已失业的胡雪岩,见他似乎很穷困,问明原因,知是为自己借钱事所致,深觉过意不去,便请他去军营,供以鲜衣美食,并把自己暴得的10万两白银交给他去开钱庄,后又辗转把他引荐给浙江巡抚王有龄。由于王的扶持,胡雪岩从而渐渐致富。不管哪种说法,都能看出胡雪岩之发迹与王有龄密切相关。正是受知于王有龄,他才有了官府做经商的靠山,故能事事顺遂。自然,王有龄对胡倾心倚重,也在于他自有让人信赖的品质和能力,而且是一般商人所难以企及的。俗话说:孤掌难鸣,独木不成桥。就算我们浑身都是钢,也打不了几个毛钉。一个涉人社会生活的人,必须寻求他人的帮助,借他人之力,方便自己。一个没有多少能耐的人必须这样。一个有能耐的人也必须这样。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历史趣话经典(明清时期第二十六节) 下一篇:历史趣话经典(明清时期第二十八节)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