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追念先祖传统美食制作全攻略

作者:佚名 字数:1811 阅读:9 更新时间:2016/06/09

清明节追念先祖传统美食制作全攻略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2012清明节时间:2012年4月4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参加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有关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习俗请点击:这里
  很多人对清明最深的印象就是扫墓了吧,其实清明除了上面说到的活动,还有很多传统食俗哦,你了解哪些呢?下面小编就为你列举一些。毕竟,这些内容丰富的民俗都蕴含着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的积淀,了解这些食俗,不仅仅是为了怀旧,更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
  一、寒食节的来历
  可能很多人知道有“清明吃寒食”的说法,是不是一直以为清明节就是寒食节?仔细了解的话会发现,这原本就是两个节日,寒食节在前,清明节在后。寒食节也叫“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在冬至后的第150天,因与清明节相距很近,只是到唐代后,禁火冷食的习俗日趋淡化、消衰,在很多地方,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同一天。
  “寒食节”起源于山西省介休市绵山地区,距今有2640年历史,曾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惟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为什么会形成这一习俗呢?寒食节的来历最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曾随晋公子重耳流亡19年饱受艰辛的介子推。他意在隐居却被晋国国君烧死时,正靠在一棵柳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只不过如今寒食与清明已融为一体,也少有人在这几天不开火只吃冷食了。寒食节的由来及习俗请点击:这里。
  二、寒食节的食俗
  1.油炸撒子——绵延2640年历史的寒食节“寒具”美食
  春秋战国时期,寒食节禁烟时食用的“寒具”,主要指撒子、麻花之类的面制油炸食品。古人非常重视寒食节,家家禁火,只吃现成的冷食,故名寒食。由于寒食节禁火,寒食节的前一日就称之为“炊熟”,人们在这一天会准备各式各样可供冷食的食物,留待后面几天吃,直到清明结束。
  2.子推蒸饼——距今有2500年历史的寒食节传统小吃
  子推蒸饼,俗称蒸饼,是山西地方的传统食品,据说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子推蒸饼相传是寒食节流传下来的一种熟食,人们为了纪念忠诚坚贞的介子推,就在他死的这一天,不举烟火,也不进热食,所以这一天便被称为寒食节了。那么这一天人们吃什么呢,都是事先做好一些食品,在寒食节冷食。这些食品主要的就是蒸饼,因为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所以又称为子推蒸饼。
  3.枣锢飞燕——源自宋朝的寒食节食俗
  宋朝时的寒食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百姓家中也会自制一种燕子形的传统面食,称为“枣锢飞燕”,用柳条串起,插于门楣,谓之“子推燕”,是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到了明朝,除了用作祭品,人们还会留下一部分,到立夏的时候,用油煎给家中的孩子们吃,据说吃了以后可以防蛀夏。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立夏吃什么?各地立夏饮食习俗一览 下一篇:清明节的食俗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