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大典40
潮汕民俗大典40
潮人把商业作为发财致富的手段,“小小生理(生意)会发家”这个潮谚形象地反映了潮汕人的这种观念。清代海禁初开的时候,便有不少潮汕人漂洋过海到南洋各国从事经商活动,并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一百多年过去了,闯荡海内外的潮州商帮,成为商海中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而从一百多年前流传下来的各种商业的生产风俗,则作为潮人商业成功的见证和世代遵奉的规则而传承下来,历久不衰。
一、潮州纸伞
潮人把雨伞叫“雨遮”。潮州首个纸伞业的商号汪胜昌号,户主祖上是江西婺源人,清初逃荒到潮州开伞行。纸伞业的淡旺两季的销售和原料供应差距都很大,大伞行必须备足资金,才能淡季不停产,旺季有货卖。潮州城有句口语“逗过鹦哥仔”,逗,因自信而傲慢,不主动迎候人。“鹦哥牌”双料纸伞即是汪胜昌号的名牌产品,质好耐用,饮誉海外,供不应求。所以,生产者可以“逗”。20世纪40年代,市面上相继出现“哥牌”、“鹦鹉牌”、“腾昌号”等仿冒产品,欺骗没文化的市民、农民。1958年“大跃进”期间,人人鼓干劲争上游,把伞面油质未干透的产品提前装运出口,到国外全成了纸棍,毫无用处。名牌被砸,销路断绝,惨遭淘汰。
二、生意开门红
新中国成立前,商店早上开门营业时,掌柜首先要拿起算盘向上晃几下,发出“悉索”响声再放回柜台上,用手打几下,用毛扫掸去灰尘,表示一开门便有生意做,讨个好兆头。中药店掌柜不单要甩响算盘,还要撞响药的铜臼,使其发出“叮零”声,预兆一天生意兴隆。理发师一开门便把剃刀在抹布上来回擦拭,因为这擦布是吕洞宾传下的剑盒,能去凶化吉。木匠开门要先磨砺斧头,铁匠开炉要先拉风箱。
而过年放假的商号,一般在正月初四或初五开市。开市的第一天要先拜地主爷和财神,再放鞭炮爆竹,然后开张营业。开门之后不能立刻拿扫帚扫地,而要等到下午。扫地要轻轻地扫,自门口往屋内扫,表示开春进财,开门进财。顾客进门要热情接待,恭祝顾客新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