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大典44

作者:叶春声 字数:868 阅读:6 更新时间:2016/06/09

潮汕民俗大典44

五、竹木行“指语”
  韩江竹木行大都集中在意溪镇。江畔一排高低不平的吊脚楼,全是竹行和木行。行主从上游收购竹木,放排到意溪,再卖给各地商人。竹木行做生意都不开口说话,双方商议价格时,都要缩进角边,用一顶竹笠挡住身体,各自用通行的“指语”表示价钱,互相摸摸捏捏对方的手指头,几个来回,一宗几百大洋的买卖便做成了。直到成交,双方始终不出一声,而身边的人还浑然不知。传说这样是为防止其他人插手压价或抬价。而这种用手语交易的方式,就成了意溪竹木行中最为普遍的交易方式。
  另外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偌大的竹木行,每天的交易额以上万大洋计,却几乎听不到算盘声。原来,每位来竹木行做买卖的商人,身上都带着一串铜钱,这铜钱大小不等,每一枚铜钱都代表着一定的数额,双方有共同的“算数语言”,可以把这串铜钱当做算盘来用。在结算的时候,双方都不说话,对坐在桌子两端,有的甚至蹲在地上,将铜钱摆好了,再你推来我抹去地推算一番,然后取出“寸堵”(一种既能折叠成簿,又能连成一体的小笔记本)写下几个简单的数字。不到一盏茶功夫,一宗大买卖就结算清楚了。竹木行这种不用算盘而用铜钱对账的习俗形成的原因,有的说法是买卖人到这路途遥远,为了图方便所以不带算盘在身上。其实,那是因为买卖双方都想保密,不想让第三者知道他们成交的价格。
  竹木行里竹木的购进和卖出都雇撑排工沿江放运。排工先在贮木场将竹木捆扎成筏,再在排上搭起铺寮,备足几天柴米油盐,祷祝天公和妈祖,之后才可放排运行。
  随着陆路交通的发达,大多数竹木都用汽车运输了,再者,政府越来越重视保护森林资源,于是意溪的竹木行市场现在已经风光不再了。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潮汕民俗大典43 下一篇:潮汕民俗大典45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