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大典125

作者:叶春声 字数:1636 阅读:5 更新时间:2016/06/09

潮汕民俗大典125

8.澄海盛安楼古寨
  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新楼村的盛安楼古寨,村民全都姓张,张氏先祖明末入潮。古寨建于清乾隆癸亥年(1743),距今250多年。全寨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古寨寨墙厚208米,高10米左右。古寨只有一个大门出入,从外面看酷似一座小城。“盛安楼”三字刻于寨门之上。寨门前有一池塘,当地村民称为“放生池”。围寨由32套两层楼房相依联结,共有64间扇状并排屋,环绕一圈,所有门户都开向大埕,首尾相连状若圆盆,具有防盗、防震、防暑、防水之功能。寨房分三进,长度约15米,各有一门进出,均为上下两层,上下层均为两房一厅。进门前厅右侧为饭堂客厅,左侧则设舂米臼并贮放犁锄筐箩等农具。二进较宽,可作厨房用。三进顶层阁楼一般都用作卧室。屋顶原有环寨通道,可巡视全寨,据说是重建时改掉了。寨内有下水道通外,可免雨天积水之忧。寨门上方开四个方孔,可作枪眼及瞭望之用。
  盛安楼迄今保存完好,古寨最多时有100多人居住,现在还住着几十个人。
  9.潮州龙湖寨
  潮州龙湖古寨地处韩江中下游西岸,方圆15平方公里。龙湖古寨素有“潮居典范、祠堂千家、书香万代”的美誉,始建于南宋,原称塘湖寨,旧志称塘湖市;明嘉靖年间易名龙湖寨,据说其得名源于重修的龙首庙和城寨内犹如龙脊的中央直街。该寨现分市头和市尾两个村,中间通过逶迤数里长的长街相连,设南、北二门,北门寨楼拱形门上镌刻的“龙湖”二字,传为清代潮州知府梁国治的手笔,配有“龙气逶迤紫薇入首,湖光环绕太乙通流”的对联。寨中有数以百计的建于明清的宗祠、府第、书斋和宫庙。古寨中心一条长约15公里的石板直街,两旁是按九宫八卦所修建的格局工整的“三街六巷”——东面有新街、上东门街和下东门街;西面有五宫巷、隆庆巷、福兴巷、狮巷、中平巷和伯公巷;街巷的两侧均建造带有潮式建筑风格的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的豪宅,其中不少为五进乃至十进的深宅大院。
  作为韩江的古出海口和昔日潮州府城的水路通衢,龙湖寨早在宋代就是潮汕平原上的一个重要商埠。明清时期商贾云集、民物殷盛,曾有“潮州小城”之称。龙湖寨历史上以重文崇教著称,鼎盛时大小书斋多达30多处。著名的有黄姓的“江夏家塾”、许姓的“高阳家塾”、肖姓的“肖氏家斋”,另外还有“梨花吟馆”、“读我书屋”、“抱经舍”、“雨花精庐”、“怡香书室”等等,它们或为宗族书斋,或为私塾。自从南宋时期修建龙湖书院后,古寨人文蔚起,南宋嘉定七年(1214),龙湖人姚宏中会试京师,考中殿试第三名探花,成了龙湖、也是潮州历史上唯一的一个探花。有专家考证过,明清时期龙湖寨仅科举出身的进士、举人就多达53人;在潮州历代的180多名进士中,有19名出自龙湖。其中有官至御史的李春芳,户部郎中李仰山,太仆寺卿成子学,广西布政使刘子兴,浙江道按察使许日炽,一门三科举的夏建中、夏宏、夏懋学等。而夏家后裔穷秀才夏雨来滑稽、怪癖的故事,更是在潮汕民间广为流传。书香文脉、潮韵缭绕,昔日的龙湖古寨为潮汕文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潮汕民俗大典124 下一篇:潮汕民俗大典126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