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传34

作者:张均 字数:1310 阅读:9 更新时间:2016/06/09

张爱玲传34

1937年的夏天,张爱玲从圣玛丽亚女校毕业。同时,她母亲也再次回国。可能受到母亲榜样的鼓励以及十三四岁时的理想的驱动,她向父亲提出了到英国留学的要求,但如她所担心的那样,父亲拒绝了她。原因在于经济。这倒不是说此时张家经济已经真的衰落,其实那时她父亲经济状况尚好,虽不比刚分家时的丰裕,但也比日后的破败相去不可以道里计。关于此事,张子静回忆说:“父亲那时经济状况还没有转坏。但他和后母吸鸦片的日常开支太多,舍不得拿出一大笔钱来让姐姐出国。
  姐姐当然很失望,也很不高兴,对我父亲及后母的态度就比较冷淡了。”(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
  这让心里其实还比较喜欢她创作灵气的父亲很不舒服。父亲觉得张爱玲心里没有自己,而只有她母亲,“母亲回国来,虽然我并没有觉得我态度有显著的改变,父亲却觉得了。对于他,这是不能忍受的,多少年来跟着他,被养活,被教育,心却在那一边。”几年前与前妻的隙怨现在又因女儿的偏向而凸显出来,何况他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她的,看重她的,把她看得比她弟弟重要(并不像张爱玲小时候感觉到的重男轻女问题那样),他不能不对这个女儿表示愤怒。他指责张爱玲出国留学的想法是受到了“别人”的挑唆,这“别人”不是别人,自然是指她刚刚回国的生母了。后母则在旁边冷嘲热讽,对她的生母大加挖苦:“你母亲离了婚还要干涉你们家的事。既然放不下这里,为什么不回来?可惜迟了一步,回来只好做姨太太!”其实,她母亲过问她的教育问题怎么就算干涉呢?几年前她母亲与她父亲离婚时,协议上分明写着,张爱玲将来的教育问题--要进什么学校--都需先征求她的意见。墨迹未干,如何转眼就忘了呢?很明显,后母对张爱玲有很不满意的看法,这里面自然也夹杂着对自己的前任、张爱玲生母的女人式的反感。
  这种反感与忌恨很快因一件小事给引爆了。因当时正好是1937年夏,久已窥伺中国的日本突袭上海,中国军队起而反击,沪战发生。张爱玲家因邻近苏州河,夜里炮声不绝,她被吵得不能入睡,所以跑到她母亲处住了两周。她走的时候虽然跟父亲说了,但却忘了跟后母说一声,这让后母很为恼怒。所以两星期后她回家来,后母劈头便问:“怎么你走了也不在我跟前说一声?”刷地一个嘴巴就打过来了!张爱玲已十七岁了,平时虽沉默不语,但内心自尊心却甚是强烈,猝不及防地挨了一个嘴巴,她本能地就要还手,却被两个赶上来的老妈子死死拉住了。这下可不得了,她后母一路锐叫着奔上楼去,刺耳地嚷道:“她打我!她打我!”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张爱玲传33 下一篇:张爱玲传35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