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事业的先驱——曹操
统一事业的先驱——曹操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蒲圻赤壁发生了只有5万人的孙权、刘备联军打败了号称数十万人(实际也有25万人)的曹操大军,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制强”的战争范例,奠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政治格局的基础,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其重大的影响,形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给当时和后世以许多有益的启示。
赤壁大战前,汉天子暗弱,外戚、宦官擅权;各州牧、郡守、刺史等拥兵自立;上下卖官鬻爵,淫乱腐败;加上蝗虫、水、旱灾害,民不聊生,“人相食”,“天下骚动”,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就爆发了黄巾军农民大起义。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死,太子刘辩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召后将军、并州牧董卓进京以迫太后。董卓未到,何进即被杀。卓于是赶到京城,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而自立刘协为献帝。为扩充势力,表曹操为骁骑校尉,想与操一起“计事”。曹操“变易姓名,间行东归”,“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参加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等人讨伐董卓的队伍。
他们虽“众各数万”,但当知道董卓已将献帝由洛阳迁往长安,自己留守洛阳,就谁也不愿先进了。这时,行奋武将军的曹操说:“举义兵以诛暴乱,大众已合,诸君何疑?向使董卓闻山东兵起,倚王室之重,据二周之险,东向以临天下,虽以无道行之,犹足为患。今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不可失也。”
袁绍等人不但不听,反而争相分裂,互为攻击。先是兖州刺史刘岱杀东郡太守桥瑁;继而渤海太守袁绍与冀州牧韩馥谋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后又威迫韩馥,自己夺取了冀州。
而曹操坚持自己的这种“合大众”、“定天下”的“讲联合、求统一”的思想,多次与董卓交战。终因兵力太少而不能取胜,甚至自己也被射伤。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四月,司徒王允与吕布共杀董卓,卓将李催、郭汜等又杀王允,攻击吕布。吕布败,东出武关,李傕等擅朝政,又增加新的分裂和混乱。
曹操仍然本着“讲联合、求统一”的思想,先后分别打败分裂割据的吕布、张邈、张继、袁绍、袁术、陶谦、匈奴於夫罗和乌桓,迎献帝至许昌,行屯田、修水利、兴教化、抚百姓。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七月,因荆州牧刘表曾助袁绍攻曹操,操于是南下征刘表。八月,刘表死,其次子刘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城。九月,曹操至新野,刘琮投降,刘备逃走夏口,曹操乘势占领江陵。益州牧刘璋害怕,开始向曹操“受征役,遣兵给军”。这时,曹操已占领长江上游的益州和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国,率军沿江东下追击屯夏口的刘备,爆发了赤壁大战。
赤壁大战前的孙权,于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继承父孙坚、兄孙策的基业,只占有吴、越数郡之地,正如《三国志》所说:“是时惟有会稽、吴都、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
孙权先后讨伐背叛自己的庐江太守李术和为刘表杀害其父孙坚而镇守江夏的黄祖,直到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春,孙权第四次征黄祖,“都尉吕蒙破其前锋,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遂屠其城,祖挺身亡走,骑士冯则追枭其首”。当曹操南下征刘表,刘表死,其次子刘琮代,孙权的谋士鲁肃请求奉命向刘表二子刘琦、刘琮吊丧,“且以观变”。鲁肃还未到襄阳,在当阳遇上被曹操骑兵追赶的刘备,问刘备“今欲何至?”刘备回答准备南渡长江投苍梧太守吴臣。鲁肃劝刘备不如东联孙权,共拒曹操。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亦同此议,于是斜趋汉津,与先派出的关羽水军船队相遇,渡过沔水,会刘表长子、接替黄祖而为江夏太守的刘琦万余人,进驻夏口,派“诸葛亮自结于孙权”,孙权派遣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三国赤壁文化”首先是“讲联合、求统一”的文化。曹操“讲联合、求统一”,就能在较短时间内,打败闹分裂、讲割据的袁术、袁绍、陶谦、吕布、张邈、张绣、刘琮、匈奴於夫罗和乌桓,统一长江上游的四川和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国;刘备、孙权“讲联合、求统一”,能仅以3万人的军队打败号称83万人(实际也有25万人)的曹军(当然还有其它因素)。
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体。分裂和割据,不求统一,只会给民族和人民带来灾祸和苦难,给国家和民族带来衰败和屈辱。所以,人心思一,自古皆然。若是国家政权腐败,民不聊生,人民也会起来反抗,起来暴动,就像汉末暴发黄巾大起义,但决不允许分裂和割据。当然,在封建社会里,只能统一在一个较开明的君主政权之下,人民需要一个励精图治、维护国家统一和强大的天子。曹操、刘备、孙权、鲁肃、诸葛帝这样一批有远见的政治家,开始都要尊崇汉灵帝、汉献帝等刘家天子来“讲联合、求统一”,反对分裂,反对割据,所以才能在赤壁大战前和赤壁大战中取得各自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