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大败局
曹操的大败局
对于曹操、司马懿之流的管理者而言,无论他们怎样自高自大,员工的忠诚度却永远是一个不解的谜。他们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那些道德高尚的人才总是反对他们,而另一些人虽然表面上顺从,肚子里却装满了各种自私自利的阴谋诡计?
大战之前的兵力对比
却说曹操兵临长江,威震江南。江南那边,乃是孙权所领导的东吴集团。几乎所有的官员都被曹操的气势吓破了胆,纷纷劝说孙权投降。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时任刘备幕宾的诸葛亮及时赶到了孙权的办公室。孙权那时大约27岁,和诸葛亮一样,都是年轻气盛的光景。两个人在后堂谈得非常热烈,双方达成了联合抗曹的意向,并开始了赤壁大战的军事策划。
历史学家认为,曹操在赤壁大战中投入的兵力,并没有100万,也不是说书先生所说的80万,或者83万,而是24万人左右,其中包括荆州的8万多名降卒。即使如此,曹操依然占有绝对优势。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可以源源不断地供给粮草和兵员的大后方。以如此优越的实力,曹操当然有稳操胜券的自信。一旦他赢得了这场战役,就意味着他将以大汉王朝的名义占领整个中国。换而言之,整个国家都将成为他的战利品。
东吴大都督周瑜却不以为然。在他眼里,东吴完全可以用分庭抗礼的姿态,将这个国家一分为二。事实上,东吴的兵力只有3万人,加上内部有很多投降派,兵力上显然不容乐观。究竟是战是降,最初孙权也颇为犹豫,是周瑜的一番谈话让他坚定了信念。周瑜说得慷慨激昂,孙权听得热血沸腾。终于,孙权毅然站了起来,大声叫道:“曹操这个老贼,他想要篡夺大汉王朝的野心由来已久,无非是害怕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和我这几个雄霸一方的实力派不答应罢了。如今,那几位英雄都已经不在了,只有我还活着。我与老贼,势不两立。”
曹操和周瑜都没有想到的是,因为初出茅庐的诸葛亮,竟然使得中国突然出现了三分天下的可能。那时,刘备像一只小蚂蚁似的,刚刚从曹操的手指缝里逃出来,与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合兵一处,连一万人都不到。尽管曹操在几年前说过“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这样的名言,但事实上他对刘备并不是那么在意。孙权似乎也没有把刘备看得有多么重要,当他说“我与老贼,势不两立”的时候,也许压根儿都没有想到,有一天刘备这只小蚂蚁会迅速长大,成为一条叱咤风云的神龙。
现在,孙权和刘备加在一起,不过曹操的一个零头。敌我双方的兵力相差如此悬殊,孙权和刘备联合抗击曹操的行动,显得那样滑稽可笑。可是,他们却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决心,以绝地反击的方式,创造出了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的战争案例。
诸葛亮的“隆中对”
事实上,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已经为他做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历史上把它称为“隆中对”。隆中,就是诸葛亮种田所在的那个山村。
在那个山村的茅草屋里,他们一起回顾了自董卓以来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动乱岁月。然后,刘备向年轻的诸葛亮诚恳地表达了自己“欲伸大义于天下”的人生使命。在那样兵荒马乱的战争环境中,刘备自己尚且朝不保夕,却依然像一支在风雨飘摇中的蜡烛,燃烧着对这个苦难民族的爱。
有些人说,刘备是一个假仁假义的伪君子。所以,他的诚恳、他的眼泪都是值得怀疑的。真是奇怪,难道这些人像诸葛亮一样亲眼见过刘备吗?在事隔1800年之后,他们凭什么怀疑刘备的真诚呢?
美国总统林肯说过一句名言:“你可以短时间地欺骗所有人,也可以长时间地欺骗一个人,但绝不可能长时间地欺骗所有人。”如果刘备是一个伪君子,那么,他究竟是怎样长时间地欺骗那么多人的呢?关羽被他欺骗了一辈子?诸葛亮被他欺骗了一辈子?同时代的人都被他欺骗了一辈子?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性命,也要成就一个爱的谎言吗?
诸葛亮没有理由怀疑刘备的真诚,他被刘备深深地感动了。然后,他以同样的真诚,向刘备表达了他对时局的看法。他说,自董卓以来,全国各地的英雄豪杰都在纷纷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群雄逐鹿的军事竞争。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状态中,有两个人值得注意,一个是曹操,另一个是孙权。
诸葛亮说,曹操之所以能够在竞争中胜出,是因为他在皇帝最艰难困苦的时候,及时出现在皇帝面前,然后以“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政治力量,迅速地推动低成本扩张。这样的机遇,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时”吧?曹操的成功,靠的就是这样的天时,以及他阴险毒辣的权谋。
至于东吴集团的孙权,不仅占有当时物产最丰富、经济体系最发达的江南地区,而且有长江天险作为战略防线。经过孙坚、孙策的奋力打拼,东吴集团已经在那里建立了稳定的基础。孙权作为第三代领导人,虽然年轻,管理作风却相当稳健。
占有天时的曹操,已经控制了大汉王朝的国家机器,手中掌握的军事权力,可以调动百万大军。占有地利的孙权,经济基础雄厚,又有地理上的天然优势。对于当时客居在新野县的刘备而言,将不过三人,兵不过三千,怎样才能在群雄逐鹿的军事竞争中建立自己的优势呢?诸葛亮认为,刘备的优势在于“人和”。
孟子曾经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什么是“人和”?用企业管理的话讲,就是员工忠诚度。用市场营销的话讲,就是顾客忠诚度。用公共关系的话讲,就是人际忠诚度。刘备的优势,就在于他和他的员工们之间的那种兄弟一样互相爱护、彼此忠诚的友谊。
互相爱护、彼此忠诚的工作关系,正是创建一个伟大团队必不可少的文化基础。在这个时候,如果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战略计划,这个团队就能够得到快速的成长。诸葛亮的“隆中对”就是这样一个宏伟的战略计划。
这个计划大致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占据荆州,建立属于自己的根据地;第二步,进取四川的益州,三分天下,进一步扩大势力范围,积蓄足够的军事实力;第三步,从荆州、川渝两个方向发动对曹操的反攻,平定天下,最终实现大汉王朝的复兴。
刘表在世的时候,刘备始终不忍心谋图荆州。刘表去世以后,刘备也不忍心与他的儿子反目成仇。没想到,曹操在占据荆州之后,却意外遭遇到赤壁大战的惨败。这就为刘备趁机抢夺荆州,进而三分天下提供了战略上的机会,“隆中对”也因此有了实现的可能。
疑人也用,用人也疑
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论,在赤壁大战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印证。人们不禁要问,麾下有战将千员、雄兵百万的曹操,为什么败得那样惨呢?我的意见是,与员工的忠诚度有关。曹操输在他的员工忠诚度,刘备赢在他的员工忠诚度。
13年来,曹操通过操纵汉献帝的中央政府,向全国各地的军阀发号施令,然后以兼并重组的方式,迅速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势力集团。他的发展壮大看起来是一个让人不可思议的神话,其实却并不奇怪。想想看,我们今天的某些权贵势力何尝不是如此?他们通过国家的政治力量,以兼并重组的方式,迅速地形成了一个一个颇具规模的企业集团。古代的曹操和今天的权贵,从本质上讲,并没有什么两样。
让曹操感到苦恼的问题,并不是他的企业如何实现扩张。只要把皇帝捏在手里,就不怕那些军阀不听话。即使有一部分像袁术、袁绍和刘表这样不愿意顺从的军阀,他也可以用皇帝的名义讨伐之。只有一件事情让曹操始终想不明白,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总是得不到忠诚的员工。由于员工忠诚度的缺失,当他的组织机构越来越庞大时,他也越来越感到自己的脆弱。
刘备曾经投靠过他,他也给了刘备很高的待遇,没想到刘备竟那样毅然决然地成了他的敌对者。他也给了关羽很高的待遇,没想到关羽也同样毅然决然地离开他,成了刘备的同盟者。不仅仅是刘备和关羽,相当多的员工都在用他们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总经理曹操的不满,其中最常用的方式就是不忠诚。于是,曹操只好用一双猜疑的眼睛,打量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
中国有一句古老的人事管理格言,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然而,曹操却失望地发现,他实在很难找到一个可以信赖和托付的人。于是,他只好以一种且用且疑的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员工。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曹操这种“疑人也用,用人也疑”的态度,到了21世纪的今天,居然又成了企业界广为流传的管理理念。
恰恰是这种“疑人也用,用人也疑”的管理理念导致了曹操的失败。当曹操与东吴隔江对峙的时候,他的特工蒋干先生从对岸带回了一件重要的证据。这件证据是时任水军都督的蔡瑁和张允写给东吴大都督周瑜的信,信中表明了他们准备谋反叛变的决心。蔡瑁和张允原本就是荆州的降将,被编组成水军的8万多名荆州降卒也经常与高层管理人员发生冲突,所以,他们一直都是被怀疑、监控的对象。当曹操看到那封信时,立即相信了它的真实性,并派遣大将徐晃和程昱袭击了水军的营寨。蔡瑁和张允死于乱军之中,而曹操在赤壁大战还没有开始之前,就白白地损失了两位最专业的水战指挥官。
公元208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戌时,周瑜的帐前先锋黄盖放火烧着了曹操的水寨。只见长江水面,火逐风飞,顿时映红了整个天空。借助火势,东吴水军兵分五路发动攻击,曹军在慌乱中被践踏、被火烧,以及落水而死的不计其数。貌似强大的曹操终于崩溃了,13年来战无不胜的战争纪录终于划上了句号。
赤壁大战,三分荆州
曹操慌忙上岸,向襄阳撤退。然后,他留下曹仁防守江陵,夏侯惇防守襄阳,张辽防守合淝(今合肥),自己则一溜烟地跑回了许昌。
按说,曹操完全可以在岸上收拾队伍,回头再战东吴。曹军虽然不善于水战,但在陆地上却有很丰富的实战经验。虽然遭遇了一场大火,但他们却依然占有兵员上的优势。因此,如果曹操能够稳住阵脚,完全可以挽救败局。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曹操这种几乎是落荒而逃的五百里大撤退呢?答案依然与员工的忠诚度有关。曹操对他那些员工的忠诚度实在没有多少信心。
首先,他从刘琮手中接管荆州还不到三个月,组织基础还很不稳定,不久前又袭击过被编组成水军的8万多名荆州降卒,他害怕荆州的降军和地主武装趁机叛乱,使得他陷入重围。因此,他不敢恋战,赶紧撤退,巩固后方。
其次,如果战败的消息传回许昌,汉献帝也会联络那些忠诚于大汉王朝的军官,趁机肃清曹操的势力。西北的马腾、韩遂,也会响应汉献帝的号召,率领大军南下。因此,他必须赶在情况还没有恶化之前回到许昌,稳定大本营的局势。
当然,他也必须面对撤退带来的耻辱。他只好死硬地对他的员工们说:“孤不羞走。”后来,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战,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获此虚名。”
赤壁大战之后,周瑜占领了江陵。刘备则收降了荆州南部的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兵员也迅速增长到十几万人之多。荆州的7个郡,被分成了三个部分,曹操占有一个半郡:南阳郡和南郡的襄阳部分;孙权占有一个半郡:江夏郡和南郡的江陵部分;刘备占有4个郡。三分天下的故事,其实是从三分荆州开始的。
直到此时,刘备才真正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以及与曹操抗衡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