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佛93章47
话佛93章47
佛门参禅,彻悟人生,彻悟宇宙万有,无不都以诸法缘起性空,作为观察世界的不二视角。
从这个诸法缘起性空看待世间一切,反馈到医学上来,就更耐人咀嚼寻味了。作为四大皆空,此身非有的个人暂时存在,“心”和“身”和“境”三者,彼此在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下须臾不可分离,所谓心在身中,离心无境。心为精神思维,身为生理场所,境为生存环境。从这一意义上反过来看,又可认为,人身的所以存在,又离不开识(精神意识)、根(生理现象)、尘(环境因素)的三缘合和。
三缘之中,心识为最根本。一个人如果心起烦恼、恶业,往往可因心理失衡而导致生理失衡。从医学角度看,不管心理失衡也好,生理失衡也好,其实都是一种病态,总称为身心失调。反之,如果一心清静,行为端正,那么也就自然由此及彼,导致身体的泰和。为此,《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说:“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脸)色清净。”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个人的心理、行为可以直接关系到身心的健康。回顾佛门戒、定、慧“三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精进、正命、正念、正定“八正道”等修习,我们如若把它看成是一种纯洁身心的医疗体系,也无不可。
当然,关于“三学”、“六度”、“八正道”对于身心医学的意义,还得结合实际,进行一番理性的剖析。在这方面,陈重晖在《佛法与现代医学》中说得精辟且又透彻。他说:“从身心疗法的角度而言,佛教的修持之道,声闻乘八正道中的正见,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思维、正念讲正确的精神活动,正业、正命、正语讲正确的行为,正定为锻炼自制其心的技术,正精进贯穿一切,属意志的锻炼。八正道总摄为戒、定、慧三学,三学中戒为定基,约束行为,慧学实质是明智的生活态度,三学互为因果,环环相扣,旨在教人明智地对待生活,自净其心、离不良行为,去烦恼等精神负担,使人生臻于健康、幸福、完美,这难道不是一个极佳的身心、行为医法体系?至于大乘六度,于戒、定、慧外,布施度对治悭吝,安忍度对治嗔恚、浮躁,精进度对治懈怠,六度齐修,是对智慧、意志、德行、人格进行全面锻炼的极优方案。”
如果直接从医疗入手谈相,佛法的医疗智光也对人多所启示。《佛说医经》认为,人体有地、水、风、火“四病”,其中“土属身,水属口,火属眼,风属耳”。“风增气起,火增热起,水增寒起,土增力盛”。在“四病”的基础上,又可生起“四百四病”。究其原因,既有心理上的,也有行为上的。属于心理上的有忧愁、嗔恚等;属于生理上的有久坐不卧、食无贷(不饱食)、疲极、淫逸、忍大便、忍小便、制上风、制下风等。由于加起来病因的总数有十个,所以叫做“人得病有十因缘”。
《佛经医经》还从“九因缘”出发,称命不该绝而死的人为“横尽”。“横尽”的“九因缘”为:①不应饭为饭,②不量饭,③不习饭,④不出生,⑤止熟,⑥不持戒,⑦近恶知识,⑧入里不时,不如法行,⑨可避不避。
“九因缘”中提到有关饭食的有“不应饭为饭(刚吃好饭又吃),“不量饭”(不知节度),“不习饭”(不定时进食),“不出生(饭食未消又吃)四条,可见佛门对于饮食致病的重视。《杂阿含经》第四十二卷还记有波斯王节食的故事,当年波斯匿王吃得太多太好,患肥胖病,一动就全身出汗,于是到佛住的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稽首请教,佛看他稽首后那副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就用偈语开导说:
人当自系念,每食知节量。
是则诸受薄,安消而保寿。
后来,波斯匿王严格按照佛的说教进行节食,日长时久下来,身体细,容貌端正,从此恢复了健康。
对于世界上最早的节食疗法,笔者没有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然而无论如何,释迦牟尼教给波斯匿王的节食方,应该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的。
“九因缘”中的“止熟”,是说“大小便来时,不即时行”。
“不持戒”就是犯戒。如犯了世间偷盗,或犯他人妇女,“便入县官,或刻或死,或得棓榜压死,或饿死,或得脱外,从怨家得首死”等,就是不持戒所导致的恶果。
“近恶知识”就是与恶人做伴,哪还有好结果?
“入里不时,不如法行”,就是:“谓晨暮行。亦有魍魉争斗者。若有长吏追捕,而不避。若入他家舍,妄视不可视,妄听不可听,妄犯不可犯,妄念不可念。”
“可避不避”,是说对于可以避免的不必要的伤害,而不去积极加以避免。
对于以上致病“九因缘”,聪明人非但应该懂得,并且还当尽力避免,所以必定能够获得长寿的福分。
从心身、行为角度入手,从预防角度着眼,破除无明,能避则避,这就是佛法智光给予我们每个希冀获得长寿福分者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