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选择了邓小平29
历史选择了邓小平29
显然,邓小平在这里提出并反复强调的四个现代化问题,是从作为全党全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的高度上提出的,是从全党工作的大局提出的,是作为“纲”提出的。也就是说一切都要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出发,都要服务于这个大局。
正是从这一基本思想出发,《工业二十条》指出: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各工业部门都要把支援农业现代化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工业,“社会主义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只有加快工业的发展,才能有力地支援农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才能有力地增强国防,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才能进一步加强无产阶级的物质基础,更好地支援世界人民的革命战争”。它强调指出:“工业的发展速度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尖锐的政治问题,全党全民都要在努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为加快工业发展速度而斗争。”
针对当时盛行的以“革命”压生产,只抓“革命”不抓生产的“左”倾错误,《工业二十条》等文件明确指出:不注意生产,不努力搞好生产,把生产放在可有可无、可重可轻的地位,也是要不得的,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强大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是不能充分巩固的,决不能把革命统帅下搞好生产,当做“唯生产力论”和“业务挂帅”来批判。我们要把“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方针落实到一切工作中去,做出显著效果。
很清楚,邓小平重视现代化问题,强调以四个现代化为大局,主张大力发展生产力,都是针对“文化大革命”以来所坚持的“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左”倾错误路线的,是力图对“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的根本性的纠正。
邓小平不仅以极大的勇气与“左”倾路线作坚决的斗争,重新明确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了切实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他还运用高超的斗争艺术和手段,提出用毛泽东的“三项指示”作为当时一切工作的纲领。
1975年7月,邓小平指出:“前一个时期,毛泽东同志有三条重要指示:第一,要学习理论,反修防修;第二,要安定团结;第三,要把国民经济搞上去。这三条指示互相联系,是个整体,不能丢掉任何一条。这是我们这一时期工作的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