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20

作者:郭沫若 字数:1261 阅读:6 更新时间:2016/06/09

李白与杜甫20

他曾经在黄金台上“呼天哭昭王”是可以使人理解的。他在那时的确是无从进言,即使有进言之路,唐玄宗也不会信他。连杨国忠、韦见素的话都等于耳边风,李白以一个被谗逐的文人,所说的话能有多重的分两?“心知不得语,却欲栖蓬瀛”,这里面包含有自我批评。用了一个“却”字,那就等于说:在国难临头的时候公然还想游仙避世,是不应该的。诗作于乾元二年(759),上距天宝十一年(752)已经八年了。李白是经历了长流夜郎的刑余之人,他的思想有了相当大的变迁,故他回忆往事时能够批评自己。但他的自我批评是不够深刻的。在国难临头的时候,求仙固然不应该,“奔亡”也同样不应该。这种退撄逃跑的思想到后来一直纠缠着他。安禄山叛变时,他正采取了“奔亡”的道路,应该说是李白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但他还在护短,说“乐毅倘再生,于今亦奔亡”,这正表明他的自我批评的极不深刻。
  请读他的《扶风豪士歌》吧。“洛阳三月飞胡沙,洛阳城中人怨嗟;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撑如乱麻。”这分明是天宝十五年三月安禄山占领着洛阳时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却是“我亦东奔向吴国,……来醉扶风豪士家”。“扶风豪士”不知道是甚么人,看来也不外是一个逃亡分子,并不能算作甚么“豪”!但李白不仅誉之为“豪士”,而且还跟着一道胡闹--大开酒宴,吴歌楚舞,脱帽在手,抛向空中,却自比为张良,实在是太不成话!
  再请读他的《猛虎行》吧。同样是在天宝十五年的三月,在溧阳酒楼和草书名家张旭相遇,“槌牛挝鼓会众宾”,同样在歌舞作乐。尽管“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是国难严重的时候,而他和张旭却是忘乎其性。歌中又把张旭比为张良,而把自己比为韩信。他又在说:“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这时的逃避却是万万不能使人谅解了。他即使不能西向长安,为什么不留在中原联结有志之士和人民大众一道抗敌?而却“窜身南国”,还要胡乱享乐,自鸣得意!李白在这时实在是胡涂透顶了!
  长安以天宝十五年六月下旬为安禄山的部下所占领,但在这之前的六月十二日唐玄宗早已离开了,逃跑得非常匆忙。十四日到了马嵬坡,侍从部队兵变,把阿飞宰相杨国忠杀了,玄宗被迫缢杀了杨玉环。十五日应老百姓们的请求,留下了太子李亨以图恢复北方,逃亡皇帝继续逃亡。七月二十八日逃到成都,据说“从官及六军至者千三百人”,人数虽不多,对于沿途的骚扰一定是大有可观的。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李白与杜甫19 下一篇:李白与杜甫21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