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杜甫62

作者:郭沫若 字数:1005 阅读:5 更新时间:2016/06/09

李白与杜甫62

要之,杜甫对于道教有很深厚的因缘。他虽然不曾像李白那样,领受道箓成为真正的道士,但他信仰的虔诚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求仙访道的志愿,对于丹砂和灵芝的迷信,由壮到老,与年俱进,至死不衰。无论怎么说,万万不能认为,“暂时受了李白的影响”,有如“昙花一现”的。
  其次说到杜甫的信仰佛教。
  杜甫不仅信仰道教,而且还信仰佛教。这也是时代潮流的影响。唐代帝室尽管推崇老子,但自南北朝以来日益兴盛的佛教,特别经过武则天的扶植,确实达到了发展的最高峰。就以唐玄宗李隆基为例吧,他注了《孝经》,注了《道德经》,同时又注了《金刚经》,儒释道三家,在他看来,是三位一体。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士大夫阶层,要想不受佛教的影响,那是很难办到的。因此,说“杜甫和佛教没有发生过因缘”,那完全是可笑的主观臆断。还是让杜甫自己来进行反驳吧。
  一般编年体的杜甫诗集,大都把《游龙门奉先寺》列为第一首,注家认为诗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杜甫游东都洛阳时,当年杜甫二十五岁。这要算是早期的作品了。请看诗的内容吧: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
  天阙象纬逼“天阙”即指伊阙龙门,言高与天逼。有人改“阙”字为“闚”,非是。--作者注,云卧衣裳冷。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流露出这样深厚的宗教情绪,怎么能够说“和佛教没有发生过因缘”呢?
  龙门奉先寺是武则天捐助脂粉钱二万贯,在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开凿创建的。所谓“寺”,在目前已经没有了,但是石窟和佛象保存得相当完好,是龙门一带最大的石窟,佛像雄伟。一九五九年我曾经去游览过,我能够欣赏那雕刻艺术的杰出,但如杜甫所感受到的宗教情绪,我却丝毫也没有感受到。这也就是由于时代不同、意识不同的原故了。“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在这里不是蕴含着充分的“禅味”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简直像一个和尚在做诗了。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李白与杜甫61 下一篇:李白与杜甫63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