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章 飞雪迎春到
A章 飞雪迎春到
1993年11月底,张鸣岐被辽宁省委任命为锦州市委书记。
赴任这一天,正赶上天降大雪。原辽宁省副省长、现任省人大副主任的陈素芝看窗外飘起鹅毛大雪,便给张鸣岐打电话,劝他改天再坐火车去,这样安全些。张鸣岐在电话里说,谢谢老领导的关怀,不想再改日程了,已经给锦州那边说了今天去,既然定了的事,咱下刀子顶锅也得去哇。
他是顶风冒雪去锦州走马上任的。
他走进了一个意境。
很像是“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的意境。
不是飞雪,就是风雨,他的锦办之行隐约着一种暗示。
同时也是他生命的写照。他在大胃飘飘冰封大地的时令去锦州赴任,给锦州带来新的希望,又在风雨中终结了生命,魂归凌河。
有人说,这句诗是毛主席特意给他写的,因此,他走不出毛主席为他规定好的意境。当他为锦州人民以身殉职后,民间到处流传着他被毛主席召到天上当接班人的说法,还有的说一向严格求干部的毛主席经过天上地下的深了解,最后才选定了他,是毛主席把他召了去。
张鸣岐的生命过程浸透着风霜雨雪,浸透着生命的沉重。
他是担负着双倍的沉重去锦州的。
1992年秋,长期在省政府工作的张鸣岐被任命为沈阳市副市长。在此之前,他曾在黎明机械厂最基层的车间里当过学徒工,当过车间党支部书记,就和当年焦裕禄的履历一样,是从工人队伍中走出来的党的干部。后来他成为黎明厂的团委书记。
黎明厂是个军工企业,它的代号叫“41”,这是个几万人的大厂。在几万人的大厂里脱颖而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又在百万人的大沈阳脱颖而出,就更不易。关于他在黎明厂的作为,现在在辽宁省公安厅政法部任副主任的韩学军回忆说我和鸣岐认识较早。记得那是78年,在这之前,张鸣岐似乎并不为人知。而78年之后,好像他负有使命似的,他的成长伴随着一个新时期的出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团省委决定在城市的厂矿企业中开展青年突击手活动。我当时在团省委青工部工作。因工作关系,也因搞这个活动,才和沈阳市几个典型企业联系得多一些。记得几个典型中黎明厂是较突出的一个。那时张鸣歧在黎明厂当团委书记,他抓工作特别细,认真,扎实,全厂青年生龙活虎,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工厂党委对团委的工作非常满意。
沈阳市机车车辆厂工会主席王洪涛说,张鸣岐在41厂当团委书记的时候,我也是我们厂的团委书记,经常到他们厂参观学习,和鸣岐的私交也很好。他本人很实在,并没那么多的花架子,虚里冒泡的事情他不会搞。他抓的东西就是实在,结结实实地让人可信,因此大伙都服他。
韩学军说,79年5月,团中央青工部长张宝顺来沈阳,我陪他到黎明厂,那天正是张鸣岐汇报工作,张宝顺听了很满意。那年团中央在黎明厂开了全国共青组织工作经验交流会,高占祥当时是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他亲自参加了会议。年底,团中央又在沈阳开了全国青竿作经验交流会,黎明厂又在会上做了重点发言。会议上,大伙对黎明厂团委的经验反映很好,也称赞张鸣岐会抓作,善抓工作。我们团省的人也给张鸣岐开玩笑9说他们厂是“经验制造公司”。由于他工作突出,当年被评为共青团十大代表,他被提拔为厂的工会主席,党委常委。不久,他又调到沈阳市工会任副主席,82年5月调到团省委任副书记。这时我们就是一个单位了。当时是王巨禄任书记,祝春林和他都是副书记,他们三个人在一起搭班子。我是巡视员。过了一段时间,我先去省委党校学习,以后张鸣岐和祝春林也去党校了,从84年到86年他俩都是同班同学。去党校之前,张鸣岐已经接到了省政府的任命,调他到省交际处当处长。这次调动,由团省委副书记而去省府当一名处长,是平调不说,而且还是由原本宽阔的视野转向窄狭的定向性很强的岗位,这是谇多干部不太愿意的。但是张鸣岐很愉快地服从了。后来上级发现了这样安掃似不妥,便调整为办公厅副主任兼交际处处长。张鸣岐似乎对干部的升迁和沉降并不敏感他总是说,我什么都能干。所有了解他的人也都知道他干什么都能干好。
韩学军从党校毕业后便调到省工会办公室任副主任。而十年后的现在,他才是一个正县级干部,他已不年轻了,人也长得有苍桑之感了。但韩学军并不后悔。他说人家鸣岐从来就不讲究职务高低,和他在一起,你不会注意自己的职务,而只会注意自己的工作。
陈素芝当副省长后,负责全省的人、编制委员会、民委、民族宗教、公检司法、民政、安全、对台办、信访、机关事务管理局等18个厅局。这时,张鸣岐被任命为省政府副秘书长,负责协助陈副省长工作,这样,韩学军从88年又和张鸣岐在一起工作,一直到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