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读书网 > 阅读 > 中国文学 > 民主的细节

分节阅读_30

作者: 字数:5359 更新时间:2016/07/07

分节阅读_30

 /> MOORE一番欠揍的言论引起嘘声一片。也不难想象事后 
他会收到无数的威胁恐吓,成为众多媒体攻击的对象。 

但是 
MOORE不愧是一代愤青之豪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在车厢盖里蒙 
头大睡了一阵之后,他觉得有必要以愤青老大的身份出来鼓舞一下日渐失势的愤青队伍了。 
4月 
7日,他在其个人网站上给愤青们写了一封鼓舞人心的信,大意是:同志们,我知道你 
们现在日子不好混,因为反战,你们有的失去工作,有的失去朋友,有的在心理上承受巨大 
的恐惧,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告诉你们一些好消息:他们不是希望我的电影卖不出去吗? 
我的《黑枪文化》票房比有史以来最卖座的记录片还要好三倍;我的书《愚蠢的白人》现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排名第一,我的网站在奥斯卡颁奖会后一周是平均一天 
1千万 
到 
2千万的点击量;我又拿到了下一步片子的资助……总而言之,MOORE给广大的愤青队 
伍带来愤青前线的捷报,证明了愤青的道路虽然是曲折的,但是愤青的前途还是光明的。 


MOORE和 
DE GENOVE两大愤青的不同下场说明了什么?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 
以为,它说明了以下两点:第一,要做好愤青,就不能犯“左派幼稚病”的错误,愤青要愤 
得有理有利有节,这样统一战线工作才能做好;DE GENOVA的教训说明了这一点。第二, 
虽然新麦卡锡的阴影笼罩着美国社会,但是愤青还是有其生存一席之地,愤青们完全可以用 
“敌退我进,敌进我退”的策略继续拓展生存空间,所以盲目悲观还为时过早;MOORE的 
经验则说明了这一点。这两条经验教训,相辅相成,对致力于长期从事愤青工作的青年,应 
当引以为鉴。 

对了,给广大愤青打气的一点小尾声。虽然政客们和大款们极力要胁哥伦比亚大学解 
雇 
DE GENOVA,哥大还是抵住了压力,援引宪法第一修正案中关于“言论自由权”条款保 
住了 
DE GENOVA的饭碗。DE GENOVA出门避了两个星期风头之后,又于 
4月 
11日回到课堂, 
且愤青势头不减当年,说什么“一个吵吵闹闹的社会才是一个健康的社会”。是啊,诚如 
一位著名愤青指出的:我是愤青我怕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敢飞 

希拉里宣布参选总统时,《南方人物周刊》约我“从女性从政的角度写一下”,于是写了这 
一篇。 

有时我会想,希拉里·克林顿是否感到孤独。 

她的名字总是和“唯一”、“第一”联系在一起。卫斯里大学第一位被邀请做毕业演说的学生、 
罗斯法律事务所第一位女性合伙人、唯一有自己的成功事业的总统夫人,唯一在丈夫卸任后 
谋求公职的第一夫人……现在,随着她 
07年 
1月 
20号宣布竞选美国总统,以及民意调查 
显示她在民主党参选人中遥遥领先,她还可能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 

人们说,高处不胜寒。当这个总是微微扬着脸、抿着嘴、微笑都显得冷竣的女人以那些“唯 
一”、“第一”的身份面对咄咄逼人的记者、不依不饶的政治对手、媒体的冷嘲热讽时,是否 
会有某些片刻,希望自己可以象其他的女人那样,将幸福仅仅诠释为温馨的餐桌前,看自己 
的丈夫、孩子热火朝天地吃自己做的晚餐? 

也许。 

但是我们看到的,永远是那个勇往直前的希拉里。那个铁女人。事实是,当一个女性试图去 
承担比家庭更大的社会责任、实现比自立更辉煌的社会成就时,她就必须准备好成为他人眼 
光中的异类,准备好承受孤独。几千年的男权文化都在说,追求成功的女人是不性感的,追 
求成功的女人是不可爱的,追求成功的女人其实根本就不是女人。 

但是这一切正在改变。 

希拉里参选总统,佩罗西成为美国众议院首位女议长,以及莱斯担任国务卿,使人们开始惊 
觉女性在美国政治中的地位:怎么一夜之间美国政坛上出现这么多女性的面孔? 

不,不是一夜之间。这些女政治家的崛起,以及目前美国国会中出现 
15%的女性面孔、50 
个州长中出现 
8位女性,其实是过去一百多年女权主义运动终于开始开花结果。100年前, 
女性在公开场合穿长裤都可能被投入监狱,而现在,这个新教国家脑海里开始闪现一个崭新 
的词汇:总统女士。 

美国的女权运动有两个浪潮。第一个浪潮是在 
1920年代左右。当时的女权斗争主要是反抗 
制度性歧视,争取普选权、同工同酬、受教育权、婚姻自主权等等。1919年宪法第 
19修 
正案授予女性投票权,是这一次女权斗争的标志性胜利。第二次浪潮是在 
60到 
80年代左 
右,主要是追求男女在社会经济上的平等,反抗那些“不成文的性别歧视”,比如在大学录取 
女生、职场女性升职方面的“心照不宣”的歧视。60年代崛起的“平权法案”和 
70年代女性 
堕胎权的合法化,是这次女权运动的里程碑。与第一次女权浪潮举世公认的胜利相比,第二 
次浪潮的成果要模棱两可得多。毕竟,改变文化比改变制度更难。改变制度不过是重写一些 
法律条文,而改变文化却是要扭转几千年来形成的观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女权运动最大的敌人,莫过于那种根深蒂固的“本质主义的女性观”:男女本来就有别,女人 
本来就是如此这般的,而男人本来就是如此那般的。很多人不去区分这些“男女有别”中有多 
少是自然禀赋造成的差异,又有多少是社会建构的后果。当女性试图摆脱“社会建构”的这个 
部分时,他们立刻搬出“自然禀赋”的那个部分,把她们对自由的争取、对潜能的发掘、对欲 
望的释放妖魔化成“女人想要变得跟男人一样”。 

应该说,对女权主义的妖魔化比较成功。许多人无视女性在政治、社会、经济各种领域的明 
显落后、无视在中国还有无数女婴被遗弃、在不少伊斯兰国家女性连投票权都没有、即使在 
美国堕胎权还颇受争议、家庭暴力遍及全球等等显而易见的事实,却津津乐道某些激进女权 
主义者拒绝男性为自己开门、拒戴胸罩这样缺乏社会影响的偏激行为,在对这些鸡毛蒜皮的 
反复关注中构建一种“伪现实”、“伪问题”,从而取消女权主义的必要性。甚至许多女性自身, 
都对女权主义这个词唯恐避之不及。 

本质主义的性别观,最充分地体现在电影《斯代普佛德的家庭主妇们》里。在一个风景如画 
的郊区小镇斯代普佛德,所有的家庭主妇都美轮美奂、温柔贤惠,只关心丈夫孩子、健身美 
容和烹饪园艺,最后的真相却是,所有这些“完美女性”其实都是机器人而已。该片虽然是个 
科幻片,环顾我们身边热火朝天的“女人味”工业,无数女性热衷于研究时尚杂志上最新的丰 
胸心得,却对开发自己在智力上的潜能、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漠不关心,不能不说《斯》其 
实是科幻形式下的写实主义作品。另一个著名的女权主义小说《怕飞》,也是表现女性的性 
别角色焦虑。而女权主义者格利尔的作品《女太监》,则攻击西方那种“郊区家庭主妇”的形 
象摧毁女性的能量,将生机勃勃的女性阉割成了温顺无力的“女太监”。 

好在并不是所有的女性都“怕飞”。总有一些“邪乎”的女性愿意突破他人的眼光,穿越成为异 
类的孤独感,自由飞翔。 

希拉里、佩罗西、莱斯是其中一些。 

事实上,在女性参政方面,美国并不是一个楷模国家,女性在国会和州长中都只占 
15%左 
右,女性参政率全球排名仅为 
60。但是,从制度性歧视的消失,到女性能力的增长,到角 
色心态的转型,往往需要几代人的积累,只能循序渐进。 

增强女性对政治的影响,不仅仅是提高女性政治家的比例,同样重要的是将更多“女性的眼 
光”带入政治当中。有研究表明,女性更倾向关注教育、医疗保障、劳工条件等弱势群体问 
题,更支持市场干预型的政府,对市场丛林主义、对军事行动则往往心怀戒备。比如, 
2004 
年美国女性中有 
39%支持民主党,男性中只有 
31%。在 
2004年的选举中, 
48%的女选 
民给布什投票,而给他投票的男选民则是 
55%。某调查问卷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北朝鲜 
入侵南朝鲜,美军是否应该派兵干预?”49%的男性表示支持,而支持的女性只有 
30%。 

希拉里本人的政治轨道也说明了这一点。读书期间,她就曾经为贫困家庭的儿童、外来移民 
工作。第一夫人期间,她曾担任“全国健康保障改革计划”的主管,并曾发起“儿童健康保险 
计划”和“领养及安全家庭计划”,同时也为女性权益努力。任参议员期间,虽然伊战问题上 
她投了赞成票,但在医疗、教育、劳工等问题上她付出了一如既往的努力。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人们习惯于说,“政治让女人走开”。如果把政治仅仅理解一些权力精英之间的勾心斗角的话, 
也许政治的确不需要女性。但是,如果我们看到并且承认政治框架是历史的河床,是社会关 
系运转的基础设施,那么,女人应当影响政治,不仅仅是因为女性需要通过政治去主宰她们 
自己的命运,而且因为在一个弱肉强食的男性化世界里,政治本身也需要更多女性的敏感与 
同情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89f6f0100fpwn.html 


新保守主义“哲学王” 

前一段美国中期选举结束,民主党在国会乃至州长选举大获全胜,据说标志着美国“新保 
守主义”的溃退,贴旧文一片,关于“新保守主义”的所谓鼻祖。 

列奥·施特劳斯(Leo Strauss)---- 一个犹太人。1899年生于德国,1938年移民到美国,之 
后大部分时间任教于芝加哥大学,死于 
1973年。写了一些古典

  • 书页
    返回书页
  • 目录
    目录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