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不能“忘本”

作者:佚名 字数:1960 阅读:19 更新时间:2008/12/10

育人不能“忘本”

——由一次家长会想到的
  
  晚上要开家长会,下课后我急忙来到教室,却只有班长一人,其他同学早已踪影全无了。而9班的同学们正在认真地打扫教室,他们说晚上家长来,不能让家长失了颜面。回到本班教室,眼前一片狼藉:有的同学书桌上书本散乱地堆放着;有的书桌里塞满了杂物,还有许多小食品的包装袋;有的地面上踩涂得漆黑一团,有的撒满了垃圾。我没有让班长去打扫,只是来回踱着,看着,想着,等着家长的到来。
  家长会开始了,我说,今天很是对不起,让大家坐在这样脏的教室里,孩子们没有打扫就急着回家了,本来可以把教室打扫干净来迎接尊敬的家长们,但是今天我想请各位家长亲身感受一下孩子们只在半天中的行为,从而来共同探讨一下对孩子的教育问题。
  对面教室是正式考进来的学生,他们已经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每个人的书桌都是干净的,他们认为这是给家长争荣誉,此时此地他们想到了自己的父母的荣誉;我们班的同学下课却急匆匆的回家了,他们只想到自己饿了。我想一个孩子是否有爱心便从今天的行为上表现了出来。
  大家看这是我们班学习委员的座位,她的座位就像她平日的学习工作一样整洁利落;有的很脏很乱,只是半天的时间、只是两尺见方,又是自己学习的地方却是如此境况,今天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日子。那么面对繁重的学习,面对一番事业,面对漫长的人生哪,他们又该如何!“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啊!
  一次平常的家长会,让我想了很多很多。虽然只是平常的现象,但是却反应了学生们态度、情感、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缺失。
  教育是培养人的行为活动,育人首先面对的是人,然后才是学生;教育学生首先是让他们做人、做好人、做一个有知识的人。以人为本应该是一个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目标,但是我们现在把教育的基本宗旨“以人为本”变成了“以分数为本”。为考试而进行的教育(不,是为考试而进行训练,这里根本没有人的存在),全然忽视了人的身心的和谐发展。
  家长们为了学生的学习早早地张开惺忪的睡眼叫起孩子,准备好三餐,端上饭,加好菜,帮孩子背好书包,目送着孩子出门,帮孩子叠好被子,收拾好孩子的屋子,为孩子洗好衣服,然后上班,为生计奔忙……不辞辛劳的父母给孩子准备好了一切,只要孩子能够好好学习。
  可是,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辛劳吗?不会的,因为他除了学习之外什么也不曾做过,或者很少做过。没有辛劳的体验又如何知道辛劳!
  可是,孩子能够理解父母的爱吗?更是不会的,因为他从没有以实际行为爱过。没有爱的行为又怎能明白什么是爱!又怎能理解爱!
  这样的生活习惯之后,他们真的成了少爷、公主。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把父母的付出看成应该的,把自己的索取视为合理,甚至不顺心时还要发一通少爷、公主脾气,因为父母的付出太多,因为父母的爱太过分!这不是爱,而是用辛劳的汗水浇灌着享乐的懒惰,而是用热得发烫的心滋养着自私的冷漠。试想,如此的懒惰何以能勤奋?这般的冷漠又何来学习动力?至于其他的我就更不敢奢望了。
  让学生们拿起笤帚扫去他们思想中享乐的懒惰吧!
  让学生们把肮脏的衣服扔进洗衣机里洗去满是污垢的自私的情感吧!
  让学生们回到自己的房间,叠好自己的被子,就像叠好自己放纵的心情;整理好自己的书桌好似担起一份责任!
  让学生们走进厨房为父母盛上一碗饭吧,如同端着一份纯净的爱爱心;给父母拿来一双筷子吧,如同奉上一种诚谨的孝敬!
  那么我们这些做教师的呢,是不是也有“家长”之嫌!
  人性是生命根本,知识是生命枝叶。教学既需要知识教育,同样更需要关注对学生内在行为习惯、精神品质的培育。
  “缺乏人文精神的教育,使人们在经济发展中,角逐利益时不受理性、良心、正义和道德的限制,而沦为经济动物;缺乏人文精神的生活,使得人们的精神上无家可归。”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用好手中的四颗糖果 下一篇:用“心”化“生”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