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的世界还给学生
把人的世界还给学生
教育改革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说到底就是师生关系的解放。这一要求已使多数班主任开始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开始注重师生之间的人格平等。但是,面对复杂的教育对象,班主任在辛勤努力之后,总觉得照着葫芦画的“瓢”不太像,尤为隐忧于心的是学生在管理中离心离德的逆反情绪和活动中无动于衷的消极行为。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呢?笔者认为,班主任在工作中对“师生关系的解放”缺乏深层次的理解是重要的原因。
马克思有句名言:“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教育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解放,就是要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教师和学生,这其中的关键是学生的“人的世界”的真实内涵——自然心态支配下的活动。班主任要把握这一关键,摈除严格、规范、简单的传统管理方式,从人性的角度去了解学生,从人格的角度去理解学生,贴紧学生的自然心态开展工作。
班级活动要紧贴学生萌发状态的质朴情感
班级工作中的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往往都是在活动中得以升华,而活动也是把“人的世界”还给学生的最好途径。可是,我们的班级活动总是因追求升学而显得匆忙、简单、流于形式,学生在活动中根本找不到自己。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儿童的道德感必须首先从他们富有生气和纯洁的情感所引起。”这就告诉我们,通过活动去锤炼并完善学生的品行,必须紧贴学生质朴的情感。雷锋那样执着地为他人服务,是因为雷锋从小对劳动人民就有着极为纯真的质朴感情,是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的良好氛围与雷锋的这种质朴感情交融起来,才使成长为流芳百世的高尚伟人,这给我们以典范的启示。现在的初中生,心灵深处同样蕴蓄着健康的情感,这种情感纯洁而毫无做作,处在一种萌发状态。“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王守仁语)只要我们的活动能够激起这种情感的涟漪,自然会使之产生飞跃,转化成优良的品行。
要让学生萌发状态的质朴情感激发出来,首先要了解学生情感波涛不惊的原因。我们常开展捐助活动,旨在启迪学生的爱心,可是与其说是活动,还不如说是让学生办理了一次缴费手续。学生只知道老师要我捐钱帮助他人,毫无为了帮助他人而自愿献出的情感动机,这样的活动本该多多益善,学生在活动中却渐生了助而不乐的情绪,其“献爱心”的活动主题亦被淡化得荡然无存。原因何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只有通过生活经历的对比和体验才能产生同情心、爱心,但这些却被优厚的生活环境封盖着,尤如残雪遮掩下的春意,而我们的活动没有能融化这一层“残雪”。我曾为改变学生的这种畸形情绪做了尝试。2000年上学期,班上一位叫伟的同学因父母离异而身处困境,面临失学的危险。我便以此为素材开展活动。首先让班干部及学生代表去伟家了解情况,接着召开“做一个高尚的人”的主题班会。班会上班长真实地介绍了伟的处境,伟亦含泪诉说了自己的绝望心理。面对同龄人难以想象的生活苦难,同学们善良纯洁的感情泉涌而出。当时他们自发争相的捐助行为和泪洒衣襟的真情,使与会的老师和领导深为感动。更让人感动的是,活动以后,全班同学致伟妈妈的信,竟使他奇迹般地重新得到了母爱。伟抽屉里装满了不知谁送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伟每天的早点都是班上同学争相购买的。这些纯真的感人行为,绝非有组织的安排,更非我们刻意教育所能产生的效果,而是学生质朴情感被激发起来后的升华,是学生在自然真实地表现自己的过程中所溅起的高尚品德的美丽浪花。
要让学生萌发状态的质朴情感激发出来,还要让活动植根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之中。卢梭曾提醒我们:“千万不要干巴巴地同年轻人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所说的道理,你就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我在工作中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苦口婆心的说教,只能让学生知晓道德的内容,而能够唤起学生心灵感应的素材往往源于学生的生活,这些素材一经挖掘,尤如无声之处起惊雷,会有效地净化学生的品格。去年开学初,一位家长到校缴费,500元钱竟装了一小袋。当他了解到自己的孩子学习很不理想时,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卖破烂、卖鸡鸭、卖蔬菜凑钱让孩子上学的经过。我立即以这一事例为素材开展“回报父母之爱”的活动。活动中,我专门点数了那位家长缴来的钱。当我数完965张纸币和207枚硬币时,同学们在惊异中低下了头,他们不问便知道了500元钱何以由如此之多的零钱组成,他们开始自责为什么平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第一次想象到了父母供自己上学所付出的艰辛,深爱父母之心、愧对父母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活动,如春风化雨,滋润了学生萌发的心苗,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班级管理要紧贴学生蒙昧状态的心理欲念
应该说,教育改革理论的导向,已使我们班主任清楚地认识到了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并已在班级工作的每一个细节里倾注对学生的爱心,可是学生就是感受不到人格平等的欢悦。面对学生离心离德的逆反情绪,似乎只能“归来倚杖自叹息”了。其实,应该叹息的是我们一些班主任在工作中对“师生人格平等”的理解偏差。有位学者指出,我们只把师生之间的平等理解为相同社会生活标准下的相等待遇,本身就隐含着不平等,因为用社会化、理想化的法律道德规范去衡量未成年学生的行为结果,是不公正的。这样的理解所涉及的,实际上是我们在班务工作中应该怎样正确、合情地看待学生行为内因的问题。
第一,学生的反常表现,是纯粹的心理欲望所致,应该宽容地视为正常。刚刚告别天真烂漫的童年的初中生,活跃而纯真的情感思维和心理欲望,像溪水山涧,流淌自然,常会不知顾忌地表露出来。这些表现,常常有悖社会化、标准化的法纪道德规章,我们视为异端还是视为正常,宽容还是责罚,是师生人格是否平等的最真实的体现。
比如初中生的早恋现象,过去被班主任视为猛虎怪兽,有早恋现象的学生亦被视为道德败坏,对他们的处罚更是毫不留情,学生人格所受的侵害是难以想象的。我曾读过一位因早恋而处分的女生的日记:“……我错了,但我实在受不了。妈妈为我气得病了一场,我对不起妈妈。同学和老师的眼光像针一样刺得我抬不起头。我该怎么活啊……”字里行间回荡着受伤的呻吟,这正是我们班主任没有公正对待学生人格的结果。初中生萌发的恋情,绝非心机不轨的行为,而是一种纯真的、精神的、人格的向往,当然客观上也是盲目、无知、浅薄的。如果从生理、人性的实际去洞悉其行为的内因,就会觉得它像有春风必有春雨那样必然而正常。特别要注意的是,当其表现出早恋之时,心理上会有一种如履薄冰的羞怯,感情和人格的承受力极其脆弱,我们只应宽容地用“润物无声”的方法去处理。反之,学生就隐入了人格受损的境地。实际上,要使学生认识早恋的错处并不很难,只要我们的爱心与学生那种特殊的心境产生了共鸣,他们就会因为老师的宽容和理解而感到悔悟。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二,学生的违纪行为,是无知的做人信念使然,应该平和地加以疏导。法律和道德的规范给社会中的人规定了“想做什么”和“可以做什么”之间的严格界限,但这种界限在未成年的学生心目中尚比较模糊,因此便闹出了许多班级事故:打群架、赌博、吸烟酗酒、帮派团伙等等。面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似乎找不到心平气和的理由,一般都是“严”字当头,各种可用的甚至不可用的处罚措施,便灭火器一样对准学生劈头盖脸地喷下去,哪里有“火”喷向哪里,其表面作用却也迅速有效,可师生之间的离心离德也多由此而生。
这里面当然饱含着我们班主任强烈的责任心,问题的根源是我们疏于对于这些现象成因的思考。孩子进入中学之后,有了突然长大的特别感受,会产生出做人的独立信念。可是老师谆谆教诲中指示的做人的路标总伴随着苦涩,沉重的学习负担尤使有血有肉的他们难以感受到做人的快乐。心灵上失落之时,社会生活中的糟粕便乘隙而入:街痞村霸的潇洒让他们向往,父母赌桌上的笑声令他们垂诞,舞厅里的音乐更响得他们心猿意马。他们在蒙昧中闯进了误区,便似牛犊一样搅得校园平地起风波。然而就此而论,学生本身又何罪之有?如果我们的教育环境能及时地熏陶他们,如果我们的教育方式能贴紧他们的心灵世界,他们又该会怎样呢?
所以,细心地了解学生的“人的世界”,涤除传统教育的劣根性,是教育本身的需要。对学生的违纪行为,我们班主任要平和地、科学地加以顺导。一方面,对症用药,以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生活为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生活,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努力创设充满生机的富于精神生活的校园氛围,吸引他们融入健康的氛围之中,从而步入正确的人生之路。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接受管理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爱的温暖。泰戈尔有句极富哲理的话:“不是槌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使鹅卵石臻于完善。”我们班主任要做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水,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学生,驾着学生自然心态支配下的人格之船,撑着充满爱意的教育之橹,把“人的世界”还给学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