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神仙岛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5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初上巴厘岛,就听当地向导舒卡提起2002年发生的爆炸案。他至今还为不幸遇难的朋友而难过,但他肯定地告诉我们:“爆炸案并不是巴厘人干的,而是从爪哇岛过来的人!”
巴厘岛与印尼首都雅加达所在的爪哇岛隔海相望,相距仅1.6公里。虽然近在咫尺,却因为不同的宗教信仰分隔出两个迥异的世界。
在印度尼西亚,有87%印尼人信奉伊斯兰教,这使其成为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但盛行印度教的巴厘岛(岛上9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是一个例外。
其实巴厘岛上的印度教最早也传自爪哇,但演绎1200年至今,它已融合印度教、佛教、原始宗教的万物有灵,并与祖先崇拜相结合,成为完全“巴厘制造”的阿加玛印度教。最为神奇的是——长期以来巴厘岛近乎是外来文化的绝缘体,即使过去沦为荷兰殖民地,现今又发生连环“爆炸案”,巴厘人依然不曾动摇根深蒂固的信仰!
我们却不由自主爱上巴厘岛——因为独特的宗教文化让巴厘岛变得风情万种、卓尔不群,而再没有什么诱惑能比神秘原始的巴厘文明更令人心驰神往。如果说最初我们为追逐巴厘岛的碧海蓝天、椰林帆影而来,最终却发现迷失在巴厘的神话世界里。
在这个五千多平方公里的热带岛屿上,生活着300多万巴厘人,而每150个巴厘人就拥有一座寺庙。虽然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巴厘岛大大小小的寺庙至少有2万来座,家有家庙,村有村庙……有意思的是:巴厘人比富裕,并不看谁的房子大、车子豪华,而是看谁家的神龛装饰得最华丽。
有了数不清的庙,自然就有了数不清的神。漫步巴厘岛可谓“抬头三尺有神明”——除了印度教的三大天神(创造之神大梵天、保护之神毗湿奴、毁灭之神湿婆)和佛教的释迦牟尼外,巴厘人还祭拜太阳神、月神、山神、水神、火神、海神、风神、树神、鸟神、猴神、龟神……既然天地万物在这里都能得到巴厘人的垂爱和尊敬,巴厘岛又何尝不是“神仙岛”?
印度教主宰着巴厘岛,也赋予巴厘人生活的规范和生命的意义。巴厘女人每天一大早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恐怕你猜不到,不是为自家人淘米做饭,而是为众神做“早点”!先用椰子叶扎成精致小盘,再盛上少许鲜果、饼干和米饭,最后还要点缀几朵花瓣,插上一炷香。色香味俱全的供品做好后,被放置在寺庙外、屋檐下、墙根边,甚至车顶上、马路旁……稍不留心,游人可能就会碰到神无所不在的“饭碗”!更令人惊奇的是,这当中连邪魔也有资格分得一杯羹,看似随意放在地上的供品就是对它们不作乱的安抚!我由此感受到巴厘人的温和善良,原来幸福就像巴厘岛上的神灵,三餐无忧,快乐逍遥!
在巴厘岛上我们无意中撞见一场葬礼。巴厘人死后大多举行形同庆典的火葬:死者亲属穿着华美的盛装,男子还佩带宝剑。浩浩荡荡的队伍白天游行,晚上载歌载舞欢庆……热闹似乎掩盖了悲伤,这样戏剧般的葬礼让我想起了“庄子妻死,鼓盆而歌”的故事。后来我才知道,在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巴厘人对死亡有着超然的理解:死亡并不是结束,因为生死轮回,犹如四季流转,因此巴厘人的火葬有了庆祝死亡的习俗。
在巴厘,我们最留恋的地方是艺术村乌布。这里所有的街道都是巴厘传统艺术的活动走廊——令人眼花缭乱的寺庙和宫殿拥有奇妙造型和精致门饰;沿街的小商铺摆满了琳琅满目的绘画、雕刻和手工编织品;充满印尼风情的甘美兰音乐不时从画廊传出,表现善恶之争的民间巴荣舞夜夜在露天上演……谁说艺术一定是阳春白雪?巴厘人几乎都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当中不论平民还是权贵,大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曾经走进乌布一处僻静的农家,立即被墙边充满了宗教般奇妙意象的组画所吸引。原来这里生活的一家三代八口既是耕作的好手,也是优秀的画家和雕刻家。但他们世代绘画和雕刻,并不以为是艺术,因为原是为宗教奉献而作,以取悦神明或者安抚魔鬼。看着他们心无旁骛地涂抹着画布,仿佛进行的是一种与神沟通的仪式,我幡然醒悟了:与其说是艺术,还不如说是鬼斧神工!
离开的前一天舒卡带我们去看他们的圣山,也是巴厘岛的最高峰——海拔3140米的阿贡火山。这座活火山曾经在1963年猛烈爆发,招来百年不遇的大灾难,但并不妨碍它在巴厘人心目中成为精神的象征。就连顶上留下的火山口,在巴厘人嘴里也有一个诗意的别称,叫做——“世界的肚脐”!
舒卡告诉我们:其实正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肥沃土地哺育了山脚下的人!如果说神圣的阿贡山是众神居住的地方,那么深邃的海洋就是恶魔出没的领地,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之间才有人的世界。巴厘人的世界观自有他们的逻辑:这本是一个善恶并存的世界,而人就处在正邪的边缘,维持着世界的均衡。巴厘人信奉的是与万物众神和平相处,并不以为善恶的交锋必然会有一方胜利,另一方被摧毁的结局,就好像他们表演的传统舞蹈——巴荣舞,表现的是善恶的对抗,最终总是难分胜负,即使恶魔暂时逃走,也是随时准备卷土重来。
“因为人生就是善恶之间无休止的斗争。”我以为舒卡充满生活哲理的一句话,为我的巴厘岛之行画上了完美的一笔,但并不是句号,而是耐人寻味的省略号。
(杨兴文摘自《中国新闻周刊》2008年第10期)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