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5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许多旅居成都的洋人,初来乍到时,半句华语都说不出,然而,住上一阵子后,居然便掌握了这门被许多新加坡华人视为高难度的语文,一开口便是连珠炮似的华语,连成语也运用得得心应手。
和好些美国人攀谈,有趣地发现,他们学华文,有个共通点,就是把生活的海洋当做语文学校,一头栽进去,学得兴味盎然。
来自美国田纳西的珍妮,学习华文有“四大法宝”,那就是:“乐乐地看、细细地听、敢敢地讲、狠狠地写。”
一来到成都,她便去音像店买了成套的奥斯卡获奖电影,泡在家里,没日没夜地看。她先以华语对白搭配英文字幕,乐乐地看,细细地听;继而以英语对白搭配华文字幕,乐乐地听,细细地看,同一套电影,翻来覆去地看,乐此不疲地听,看看看、听听听,学习发音、辨认字形。电影中的对白通俗易懂,中间也夹杂着许多生活惯用的词语,学起来当然也就事半功倍了。
除此之外,她也买了大量的录音带和录像带,学习汉语拼音。她觉得通过音碟和影碟,在家里按照自己的进度和步伐来学习,比坐在语文学校里一板一眼地学有趣得多,也有效得多了。
之后,她频频上茶馆去。去茶馆,不是为了喝茶吃饭泡脚打麻将,而是为了听成都人说话,和成都人谈话。热情的成都人看到一个老外热切地卷着舌头和他们磨嘴皮儿,都很高兴地与她交流,听得多,说得多,自然便由生硬变为流畅了。
珍妮还有一个绝招:她不时搭乘火车出游,而每回坐火车,她总“心怀叵测”地选择人潮拥挤的硬座。
她笑嘻嘻地说:“乘客和我面对面地坐着,既走不掉,又不能在我和他搭讪时对我不理不睬,如此七八个小时连续不断地练习,我还能不进步吗?”
珍妮把每回的“开口说话”当做是积极的“学习的机会”。她说:“我根本不考虑所谓的文法,想怎么说,便怎么说。说错了,对方会纠正你,错得愈多,便学得愈多!”
为了磨炼自己的书写能力,珍妮广交网友。她常常去聊天室聊天,结果,掌握了许多时髦的网络语言。我坦白告诉她,网络语言不是正统的华文,没有想到她居然说道:“是的,网络语言是一种破碎的语言,我也不是很喜欢,但是,它是时代的产物,我们也没有必要排斥它。使用网络语言,能够拉近网民之间的距离,从而加快我的学习步伐。”
珍妮狠狠上网狠狠写,越写越顺,也越写越乐。
戏法人人会,巧妙各不同。
学习语言的途径有千种万种,然而,我个人认为,如果要有“立竿见影”之效,学习者必须要有明确的学习动机。
珍妮受中华文化吸引,千里迢迢地来到中国。她准备长居于此,因此,抱着“破釜沉舟、志在必得”的决心,发狂地学,学成则浮,失败则溺。她以整个大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迈出了完美的第一步。
最近这几年,新加坡许多家长也纷纷在年中或年尾的长假里,携带他们就读于中学的孩子到中国去,让他们修读短期的语文班,因为家长们发现,让孩子浸濡于这个单一语言的大环境里,能快速提升孩子的语文程度。
上个星期,碰到一名受英文教育的朋友,她眉飞色舞地告诉我,她将在年中的长假里到北京去当“陪读妈妈”。我竖起拇指称赞她明智,万万没有想到,她竟然说道:“我孩子现在修读高级华文,如果能在中四会考中考取得好成绩,以后上初级学院,便可以免修华文了!所以嘛,中四这一关非常重要,我岂能不多费点心!”
学习动机,异常“明确”。
让人惊心的是,在新加坡,拥有这种“学习动机”的人,为数不少。
(月汐摘自《联合早报》2008年2月27日)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