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小传

作者:陈锋 字数:12538 阅读:242 更新时间:2009/10/08

陈赓小传

陈赓,1903年2月27日出生于湖南湘乡县,原名庶康,字传谨,后改名陈赓。陈赓祖辈生活贫困,常处于衣不蔽体、食不裹腹的悲惨境地。其祖父陈翼怀“幼从戎为官致富,善战闻于当时”,对幼年的陈赓产生过很大影响。6岁至11岁时,陈赓读了几年私塾,12岁时入湘乡东山学堂学习,在这里初步接触了一些新的社会思潮。13岁时,陈赓为了逃避婚姻,便抱着闯荡世界的决心,入湘军当兵。1921年,陈赓谋得长沙铁路局办事员之职,因他在长沙和毛泽东等人组织的进步团体接触较多,使他的政治觉悟提高很快。1922年12月,19岁的陈赓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用热血捍卫真理的历程。1923年冬,陈赓被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录取,次年考入黄埔军校,11月底毕业后留校任第二期入伍生连长、第三期本科副队长。这一时期,陈赓参加了历次革命斗争:1924年10月,他参加平定商团的战斗,1925年6月亲历了沙基惨案。8月,廖仲恺被暗杀,陈赓在周恩来的领导下率队缉拿凶手,还在省港罢工委员会参与训练工人纠察队的工作,参加了扑灭杨、刘叛乱的战斗。

  第二次东征时,陈赓任第1纵队第4连连长,带领第4连浴血奋战,取得了惠州之役的胜利,因此,蒋介石很欣赏陈赓,指定陈赓率连队到东征军总指挥部担任警卫,后来东征军第3师全线崩溃,蒋介石让陈赓代理师长,组织抵抗。此时,第3师的溃败使身为总指挥的蒋介石茫然无措,极度灰心,直嚷着要“自杀以成仁”,陈赓只得耐心劝慰,在追兵将至的情况下,背着蒋介石撤往安全地带,又为东征大计冒着随时会遇到敌人、土匪、老虎的危险,翻山越岭,终于把信送到援军处,蒋介石得以完全脱险。这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陈赓救蒋的行为成为黄埔军校的佳话。1926年6月,陈赓被中共中央秘密派往苏联学习,次年归国回到南昌,后又转赴武汉,未料在武汉和爱情之神相撞,在受到两封信都被贴到墙上“公示”的待遇之后,终于以他的执着打动了地下党女党员王根英的心,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幸福地结合了。7月下旬,陈赓随周恩来秘密来到南昌参加南昌起义,在起义指挥部负责保卫工作。8月5日,在贺龙的第20军第3师第6团第1营担任营长,8月下旬,陈赓在会昌战斗中身负重伤,后辗转至上海。

  1928年4月,陈赓任中央特科的情报科科长,领导情报科创造出了一连串的奇迹。他将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派驻上海的特派员吸引到自己直接领导下,从而控制了国民党在上海的特务机关;把情报人员钱壮飞派进国民党中央组织部调查科,搜集到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钱壮飞还截获了顾顺章被捕叛变的消息,得到消息后陈赓及时赶赴上海,协助周恩来迅速疏散中央机关,避免了不可估量的损失。陈赓在特科工作期间,时而是全副武装的国民党高级军官,时而是身着西装革履的商贾人物,时而是身着工装的苦力,时而又是街头的算命先生,素有“多面人”之称。特科工作充满危险,陈赓总能凭自己的智慧和沉着化险为夷。一次,他受周恩来委派去天津建立一个特科性质的组织,一上车就被原黄埔军校教官钱大钧盯上了。面对钱大钧的试探,他打着哈哈说:“我现在做点生意,共产党嫌我落后,不要我了”,并巧妙地借机脱身,来到另一节车厢,又被钱大钧派人跟踪“请”了过去,尽管情况危急,他仍然装作含糊其辞:“像我这样的人,就是干也不会被重用”,并装出一副四处漂泊、郁郁不得志的样子,居然蒙混过关,安全抵达天津。

  1931年10月,陈赓奉中央派遣抵达鄂豫皖苏区,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第13师38团团长,11月晋升为新成立的红4军第12师师长。当时国民党以十几个师包围鄂豫皖苏区,准备进行第三次“围剿”。陈赓所率第12师及第10师30团奉命在黄安战役中攻占敌军两个前哨据点,进而围歼黄安守军。陈赓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的准备,充分发挥了他的指挥才能,指挥部队连续取得了黄安战役三个阶段的胜利,巩固了鄂豫皖根据地,使蒋介石陷于困境。实践证明,陈赓在隐蔽的地下斗争中是足智多谋、沉着冷静的情报工作者,在公开的武装斗争中他又是指挥若定、机智果断的帅才。

  黄安战役之后,红4军于1932年1月13日发动商潢战役,陈赓的第12师担当正面御敌的重任。陈赓成功地组织了豆腐店之战,顽强地阻击了刚投入鄂豫皖的蒋军嫡系部队,演出了被公认为商潢战役中最精彩的一幕。蒋军于7月上旬陆续展开“围剿”,而由于张国焘错误路线的指挥,红4军经受了异常严峻的考验,陈赓也在胡山寨一役中腿部负了重伤。他化装回上海治疗。1933年3月,陈赓在上海被叛徒发现而遭捕。蒋介石不惜利用种种卑劣手段企图争取陈赓转变。他先让叛徒顾顺章提着厚礼来劝降,遭到陈赓的无情拒绝后,又亲自发来电报,许以高官厚禄又遭到坚拒。蒋介石觉得陈赓是个人才,不惜两次在南昌屈尊接见陈赓,并向陈赓许愿:“只要你肯过来,愿意带兵,我马上给你一个师。哦!就是给你一个军,也不过一句话的事。"陈赓高声怒骂:“我陈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决不做你的狗官!”不久,经过党组织和宋庆龄等人的营救,陈赓逃离了虎口。

  陈赓辗转来到中央苏区,担任了红军第一步兵学校校长。1934年10月,陈赓被任命为干部团团长,带领干部团开始了长征。当时干部团不少人都曾受到“左”倾领导者的迫害打击,有的甚至是被判了刑的“犯人”。陈赓却充分认识到这支队伍的重要性和优势,坚持训练,并且屡建奇功。12月18日,中央红军决定向川黔边地区转移,干部团工兵连接到架设浮桥的任务。他们克服了水深流急、器材简陋、时间紧迫等困难,齐心协力,经两天一夜,终于在乌江天险上架起了浮桥,保证红军顺利过江。为了遵义会议能顺利召开,陈赓派肖劲光率部急奔遵义,肖劲光率部到达后,坚守遵义的屏障娄山关,有力地阻击了来犯之敌,为遵义会议的召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受到周恩来的表扬。1935年1月19日,中央红军在挥师北上途中突遇敌军郭祺勋部,由于对敌情判断失误,红军陷入困境,毛泽东急令干部团救援。陈赓遂率干部团英勇反击,有力地打击了敌人。毛泽东高兴地称赞:“陈赓行,可以当军长!”

  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与红15军团胜利会师,蒋介石趁红军立足未稳的时候,调重兵对红军进行东西合围,妄图消灭红军,红军面临着严重的威胁。11月3日,毛泽东等人决定在直罗镇地区迎击敌军。此时,陈赓改任红1军团第13团团长。13团的任务是拦住蒋军先头部队牛元峰的109师。军团参谋长左权见陈赓腿伤严重,劝他别上前线,自己可代为指挥。陈赓笑道:“人家新官上任三把火,你却泼我一瓢水。”左权又提出给他配马,陈赓说:“长征我是走过来的,不是骑马来的”,又拒绝了。因为当时马匹很缺,最后只得给他配一副担架。陈赓领到作战任务后高兴地打比喻说:“你们谁杀过‘牛’?中央红军进入陕甘后,老跟着啃屁股,干部团挨啃过,13团挨啃过。我们虽砍了它几下尾巴,都没老实。这回扛回‘牛’头了,狠狠给它一捶,然后就给它开膛破肚。”这牛指的就是牛元峰。陈赓考虑到109师是东北军,其东北老家被日本人侵占的实际请况,吩咐大家要政治宣传和武装斗争相结合,果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战斗中,很多东北军士兵乖乖地举手投降。13团没用多久便俘虏1000多人,牛元峰趁乱逃跑。陈赓奉命率部队西进至太白镇协同红2、4师歼敌一个团。直罗镇战役顺利结束。毛泽东称这次战役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之后,陈赓被晋升为新建红1师师长。

  1937年7月,日寇全面侵华,在民族危亡的关头,国民党在共产党的敦促下与共产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红军被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师、120师、129师。9月,陈赓被任命为第129师第386旅旅长。386旅是129师的主力,在抗战期间,以灵活的游击战连挫日寇,美国驻华武官卡尔逊上校称赞“386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1937年10月7日,386旅来到山西,在马山、长生口、井陉一带,积极配合友军御敌,打了几个大胜仗。10月25日,陈赓得到消息,日军第20师团的运输部队已向平定进犯,1000多人的辎重部队还在测鱼镇。陈赓推断,七亘村一定是敌人的必经之地,立即安排部队在七亘村设伏,将伏击队、策应队、预备队、游击诱敌队,安排得井井有条。不出所料,日军辎重部队果然大摇大摆来到伏击地,一时间,手榴弹腾空而起,亮闪闪的刺刀晃到鬼子眼前,道路侧旁伏击的第11、12连两连扑向敌群,敌人根本来不及组织抵抗,只得回撤,回撤途中又遭到截击。由于陈赓判断准确、组织严密,这一仗打得酣畅淋漓,仅两小时便击毙日军300余人,缴获满载军用物品的骡马300多匹。一时间,指战员都变成了“日本兵”:黄呢大衣、钢盔、皮靴、新枪,还有高头洋马及可供全旅一个月食用的干粮、罐头。胜利的欢笑漫山遍野。陈赓断定敌20师团还会从七亘村经过,不久又第二次设伏,这次伏击准备工作更细致,埋伏更隐蔽,任敌人把搜索的鼻子伸得再长,也没嗅出一丝危险的气息。这次伏击又取得了成功。陈赓超凡的指挥才能在这几次战斗中充分地显露出来。

  1937年底,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显得更为软弱无力,蒋介石已经做好了和日本和谈的准备,斗争的形势异常严峻。陈赓敏锐地预见到了形势的严峻,他鼓励部下:“我们应该在党的领导下,以布尔什维克的精神,艰苦卓绝的工作,铁一般的意志,准备应付今年将要到来的每一事变。”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陈赓率全旅指战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38年初,又取得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三战三捷的卓越战绩。

  1938年3月,中央军委令129师集中部分主力,寻机歼敌,以破坏邯(郸)长(治)公路日军的后方补给线。刘伯承决定派769团袭击黎城,引潞城之敌出援,386旅设伏寻机歼灭援敌。为了寻找设伏地点,陈赓一整天都在地图前苦苦思索,又带领部下到神头岭实地考察,竟然发现地图上所标深沟中的公路实际上却在山梁上,众人都怔住了。显然,这里是不可能设伏的。然而,陈赓却独具慧眼地注意到了公路边的废弃工事。经讨论终于决定利用不会引起敌人注意的废弃工事隐蔽,战场还是选在神头岭。部队经过周密的部署,巧妙的伪装,竟然连一丝痕迹都看不出来。那天,潞城日军1500多人护着千余匹骡马拉的辎重向黎城行进,根本就没有察觉到鼻子底下的危险。战斗打响了,平静的山梁忽然之间变成了喷发的火山,喊杀声震天动地,陈赓亲临阵地指挥,神头岭一役我军仅以240多人的伤亡换取了毙伤俘日军1500多人、毙伤和缴获骡马600余匹、缴获长短枪800余支的辉煌胜利。神头岭之役与平型关之役齐名,成为闻名中外的典型战役,日军统帅部把它作为典型战例来分析对付八路军的办法,129师师长刘伯承也把这一仗作为成功的吸打敌援的战例多次引述。然而,陈赓仍按自己的惯例认真总结了这次作战的缺点。随后的响堂铺之战同样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以至徐向前、邓小平急电刘伯承:“请速令动员至少四百以上民夫、驮驴赶来秋树垣搬运胜利品及伤员。”这次战役所使用的战术被日本随军记者称为“更为典型的游击战术”。

  1939年11月,陈赓成功地组织了香城固战斗,这次战斗被刘伯承称为“模范的伏击战”,蒋介石和卫立煌也公开致电嘉奖。正当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巨大喜悦之中时,陈赓却遭遇了人生最大的不幸,他深爱着的妻子,他离多聚少的“老朋友”王根英殉难了!陈赓闻讯肝肠寸断,悲痛难抑,他发誓要永远铭记她,并至少要为她“守节三年”。

  1940年,日军大肆推行“囚笼政策”,以封锁和分割抗日根据地。8月,八路军总部下令向侵华日军展开大规模的破击战。陈赓任太岳军区司令员,直接指挥这次破击战。8月20日晚8点起,周希汉率左纵队进击正太路寿阳至榆次段,炸毁了所有的铁路桥梁,肃清了沿线所有敌人据点及守备队。陈赓率第772团两个连强攻冶西,歼灭大部守敌。接着,陈赓亲率太岳部队强攻榆次城,经过几昼夜激战,全歼守敌。在这次战斗中,由于敌人负隅顽抗,大量施放毒气,陈赓和攻城部队指战员一日中毒数次,但仍坚持战斗,敌人最终未能逃脱覆灭的命运。

  1941年起,日军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最危险、最黑暗的阶段。陈赓组织部队和民兵协同作战,多次粉碎敌人的“扫荡”。他还创造性地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对日军据点进行长期围困,再施以政治和军事攻势,以逐步消灭和赶走敌人。其中沁源围困战被誉为“太岳抗日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延安《解放日报》社论)。1943年12月,陈赓参加延安整风运动。自1945年8月起,阎锡山充当内战先锋,率17000多人向我晋冀鲁豫腹心地带上党地区大举进攻。刘邓立即部署上党战役。陈赓返回解放区率太岳纵队参加战斗,相继取得了攻占长子、长治、北关等战斗的胜利。10月5日,太岳部队攻占老爷山。陈赓登上老爷山主峰发现敌人援军已开始向北逃,他当机立断,一面派侦察科长报告刘邓,请太行部队出击,一面命刘忠、楚大明率20团迅速赶到逃敌之前构筑工事进行堵截,又命772团、士敏独立团追击敌人。为保证战斗的胜利,陈赓特别强调不准中途出击。部队分头出动,陈赓蹲到路边土坎上,向战士们作宣传鼓动。追击部队当夜赶到土落村截住逃敌,全体指战员与二十几倍于自己的敌人展开激战,一次次挫败敌人的冲击。6日傍晚,刘邓指挥的各路主力源源赶到,三面合围,歼敌30000多人,生俘敌炮兵司令胡三余、师长张宏等人,敌援军总指挥、第7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在逃跑途中毙命。困守长治、等待援救的敌19军军长史泽波也在西逃途中被活捉。至此,阎锡山的精锐部队折损大半。10月17日,太岳军区主力部队组编为第四纵队,陈赓任司令员。

  1946年10月,国民党政府和中共中央同时颁布停战令,陈赓奉命前往临汾、太原参加和平谈判。为了坚持我党立场,击破国民党的造谣诽谤,陈赓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和太原中心执行小组赴绥远前线实地调查。当时阎锡山非法留用的日军600多人正向我军南山头阵地进攻,陈赓冒险到火线上制止,并亲手抓住一个日本兵,如山铁证迫使阎锡山再也无法抵赖留用日军的罪行,执行小组被迫公开承认阎军利用日军攻打我军的事实。

  1946年7月,国民党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同蒲前线敌军处于绝对优势,陈赓根据形势采取运动战多次击溃敌军,取得了闻夏、同蒲等战斗的胜利。9月22日,在临浮战役中,陈赓指挥部队向敌整编第1旅发起进攻,24日,全歼了所谓的“天下第1旅”,击毙敌第2团团长王亚武。这次战役是陈赓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灵活地将运动战和游击战结合起来,指挥部队英勇作战所取得的胜利。闻夏、同蒲、临浮,三战三捷,连党中央都夸奖,说是“出乎意料之外”。中央军委为此专门发出《关于陈赓纵队作战胜利通报》,高度评价了陈赓的指挥艺术。

  1947年夏,鉴于形势的发展,中央军委决定调陈赓纵队西渡黄河,配合彭总司令的部队进行陕甘宁边区保卫战,保卫党中央。陈赓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这个决策不够英明。7月19日,陈赓接受中央指示,去陕北开会。他来到党中央驻地定边县的小河村,毛泽东亲自出来迎接,一阵寒暄之后,毛泽东亲切地说:“你们在晋南打得很好,给了敌人致命的一击,把蒋介石吓坏了,现在要你们再吓吓蒋介石,这一次要把他吓疯。”陈赓在会议期间经过仔细斟酌和慎重的权衡,最终决定坦诚相见,把自己的意见毫无保留地倾吐给毛泽东。他认为党中央让他率部西渡黄河是消极防御,而不是积极进攻,应该“南渡黄河,东杀西砍,再给敌人胸膛插进一把刀子”。毛泽东激动地说:“好!好!你真不愧是陈赓,我知道你肚子里有绝的。”中央军委经过研究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刘邓、陈赓、陈粟大军布成“品”字阵势,互为犄角,向敌人展开大规模进攻,派陈赓兵团南渡黄河,由晋南挺进豫西,依托伏牛山作战。毛泽东向陈赓讲了“破釜沉舟”的故事,陈赓说:“主席,那我更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打到豫西去!”毛泽东风趣地说:“只要锅别砸了,船也别沉了。”1947年8月,陈赓率领由太岳纵队、第10纵队、第38军组建的兵团部队迅速渡过黄河,突破蒋介石的三百里黄河防线连续解放10座县城,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狼狈异常。不久,陈赓又遵循毛泽东的指示在伏牛山东麓展开主力,歼敌万余。11月,陈赓主持制定“豫西牵牛”计划,寻机歼灭李铁军兵团,以有力地配合挺进中原的中原野战军主力作战,李铁军果然中计,主力被拖到西峡口、夏馆一带达半个月之久。李铁军还得意洋洋地吹嘘已将陈赓“主力”逼进深山。这时,陈赓部队和华野部队在平汉路展开大规模破击战,取得巨大的胜利。蒋介石急忙调兵实施南北夹击,李铁军率整编第3师北上增援。陈赓马上下令变“牵牛”为“赶牛”,并请华野帮助。李铁军见势不妙,将部队撤至祝王砦地区进行防御。25日19时,进攻开始,26日20时,敌第5兵团之整编第3师被全歼,敌少将参谋长李英才、少将副师长路可贞等6000多人被俘获,李铁军仓皇出逃。人们称赞“豫西牵牛”是陈赓的杰作,而祝王砦地区“宰牛”则是“牵牛”的圆满结果,也是“牵牛”这一作战部署的锦上添花。

  1948年4月军区调整,陈赓任中野第4纵队司令员。1948年秋,华东和中原野战军联合发动了规模巨大的淮海战役。11月中旬,国民党军黄维兵团由平汉线东调增援徐州,沿宿蒙公路前进,中野被确定为歼灭黄维兵团的主力。陈赓奉命率4纵经八昼夜激战,配合兄弟部队把黄维兵团严密包围在双堆集,又改变攻击战术,命部队实施近迫作业,构筑交通壕,紧缩包围圈,粉碎了敌人的反击。这种战术在总攻作战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使敌人找不出丝毫对付的办法。12月6日,中野全歼敌第10师师部及两个整团,生俘代师长潘琦,10日,全歼敌14军军部及第10师两个整团,敌军长熊绶春被击毙,副军长谷炳奎、参谋长梁岱、副参谋长詹壁陶及第254,255团团长等被活捉。15日24时,黄维兵团被我军全歼,敌兵团司令官黄维,副司令官、85军军长吴绍周等被擒。1949年1月10日,杜聿明集团也被华野全歼,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是役,我军共歼敌55万余人,取得空前的胜利。

  1949年2月,中央军委下令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陈赓任兵团司令兼政委。在刘邓的指挥下,陈赓的第4兵团于23日全部渡过长江,向浙赣线挺进,沿途攻克了上饶、横峰等地。5月22日,解放南昌。26日,中央军委令第4兵团归四野指挥,进攻白崇禧集团。陈赓指挥第4兵团连续解放了十座县城,进入井冈山地区。6月,林彪决定在长沙、衡阳地区发动对白崇禧部的大决战,陈赓认为当时与白崇禧部决战的条件尚不成熟,毅然致电中央军委表明看法,并建议令部队迂回广东。他的意见得到毛泽东的充分肯定,陈赓按毛泽东指示指挥第4兵团与第15兵团进军广东,于10月14日解放了广州。部队连广州城都没进,就乘胜追击逃敌。正当围歼敌人在望的时候,林彪又下令:“如广州敌人逃窜,我不要追击……”电令下达到各军,陈赓考虑如果放走逃敌,任其逃到海南岛,将不利于我军解放海南岛,这也违背了毛泽东的指示,因此,急令各军按原部署行动。10月17日,毛泽东电令第4兵团乘胜追击,否定了林彪的命令。陈赓指挥部队终于在26日12时在阳江全歼逃敌近50000人,历时一个月的广东战役胜利结束。11月7日,陈赓兵团配合第四野战军各部发起广西战役,至12月14日广西全境解放。1950年1月,陈赓率第4兵团进军滇南,在蒙自袭击了敌人飞机场。在个旧、屏边地区歼灭敌第26军,在元江、滇池地区歼灭了敌第8军,活捉了敌副司令汤尧和第8军军长、自称“骁将”的曹天戈,并最后肃清了滇南残敌,解放了云南全省。2月,陈赓出任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3月上旬,陈赓兵团的两个师北上参加西昌战役,至4月7日全歼了蒋介石的最后一张“王牌”胡宗南集团。

  1950年,陈赓奉命率代表团赴越,帮助越共中央组织越北边界战役。陈赓以他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帮助越南人民解放了十余座城镇,歼灭法军九个营,远远超过越共中央和越军总部原定歼灭法军五个营、解放高平的目标,大大提高了越南人民军的战斗力和胜利的信心,粉碎了法军对中越边境的封锁,为越南北部和印度支那的解放奠定了基础。越北边界战役胜利后,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盛赞陈赓“具有老布尔什维克的风格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是年秋,美国发动了大规模侵朝战争。1950年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1951年6月,中共中央任命陈赓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8月,陈赓率部入朝,被任命为志愿军副司令员。1952年4月,彭德怀因病回国治疗,陈赓代理彭总司令的职务。陈赓直接指挥构筑了以坑道为骨干的阵地防御系统来对付美军疯狂的“钢铁战术”。在著名的上甘岭战役中,我军的防御系统经受了世界战争史上美军集中火力狂轰滥炸的最严峻的考验。1952年6月中旬,陈赓奉调回国,途经平壤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盛情款待,并授予他一级独立自由勋章。

  原来,中共中央急召陈赓回国是让他筹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53年9月1日,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事工程学院成立。陈赓任学院院长兼政委。1954年10月,他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1955年9月,陈赓被授予大将军衔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并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1958年,陈赓被任命为国防科委常务副主任,1959年9月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1961年3月16日8时45分,陈赓因心肌梗塞医治无效,不幸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作者点评

  陈赓,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这位湘军老兵的孙子,在短短五十八年的生命历程中,有近四十年就是在战火中度过的。他亲身经历了大小战斗数百次,这在二十世纪世界各国将领中都很少见。他的革命生涯充满了传奇色彩:13岁便穿上戎装,东征时在火线上救下欲寻死的蒋介石,在中央特科九死一生,历尽艰险,被捕后大义凛然、坚贞不屈,战场上指挥若定、威震敌胆,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率部挺进豫西,逐鹿中原,取得巨大成功。

  陈赓性格坚毅,敢爱敢恨,敢于直言。他以毕生的热情追随共产党,为了中国革命事业出生入死,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但是在关键时候他也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他曾在革命战争时期大胆推翻了毛泽东的一项战略决策,进而提出更加切合实际的见解,博得毛泽东的连连称赞,连朱德、彭德怀都心服口服。在解放战争后期,他曾三次和林彪在作战方针上产生分歧,最后中央军委都采纳了陈赓的正确主张,显示出他卓越的指挥艺术和顾全大局、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

  陈赓在军事方面战功卓著,而且在秘密战线、政权建设、统战工作、人才培养、国防科研等方面也都有伟大的贡献。这些功绩,一方面来自于他的长期艰苦斗争实践,一方面也来自于他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陈赓长期以来养成习惯,每次作战后都要总结经验教训,那怕是大家公认的大胜仗,他也要找出作战中的不足,以指导以后的斗争。他还注意学习和钻研,重视调查研究,这使他能够清醒地认识所面临的形势并迅速作出准确的判断,采取果断的决策。

  陈赓的传奇故事不但在人民中广为传颂,并且连他的敌?人——?国民党高级将领也交口称赞。他为人热情诚恳,耿直谦虚,风趣幽默,他出现的地方往往笑声不断。他的革命乐观主义,他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常常强有力地感染着周围的人,使人们不由地喜欢他,亲近他,佩服他,并不知不觉地要求自己向他看齐。

  陈赓将军离开我们已有四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他传奇的一生,他天才般的指挥艺术和领导才能,他高尚的情操,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并将世代流传下去。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徐海东小传 下一篇:粟裕小传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