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酒第十七

作者:陶渊明传 字数:15983 阅读:352 更新时间:2011/08/29

述酒第十七



  公元419年(晋恭帝元熙元年)正月,朝廷“征召”在彭城的刘裕入朝,要将他进爵为宋王,刘裕还假惺惺地推辞,直到这年七月,才接受宋王的诏命,以寿阳作为王国的都城。宋国的官吏建制同朝廷完全一样,刘裕建立起了自己的“影子内阁”。他一边步步为营地做着篡位的准备,一边严密监视朝野上下的反应,看还有没有敢于反对自己的人。没有,一个也没有,近二十年来他一直在处心积虑地攫取权力诛除逆己,现在满朝文武没有一个人敢发出不同的声音。朝野上下包括平民百姓,都在平静地等待着倾听旧王朝的哀乐低回,观看新王朝的粉墨登场。

  这年九月九日,六十八岁的陶渊明坐在自家庭院中,面对着东晋王朝的最后一个秋天。

  满园菊花都要在重阳佳节争奇斗艳,开得绚烂多姿,一如往年。然而今年的重阳节,陶渊明却无酒可饮,无法将菊瓣放到酒杯里观赏品尝。庞遵已经调到京城建康去了,任司徒徐羡之的主簿,再也不能给他送酒来。王弘虽然也派人给他送酒,但不是定期定量,人家刺史大人管多少人多少事,哪能老把一个孤贫老朽的陶渊明放在心上?他虽然也算陶渊明的知己,但彼此的情谊毕竟不能和南山脚下志同道合的隐士们相比,就是比起当年的颜延之来,也隔着好几层。今天是重阳节呀,他就忘了陶大诗人要喝酒吗?忘了就忘了吧,陶渊明也不能去要呀。

  南山脚下的隐士,去世的去世,出山的出山,只剩下陶渊明一个孤老头子。他一个人枯坐在柳树下,遥望着天上的白云飞鸟,怔怔地出神。阵阵秋风吹拂到脸上,片片枯叶掉落在身边,他似乎全无知觉,一动不动地坐着,一坐就是好几个时辰。他也成了园中的一棵树,一棵已经枯槁了的老树,在秋风中凋落了所有的叶子,只剩下清瘦的枝干等待着冰封雪裹的严冬……

  愤怒并不能持续太久,否则精神就会崩溃,而悲伤的极限就是心灵的死寂。“哀莫大于心死”,陶渊明不再对北伐的半途而废耿耿于怀,也准备平静地接受东晋王朝的覆灭。作为陶侃和孟嘉的后人,作为一个把“忠孝节义”看得比生命还重的儒士,陶渊明对东晋王朝,当然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和不可动摇的忠心。他当然痛恨刘裕夺取了司马氏的天下,但他更痛恨的是刘裕为了个人野心竟然轻易放弃北伐大业,放弃一百多年来整个民族都在期盼的统一和复兴。他最痛恨的是这个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世道,是道德的败坏和人心的沉沦。为了躲避官场的刀光剑影,他回到了田园,为了挣脱世俗的名缰利锁,他选择了躬耕,而要洗涤内心深处的悲伤愤怒,他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自然……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人们都忧虑生命的短促,个个都盼着成为寿星。日月轮回四季更替,佳节的到来使我有了久违的好心情。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你看哪,晶莹的露珠在落叶上眨眼,空气是那么澄净,日月星辰显得分外光明。春天的燕子早已没有了踪影,雁群在高天里流淌着悲音……心如死灰,身如槁木,一个老人独自坐在秋风里,侧耳聆听这天籁之音!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饮酒能够祛除人生的忧虑,赏菊能够消解颓废的心情……内心深处真的已经风平浪静?一个身居蓬门蒿院的贫寒隐士,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东晋王朝大厦将倾!

  “尘爵耻虚罍,寒华徒自荣;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我的酒杯已经积满灰尘,酒樽更是有点难为情,菊花徒然在寒风中开放,我却一直没有赏花的心情。整整衣襟独自在秋风中咏叹,沉思默想勾起难得的诗兴。盘桓休憩本来有许多欢乐,隐居躬耕难道就一事无成?

  陶渊明始终坚信,他虽然将默默无闻地度过此生,但他的诗文辞赋,一定会流传后世。也许一千五百多年后,还将有人能够理解他在东晋王朝最后一个重阳节的心情……


  忽然听到有人敲响柴门,陶渊明急忙过去打开,原来是王弘派人送酒来了!


                      2

  到了这年年底,刘裕篡位的野心终于按捺不住了,他掌权已经快二十年,如今已经是五十七岁的人,来日无多,他不能再等。他授意朝廷给自己加“殊礼”,让自己的王太妃进号为“太后”,让自己的世子进号为“太子”。现在就剩下他没有进号为“陛下”了。这实际上是给群臣一个暗号,希望群臣都来劝进,让晋恭帝把帝位禅让给他。但劝进劝错了就要掉脑袋,而且还要留下千载骂名,因此刘裕本人不开口,谁也不敢贸然替他张罗。

  新年终于来临,公元420年(元熙二年)元日,在宋国举行的庆贺新春的元会上,刘裕说了一番意味深长的新春贺辞。他说,桓玄篡位的时候,他首倡大义,复兴了晋室,随后又南征北战,平定四海,蒙受了九锡的恩典,有了显赫的名位;俗话说,物忌盛满,非可久安,现在年近衰暮,他打算奉还宋王的爵位,到京城去养老。

  宋国的文武官员在杯觥交错、酒酣耳热之时,只知道歌颂刘裕的功德和谦让,没有人听出这番话里有什么弦外之音,只有宋国的中书令傅亮多长了一个心眼。宴会结束后回家的路上,他再三思量刘裕的这番话,想到他说要到京城去养老……终于恍然大悟,急忙赶回宋王王宫。这时宫门已经紧闭,傅亮叩门请求刘裕接见。他一见刘裕,不讲别的,只说“小臣想暂时回到建康去”。刘裕心照不宣,只问“要带多少人去”。傅亮答“几十个人就可以了”,随即告辞出来。

  傅亮回到建康大肆活动,四月里诏命下达,要刘裕入朝辅政。刘裕知道大事垂成,作了必要的安排后,在六月间来到建康。傅亮早已起草了禅位诏书的草稿,送到晋恭帝司马德文面前。晋恭帝早就料到了这一天,立即拿起御笔,痛痛快快地照抄不误。他一边抄一边对左右侍从说:“桓玄猖獗之时,晋朝天下已失,以后全靠刘公扶助,又延续了二十年。今日禅让,我心甘情愿。”

  禅位诏书下达,刘裕照例要谦让一番。当他推辞的奏疏送到内宫,晋恭帝已经逊位,从皇宫迁回到琅琊王的王府。奏疏没人接受,傅亮安排陈留王司马虔嗣带着满朝文武二百七十多人以及宋王王国的臣僚,一齐上表劝进。一而再,再而三,好戏终于演完,刘裕不再推辞。

 公元420年(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十四日,刘裕正式坐上皇帝宝座,改国号为宋,改元永初,他就是宋武帝。东晋从司马睿于318年在建康开国,传了十一世,到司马德文逊位而亡,共历一百○三年。

  刘裕的登基大典自然庄严隆重,戍守各地的方镇大臣都去进贡朝贺,王弘也在其中。他的曾祖父是东晋王朝的开国丞相,他也算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历史见证人,所以刘裕一见到他,就得意而又伤感地说:“我本是布衣,做梦也不曾想到有今日。”

  王弘巧妙地回答:“天将降大任于陛下,陛下岂能推脱?”

  刘裕登基之后,奉晋恭帝为零陵王,建新宫于秣陵县,司马德文凄凄惨惨地离开了建康。想当年桓玄流放司马道子出建康的时候,王弘还洒泪相送,而现在司马德文离开建康,他毫无哀戚之情。多年的仕宦生涯早已将他的棱角磨平,也将他的心肠磨硬。以王谢两家为代表的世族子弟,在意的只是自己家族的兴衰存亡,对司马王朝已经毫无感情。

  刘裕又下达诏书,宣布晋朝以前分封的爵位,都不算数,但始兴、庐陵、始安、长沙、康乐五个郡公爵位,只降爵为县公及县侯,以供奉王导、谢安、温峤、陶侃、谢玄的祀庙。长沙公陶延寿被降爵为醴陵县侯,算是比汉朝的召平强多了,没有被扫地出门。


                       3

  刘裕篡位登基的消息,是小儿子陶佟去寻阳城卖鱼回来告诉陶渊明的。陶渊明轻轻地“哦”了一声,然后三天没有说一句话。他没有捶胸顿足,没有呼天抢地,也没有流一滴眼泪。他只是静静地半躺在软榻上,眼睛直勾勾地注视着屋顶的天窗,长久地出神。只有眼皮偶尔还眨动一下,昭示他的灵魂并没有出窍。

  他就那么呆坐着,直到家人叫他吃晚饭,他也不应声。陶佟媳妇把饭碗端到他手上,他夹住筷子扒拉了几颗饭粒到嘴里,嚼了嚼,然后就放下了饭碗,仍旧那么呆坐着出神。翟夫人走到他跟前,想说点什么,又没有说出口,默默走开了。儿子媳妇更不敢劝他,大家都明白,他心里非常难受。

  这样一直坐到深夜,翟夫人叫他脱衣就寝,他才起身。默默地脱了衣裳,躺到了床上。那天夜里他辗转反侧,闹腾了一夜,弄得翟夫人也没有睡好。翟夫人屡次问他怎么了,他也不肯说一句话。

  第二天他仍旧躺在床上,不肯起身,也不吃一点东西。看他的脸色逐渐发黄发亮,目光还是那么直勾勾的,似乎得了什么大病。翟夫人有点害怕,让陶佟找来住在南村的陶份陶佚,一起商量个对策。三兄弟想出几条主意:一是从今以后谁也不要在家里提晋宋易代的事;二是买一樽好酒回来,老爷子肯定还是要喝酒的,喝了酒也就肯吃东西了;三是把家里的孩子都接来,小孩子一跳一闹,老爷子的心情就会好多了。

  这几条还真管用,好酒端到陶渊明手上,陶渊明就喝了起来,然后再给他拿点下酒菜,他也就吃了。喝晕乎后倒在床上就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三天清晨,他的气色好了许多,自己穿衣起来了。虽然还是不说话,但喝下去了早晨的稀粥。快到晌午时分听到院子里热闹起来,住在寻阳城里的陶俨陶俟也带着老婆孩子来了,加上陶份陶佚家的孩子,七嘴八舌地闯进屋,都喊着“爷爷”扑了过来。

  陶渊明把最小的孙儿揽进怀里,想把他抱起来,抱了几下,居然抱不起来!

  上个月这小孙儿还来园田居住了几天,陶渊明抱着他在园子里到处玩耍,仅仅过了一个月,怎么就抱不动呢?不是孙儿长胖了,而是他由于过度抑郁悲伤,再加上老不吃东西,身体已经虚弱无力了。

  这件小事震动了陶渊明,吃午饭时他的饮食恢复正常。等到吃晚饭的时候,饭量居然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吃完饭,趁着五个儿子都在,他说出了三天来的第一句话:“明天我要去扫墓。”

  第四天清晨,陶渊明一家老小,浩浩荡荡地来到南山脚下的陶家墓地。陶渊明不顾年高体弱腿脚有疾,执意要亲自打扫墓道。家人阻拦不住,只好争先恐后地抢着扫,让他少干一点。小儿子陶佟紧跟在父亲身后,怕他摔跤。正是炎天暑热天气,有几次陶渊明恍惚要栽倒,但又坚持着没有倒下。

  打扫完了墓道,陶渊明又一块一块地擦洗墓碑。每一块墓碑抬头的那个“晋”字,他擦洗得格外仔细。这样一直干到晌午,才将墓地整饬一新。摆上了猪牛羊三牲和果蔬酒米,香炉里升腾起袅袅青烟,片片纸钱焚化后的灰烬在空中飞舞,陶渊明跪倒在地,深深下拜,抬起头来的时节,不禁老泪纵横……

  晚上回到家中,陶渊明对儿子媳妇们说:“你们都记住,先朝的那个陶渊明已经死了,你们的父亲现在叫陶潜,潜心笃志的潜。”

  陶渊明更名陶潜,表明了自己忠于晋室、绝不出仕刘宋新朝的决心!

  那天深夜,陶潜铺纸研墨,提笔拈毫,想写一首诗抒发悲凉的情怀,但心乱如麻,什么都写不出来。他只好搁笔,颓然倒在了床榻上。


                      4

  这年秋天,王弘送西阳太守庾登之回京都,送豫章太守谢瞻赴任,在湓口南楼摆宴饯行,邀陶潜参加。在那次宴会上谢瞻给陶潜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他才三十八九岁,却面色苍白,气虚体弱,咳嗽不止。整个宴会中他的眉头一直紧锁,似乎天生如此,从来就没舒展过。王弘想送他几副名贵的药材,他却婉言谢绝,对王弘说:“生不必喜,死不必悲,延医问药,自寻烦恼。我死不足惜,日后王大人如能念及旧谊,眷顾我谢家门户,就感激不尽了。”

  谢瞻是谢玄的孙子,他的堂叔谢澹为刘裕主持了受禅仪式,亲自将象征皇权的玺绶从晋安帝身上解下来,佩带到刘裕身上,被刘裕封为光禄大夫,官居极品;他的弟弟谢晦现在是侍中,参掌朝廷机要,更是刘裕的心腹死党。谢家眼下正是煊赫辉煌的时候,陶潜没料到谢瞻竟会如此颓唐,居然讳疾忌医甘愿等死。

  事后陶潜向王弘询问,才解开了心中的疑团。原来谢瞻一直担心年方而立的弟弟谢晦热衷进取权势太重,会给谢家闯下大祸。自从在征讨司马休之的战役中舍身劝阻刘裕不要冲锋陷阵后,谢晦越来越被刘裕信重,一天天进入最高权力斗争的旋涡中心。每次从彭城回到建康,巴结逢迎他的人趋之若骛,车马盈门,宾客满座。谢瞻告诫弟弟要急流勇退,万万不可干预时政,更不可插手刘裕的家事,谢晦却充耳不闻,我行我素。谢瞻一气之下用篱笆将庭院隔开,眼不见为净。他多次向刘裕陈请,要刘裕将谢晦降职使用,以保全门户,刘裕始终不允。刘裕想让谢瞻出任吴兴太守,谢瞻觉得吴兴太惹眼,要求改任不起眼的豫章太守,眼下正去豫章赴任。

  谢瞻很了解他的弟弟,谢晦虽然精明能干,但年轻气盛,对官场险恶并没有看透,不知止足,将来个人身败名裂是小,只怕还要给谢氏家族招来弥天大祸。他忧愤交加,终于身染沉疴,日渐消瘦,但他拒绝延医问药,分明是在等死。他私下对人说,不能长寿正是福份,两眼一闭,忧惧全消,此生虽然毫无作为,却也没有毁损门户,无愧于列祖列宗。谢瞻以死避祸,使陶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仕途险恶,觉得自己当初归隐躬耕的人生抉择是完全正确的。

  夕阳欲沉未沉,江面半红半紫,南楼上秋风浩荡,四人衣带飘举。他们遥望庐山,俯瞰长江,把酒临风,即席赋诗。陶潜吟诵出《于王抚军座送客》,在四人的诗作中被公推为第一。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今天的秋天格外凄凉肃杀,花草树木早早就枯萎衰颓。在寒霜降落的九月天气,我登上高楼,送友人东归……这是刘宋新朝的第一个秋天,在陶潜看来,自然是凄风苦雨,残杀了所有的生灵!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瞻夕欣良宴,离言聿云悲。”看哪,那缕缕寒气从山涧中溢出,游云被倏忽吹散,多么孤苦无依。水中的洲渚能寄托多少遐思?风向西吹,水向东流,风吹水面,掀起阵阵涟漪。眺望日暮时分的山光水色,在这丰盛的送别晚宴上,让我们彼此诉说离别的话语,但不必过分地哀伤饮泣……陶渊明的秋天一直是豁达爽朗的,而陶潜的秋天则是那么凄恻悲怆。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清晨飞出的鸟儿陆续回巢,夕阳渐渐收敛起余辉。席终宴散就要各奔前程,何必停车驻马,惆怅徘徊?眼看着归去的孤舟渐行渐远,送别的心情也在默化潜移……

  陶潜和这三位官员走的是完全不同的道路,虽然生活贫寒困苦,但不用提心吊胆地在刀光剑影中周旋。他比谢瞻幸运,谢瞻要对整个谢氏家族的命运负责,要保证这艘显赫荣华的世族大船在波峰浪谷中平安航行,他竭力想把它驶向安全的港湾,但弟弟谢晦却要把持着它向惊涛骇浪中挺进!为此他心力交瘁恐惧忧虑,最后只好拿死亡来逃避责任。

  这是谢瞻的最后一个秋天,下一年春天他就在建康病逝,死在了祖上世代居住的乌衣巷里。而五年之后,谢晦果然身败名裂,谢家子弟有八人受到株连被杀头,而将他们置于死地的,正是王弘兄弟。


                       5

  归隐田园也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生活的饥寒困苦。这年夏天江州发生了几十年罕见的特大旱灾,旱灾过后又遭遇虫灾,到了秋天收获的季节,一连许多天阴雨连绵,庄稼大半都烂在了田地里。最后收获上来的粮食实在少得可怜,根本不够一家二十多口填肚子。陶家只好早晚都喝稀粥,只有中午才能吃一碗干饭,全家老少都饥肠辘辘,面黄肌瘦。到了冬天庞遵从建康来信问候,陶潜在回信中赋诗一首,写出了生活的困顿艰辛。

  这首诗的诗题是“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汉乐府中有相和歌辞一类,楚调曲是相和歌辞,其中有怨诗行。陶潜写这样一个诗题,主要是为了隐晦地表达对刘宋新朝的怨恨。邓治中以前也在王弘的刺史府里供职,是跟着庞遵一起到建康徐羡之手下任职的,陶潜以前和他认识,诗题中也提到他。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天公地道距离人世太遥远,鬼怪神仙我都茫然无知……既然天道不公,那么刘宋取代司马晋,也就不是什么天意如此;既然鬼神不灵,那么我一生的贫穷坎坷,也就不是什么命中注定!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回想我这一生,十五岁结发的时候,就养成了善良忠厚的品行,然后努力修持了五十四年,到现在已经是七十老翁,还从来没有什么言行违背自己的良心。弱冠之年我外出游学求官,一路上艰险坎坷,见惯了世态炎凉;成家之后妻室又连连夭折,如果真有鬼神,那他对我陶潜实在太不公平。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今年可是大灾之年,夏天骄阳似火井枯河干,然后螟蜮害虫肆虐稻田,等到秋天又遇到狂风暴雨的摧残,最后打上来的粮食,实在少得可怜!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夏季昼长夜短,白日里饥肠辘辘,实在难熬;冬天的夜晚没有厚棉被盖,冻得哆哆嗦嗦,更是苦不堪言。饥饿真是折磨人啊!半夜里饿得睡不着觉,想着到了清晨就能喝到那一碗稀粥了,就坐起来盼着雄鸡早点啼鸣,盼着窗纸早点透亮……盼啊盼啊,总算盼到天明,可一碗稀粥溜下去,肚子还是咕咕直叫,饥饿的感觉反而更强烈了!只好再盼着快到晌午,盼着一天里那唯一一碗干饭,等那碗干饭吃下去,肚子总算不叫了,可心里还是惶恐不安,老想着它什么时候又会叫起来……过不了两个时辰,肚子又开叫了,一直叫到晚上再喝稀粥,也不停止。黄昏是一天里最难熬的时刻,直觉得肠子都粘连到了一起,格外疼痛难忍,这时就盼着夜幕早点降临,盼着早点入眠,祈望进入梦乡就能摆脱饥饿的折磨……然而真正躺到床上,却又盼望起了清晨的那碗稀粥……

  多么真切的饥饿体验呀!后世那些养尊处优饱食终日的文人学士们,怎么可能有陶潜这样对贫苦生活的真实体验,又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凄恻动人的诗句呢?难怪他们一厢情愿地和陶拟陶,能够模仿的却只是陶诗的皮毛。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吁嗟身后名,于我若浮烟。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眼下的饥寒困苦,都是因为我选择了归隐躬耕的生活,所以我从不怨天尤人,只是目前的时局,令我忧虑担心。也许身后会留下隐士的大名,但功名利禄,对于我就像天上浮动的云烟。满腔感慨无处倾诉,只能独自在北窗下浅唱低吟,到那里去寻找听得懂高山流水的知音?

  身后名对于生前身,的确是毫无用处,但却能够使陶潜的诗歌永远流传,即使历经千载之后,也不乏能够理解他的知音,他的情操和品格,也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每一天的饥寒困苦,都是那么有价值。


                       6

  公元421年(永初二年)六月,宋武帝刘裕派曾在司马德文身边做过郎中令的张伟,带着毒酒去毒死司马德文。张伟走出宫门,长叹道:“毒死故主,以求自己苟活,实在是太可耻了。还不如自己死了吧!”他在途中将毒酒一饮而尽,跨进家门,毒性发作,倒地而死。司马德文因此多活了一些时日。

  司马德文王妃褚氏的哥哥、太常卿褚秀之和侍中褚淡之,是刘裕的亲信。过去司马德文每次生了男孩,正当呱呱坠地之时,刘裕都叫这两个小舅子暗暗害死,以断绝司马家的后代。司马德文退位后,担心自己被毒害,只和褚妃朝夕相处,由褚妃亲自动手在床前烧饭做菜,别人就下不了毒手。

  九月里,刘裕下令褚淡之等人去探望褚妃,褚妃不得不在别的房间接待。这时,武士们从墙头爬进司马德文的卧室,逼迫他喝毒酒。他拼死不从,苦苦哀求说,他是信佛的,佛教的规矩,自杀者来世不能托生为人。武士们见他可怜,就拿被头盖住他的身体和脸,活活地把他闷死了。

  晋安帝司马德宗和晋恭帝司马德文,一个是被勒死,一个是被闷杀。但宫廷里的内幕民间无法得知,在民间传说中,这两位末代皇帝都是被毒酒毒死的。陶潜专门写了一首《述酒》诗,哀悼这两位末代皇帝。为了避免刘宋新朝的追查迫害,不得不写得十分隐晦。经韩子苍、赵泉山、汤汉等历代学者的多方考释,今天已大致可通,但个别诗句仍然有许多种解释,莫衷一是。


                      7

  这首诗的标题旁有一个题注:“仪狄造,杜康润色之”。仪狄是夏禹时代酒的发明者,而杜康是西周时人,正是在他改进了酿酒技术后,酒才风行于天下。初读这个题注,人们以为陶潜这首诗是在记述酒的发明发展史,其实根本不是。陶潜在这里用了影射手法,实际上是以仪狄影射桓玄,以杜康影射刘裕。桓玄篡位时用毒酒鸩杀了司马道子,而在陶潜听到的传闻中,晋安帝司马德宗和晋恭帝司马德文,也都是被毒酒毒死的。这首诗里的“酒”,实际上指的是毒死司马皇族的毒酒,这首诗实际上是在感叹东晋王朝的灭亡。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重离”为周易八卦之一,“离”为火为日,天上的太阳暗喻地上的皇帝。司马氏的先祖出自古帝高阳之子重黎,为夏官祝融。“重离”与“重黎”谐音,指代司马王朝。太阳照到南边的陆地上,暗喻晋室南渡,东晋开始。“鸣鸟”暗喻东晋初年名臣荟萃,如祖逖、王导、温峤、郗鉴、陶侃等人,都立下了赫赫功勋。

  “融风”是春天的东北风,司马氏祖出夏官祝融,所以“融风”也指代司马帝风。秋草虽然还没黄,可春风早已消失无踪,司马晋朝的运祚已趋衰颓。

  这四句诗概括了东晋从开国到衰亡的百年沧桑,从中不难看出,这首诗是一首政治诗,谈论的正是晋宋易代的重大历史事件,难怪陶潜要用如此隐晦曲折的手法了。

  “素砾皛修渚,南岳无馀云。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素砾”是白色的小石子,比喻王敦、苏峻等犯上作乱的奸邪。“南岳”是衡山,在今天湖南境内,诗中指代东晋政权。山上的云就是东晋王朝的祥瑞之云。这些小石子在长江边闪着凶光冒着邪气,将南岳山头的祥瑞云气冲散了——也就是说,东晋王朝从开国之日起,就不断发生奸邪篡逆叛乱之事,国势一天比一天衰落。

  刘裕在义熙二年(公元406年)被封为豫章郡公,“豫章”在这里就是指代刘裕。“重华”是舜的号,他的坟在湖南零陵的九嶷山,而晋恭帝司马德文逊位后正是被封为“零陵王”,“重华”在这里暗指司马德文。在平定桓玄之乱的过程中,以刘裕为代表的寒门庶族将领,逐渐掌握了军政大权,以王谢为代表的世族官僚,逐渐成为他们的依附势力,最后东晋王朝终于覆灭,刘裕建立了刘宋新朝,东晋末代皇帝司马德文,虽然谦恭逊位,最后也难逃他的魔掌!

  这四句诗紧接前文,交待了晋宋易代和司马德文的惨死,进一步点出主题。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义熙十四年(418年)的时候,有人向刘裕敬献“嘉粟”,刘裕献给晋安帝,晋安帝让刘裕保存。“嘉粟”是一茎多穗的稀有禾谷,古代认为是祥瑞之物,一旦出现就昭示着要出圣人。晋安帝让刘裕保存“嘉粟”,暗示自己准备将天下禅让给他。可就在那年年底,刘裕命人将晋安帝害死,又立司马德文为皇帝,以应“昌明之后有二帝”的谶语。

  “西灵”应当作“四灵”,指龙凤麟龟四种祥瑞之物,陶潜可能是故意写错,以免被当权者看懂。四种祥瑞之物都被刘裕驭使,暗喻他杀害天子篡权夺位的罪孽。

  这四句写陶潜当初听到晋安帝被害的消息,义愤填膺,悲哀难抑。多少个夜晚他流泪叹息,一直到雄鸡啼鸣还难以入眠。而如今连已经逊位的晋恭帝竟然也惨遭杀害,诗人的悲愤更是无法言喻!

  “诸梁董师旅,羊胜丧其身。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诸梁”指沈诸梁,是战国时楚国的大将。“羊胜”应该作“羋胜”,陶潜也是故意写错。羋胜是楚国王族,他的父亲太子建在郑国遇害,他想报仇,楚国的令尹子西不从,他就杀了子西,将楚惠王赶出国境,自立为楚王。沈诸梁闻知后就率领军队攻打羋胜,羋胜战败自杀,楚惠王得以复位。陶潜引出这个典故,是为了影射刘裕举义推翻桓玄之事,也颇有讽刺意味:你刘裕是靠着推翻篡位夺权的桓玄掌握军政大权的,而你现在也做出篡逆之事,原来你与桓玄是一丘之貉!

  曹丕建立魏国后,封让位的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让他迁居出洛阳,但并未加害,山阳公刘协得以终其天年。陶潜引出这个典故,更是在责骂刘裕,骂他连已经逊位的司马德文都要杀害,连曹丕都不如!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汉朝的卜式是放羊的高手,曾经对汉武帝说:“治理人民和放羊的道理有些相似,我放的羊全都要是能够按时起居的,只要有偷懒睡觉的就杀掉,害怕它们败坏了整个羊群。”陶潜引用这个典故,暗喻刘裕为了达到篡晋称帝的目的,二十年来处心积虑地诛除异己,过去协同他讨灭桓玄的刘毅、诸葛长民、司马休之等人,都先后被杀。“安乐不为君”,是指褚秀之、褚淡之等人媚宋求荣,协同杀害晋安帝和晋恭帝。

  “平王”在这里是指代“平固王”,元兴二年(403年)桓玄篡位称帝,封晋安帝为“平固王”,将他从建康赶到寻阳。“峡中纳遗薰”用了《庄子》里的一个典故,讲古代越国连续有三个国君被杀,王子廀本该即位,但他怕死跑到丹穴躲藏起来。越国人到丹穴去请他,他躲藏在峡谷里不肯出来。越国人就点燃艾草,用浓烟将他薰了出来。他登上王车仰天长叹:“为什么一定要我来当国君呢?”陶潜用这个典故,暗喻司马德文是被刘裕逼迫才继位称帝的,如今也被杀害,刘裕的心肠何其狠毒!

 “双阳甫云育,三趾显奇文。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阳”为日,两个“日”组成一个“昌”字,是指晋孝武帝司马昌明。他生个两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晋安帝和晋恭帝。传说晋简文帝司马昱曾经见过一条谶语:“晋祚终昌明”。根据谶语以为孝武帝无子,谁知他竟生了两个儿子,在他死后将晋朝延续了二十几年。

  “三趾”是指三足乌,神话传说中背负太阳的神鸟。传说只要看到它飞停到屋顶,世上就会出天子。这一句暗指刘裕为了应证“昌明之后有二帝”的谶语,杀晋安帝立晋恭帝,后来又将已经逊位晋恭帝害死,滥杀无辜,荼毒生灵。

  王子晋是传说中周灵王的太子,擅长吹笙,修炼二十年后成仙,骑着白鹤飞上天去了。陶潜在这里隐去一个“晋”字,只写作“王子”,正说明这两句诗暗喻晋王朝的覆灭。“日中”是正午,“正午”在古代又称“典午”,而“典午”是有晋一代人们为了避讳专门用来指代“司马”的词。“典”与“司”意义相近,而“午”在干支中的属相正是“马”。“河汾”指黄河和汾河,是西晋王朝的发祥之地。这两句话进一步暗喻晋朝气数已尽运祚已终,表达了诗人沉痛的心情。

  这四句诗在字面上组成非常奇幻凄艳的神话意境:重生的太阳相继从天空落下,三足乌衔着谶语来到人间,王子晋吹笙骑鹤飞上了西天,正午时分翱翔在黄河汾水上空……而喻指的却是晋朝终于覆亡皇帝相继被杀的历史事件。

  统治当代诗坛的象征手法和意象群诗体,其实在《离骚》中就有,我国古代诗人也都会玩,而且都玩得很棒。但他们绝不像时下的诗人们瞎玩滥玩,玩得不成名堂。陶渊明的这首《述酒》,就是很好的范例。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春秋时越国人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报仇雪耻攻灭吴国后退位隐居,被封为“陶朱公”。陶潜在这里故意隐去一个“陶”字,正是为了用“朱公”指代自己。他借范蠡隐居的典故表达自己在晋宋易代后的决心,一定要闲居避世,远离人世间的扰攘纷争。

  “西岭”指西山,也就是首阳山,伯夷叔齐在商周易代后隐居到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后活活饿死。陶潜要求自己以伯夷叔齐为榜样,绝不作媚宋求荣的不忠不义之事。宁可饿死,也不到刘宋新朝去做官求禄!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老天爷要我陶潜活多少年,我就活多少年,要我饿死我就饿死,我绝不出仕新朝!其实未成年就夭折的殇子与活了八百岁的彭祖又有什么区别?人生的意义不是寿命的长短,而是品格和气节。


                      8

  陶潜写《述酒》的时候,一定悲痛愤怒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但他又只能用隐蔽晦涩的手法去写,甚至故意写错几个字,好让当权者无法看懂,也就无从迫害他。他对东晋王朝刻骨铭心的感情和对末代皇帝被残杀的切肤之痛,都深深隐藏在这首诗里。他相信将来一定会有人读懂这首诗,体会到他寄托在其中的血泪控诉。是的,他没有想错,虽然直到今天学者们对这首诗的一些具体词句还有很多争论,但真正爱他的人完全能够透过那些文字理解他的一片忠心和满腔激愤。

  从这首诗里也可以看出陶潜的博学多闻,引用典故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还把它们组织成了一群美丽的意象,天马行空,飞龙扇海,其艺术魅力实在可以与艾略特的《荒原》媲美。这首诗在他的诗集中极为重要,因为它与其他诗作完全不同,是个异类。陶潜是性情中人,写诗是一片天真烂漫,喜欢开门见山直抒胸臆,甚至不避俚词俗语。“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通俗到了仿佛儿歌民谣的程度。他的作品之所以有持久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心灵的淳朴自然和语言的鲜活晓畅。他有时也用一些典故,但绝对不拿典故来卖弄才学,没有二三流文人写诗的陋习。这首诗之所以典故多多,是由其隐蔽晦涩的创作手法决定的,而每个典故都用得那么贴切,象征得准确而又朦胧。


                      9

  刘裕只当了三年皇帝,于公元422年(宋永初三年)五月病逝。临死前他将最信任的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叫到床榻前,嘱咐他们尽心尽力辅佐太子刘义符这位年仅十七岁的少主。这种顾命之重,是人臣的最大殊荣,四人都向刘裕发誓竭尽职守。

  刘裕去世后,刘义符登基称帝,第二年改元景平,史称宋少帝。这个十七岁的小孩子虽然不乏聪明,有膂力,善骑射,晓音乐,但从小娇生惯养,又正是贪玩的年龄,整日与宫人游戏无度,沉溺于声色犬马,根本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干出了不少荒唐事。

  四位顾命大臣本来想一心一意辅佐他,竭尽一片愚诚,这下大失所望。他们追随刘裕南征北战多年,深知艰难缔造之不易,加上近年来又与北魏开战,外患当头,深恐有负先帝刘裕托付之恩,便想出废昏立明的主意。一场新的政治风波眼看就要降临。

  隐居田园的陶潜,在刘裕去世前后听到了这样一则故事,由这则故事激发出灵感,开始构思酝酿他那篇千古不朽的名作《桃花源记》。

  这则故事在《晋书·隐逸传·刘子骥》里是这样记载的——

  “(刘子骥)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返,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圆形谷仓),一囷闭,一囷开,水深广,不得过。欲还,失道,遇伐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囷中皆仙灵方药诸杂物,驎之欲更寻索,终不复知处也。”

  隐士刘子骥的这则故事,本来平淡无奇,却激发了陶潜的灵感。到了第二年春天,当桃花乱落如红雨、洒满园田居的幽僻小径的时候,陶潜的眼前忽然闪现出一条漂满桃花花瓣的潺潺小溪,流向桃林深处……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桃源第十八 下一篇:止酒第十六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