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20期
尖峰岭谈诗
作者:李少君 雷平阳 臧 棣 陈仲义等
字体: 【大 中 小】
表示理解。现在,我还坚持自己的观点。当然,我可能是杞人忧天,事实上,在研讨会的第二天,激烈争论后的诗人、批评家们就言归于好,谈笑风生了。作为会议的发起人与组织者,这让我最感欣慰。
寻找诗歌,这样的诗还是诗吗?(摘选)
《羊城晚报》2005年8月6日
青年诗人雷平阳《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三条支流》的诗,因为其写作形式的特别,引起了众多诗评家的关注,有人对它称赞有加,也有人不以为然。这样的“诗”还是诗吗?新诗到底应该怎么写作?什么样的诗才算是好诗?欢迎广大读者参与讨论。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三条支流
雷平阳
澜沧江由维西县向南流入兰坪县北甸乡
向南流1公里,东纳通甸河
又南流6公里,西纳德庆河
又南流4公里,东纳克卓河
又南流3公里,东纳中排河
又南流3公里,西纳木瓜邑河
又南流2公里,西纳三角河
又南流8公里,西纳拉竹河
又南流4公里,东纳大竹菁河
又南流3公里,西纳老王河
又南流1公里,西纳黄柏河
又南流9公里,西纳罗松场河
又南流2公里,西纳布维河
又南流1公里半,西纳弥罗岭河
又南流5公里半,东纳玉龙河
又南流2公里,西纳铺肚河
又南流2公里,东纳连城河
又南流2公里,东纳清河
又南流1公里,西纳宝塔河
又南流2公里,西纳金满河
又南流2公里,东纳松柏河
又南流2公里,西纳拉古甸河
又南流3公里,西纳黄龙场河
又南流半公里,东纳南香炉河,西纳花坪河
又南流1公里,东纳木瓜河
又南流7公里,西纳干别河
又南流6公里,东纳腊铺河,西纳丰甸河
又南流3公里,西纳白寨子河
又南流1公里,西纳兔娥河
又南流4公里,西纳松澄河
又南流3公里,西纳瓦窑河,东纳核桃坪河
又南流48公里,澜沧江这条
一意向南的流水,流至火烧关
完成了在兰坪县境内130公里的流淌
向南流入了大理州云龙县
创作手记:我为何写作此诗
雷平阳
2002年,像其他所有的年份一样,当我闲下来,我就会离开昆明,像一个刑满释放的自由主义狂人,以奔跑的速度,扑向云南的山山水水。春天,我花了一个月,走遍了金沙江下游的一个个古镇,以及群峰之上的一座座已沦为废墟的地主庄园,迷失和迷幻促使我开始了散文集《我的云南血统》的写作。我既迷醉于一只与我上路的蚂蚁的步态,同时,当金沙江抱起巧家县的一个个房子那么大的石头,不知疲倦地跑向绥江县,然后又跑,跑向水富县……这样的气象,我亦为之魂不守舍。
除了云南,我真的了无牵挂。所以,那一年的秋天,我又去了澜沧江。我有一个朋友,名叫贾明,他还在《南方周末》做记者时,我们曾立志要找一笔基金,办一个文化调查公司,对云南的几条江和几座神山进行全方位的调查,进而为之立传。此事没办成,但一直悬浮我心。因此我总爱往江上跑。澜沧江之行,让我得以打开了滇南和滇西的山河画卷,它像一条上帝架设的通往世界之心的伟大走廊。走在上面,每一座壁立的山,都会被你疑为地球的城墙,每一条支流,你都会以为它就是地球的护城河,可世界却远远没有到尽头,当你找到任何一个祭司和任何一只蝴蝶,他们都会为你指点辽阔世界的另一个出口。人烟没有断绝,神灵还在头顶。那山河割据而又自成一体的天人生活图,那仿佛角落而又心脏巨大的村庄史,我被它们吓坏了,手中的笔,掉到了地上。
我可不可以不动用任何修辞,可不可以也来一次零度写作?回答是肯定的。
所以,10月26日,当我从云龙县搭乘一辆夜行货车回到大理古城,风尘未洗,便在酒店的留言信笺上写下了这首《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三条支流》。它的每一个数字、地名、河流名称都是真实的,有据可查的,完全可用做人文地理学资料。尽管在写作此诗之前,我对重复和铺张可能潜藏着的冲击已有所提防,但是,我还是得承认,我远远低估了这纯自然的扑面而来的强大力量。它逾越了想象,它依附着的神鬼莫测的一次次“又南流”,仿佛一把把锄头,不掏空你,它就不罢休;不把你的每一个毛孔彻底洞开,它就不收手。而且,这纸面上的又一次澜沧江精神之旅,江水在向南流,在一次次地收留子孙的队伍,我却在写作的过程中,一次次地涌起卸掉重负的快感,“东纳”和“西纳”——纳入的一条条支流,分明是我的枪械库,它们的到来,只是我写作史上不多的快乐写作的个案之一。那天晚上,我睡得很熟。第二天才知道,我做梦的时候,苍山顶上下起了那年的第一场鹅毛大雪。
一种不同寻常的“笨拙”
臧 棣
这首诗对地理事实的罗列包含着一种强烈的意蕴。在它的固执的罗列里,有—种固执的不同寻常的诗意。
这是一首能给我带来会心微笑的诗。但是,在很多人看来,这首名为《澜沧江在云南兰坪县境内的三十三条支流》的诗,连是否可以被指认为诗歌都很成问题。我猜想,那些责难它的人,都会为它如此平淡地罗列地貌似琐碎的测量数据而产生反感或抵触的情绪。但是,对我而言,我恰恰觉得这首诗对地理事实的罗列包含着一种强烈的意蕴。在它的固执的罗列里,有一种固执的不同寻常的诗意。从诗歌动机上看,其中的诗意,非常明显可以追溯到诗人对自然风貌的眷爱。这份眷爱,也可以被视为我们同大地之间的最根本的最亲密的联系之一。不妨说,诗人对他生活的土地所怀有的深厚情感,是支撑这首诗的精神支柱。
“笨拙”是这首诗的奥秘。在这首诗中,“笨拙”是作为一种诗的悖论呈现的。它为它自身区分出了许多层次,这些层次各居其位,又相互照应。在心理感受的层面上,这首诗中的“笨拙”,可以理解为“朴拙”,“淳朴”。也就是说,它体现出的是诗人对于故土的一种特殊的亲情:情动于心,朴实无华。对于这样的亲情,甚至连“热爱”这样的词都可能有亵渎之嫌。不过,“笨拙”在这首诗中最成功的运用,主要还体现在风格层面上。诗人刻意将一种测量数据作为一种诗歌节奏来运用,它产生了奇特的艺术效果,虽然很多人可能对此不以为然。运用表面上显得刻板的枯燥的地理数据,诗人让诗的文体沉浸在一种专注的大胆的自我体验中。换句话说,“笨拙”恰切地表达了诗人对大地的一种敏锐的感受。我说,“笨拙”是这首诗有意塑造的一个悖论,意思是诗人确实是在自觉地将“笨拙”作为一种文体效果来追求,他有意挑战我们大多数人所熟悉的诗歌规约。在“笨拙”的表象之下,是诗人的机敏和新颖的感受。更为新异的是,这里,“笨拙”也为我们重新审视我们所置身的这片土地提供了一个坚实的视角。
从积极的方面说,在这首诗中,对枯燥的地理数据的罗列,也可以被看成是一个人对他所钟情的事物的如数家珍。这样,这些枯燥的数据,其实起到的是一种犀利的甄别作用。它区分出两种心理反应:对它们有感应的人,和对它们全然麻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