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立克茨之死——谈立克茨体
从立克茨之死——谈立克茨体
立克茨体是..1909年立克茨(..H...T...Ricketts1871—1910)在研究洛矶山斑疹热而首先发现的这个病原体。次年,他不幸因感染斑疹伤寒而为科学献身。..1916年罗恰—利马(..daRocha—Lima)首先从斑疹伤寒病人的体虱中找到,并建议取名为普氏立克茨体,以纪念从事斑疹伤寒研究而牺牲的美国科学家立克茨和捷克科学家普若瓦帅克(..VonProwazek)。..1934年,我国科学工作者谢少文首先应用鸡胚培养立克茨体成功,为人类认识立克茨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立克茨体是介于最小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类独特的微生物,它们的特点之一是多形性,其大小为长..0.3~..0.8微米,宽..0.3~..0.5微米,丝状体长可达..2微米。一般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立克茨体具有重要性是因为它们能侵染人类,诱发疾病,如洛矶山斑疹伤寒和斑疹伤寒等。
普氏立克茨体是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的病原体。人受感染时,经约..10~14天的潜伏期,骤然发病,有剧烈头痛、周身头痛和高热,..4~..7天后出现皮疹,严重的可为出血性皮疹。有的还可以伴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症状和其他实质器官损害。流行性(欧洲)斑疹伤寒,在人口密集和介体繁盛的坏境内发生严重。当流行时,病人平均死亡率..20%,剧烈时可达..70%。贮藏病原体的脊椎动物为人类,借人虱在人群中传染。
立克茨氏立克茨体是洛矶山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最初发现于美国的洛矶山地区的蒙塔拉州的山谷。病人的死亡率高达..90%。此病分布于北美。它在自然界中寄生于蜱和蜱所寄居的动物体内。人受蜱叮咬而感染。
恙虫病立克茨体是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本病首先在日本发现。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台湾省亦有病例报告。在日本的病人死亡率约有..60%。此病原体由恙螨叮咬侵入人体,随血液扩散至血管内皮细胞中生长,发病。贮藏病原体的动物为野生啮齿动物并借螨传播。
不同的立克茨体能引起不同的疾病。治疗立克茨体病可使用广谱抗生素,且疗效高。用氯霉素治疗恙虫病时,必须连续用药..4周,否则容易复发。四环素药品也同样有效,同时还可以用来治疗斑疹伤寒等。
和其他疾病一样,立克茨体病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这类疾病同其他昆虫传播的疾病一样,首先应对昆虫等中间或储存宿主加以控制和消灭。因病原体分布广泛,媒介昆虫较多,除应采取杀灭鼠群,用杀虫剂控制蚤群外,还应大搞爱国卫生运动,以消灭病原微生物的贮存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