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大典19
潮汕民俗大典19
水稻生产歌(晚造):白露,稻开步(发育);秋分,稻掼产(孕穗);立冬,无三日青稻。
二、种沙田
沙田俗称“咸田”,是农民在江河出海口处海滩围海垦殖而成的,因而农民也称为“咸田围”。每片称一围,每围一般都在几百亩以上。围内的田丘也不像一般的水田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而是一大片一大片。佃农与佃农间的田界只用树枝点插就成。种沙田不须施肥,靠的是土地自有的肥效。
清末民初,澄海、潮阳、惠来、饶平等各沿海县的大地主和强房族长,纷纷利用财力势力围海造田。造好田之后,这些田主于围垦地附近建造简陋的茅舍,提供给从外地来租赁沙田耕作的农民居住,不收田租与房租。但是不收租金的条件就是这些农民要改姓此田主所属房派的姓氏,田主从而可以壮大本族的政治实力和社会影响力。所以说,种沙田的农民拥有双重身份,一方面是田主的佃户,另一方面又是某一强房盛族的派下子孙。
沙田一年只一造水稻。上半年不插秧而用以放养鱼虾,称为“放白水”。这时,每个咸田围临海处所设的涵闸,都是根据海潮的起落有控制地开关,引入潮水,也引入鱼虾。海潮退落时,只须在涵闸口设网,闸板一开,田围里的鱼虾就落进网兜里或留在田里的坑洼里。这样,上半年“放白水”的收成比起下半年种水稻的产值要好得多。但这鱼虾的收入都归地主所有,掌管涵闸捕鱼的人全是地主的雇工。
由于沙田僻处海边,远离村庄,且在沙田上劳动的都是男子,因而在沙田上劳作的汉子们都光着身子与泥水打交道,成为习俗。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多打粮食,政府相继提出改良沙田,利用江河淡水“引淡冲咸”,改一造为双造。水稻增产了,却不能鱼米两收。由于土质改变,红米稻也不能再种植而匿迹了。现在,很多盐碱地和滩涂又被挖成池塘,引入海水,进行鱼虾养殖,农民获得的经济效益比种地多了许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