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民俗大典73
潮汕民俗大典73
1.干饭
潮汕人吃干饭,今天多用电饭煲或压力锅煮熟。从前除了用铁锅焖饭之外,多数人家还采用捞饭的方式。捞饭俗称“糇饭”。捞饭比焖饭放的水多一倍,煮的时间长一些,相同的大米煮出的米饭分量也多些,俗谓“焖三糇四”,即一筒米,能焖成三碗,糇的话可以盛出四碗。其实之所以多数家庭采用“糇饭”的方法,第一个原因就是这种方法可以多出几碗饭。另外,就是因为过去一大家子里人口多,众口难调的缘故。譬如家中的老人、小孩子不喜欢或吃不了干饭,那么,主厨者用铁笊篱或竹笊捞饭之后,留下的少量的饭粒在米汤中,再滚一滚,便成稀粥了。老人孩子要吃稀饭也不用另煮一锅了,方便得多。大家吃干饭之后,再喝一碗米汤,也特别舒服。
一饭多用也体现在早饭上,早餐煮稀饭的时候,头滚常常先舀起两勺米汤,潮汕人叫“饮”(音am2),放在脸盆稀释。衣服洗后,在这清“饮”里过浆。在没有肥皂的年月,过浆的衣服不易起皱而且容易洗涤。吃剩的米汤,澄清一下倒在瓮里作酸泔水。老妇人的夏布衣服洗后放在瓮里浸一夜,可起漂白的作用。
2.稀粥
潮汕是水稻之乡,大米是最主要的粮食。潮汕人特别喜欢吃粥,早晨和晚上一般都吃粥,有些人家更是三餐喝粥。无论是白粥、番薯粥、蔬菜粥,还是香粥、砂锅粥、泡粥、糯米甜粥,都深受潮汕人所喜爱。潮汕人把粥称作“糜”(音mu5),在中国许多古籍都有记载,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米部》:“糜,煮米使烂也。”辞书《尔雅·释言》中也有这样的解释:“粥,糜也。”可见被潮州人称为“糜”的粥,历史悠久。
喝粥是潮汕人保持节俭传统的延续,过去生活比较困难,不少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吃粥可以节省大米。潮阳人为节省柴草,早餐时把早午餐的粥一起煮了,称为“晾糜”。同时,潮汕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潮湿,人们流汗多,食欲不振,而粥所含水分多,极易消化,喝粥可养胃气、生津液,既能充饥解渴,又能养生益胃,这也是潮汕的地理气候环境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