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佛93章12

作者:洪丕谟 字数:2181 阅读:1 更新时间:2016/06/09

话佛93章12

我国东晋后期,出了个佛教哲学大师——僧肇。
  僧肇俗姓张,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为了维持艰难的生计,早先,僧肇总是靠代别人抄书糊口度日。日长时久,岁月漫漫,从僧肇笔底流过的古籍真不知有多少哩。平时,虽说他最服膺老庄之道,可是叹息此道对于玄微境界的追求探索,还没能够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后来,当他读到三国吴国支谦翻译的《维摩诘经》,方才欢喜顶受,披寻玩赏,认为是找到了“所归”,并因此而喜滋滋地出了家。
  僧肇不愧是个思想家。此后。在他所著《肇论》中,通过《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完整地阐述了自己的佛学思想体系。尤其在《不真空论》中,以他“非有非无”的思辨睿知,把佛教所谓的“空”,发挥得淋漓尽致,妙不可言。为此,他的老师,著名佛经翻译家姚秦鸠摩罗什十分动情地说:“秦人解空第一者,僧肇其人也。”
  佛教哲学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由原因和条件的和合而生起,而“有”;也都由原因和条件的灭绝和消解而“无”(空)。这就是有名的“缘起”说。从释家眼里看,事物存在的本身,并不是“有”,必定待缘然后才“有”;现象既然已经生起,所以也不能说是“无”。
  既然佛说的“有”是假名为“有”,而不是真正的存在,所以僧肇发挥:世界上并不存在任何“真有”的事物和现象。道理很简单,因为不待缘而有,也就是不依靠缘起然后才有的事物和现象,才有资格称得上是“真有”。这样思维的结果,“有者非真有”、“虽有而非有”的说教便就瓜熟蒂落地降生了。
  同样道理,既然假名为“有”,那么“无”也不是绝对空无一物的“无”,而是与“有”相对统一而存在着的一种“无”。无论是“有”还是“无”,由于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所以只不过是同一事物的两种说法而已。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便就另有所谓“虽无而非无”、“无者不虚绝”的说法。
  至此,僧肇“非有非无”的思辨学说,可以说是大功告成了。所谓“非有”,意即为“无”;“非无”,意即为“有”。“有”者不是真有,“无”者不是真无。问题的实质,在于刨根究底的结果,世上一切事物和现象,也就是存在的本身,都是虚妄不真实的、空的。佛经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是物质由因缘而生起的一种存在形式,“空”即“虽无而非无”。这用僧肇《不真空论》的话来说,就是:“虽有而无,所谓非有;虽无而有,所谓非无。如此,则非无物也,物非真物;物非真物,故于何而为物?故经云:‘色之性空(物质的本性不真而空),非色败空(不是物质的败坏后才空)。’以明夫圣人之于物也,即万物之自虚,岂待宰割以求通哉!”
  正是为了更加精确地说明和把握这种不真所以才空,不真所以即空;这种不能简单地用有还是无来表示的物象存在,所以僧肇才动足脑筋,借助于“非有非无”的思辨方式,亦即“妙有”的方式来加以论证。
  为了把这种难以理解的“有”、“无”思辨哲理,变得形象而触摸得到,明朝的袁宏道曾在《西方合论·理谛门》中,把“无”和“有”描述为:“言无者,如水月镜花,不同龟毛兔角;言有者,似风起云行,不同金坚石碍。”龟毛兔角是绝对的无,金坚石碍是绝对的有。
  肇论的这种思辨方式,把客观事物生成的原因和条件,和客观事物的真实性捏在一起,等同起来,并由此而得出“欲言其有,有非真生;欲言其无,事象既形。象形不即无,非真非实有”、“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的结论。从我们今天的立场分析,暂且不说这种理论的是还是不是,但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晋时期,僧肇的这种思辨多少包含了事物的生成和毁坏、存在和消亡等辩证因素,所以可谓是深邃并具有一定的厚度。
  僧肇以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教哲学,终于以自己的雄厚实力,登上了中国哲学的宝座,足以和魏晋玄学分庭抗礼,此后并与儒、道鼎足而三,并肩起坐。
  从古及今,不少人在人生问题上,抱“不即不离”处世哲学而活得优哉游哉的,这多少受到僧肇这种“非有非无”佛教哲学思想的启示。你难道没听说过人生富贵荣华,犹如水月镜花般的老古话吗?既然如此,那你又何必为追求这水月镜花般的荣华富贵,而迷失可贵的自性呢?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话佛93章11 下一篇:话佛93章13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