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佛93章19

作者:洪丕谟 字数:1809 阅读:4 更新时间:2016/06/09

话佛93章19

很早以前,有个少年来到山上,敬请异人传授剑术。
  少年问:“师父,假使我拼命学习,大概要多少辰光才能学成?”
  师父回答:“大概要十年左右。”
  “家里父母都已年老,少不得要由我侍奉。假使我拼命发愤,大概要多久?”少年听到学剑要十年时光,哪有这份能耐?
  “嗯,如果你急于求成,大概要二十年。”
  “你先说十年,现在又说二十年。我已下定决心,不辞劳苦,一定要用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师父的东西学到。”
  “如果这样,那就非得跟我学三十年不成。”
  古话说:“欲速则不达。”你越是急功近利,那么你离开真正炉火纯青的境地就越远。
  少年不懂这道理,结果自然学剑不成。
  非但学剑要花十年,就是磨剑也得十年。晚唐诗人贾岛不就咏过“十年磨一剑”的诗?
  当今社会,有些部门为了招揽生意,他们总是无孔不入地利用一部分人急功近利的心理,开设这样那样的短训班、速成班,并且美其名曰“包教包会”;甚至一些出版物也冠以“百日通”之类,如《英语百日通》、《推拿百日通》等,不一而足,自然这已经不是新发明了。
  愿望虽好,但却违背积少成多、积微至渐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浅近规律。当年赵州禅师曾说:“平常心是道。”
  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好。
  《荀子·劝学篇》早就这样说道:“学不可以已(停止、放松)。”“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因此他语重心长地告诫: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踏踏实实,舍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去做眼前的每一件事,这就是道。当然,“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但这毕竟又是事情的另一个方面,对此完全没有加以等同的必要。
  是的,“平常心是道”。道存在于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之中,存在于你的眼前,存在于你的周围,只要你肯用心体察,不舍近就远。
  再说个故事给你听听,是否可以引出另一种思维?
  过去,经常有人风尘仆仆到赵州观音院求师问道。一次,一个俗家弟子来观音院拜见方丈赵州禅师说:“弟子专程来观音院拜见方丈,请方丈教我修行之道。”
  “你吃过粥没有?”赵州禅师问。
  “吃过了。”
  “那你就去把碗洗一洗吧。”
  赵州禅师不教他修行之道,却问他粥吃了没有,还让他去把碗洗干净。
  吃粥洗碗之外,赵州禅师更喜欢对前来求道的人说:“吃茶去。”
  不管是初来也好,从前来过也好,口里挂着的总是这句话。
  有人忍不住问:“来过也吃茶去,没来过也吃茶去,你这是什么意思?”
  赵州禅师的回答,却仍然是:“吃茶去。”
  虽然洗碗、吃茶,都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然而修行、领悟,却也离不开生活琐屑,并从生活的真实中得到证实。由此,你可能已经悟出,只有傻子才舍弃从眼前琐事中体味寻觅道的存在,而另去那个虚无缥缈的远方,作好高骛远、不着边际的追求。
  还是唐弢《摩罗小品》说得好:“儒家崇实,所以平易,佛家近玄,所以虚奥。但在虚奥里也一样有平易:决不怪诞。故能俯临众生,视一切都博大、亲切。这一点不但同于孔孟,而且也合乎黄老。”
  庄子不亦云乎:“道在矢溺。”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话佛93章18 下一篇:话佛93章20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