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佛93章41

作者:洪丕谟 字数:1822 阅读:9 更新时间:2016/06/09

话佛93章41

很早很早以前,有个慧春尼姑,年纪轻轻,出落得十分秀美,惹得和她一起学禅的那些比丘们,心痒痒的,欲舍不能。
  内有一比丘,还暗里写了封情书,要求和她来次私下约会,可慧春当下没理会他。
  第二天,禅师上堂说法。当说法刚一结束,慧春尼就立起来对昨天写信给她的那位比丘说:“要是你真的这样爱我,那现在就来拥抱我吧!”
  没有丝毫亵渎成分。慧春尼当取即取的勇气,正是一种冲破内心矛盾的大无畏精神的表现;而我们的那位比丘,则因为内心充满矛盾,无法冲决而陷于深深的痛苦之中。
  凡事当取则取,当舍则舍。取则无畏,舍则云烟散。
  由此,我联想起了大含和尚遭劫的事。
  一天晚上,大含和尚正在方丈室里挑灯夜读。忽然,方丈室门被冲开,眼前俨然站着一个手持利刃的彪形大汉。
  “你是要东西,还是要我的命?”大含和尚问。
  “我想弄点钱花。”大汉说。
  “这钱你就拿去吧。”大含和尚慷慨解囊,把身边的钱连同钱囊一起掷给大汉,依然不动声色地读他的书。
  大汉得钱,正想转身出门,不料大含却招呼说:“等一等。请你出去时把门关上,谨防宵小进来。”
  事后,那强盗汉子对人透露:“我打家劫舍多年,从来也没像上次那样感到惊慌失措。”
  “风来疏竹,风过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大含和尚面对盗贼,镇定自若,哪有半丝儿的畏惧?原因在于他深深懂得,此时此刻,当舍则舍,已经没有其他余地可供商量选择。然而,妙在事过境迁,虽有损失,可却心里绝无挂碍。试想,持碍既无补于事,又损害健康,岂非愚者所为?况且,佛门对于货利,原来是看得很淡薄的。
  倒是那个强盗汉子,因为入于不当取而取的歧途,所以事过留影,心里扑通扑通地一直放不下来,这就害人害己,让自己处在内心矛盾的尖锐冲突之中。
  事情来了以本心对付,事过境迁,心也随之而空,这就是佛家智慧,心理平衡法的独到之处。
  在人生的征途上,笔者是个不幸的过来人。造化并没有特别地钟情于我。小小年纪,家道中落,后来又在“文革”的凄风苦雨中挣扎沉浮,直至慈父见背,老母被斗,两个弟弟天各一方,不久,小弟弟丕栋又不幸病逝淮北。此后,虽然在改革东风的吹拂下,家庭渐渐有了生机,终因过去所受磨难太多,发妻竟身罹绝症,弃我而魂归何方?留下了那双可怜的小儿女。
  痛定思痛,找佛书来读。先是为了寻求解脱,后来终于使我领悟,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无不光辉璀璨,从而蔚成我国民族文化的三大柱础,就像一鼎三足那样,无论缺少了哪一足,都将使鼎失却固有风貌。
  风雨十年人。经过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炼,加上释家智慧的开启,如今对于人生的荣辱得失,确已较之过去,看淡多了。人生在世,取之以义,当取则取,不当取则不取,当取的也未必就一定终身为你所有,须知世事变幻,本属无常,况且生命有限,哪有恒常不变之理?至于那些按理不该取的,那就坚决一毫不取,否则风过留声,心起波澜,在内心的矛盾冲突中失却心理平衡,岂非自讨苦吃?
  或问:“当取则取,但取不到又怎么办呢?”
  答曰:“经过争取,无济于事,那就壮士断腕,作舍弃论,有时即使损失巨大,也全然不必为此而太懊丧了。”
  当取则取的是劳动所得,多劳多得;
  当舍则舍的是非义之财,不劳而获。
  当然,取舍的不仅是财,还有感情、荣辱,以及其他,等等。
  “平常心是道。”当取则取,当舍则舍,看似寻常,其实却蕴涵哲理,蕴涵智慧。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话佛93章40 下一篇:话佛93章42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