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实为国家民族之损失 (4)

作者:王兴东,陈宝… 字数:6745 阅读:16 更新时间:2016/06/09

第22章 实为国家民族之损失 (4)


  “正像中央电报所说的,开始属于探路的性质,人数要尽量少,以后路子蹚通了,再逐渐增加。”章汉夫说,“为了安全起见,我建议,每艘船上都要有我们的人,随船护送。”
  “国民党保密局香港站现在很活跃,港英当局对知名民主人士的监视也很紧。保证安全的关键首先是要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地上船。”潘汉年说。
  下午3点,潘汉年来到了香港罗便臣道92号李济深寓所的客厅。
  “您请坐,我去请任公。”秘书张序说完进去了。
  “汉年先生来啦!”李济深快步走出来坐下,“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事,看看您。”潘汉年由于张序在场,只好说。
  “张秘书,我昨天写的信你去寄一下。”李济深会意地支走张序。
  “是。”张序知趣地走了。
  “你说吧。”
  “焕章先生逝世的消息,您知道了吧?”
  “听说了。”李济深黯然神伤。这件事真是出乎他的意料,前两天刚收到焕章的信和诗作,就听到了噩耗。真是悲欢相续,人生无常啊!
  潘汉年从西装内兜里掏出一张纸。
  “这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给您的唁电。”
  李济深接过电报读了起来。电文不长,但字字千钧,中共对民革的诚意跃然纸上。他反复读了几遍,不觉更加为焕章惋惜。
  “谢谢润之兄和玉阶兄!请务必转告。”
  “一定。焕章先生去了,您要更加保重。”
  “谢谢,我会的。”
  “这两天,有一只苏联货轮去北方,安全是有保障的。我们派人护航。民盟打算去沈钧儒和章伯钧两个人,民革……”潘汉年不说了,征询地望着李济深。
  “嗯……那……我们就去贤初和鸣谦吧。”李济深想了一下说。贤初是蔡廷锴的字,鸣谦是谭平山的字。
  “好,这件事请绝对保密。上船的时间和方法由我们直接通知。”
  维多利亚港码头上,停泊着许多轮船。其中有一艘是苏联货轮“宝德华号”。它运来的货早就卸了下去,要运走的货也已装好,货轮的吃水线压得深深的,看来货物装得不少,就等着起航了。保密局香港站的特务对这条船观察了很久,没看出任何破绽,于是就丢下它,去寻找新的目标了。
  傍晚时分,一位富商带着一个苦力、两个老头上船了。
  富商中等个头儿,身材敦实,不胖不瘦。五十多岁光景。西装革履,头戴礼帽,眼架金丝边眼镜,嘴叼古巴雪茄,手里拄着文明棍。一看就是做大买卖的。
  苦力个子明显高于常人,麻秆身材,背都驼了,走起路来有点晃荡。看得出来,不年轻了。穿短袖上衣,敞着怀,腿上穿着灯笼裤,裤腰和裤脚都扎死了。
  两个老头都是矮个儿,看样子起码七十来岁。一个瘦脸,一个圆脸,都有半尺多长的白胡子,都穿着灰蓝色的长袍。看不出他们是账房先生还是老爷子。
  这样的人,在香港太多见了。因此也就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很快地,货轮就离开了维多利亚港,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
  看不到陆地了,四个人哈哈大笑起来。原来,富商是章伯钧,苦力是蔡廷锴,瘦脸老头是沈钧儒,圆脸老头是谭平山,都是中国政坛上鼎鼎大名的人物。
  章伯钧53岁,安徽桐城人。早年留学德国。曾任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8年与邓演达、谭平山等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革命行动委员会(后改组为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33年参加由李济深、蔡廷锴等人在福建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41年参与组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1947年将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改组为中国农工民主党,任主席。
  蔡廷锴56岁,广东罗定人,字贤初。曾任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副总指挥。1932年1月28日,在日本海军侵略上海时率部抗战。当时,国民党将领都奉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连日本的法西斯盟友德国驻华武官都气不忿地说:“中国只有一个军人,这就是蔡廷锴!”1933年11月蔡廷锴同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在福建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1946年在广州与李济深等共组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
  谭平山62岁,广东高明人,字鸣谦。中共早期党员,在中共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委员。作为共产党人代表历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中央组织部部长,农民部部长。大革命失败后,参与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革命行动委员会(中国农工民主党前身)。1945年发起组织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1948年参加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从这些民主人士的履历就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历史多有交叉,渊源极深。
  他们正在说笑着,一个中国海员过来了,原来是护送他们北上的中共香港分局的章汉夫。他提醒他们还是要小心一些,不要大意,前面就要过台湾海峡了。
  而此时,前方战事激烈万分。
  1948年9月12日夜,西柏坡中共********作战部内,电灯耀眼,烟雾腾腾。
  毛泽东抽着烟站在东北地区的军用地图前沉思。周恩来拿着电报走过来。
  “刚接到的电报:东野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政委黄克诚指挥十一纵、冀察热辽的三个独立师、骑兵师今天从建昌营地区南下,开始进攻昌黎、北戴河。同时,东野的其他部队也在锦州一线秘密集结、展开,完成了战役前的准备。”
  毛泽东的表情显得极为疏朗,边听边用手点着地图上的相应位置。
  “不容易噢,林、罗终于下决心喽!”
  作战参谋赶快在地图上标出新的态势。周恩来又读另一封电报。
  “香港分局来电:民革的蔡廷锴、谭平山,民盟的沈钧儒、章伯钧,今天乘苏联货轮‘宝德华号’秘密离开香港北上。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安排了章汉夫同志一路陪同。”
  “好哇,这四位都是民主党派中的大员哪!他们北上,和林、罗南下,都是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啊!他们在哪里靠岸呢?”
  “我让船在朝鲜东北部的罗津港靠岸,乘车到哈尔滨。这条路线比较安全。”
  “好,他们到的时候,叫富春同志到朝鲜迎接一下,我们也发一封贺电。”
  1948年9月16日午夜12时,济南战役打响了。解放军高喊着“打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向济南发起了猛攻。王耀武吃不住劲了,却摸不清****的主攻方向。一封封“济南危急!”的急电,像雪片一样飞进蒋介石的总统府。
  9月18日上午,愁眉苦脸、心乱如麻的蒋介石召见了他最忠诚的谋士陈布雷。
  陈布雷58岁,身材瘦弱,面部白净无须,是典型的江南文人形象。浙江慈溪人,号畏垒,字彦及。1911年在上海《天铎报》做记者。1912年3月加入同盟会。1912~1920年在浙江宁波中学、宁波师范学校等校任教。1920年赴上海,任《商报》主编。1927年加入国民党。历任浙江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时事新报》主编、国民政府教育部副部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35年后历任蒋介石侍从室第二处主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副秘书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秘书长、最高国防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长期为蒋介石草拟文件。素有“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之称。
  “介公,您找我?”一看蒋介石的脸色,陈布雷就知道总裁宣他的用意了。
  “彦及,坐坐。满洲已让人心灰意冷,济南又打起来了,你说怎么办?”
  “战局虽然不顺,但我军将士忠勇,会化险为夷的,我看总统不必多虑。”
  “情报说****攻势凌厉,战术多变,我担心,王耀武……不是****的对手。”
  “不会的,王主席深知韬略,早有准备,****……讨不到便宜的。”
  就在陈布雷言不由衷地给蒋介石说着宽心话的时候,秘书拿着大红卷宗急匆匆地进来了,毕恭毕敬地呈送给蒋介石。陈布雷知道,那里面是特急绝密文件。
  蒋介石皱着眉头打开一看。
  “外围已被突破。****已于今夜向市区发动攻击,望火速救援!”
  蒋介石就像屁股底下安了弹簧似的跳了起来,大声地吼叫着。
  “要王耀武死守!要王耀武死守!”
  望着失态的蒋介石,陈布雷知道大势去矣,再说什么骗人的话也没有用了。
  过了一个多月,1948年11月12日,心灰意冷、疲惫不堪的陈布雷自杀了。
  徐州“剿总”司令部内,副总司令杜聿明正在召开作战会议,墙上挂着山东军事地图。参加者有兵团司令邱清泉、李弥、黄百韬等。
  “刚刚收到的总统手谕:‘鉴于匪共对济南攻势甚猛,着令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率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火速由鲁西南北援,令黄百韬兵团迅速向徐州集结,沿津浦线做牵制攻击。’你们都听清楚了吧?”
  杜聿明说着走到军事地图前,拿起教鞭按照蒋介石电报的要求比划着。
  “邱兵团从这里北上,李兵团从这里北上,黄兵团在这里集结北上。”
  “总座,这明明是****围城打援的故伎,咱们可不要上当啊!”李弥说。
  “根据飞机侦察和可靠的情报,津浦线上集结了大批的****,正在厉兵秣马,严阵以待,咱们这一去,正中共军的下怀。”邱清泉说。
  “请总座明断。”黄百韬说。
  “孙子兵法讲过,救援如同治重病,不能操之过急,过急就把人治死啦。要等敌人成了强弩之末,那时再行攻击,方能一举成功。所以,我们不可不动,也不可行动过快……”杜聿明看了一下大家,“我的意思……你们都明白了吧?”
  “明白了,明白了。总座英明,实在是英明!”将领们一片喝彩声。
  此时,在济南前线,解放军争取国民党整编九十六军军长吴化文的工作也在紧张进行。华东野战军副司令谭震林指示共产党员李昌言,利用是吴化文妻子林世英表弟的身份,与黄志平、辛光携带秘密电台来到九十六军军部,他们都穿着国民党军服,以九十六军参谋的身份出现。
  吴化文来到王耀武的司令部。
  “司令,这样下去是不行的。老头子一个劲儿要我们死守,可是援兵连个影子都没有!我们战死了,对局势能有什么影响吗?”
  “别谈这个,别谈这个,刚才有一架飞机降落,我们还来得及撤退!”王耀武怕吴化文动摇,竭力稳住他。
  “得啦,别骗我啦!那架飞机是中国银行的,刚才我亲眼看到,上面挤得密不透风,人都扁得成了相片,能不能安全起飞还是问题。哪里有咱们的份儿?”
  “怎么你的军队这么不禁打?”王耀武看到自己的安兵之计被吴化文戳了个底儿掉,连忙转移了话题。
  “今日之计,死守是万万不行的,我的部队只剩下两万多人了,他们说什么也不肯打了。”吴化文解下皮带,连手枪带子弹放在王耀武面前,“我也不想打了。司令认为我有罪,枪毙我好了,我绝不还手!”
  “别说了,你去吧!今日之事,我比谁都清楚。可是,你的家眷没往南京送,我一家老小可都去了南京。”
  “弟兄们明白司令的苦衷,我是诚心诚意地奉劝司令,蒋总统的做法实在行不通,望司令三思而后行。”
  9月19日下午,吴化文把高清辰叫到他的办公室。
  “今天晚上,召开团、处以上军官会议,宣布起义。”吴化文小声地说,“开会时你守住会场,严密监视到会军官言行,如有当场反对的,或有抵抗行动的,不管是谁,就先开枪处决了他!”
  当天晚上9点,在段店西营房九十六军司令部,吴化文召开了全军团、处以上军官会议,到会的有二十多人。
  “在座诸位跟随我多年,大家互相信任,情同手足。当前形势已经不允许我们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也不会有好的下场。在这生死关头,为了全军的安全,我决心退出内战,参加和平。我已经派人与解放军联系好了,大家可以放心,有我吴某就有大家。但有一条,有谁坏我的好事,我吴某绝不客气!现在我郑重宣布,九十六军今晚起义。你们回去立即向部队传达,绝对不要同解放军发生误会,等待撤出阵地集结。”
  吴化文讲话的时候,会场的气氛非常紧张。李昌言、黄志平、辛光守卫在吴化文左右,高清辰守在会议室门口,双手握着两只打开保险的手枪,目不转睛地盯着每个人的一举一动。在会场外,每个窗口都有高清辰安排的人,拿着子弹上膛的枪,注视着屋内。会场上,没有人持异议,都表示要追随军长起义。
  当晚9点40分,整编八十四师一五五旅四六五团团长王玉臣,慌慌张张地跑到绥靖区司令部,说有极重要的事要当面报告给王耀武。王耀武当即接见了他,这时候,王玉臣还上气不接下气喘着粗气呢。
  “王司令,不好啦,吴化文真没良心,带着部队叛变投共了!”
  “什么,吴化文来这一套!”王耀武大吃一惊。
  杜聿明20天前来济南视察,曾说吴化文靠不住,让他提防。5天前他乘飞机去南京见蒋介石,中途在徐州降了一下看望刘峙,刘峙认为吴化文跟****打过多年仗,仇恨很深,不会有什么问题。在这个问题上,王耀武本人是赞同刘峙的。
  “八十四师正向飞机场以西集中,据说集中好了,要开黄河以北。归吴化文指挥的保安团队,他也想带走。我不同意他这种背叛的行为,绝不可能跟他走。我那个团现在在商埠通飞机场路旁的工事里,请准许我把这个团带进商埠或城里占领阵地,与共军作战。”王玉臣要求着,“我马上回去把部队带来吧。”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第21章 实为国家民族之损失 (3) 下一篇:第23章 实为国家民族之损失 (5)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