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实为国家民族之损失 (6)

作者:王兴东,陈宝… 字数:6811 阅读:14 更新时间:2016/06/09

第24章 实为国家民族之损失 (6)


  “此次敌人攻打锦州,最多有七个纵队,等于七个师的兵力。我们沈阳出五个军,华北出两个军,烟台出一个军,原驻葫芦岛一个军,共有九个军的兵力,足够援锦之用,如果不够,还可抽兵来。敌人守卫塔山有两个纵队和一个独立师,相当于三个师。而我们准备调集十一个师,以三倍于敌的兵力志在必得。粮食和弹药不成问题,通过海运、空运补给。这一仗必须打好,打败了什么都没有了,连历史也要翻转过来,你们以前光荣的历史将化为乌有,个人的前途也只有毁灭。”
  蒋介石的声音有些哽咽,他放下教鞭,掏出手绢频频擦拭眼睛,坐回到座位上。他转向了桂永清。
  “桂司令,你要指挥海军用24生的大炮击毁塔山****阵地,协助陆军攻击。”1生是1厘米,24生的大炮就是直径有24厘米的大炮。
  “是,委座。”
  开完会全体合影,然后,蒋介石与每个与会的军官合了影。他坐在一把椅子上纹丝不动,站在他后面的人像走马灯一样频繁更换着,这样忙活了好一气。
  蒋介石在军部接通了与范汉杰的电话。
  “汉杰兄,我是中正啊。”
  “委座,您在哪儿呢?”
  “我来到了葫芦岛。离你很近。你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各处正在激战。”因为电话保密性差,范汉杰只能笼统地说。
  “你一定要死守。我正在组织救援。”
  “要快呀。”
  “放心吧,汉杰兄,我是不会丢下你不管的。你是我最好的学生,是党国精英,你现在是一身系党国之安危呀!……”蒋介石对范汉杰大大慰勉了一番。
  蒋介石走了,五十四军军长阙汉骞对十七兵团副司令兼六十二军军长林伟俦说:“总统亲来葫芦岛,比增加十万大军还强!”
  离开了葫芦岛,在返回塘沽的路上,蒋介石戴着雪白的手套在“重庆号”上到处乱摸,摸到了一手黑。吃饭时对着海军司令桂永清破口大骂。
  “娘希匹!没想到海军腐化堕落成这个样子!该死!要亡国!”
  桂永清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如坐针毡。蒋介石越骂越来气,一直骂到吃完饭。此后,高级将领们都害怕陪蒋介石吃饭了。
  当天傍晚,蒋介石回到北平,见到了前来迎接的傅作义。
  “宜生兄,8号我要去一趟上海。援锦的事情你就多负责一些。”蒋介石说。
  “您是不是要到上海去发表******讲话呀?现在战事吃紧,还是别去了。”
  “不,不,不,我务必要去一下。有要事。”
  塔山东临渤海,西靠虹螺山、白台山。从锦西到塔山之间的地形是东西两头高,中间低洼平坦,有一条十多公里的狭长起伏地带。
  塔山堡是一个百十户人家的村庄,位于锦州和锦西之间,两锦公路穿村而过,北宁铁路在村东一公里处与公路平行。是锦西、葫芦岛蒋军去锦州的唯一通道。
  解放军的防线是以塔山堡为中心,东至大海,西至白台山、北山,正面有12.5公里。此地北距锦州外围不足二十公里,南距锦西蒋军的前沿阵地只有一二公里。担任阻击任务的解放军是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第十一纵队和热河的两个独立师。
  由于塔山没有险要地势做依托,易攻难守;塔山的高度远远低于南面的大东山、小东山、影壁山,解放军的防御阵地处于这几座山上的蒋军炮兵俯瞰之下;而且解放军刚占领塔山,来不及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这几点都使得防守塔山是非常艰巨的任务。****在下达命令时对四纵的领导说:“攻锦州没问题,关键是你们四纵能不能守住塔山!”
  很显然,打锦州是一场虎口拔牙的战斗,而阻援部队要做的就是撑住老虎的嘴。
  没进攻之前,在锦西和葫芦岛的国民党军队从官到兵都觉得塔山是个软柿子,攻下塔山解锦州之围轻而易举,谁先进攻谁捡了便宜,是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10月10日凌晨,没等烟台的国民党三十九军到达,阙汉骞就迫不及待地指挥新六军、五十四军、六十二军的各一个师向塔山发起进攻,想抢一个头功。
  大东山、小东山、影壁山的上百门美制大炮和“重庆号”上的大炮一起向塔山发射了半个小时。炮弹密如蝗群,落弹五千余发,塔山解放军的阵地陷入了一片火海。工事全被摧毁,铁轨、枕木满天飞,平地炸成了几尺暄土。不少解放军指战员被炸伤、震昏或耳鼻出血。
  在国民党军队一方看来,好像对方的阵地上根本就没有人。可是,当他们接近障碍物地带的时候,解放军的轻重火力就猛烈射击起来,构成了几乎没有死角的火网,打得他们抬不起头来。障碍物多得使步兵根本就不能接近,炮兵又破坏不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塔山成了无懈可击的铜墙铁壁。他们在关内跟****打仗从未遇到这种情况。这时他们才知道,要啃的是一块硬得不能再硬的骨头了。
  然而,蒋介石下的是死命令,国民党军队也知道这是性命攸关的时刻,所以并不知难而退,而是开始了更加疯狂的进攻。他们炮轰一阵,冲锋一阵;再炮轰一阵,再冲锋一阵,周而复始,无止无休。冲锋时他们组织了密集的队形,由连、营、团长带队,督战队断后,不讲究战术技巧。就像是一群疯子,任凭解放军怎样射击,都还是不管不顾地哇哇叫着往上冲。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踏尸而过。一梯队垮了,二梯队上;二梯队垮了,三梯队上……打也打不光,堵也堵不住,终于与解放军绞在一起,抓头发,揪耳朵,摔跤,滚打,拼上老命地干……解放军的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双方反复拉锯,阵地屡次易手,战斗呈现出白热化的状态。
  一天下来,国民党军队在塔山阵地上扔下了上千具尸体,也没能向锦州方向前进一步。
  1948年10月16日上午10点,蒋介石带着总统府军务局长俞济时、总统府参军罗泽闿,坐着一架大型客机,在三架战斗机的护卫下,从沈阳飞到锦西。十七兵团司令侯镜如、总统特派华北督查组组长罗奇把蒋介石一行接到葫芦岛五十四军军部,屋子里坐满了高级将领。罗奇首先汇报了这几天的战况。
  “六天六夜了,怎么就不能前进一步?难道****都是吃素的吗?”蒋介石问。
  “塔山的碉堡工事非常坚固,铁丝网、鹿砦又多又纵深,”罗奇用手比划着,“迟滞了我军的行动。****的火力很猛,几日来集中力量攻不下,将士们死伤很多。”
  蒋介石本来一下飞机就黑着个脸,一听这些简直就是怒形于色了。
  但不久,下属电告之锦州已经无可置疑地被****攻占了。
  心烦意乱的蒋介石连阙汉骞准备好的午餐也顾不上吃,就坐着飞机离开了葫芦岛。他让座机在塔山阵地上空盘旋了两圈,他想亲眼看一看,塔山到底有什么坚不可摧的工事,守卫塔山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
  1948年10月22日,国民党国防部长何应钦召集参谋总长顾祝同,国防部次长刘斐、肖毅肃,国防部第三厅厅长郭汝瑰等举行会议,研究中原作战计划,决定由白崇禧统一指挥华中和徐州两个“剿总”的部队,好集中兵力保卫南京。这个方案正是6月初白崇禧提出而被蒋介石否定的。10月23日,郭汝瑰拿着这个方案飞往北平报请蒋介石批准。临行前,顾祝同再三让郭汝瑰转告蒋介石:“白健生统一指挥是暂时的,会战结束后,华中和徐州两个剿总仍分区负责。”可是蒋介石听后却大度地说:“就叫他统一指挥下去好啦。”10月24日,何应钦用电报将此项决定告知白崇禧,并下达了作战指示。
  1948年10月22日夜,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寒风袭人。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秘密地拜访了南京傅厚岗68号李宗仁官邸。他们之间的秘密会见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所以面对副总统李宗仁,司徒雷登没有更多客套,就将来意和盘托出了。
  司徒雷登的意思是蒋介石已一败涂地,民望所失。
  “美国政府将劝告蒋先生离职。希望那时李宗仁能接下总统之职统领新政府,在军事上将****的部队阻遏在长江以北地区,实现‘划江而治’。”
  李宗仁也认为只有他能做到与****达成“划江而治”的目的。
  第二天,司徒雷登向美国国务院写了一份报告,向国务卿马歇尔建议:“劝告蒋委员长退休,让位给李宗仁或者国民党内的其他较有前途的政治领袖,以便组成一个没有共产党参加的共和政府。”
  但是,马歇尔没有接受他的建议,而提出:“美国政府不应置身于建议委员长退休或其他华人为中国政府领袖的地位。”也许是因为这位国务卿与蒋介石关系不错,不忍这样绝情,但更可能的是他担心美国政府要对由此“产生的新的局面担负责任”,而且于事无补。
  1948年10月30日上午9点,蒋介石派一架飞机降落在锦西机场,给杜聿明带来一封亲笔信:“沈阳秩序混乱,你马上去沈阳找周福成将防务调整好,再回葫芦岛。”
  杜聿明当即乘这架飞机飞往沈阳,还未到沈阳,就接到了国民党空军副司令王叔铭的电话:“光亭兄,沈阳北陵机场已混乱,不能降落,你到沈阳后千万不要降落,等我向老头子请示后再说。”
  过了一会儿,王叔铭又来了电话:“老头子要你不去沈阳,仍回葫芦岛。”
  杜聿明心想,沈阳已经完了,营口、葫芦岛如不紧急撤退,一旦被****攻击,想撤也撤不了。于是,他决定先去北平向蒋介石请示,然后再回葫芦岛。
  中午12点,杜聿明乘坐的飞机到达了北平西苑机场。下了飞机,杜聿明看见蒋介石披着黑斗篷,满脸通红,正准备登上专机,忙上前向蒋介石敬礼。
  蒋介石从杜聿明、王叔铭口中得知沈阳失守的消息,满脸通红,内心的滋味无以表达。杜聿明说:“以目前情况看,沈阳已经没有希望了,请校长早定大计,营口、葫芦岛的队伍要赶快撤退,华北如何部署,最重要的是徐州……”
  蒋介石说:“你回葫芦岛等命令。”
  “撤营口的船一直未到。”
  “我催桂永清马上去。”
  蒋介石准备乘专机离去时,王叔铭忍不住问,“是不是把卫先生接出来?”
  “叫他到葫芦岛指挥。”蒋介石说着登上了舷梯。
  下午2点,蒋介石回到南京,立即召集翁文灝、何应钦、张群等举行紧急会议。合众社报道说,蒋介石一反平时的乐观口吻,“以最阴郁和最悲观的腔调讲话”,认为目前军事情势为抗战结束以来之“最严重者”。蒋介石让何应钦马上打长途电话叫白崇禧立刻来南京参加会议,洽商中原统一指挥问题。
  下午5点,刚刚飞到南京的白崇禧参加了国防部召开的讨论中原作战的会议。“时来天地皆同力”,这时的白崇禧真是意气风发,老蒋当初死活不肯答应的事,才几个月光景就乖乖地送上门来了。“形势逼人强”啊!如果不是****把老蒋打得寒了心,能有这样的好事嘛。现在,要看他白健生答应不答应了。在10月30日下午的会上,白崇禧答应统一指挥中原部队,并提出了部队部署的拟议。可是睡了一夜之后,在10月31日上午10点继续开会时,白崇禧却说什么也不肯指挥华中、徐州两个“剿总”了。
  原来,按照白崇禧“守江必守淮”的战略,应当把兵力部署在淮南,采取攻势防御。可是现在,徐州“剿总”的几个兵团却以徐州为中心,一字长蛇阵地摆在陇海线上,要想变更已来不及了。他怀疑这是蒋介石设的圈套。再者,南京、上海一带和谈声浪渐起,他觉得还是在汉口静观动向为好。
  10月30日下午3点,在沈阳城内的民航飞机场上,围城解放军的枪炮声清晰可闻,这里只停着最后一架飞机了,拥挤在机场上拎着箱子的高级官员们却有好几百。过去,蒋介石一直说东北的军官要与东北共存亡,大家看到总司令卫立煌都没有走,所以,自己只好死心塌地等着当俘虏。现在听说有飞机来接卫立煌,当然也就争着要跟卫立煌一起走了。飞机装不下这么多人,而没上飞机的人又不会善罢甘休,不要说飞机起飞不了,而且眼看一场骚乱就要发生。
  东北“剿总”参谋长赵家骧灵机一动,从衣兜里掏出个小本,当众高声宣布。
  “马上有四架飞机来到,你们不要着慌!现在我宣布名单,”赵家骧念了一大串名字,“乘第一架,”又念了一大串名字,“乘第二架,……乘第三架,……乘第四架。等一会儿都按排定的顺序乘飞机,我担保都能走得了,不要乱抢!”
  这一招果然管用,就像最灵验的灭火剂喷到了熊熊燃烧的木柴上,一场骚乱被制止了。大多数人已经少安毋躁,既然都有飞机坐,还闹什么?但仍然有少部分人坚持就要乘这一架走,自称自己为党国立过多少功劳,或者炫耀自己与总统的关系有多么密切,能早离开这个危险之地一会儿是一会儿。他们推来搡去,有些人连箱子细软都被挤掉了。
  卫立煌在卫士们的护卫下登上了飞机,他看了一下机舱里,马上命令卫士。
  “不许关机舱门!你们把汪副秘书长给我找来,不然,我死也不走!”
  汪副秘书长就是汪德昭,是卫立煌的亲戚,在法国的中国科学家,通过法共为卫立煌与****接上了关系,卫立煌把他从法国召回来当东北“剿总”副秘书长。
  几个年轻力壮的卫士在人堆儿里找到了汪德昭,把他拥上了飞机,这才关上舱门。这时,还有一些国民党军官坐在飞机的翅膀上,或者死抱着飞机轮子的架子,以为这样就能被飞机带走呢。
  近黄昏时分,载着卫立煌的飞机在锦西机场降落,受到了杜聿明和侯镜如的迎接。
  “差一点见不到面!”握着杜聿明的手,卫立煌慨叹着。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第23章 实为国家民族之损失 (5) 下一篇:第25章 拥护共产党已成大势所趋 (1)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