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青少年健康网络环境!
青少年读书网
设为首页 收藏青少年读书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阅读首页 | 古典文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名著 | 寓言童话 | 武侠小说 | 百家讲坛 | 中外名人 | 故 事 会 | 散  文 | 诗  歌 | 美文欣赏 | 名言警句 |
| 小 小 说 | 幽默笑话 | 礼仪知识 | 民俗风情 | 谜语大全 | 百科知识 | 教育成才 | 中国相声 | 学校管理 | 期刊杂志 | 学生频道 | 其它阅读 | 学生主页 |
 您现在的位置: 青少年读书网 >> 阅读 >> 期刊杂志 >> 意林 >> 2008年 >> 2008年第06期 >> 正文 将本页加入收藏夹
吃出来的血缘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5

    【目 录】   


  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似乎只有通过请客吃饭才能建立起一种非同寻常的人际关系。
  中国人很看重人际关系,而人与人的关系中,最可靠的,又是“血缘”。所以,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总是要想方设法把非血缘关系转化为血缘关系,比如“父母官”、“子弟兵”、“兄弟单位”等等。
  血缘关系中,最亲的是母子。母子关系,说得白一点儿,也粗俗难听一点儿,就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兄弟、乡亲,则是“同吃”的关系。“乡”这个字,繁体作“乡”,甲骨文的字形是:当中一只饭桶(簋),一边一个跪坐的人。所以,乡,也就似乎为“同吃一锅饭”的意思。实际上,只要是“同吃一锅饭”的人,比如部队里的战友,单位上的同事,也都多多少少有些兄弟般的情分。
  吃同一食物的人可以被看做是有血缘关系的,因为食物是生命之源。吃了同一种食物,就有了同一生命来源,岂能不是兄弟?所以,世界上不少民族都有这样的习俗:如果你能和他们一起进餐,哪怕是只吃一口食物或只喝一口牛奶,便不必害怕被视为敌人。
  当然,进餐的方式,也决不能是西方那种“分餐制”。尽管不少现代中国人也承认,分餐制科学、卫生、不浪费,但同时也认为,那种进餐方式太冷漠,太没有人情味。岂止没有人情味,简直就是怠慢客人,好像怀疑人家有传染病。所以,越是大家都懂科学卫生,反倒不好意思分餐。相反,为了表示大家是“铁哥们儿”,最好是连别人的病也一并传染过来。要知道,“食人之食”是要“死人之事”的,那么无妨先“病人之病”。作为主人,无妨看做酒菜之外的又一“投资”;作为客人,则无妨看做接受情谊的一种“表态”。总之,共餐的目的,是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血缘的认同;共餐的目的,在于人情,在于血缘,而亲与疏、敌与友,竟在于“共食”与否。
  甚至真正的兄弟,也不能长期不共食。所以,在中国,分出去的儿子,嫁出去的女儿,总要寻找机会回“娘家”,回到母亲的身边共食。至少,年三十的“年夜饭”,是不可不吃的。这一回的家宴之所以尤为重要,在于它有着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前一年已然存在的血缘关系,是肯定和确认;对后一年将要延续的血缘关系,则是预约与重申。不难想象,在那万家灯火的岁除之夜,一家人团团围坐,举筷共食,母亲重温自己“食物和生命的提供者”角色,兄弟姐妹重申自己是“吃同一奶水长大的人”,那可真是其情也切切,其乐也融融!
  (南方以南摘自《闲话中国人》上海文艺出版社 图/迟兴成)
  

    【目 录】   

2008年第06期目录
 风干的胃囊
 风雪中的勇士
 雪夜八小时
 与时间赛跑
 致女儿书
 那一双手
 百岁人生
 丑女不愁嫁
 最美的距离
 一个光头的誓言
 冰激凌上的饰物
 天才
 总有一些东西在大地上醒着
 3号床的那个男人
 做耳环的人
 太阳下山,回头看
 那双眼睛
 天使给予的生命
 突围应试
 月亮叫喊着
 以死亡为友
 迟到的牵手
 老人和女儿
 你是我温暖的手套
 花朵正中,是蕊
 你爱的,只是我爱你的感觉
 流转
 我这样的儿子
 主角和配角
 母黄羊之死
 化妆
 神鹰
 签名
 母亲
 一等聪明
 一个不起眼的发家之道
 绝碑
 懂舍才有得
 钱不是攒来的
 旧时光是个美人
 哈佛草坪的“以人为本”
 诚实的蓝色
 构思过度
 吃出来的血缘
 
 生死诚信
 你必须作出选择
 孤独很残酷
 暗记
 品位
 别样善良
 非正常的著名死亡
 露宿安纳西
 “微笑”符号25周岁
 格子里的日本
 生命有重量
 曾国藩与贼
 人的弱点与科学毫无关系
 
 “无射”之殇
 迷恋红颜九百年
 儿子十七岁
 你要拥有怎样的灵魂等2则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如何看待杨帆事件(9则)
 月光皎洁的夜啊
 小重山
 永恒的吻
 名人读《意林》
 典雅的绿 质朴的美
 赶火车等2则
 加强效果等5则
 枯坐着等待等2则
 服务员的祝词
 兔崽子
 买票艳遇等3则
 爱神何时才会射中你
 地球灾难倒计时
 重叠数独4则
设为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关于文章的版权归原作者及发行商所有。如有侵犯到您的版权,请用Email:tom#tipto.cn(#换成@)联系我们,我们会在7日内删除
蜀ICP备14029477号-3 Copyright2018-2020 青少年读书网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