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甄赋 |
作者:林清玄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5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盛暑天气燠热,夜不能眠,披衣到庭院中闲坐观天色,随手从床头带一本书翻看。读到魏曹植作品的最著名的乐府诗《悲歌行》: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恩妇,悲叹有余衷。借问叹者谁?自云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愿为西南风,长逝八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这首诗歌在长夜的暑热中犹如一道冷风,从遥远的千奈年的古道翩翩飘来,使我想起这位浪荡漂泊的才子,一个感人的爱情篇章。曹植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才子,他在十岁的时候已经诵读了诗论辞赋数十万言。十二岁的时候完成才情奔溢的《铜雀台赋》,名震套卿。
也就是在十二岁那一年,他爱上了比他大十岁的甄夫人,开始了他一生的第一次恋情,也带来他后半段生命的悲惨际遇。在那样幼小的年纪。他请父亲代向甄逸的女儿求婚未遂,后来害起相思病“昼思夜想,废寝与食”。可见曹植是多么的早熟。
没想到甄选的女儿嫁给了袁绍的儿子做媳妇,后来曹操灭了袁绍,甄氏又嫁给曹丕(曹植的哥哥)——这一年曹丕十九岁。甄氏二十四多,曹植才十四岁——曹丕立甄氏为皇后,生下曹睿,因为曹丕听信谗言,不久将甄氏赐死。甄氏死了,最伤心的不是曹丕,而是曾植。
甄夫人死了,曹植那写过“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名句的哥哥曹丕,送给他一个甄夫人睡过的枕头当纪念,曹植抱着甄夫人的枕头,伤心泪下,在悲伤中写成不朽的《感甄赋》来悼念他幼年时代的爱人,这篇千古的诗文后来更名为《洛神赋》。
曹植的生命历程因为甄夫人的死而完全改变,少年时代意气风发,放浪形骸,曾放言高论:“辞赋小道,回未足以揄扬大义,彰示来世也。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吾虽德薄。隹为蕃候,犹庶几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乏业。留佥石之功。岂徒以翰墨为勋绩,辞赋为君子哉!”企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没想到他在政治上始终不能拓展抱负,反而在文学的成就上领袖群伦。
自从甄夫人死后,曹植在情感的压迫中,在政治的争斗里,在生活的不如意下,竟意志消沉,无所超脱,他中年的生活是“连遏癖土,衣食不继”;后期的作品音宛情危,愤切而有余悲,与少年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在情感的失落上有两句诗“感物伤我怀,抚心长太息”最能表现他从十二岁开始就遗留下来的情感包袱。
曹植死的时候才四十一岁,正当壮年。除了遗留下来骨气高奇,词采华茂的辞章外。在事业与情感方面一无所成;隔了一千余年,读起曹植的作品,感念他的一生,真是让人掩卷而叹!
在漫漫长空下,我曾梦想着,如果让曹植在十二岁时依他的心愿娶得甄夫人,也许魏晋的文学史就要改写,我们也就读不到《吁嗟篇》《浮萍篇》《怨歌行》《门有万里客》《磐石篇》等等充满骨肉之情、情感之痛、流浪之苦的作品了。
我们希望曹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希望他爱情完满,或者希望他文章灿烂。或甚至希望他政缋辉煌?这些问题几乎没有答案可循。但是有一条不变的线索,乃是爱情是生命中一个重大的变数,有的人是变中有常,有的人是常中有变。曹植却是一变而不可收拾,在痛苦中永世不得解脱。
追想曹植的一生,竟使我披衣徘徊,终夜不能成眠,一再朗读《吁嗟篇》的几句:“流转元恒处,谁知吾苦艰,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糜灭岂不痛,愿与根黄连。”难道一失了情爱,才子就没有根了吗?我这样悲哀地想着。想着曹植抱抚甄夫人遗枕时的心情——幸而甄夫人留下枕头,否则我们连《洛神赋》都读不到了。
(水观音摘自《林清玄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