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口福的成本 |
作者:吴芳兰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4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饮食是家庭消费中最大的支出之一
“到处都是美食,便宜又好吃,其中宫保鸡丁、路边的烧烤最是诱人。”这是中国留给韩国留学生刘玄在最初的印象。
他笑言,在进入中国传媒大学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呼朋引伴、混迹食肆之中度过的。
而日本留给中国留学生吴超群最初的印象却是:“几乎不敢吃,不习惯倒是其次,主要是什么都狂贵,一个国内卖七八元的盒饭,在日本卖到相当于人民币40多元。在日本,首先感受到的还是来自吃的压力。”
“恩格尔系数”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概念,它的计算方式为“国民花费在食品上的钱/生活总支出”,通常这个系数越低越代表发展水平高。而在本次中日韩三国联合调查中,在“家庭消费中,最大的支出是什么”题目中,接受调查的中国民众排在前三位的选项是:住房、教育、医疗;韩国是:住房、教育、饮食;日本是:医疗、饮食、住房。让人出乎意料和耐人寻味的是,日本和韩国都把饮食作为家庭消费中最大的支出之一。
排骨与日本大米
2007年9月16日,在广州举办的博览会上,日本大米的价格让人咋舌:2公斤一袋的大米要198元人民币,相当于1斤米50元。
而在《人鱼小姐》、《看了又看》、《黄手帕》等多部当红的韩剧中,均有这样的剧情:向别人表示谢意或者去见丈母娘等重要的人,会选择送上包装体面的排骨、牛肉,收礼的人必然高兴得不得了。
有报道说,美国洛杉矶大型超市以每公斤23000韩元的价格出售上等牛里脊肉。但在首尔,每公斤牛肉的价格超过90000韩元(700元人民币)。
刘玄在的中国朋友、刚刚从韩国旅游回来的上海人张小姐说,韩国并不是韩剧中的样子,相反,食品十分匮乏,简直是“减肥之旅”,普通的“炸酱面”都被当做宝,石锅拌饭、汤面都不是在中国吃的味,十分清淡。
在美国《商业旅行新闻》发表的100大城市逗留费中,一天的餐饮费首尔以202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世界富豪的度假胜地蒙特卡罗。以物价昂贵著称的东京一天的餐饮费是158美元,比首尔少44美元。
“每次回国都不敢花钱。在韩国,吃肉和水果的确是比较奢侈的事,而中国,你可以随便吃,我读书时一个月花销在10000元人民币以上,过得很舒服。”刘玄在说,韩国的饮食成本远远高于中国。在韩国,一个苹果售价约合10元人民币,一斤大米约合40元人民币,一斤排骨则要合100多元人民币,贵得最离谱的则是牛肉。而汽车、家用电器等产品的价格和中国的价格持平,有的甚至更便宜。
食品昂贵,一般认为是以下原因:韩国人大部分从事科技、工业等行业,农民数量很少;韩国土地比较贫瘠,气候不适合农业;韩国政府为了保证农民收入和市民不要拉大,限制了农产品的进口。
韩国薪水中国菜
在把日常饮食起居展现得细致入微的韩剧中,细心的中国观众注意到:他们吃得最多的是泡面、泡菜。
刚刚从韩国旅游归来的张小姐说,韩国餐馆品种非常单一,冷面、烤肉、汤都一一分开,有的分得更细。而一个烤肉店,可能只有烤猪肉、烤本国牛肉、烤进口牛肉三四种菜,与上海的餐馆相比简直是天上地下。
刘玄在说,韩国人从小就生活节俭,再富裕的人家,日常吃饭也是很简单,“日常饮食是米饭、泡菜和大酱汤。如果吃烤五花肉、炖排骨等,则算是奢侈了!”
吴超群对日本学生的节约印象深刻,“他们不是很在乎吃,吃得很简单,一般是几个寿司,或者几块小面包就解决问题。”
2007年7月31日,日本总务省公布的报告显示,去除物价变动因素影响,今年6月份日本家庭平均消费支出比去年同月增加0.1%,为28.0587万日元。其中文化和娱乐性消费支出大幅增加,服装和饮食方面的支出也有所增加。
吴超群希望能在日本找到一份年薪在30万元人民币左右的工 作。刘玄在则说,像他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月薪相当于10000元到20000元人民币,这是普通韩国人的收入水平,而公务员则在15000到20000元人民币之间,大企业的白领可能在2万元以上,此后随工作年限增加将逐年增加。但花费也高,在韩国,一般妻子都不工作,家里都有两到三个孩子,都要固定地交各种保险,住房仍然是很大一部分支出,此外给每个孩子存钱,包括教育费、婚嫁费等,都是不小的开支。
在上海的生活成本大致相当于韩国的五分之一,而青岛等城市则相当于韩国的十分之一,因此很多韩国人选择到离韩国很近的中国城市,过上体面且优哉游哉的生活。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学习汉语,并愿意留在中国。2007年7月,韩国《文化日报》报道,驻华韩人会最新调查显示,从韩国侨民居住现状来看,北京为10万人,山东青岛为7万人,上海为5万人,此外据推测,有30万到40万韩国人长期居住在中国,到2008年前后,在华韩国人数将达到100万。
如今已经毕业的刘玄在在上海一家韩国企业的中国办事处工作,月薪近2万元。他说:“我现在的生活是很多韩国人向往的生活方式—拿韩国的薪水,吃中国的菜。”
(郭之路摘自《望东方周刊》2007年第39期)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