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8年第18期

诗人档案

作者:佚名

字体: 【

是诗人的“天下”啊。
  说这话的时候第广龙正在沙尘飞扬中弯腰系紧鞋带——无论工作还是诗歌,他又一次要出远门了。
  第广龙还有一些让人感觉“异样”的诗,沙尘飞扬,我们不妨略略绕道,听听诗人如何隔山空旷自言自语的,抄一首《一寸光》:
  短,杀伤隔山牛
  瘸子一路走来,洗脸水
  在镜子里,正对天井
  早上木芙蓉,晚上吃盐
  吃小满,还问芒种
  扇子呢?自言自语,自言自语
  短,抵挡月全食
  包袱收紧,生铁八年
  这首诗暗藏机锋,我们略略绕道的时候,时间正小雨一样的不紧不慢下着。就像这首诗。
  
  诗人的高处  高 凯
  
  第广龙以他的诗歌,让我眺望了一个诗人的高处,一个诗人祖国的高处。在《祖国的高处》里:“祖国的高处/是我黄河出生的青海/是我阳光割面的西藏//三朵葵花在上/一盏油灯在上/我爱着的盐/就像大雨一场/穿过肝肠……”多么畅快,情感真挚,音韵优美,骨节硬朗,质地纯粹,而且充满浪漫主义精神。毫无疑问, 《祖国的高处》这首佳作已是第广龙的代表作。一个诗人代表作的出现,代表着一个诗人的成熟。
  其实,诗人通过自信表达的是一种对故乡和祖国的深切之爱。
  在这首诗里,祖国的高处就是祖国的故乡,祖国的故乡就是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而祖国的故乡也是诗人的故乡,祖国自然就成了诗人的高处。所以,我们可以在这里说,这一首诗的高度,无疑就是诗人的精神高度;也就是说,这是一首能够准确丈量诗人“身高”的诗。那么,诗人的高处是怎样的一个故乡,诗人的祖国是怎样的一个高处呢?
  陇东,乃陇之东。典籍上说,这里是地球上黄土积淀最深厚的地方。我和第广龙都为自己生在长在这样一个地理的“世界之最”上而自豪和自足,这是因为,这块厚土,不但养活了我们像纸一样薄的命,还给予了我们诗歌以生命。可以说,我们两人的诗歌是血脉相连,而陇东就是我们诗歌的出生地,是我们高处那个祖国的一部分。
  虽然我和第广龙的诗歌都有着一些陇东独有的词语和意象,但因为诗歌气质上的差异,第广龙的诗歌却完全不同于我。第广龙是那种一直把一切苦闷和悲怆都能化解在心底的人,不论内心多么难受,但情面上却始终张扬着一种无所谓甚至快乐。在这一点上,第广龙可以说是继承了我们父辈的那种隐忍、刚强和乐观。这种阳刚品性,同样也贯穿于第广龙的诗中,并且成为第广龙诗歌的全部筋骨。我觉得,正是因为这一点,他的每一首诗都是热的,他的整个诗歌天地都很阳光。先看看第广龙贯用的意象,诸如:盐、生铁、火盆、黑瓦、灯、枣核、驴、银子、石头、闪电、花儿、骨头、窗花、唢呐……等等:再看看这些像麦粒一样坚硬、饱满和馥郁的诗句: “一腔黄河/跌进壶口,就是千古一吼”(《悬天壶口》); “悠悠岁月,我度日如年/老了脸面也老了血/硬着的骨头硬着的五脏六腑啊/认命地挺在西北望里”(《边水》); “月亮,一粒刚收回的麦粒/在我的掌心成佛”(《今夜月光》);“身子里的盐/不觉着累,无边的黄土/也就不会垮”(《盐》)等等。不仅如此,第广龙还以大量陇东的地名入诗,如《祖国的高处》中的驿马,以及驿马周边的安塞、银川、关中,以及更远的壶口、吕梁、青海和西藏。而像董志塬、环县、西兰公路、平凉、兰州、西安等等出生地上的地名,更是俯拾皆是。第广龙就是用这些或大或小、或近或远、或实或虚的意象,构筑着自己那个高处的境界。像《西兰公路》这首长达百行的诗,尤其令我诧异。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第广龙诗歌的新探索和新境界。作者对自己常常往返的两安至兰州的西兰公路的“诗意行走”,让我们看到了一条生存之路、命运之路,空间之宏阔,意象之奇妙、语言之沉重,令人耳目一新。
  没有故乡的诗人是可疑的,没有诗歌的故乡是苍凉的。对第广龙诗歌的阅读,不但让我眺望了第广龙一个人的高处,当然,也眺望了我们共同的高处。文学的高处永远是祖国,诗人的高处永远是故乡。
  
  他的诗歌是生活的悲剧和晴雨表  黄 海
  
  第广龙是把诗歌从生命里喊出声音的人,他的声音是种清唱,有时候是用力的嘶哑的——喊和吼,他的歌声没有任何伴奏,只有舞台,这个舞台是他不断移动的地名,他要永远走在路上,没有故乡而只有时间,这个“路上”可能是时间的向晚、秋天、五月、春天、今夜、夕阳;也可能是代表时间的表情、日头、灯、闪电、病毒、名字:或者这个过程什么也不是,是游离的状态——走在路上,他一直停不下来,他究竟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我有时想在第广龙的诗歌里寻找他柏拉图式的爱情,比如他那些描写情爱的诗歌:《穿心莲》——青春的那种伤痛;《向晚》——爱如磐石般的沉重;《采蜜》——那种少年时憧憬的美好;《知道》——出于人到中年的无奈。他不是乌托邦式的情感自慰,他是把爱情写在大地上,他的对象是泥土上的一切,那些事物仿佛都是他的情人,让他风情万种,我对他诗歌另一种感受是他要做一个勇士,像堂吉诃德那样勇猛直前,他要做自己不可能的梦。每个诗人都要为自己的诗歌寻找可能的坐标,诗人为何,或诗歌何为一一诗人追求真理的过程,也是不断发现自己的过程。
  他有自己的诗歌野心,他对诗歌的判断是要建立自己的理想的秩序,即使遭遇现实的反击和摧毁,但他依旧像是带着幻想上路的孩子,他的诗歌是生活的悲喜剧和晴雨表,他坚持自己做人做事的操守,他要表达的不是拷问,他是用心灵在感受,用身体去感受,美是美的,美也是小的;丑是丑的,丑也是小的。诗歌的终极意义不是批判,而是发现,发现意味着可能的一切。他的诗有朴素之情,透明之心,宁静之身,宽厚之爱。这就是对生活的历练和发现。我喜欢他写《日头》的诗,诗歌之小节,内心之大情,拘谨而充满张力:
  亮晃晃瞧着陇东村庄
  窑窗上,鸡叫了,猪滚圈,鱼儿溅水
  它们,全部团结在福字的光芒里
  日头,日头
  我挖你两镢头
  目头,日头
  我邀你上炕头
  走出家门,背上
  开着一孔窑窗
  贴满窗花,贴满
  日头的热
  它的粗砺,不经打磨的情景,随意地散落。他的诗歌深得民歌形式的养分,使得他的写作有向下的重力——是有根的写作。生活为写作提供了什么,你就写什么,这是我从第广龙诗歌读到的最朴素的真理。他写身边的小事,怀一颗敬畏之心。人有了敬畏,心就会踏实下来,美好起来。
  谦卑的人总是低头向着泥土,他要向身边的万物学习,向生活低头,在劳动中学会思考和总结。第广龙就是这样一个谦卑的人。他的诗歌对生活充满悲悯、反思、谨慎和难得的热爱,他从未迷失自己的诗歌标准。诗者,仁者,诗人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已在诗歌之外。
  你不能代言万物,那么你就写出自己。那么就请诗人做自己的布道者:热爱吧,你就尽情地唱;厌恶吧,你也要歌唱它。要不,我们就把它彻底唾弃!诗人要做立场坚定者,要对生活进行必要的判断,诗歌只有是和非的问题,没有大和小的区分。
  诗歌说的是人话,这是生活教给我们的道理,也是他诗歌教给我的道理。
  
  黄土地上的生命情流  古 耜

[1] [2]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