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享受独自阅读的乐趣 了解较多文字的小学二年级小朋友,开始喜欢独自阅读书籍,阅读的方法也会从读出声音法改为默读法,这证明孩子认为内心阅读法更为方便。从这个阶段开始,孩子们才真正的感受到阅读的喜悦。 当孩子迈入独自阅读阶段后,其想象力会变得更加活跃,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会想象主角的脸孔、服装、背景、周围的气氛等,也会想象人物的个性。有时也会将该人物的情绪套到自己身上,有时会哭,有时会笑。 进入独自阅读阶段的小孩,会开始无法满足于单纯的故事架构,逐渐寻求含有较复杂架构的故事。采用复杂架构的方式写成的故事,会大幅增进这个时期孩子们的想象力,也会使孩子的阅读喜悦加倍。 而这时的阅读,有下列几点要诀: 第一,把书的名字遮住,先让孩子阅读内容后,再让孩子为书取书名,这是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方式,并对孩子们的抽象化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当故事结束之后,让孩子想象主角的后续发展会如何,这个方式可以让孩子拥有参与了故事完成的创作喜悦感,而这种喜悦,会让孩子更加喜欢阅读。 第三,让孩子养成在阅读书籍的过程中,读到重要的部分,或自己喜欢的部分时,用笔在该处作记号的习惯。虽然可能会让书籍变得有些脏乱,不过这可以训练孩子,该如何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部分。 8.评价书中所出现人物的行动 当孩子进入小学之后,与幼儿园时期截然不同的是,会开始关心社会生活,而且其道德观也会跟着发展。因此开始喜欢阅读善与恶、真实与伪善、贤明与愚笨、正义与邪恶等道德价值观非常明显的作品,也很喜欢内容中有着﹁主角因为不知到底哪个是对的,而感到彷徨﹂的剧情的作品。 对于这类型孩子的阅读指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评价书中所出现人物的行动。例如:让孩子阅读伊索寓言中的《龟兔赛跑》故事后,妈妈可以问孩子一些问题。 “为什么兔子没能赢过乌龟呢?” “如果你是兔子,你会怎么做呢?” “乌龟本来就慢慢吞吞的,但是它是怎么获得胜利的呢?” “如果你是乌龟,你会怎么做呢?” “乌龟真正胜利了吗?” 这时,孩子们就会思考什么是真实和谎言。 重复几次这样的训练后,孩子们就会主动提出类似的问题来问自己,也会问爸爸妈妈或是朋友们。当到达这个阶段时,孩子们除了会感受到书中故事内容所带来的喜悦之外,也会发现到其它的乐趣,而这就是产生哲学思考的开始。 给这个阶段孩子阅读的书籍,建议可以选择叙述伟人们孩童时期具有模范性的简短故事集,孩子们从这样的故事中,可以发现正当的楷模,同时也会形成道德性的价值观。 9.边阅读边想象形象 我们经常碰到,在幼儿时期喜欢阅读的孩子,却在进入小学之后,对于阅读失去兴致,而逐渐远离书籍的情形。分析这种孩子后,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是因为没办法想象到其形象而引起。 在阅读的过程中,用内心画出主角或其它人物的长相、个性、气氛等形象,是靠想象力。因为想象力不足的孩子只会阅读内容,并不会画图,因此无法体会阅读的乐趣。 说“阅读的乐趣,是从内心中所描绘出的形象而产生的”,一点也不为过,在幼儿时期未能充分阅读图画书的孩子,因为想象力薄弱,所以对于描绘出形象的能力便不够熟练。 小学一年级的教科书或童话书,与幼儿用的图画书是不一样的。换言之,它不是以图为主的书,而是以文字为主,并参有插图的书。因此,对这样的书的内容,无法主动描绘出形象的孩子,会感到难度高而且生硬。由于这样的原因,一到二年级的孩子里,会出现很多非常惧怕阅读书籍的孩子。 这种孩子的特色是只想看电视或是漫画,因为电视或漫画本身就有图画,因此看的人不需要描绘出形象来。 在此将改变这类型的孩子的计划,详述如下: 第一,利用声音化,让孩子了解出现人物的特色。换句话说,妈妈必须在声音中注入感情,阅读给孩子听,并唤起孩子内心世界中的形象。这个方法需要妈妈的能力和努力,因为其效果,完全是根据妈妈使用了多少情感,又如何将情感注入声音之中而显现。 此时,忙碌的妈妈也可以选择,以播放市面上销售的朗读录音带来替代,也有一定的效果。不过,因为录音带价值不菲,而且内容也不够多样化,因此效果不如妈妈亲自录制的。 第二,利用让孩子注入感情后试读的方法。也许刚开始的效果不尽理想,但当孩子逐渐熟练之后,孩子的内心中就会描绘出形象,也会对阅读产生兴趣。 此时必须注意的地方是,应该将重点放在,孩子在朗读的过程中是否有注入情感,而不是孩子有没有读错字上。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