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做一棵大树等 |
作者:张建伟等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4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听有曲折经历的人的演讲实在是一件欢欣的事,一席话,几十年,人生智慧,蕴藏其中。他的经历特别让我有感触,忍不住想和朋友们分享。
他说,小时候,他的家境特别殷实,他父亲的朋友也很多,所以,上学时,尽管他的学习成绩很一般,可是,从小学到中学,再到一所著名大学,都一帆风顺。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一家很有名气的公司,很快升迁,又很快辞职,自办公司,不几年公司已有声有色。
不过,有一年,他的父亲突然过世,以后,他的霉运接踵而至,先是销售问题,后是财政问题,再是……真是祸不单行!最终,他只能和母亲回到乡下苟且度日。
一日,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许多乡亲把一些大树下的小树都刨去了。他很是不解。这时,一个人说:“这你就不懂了吧。我们只是想给它换个环境罢了。小树在很小的时候,在树下可以让大树遮风挡雨,很顺利而安全地成长,可是,小树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大树过多的保护就会影响小树的快速成长,让它变得很脆弱。同时,在这时候,小树快速生长需要更多的阳光和养分,而大树阻挡小树的阳光,也会把本属于小树的营养不自觉地吸收了。”于是,恍然间,他明白了一件事——如果想做一株草,那就安心地呆在大树的庇护下吧;如果想做一棵大树,长到一定时候,就必须吸收更多的营养,接受更多的阳光,而阳光和营养就在与风雨的搏击中。而自己现在正在栉风沐雨。
后来,他重入商海,波峰波谷,起起伏伏,跌打滚爬,终于成就一番事业。
这段经历充满了城市的传奇色彩,也传递着乡村朴素而古老的人生智慧:站在大树下的小树永远长不大。若想成为一棵大树,到了一定时候,你必须擎起一片天。
(周周摘自《风流一代》2006年11月上半月刊)
成功的秘诀
编译/张淑文
巴斯威尔先生是一家五金用品店的老板,他正准备招募一个新伙计。几十位年轻人看到广告后应征而来,但是最终进入候选名单的只有3个:泰德、约翰和鲍勃。巴斯威尔先生精心设计了一道决赛考题,他交给他们每人一把新款螺丝起子,要求他们把它送到住在枫树大街314号的亨德森先生那里。
没过多久,泰德打回一个电话,询问是不是店里把门牌号记错了,那儿只有413号而没有什么314号。又过了一会儿,他回到店里,说那个地址根本就没有那户人家。第二位候选人约翰回来时,报告说枫树大街314号是一家殡仪馆,亨德森先生从前居住的是314-1-2号,但现在已经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
鲍勃花费的时间比前两个人要长一些。与约翰一样,鲍勃也发现亨德森先生已经搬走了,但是他设法打听到了他的新住址并赶到了那里。亨德森先生不记得自己订购过这些起子,但是当鲍勃向他介绍完这种新产品独特的功能和低廉的价格后,亨德森先生动心了,当场付钱收货。
最后是谁被录用了呢?当然是鲍勃。他没有让任何借口妨碍自己完成工作,没有让任何障碍阻挡他前行的脚步。
成功的秘诀,就是用最不平常的努力做好平常的事。
(薛飞摘自2006年12月1日《环球时报》)
留一道缝隙 任远
曾祖父是名好木匠。晚年的他很少手把手地教徒弟做工,只是习惯唠叨,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道缝隙!”
木工讲究疏密有致,粘合贴切,该疏则疏,该密则密,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美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道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想来,我曾祖父的木匠绝活肯定是在这一点上下足了功夫。
其实,做人与处世,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讲究“留一道缝隙”。假若事事工于算计,利益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美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岂能不紧张,不裂变?留一道缝隙,给自己,给他人,也给我们留一道吻合的人际空间。
(马小雅摘自《太原日报》)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