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都抵不过一颗善良的心 |
作者:王建兰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4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开春,他把自己像种子一样随意撒在一个海参养殖场。多次求职碰壁的无奈,让他再也不能如斟酌诗中的一个词那样,把自己安放妥当。在这之前,他想觅到的是养殖场里体面的技术顾问角色,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以一个民工的身份被雇,被呼来唤去做些粗活脏活。尽管他的专业就是海水养殖,可是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大学生,谁敢把动辄百万元的海参养殖池交给他?
工资是微薄的,最大的慰藉是这里离梦想最近,他唯一的希冀就是让知识在这里吐故纳新,只要羽翼丰满,他便择枝而栖。
秋天,他却突然接到了母亲因脑出血要做开颅手术的电话。他惊得魂飞魄散,独自把他和弟弟抚养成人、又殚精竭虑供养他上大学的母亲,是他生命的全部。顷刻间,世界仿佛轰然坍塌。
他忐忑不安地站在老板面前,卑微得像根草。他想支走半年的工钱,又嗫嚅着,乞求老板能借给他几千元钱,只要能救了母亲的命。他说,他自当竭尽全力为老板打工抵债。
他知道自己没有理由提这样额外的要求,也不敢奢望老板的慈悲。可是,母亲的病刻不容缓,除了老板他不知道谁还是他的救命稻草。
但出乎意料的是,老板似乎没有半点迟疑,为他筹措了一万元钱。像揣着生生不息的一份温暖,他一刻也不敢停留。他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凭据,临上火车,他对驱车送他的老板又一次递上那张欠条,老板又挡了回来:一百个欠条和誓言也抵不过一颗有良知的心,不借给你,我于心难安,有钱你就还我,没钱,就算我积德吧。他听了,心动如潮,那是有生以来听到的最美的话语,是的,什么都抵不过一颗有良知的心。
他把那张欠条藏在贴身的内衣中,同时收藏起的还有一份氤氲于心的感动和厚重的情谊。
可是,半年过去了,却再也没有见到他的踪影。年关逼近,打工的人还在回家的途中,谁料这时候他回来了,带着成年的弟弟,背着半身不遂的母亲。他告诉老板,母亲的病刚稳定,知道现在这里正是缺人手的时候,就急急地赶来。可是放心不下患病的母亲,他只好举家前往……
他一家人执意要住在海边的一所简陋的屋里,说晚上可以顺便守海看护,多双眼睛,会少些不必要的损失。
就在这一年的元宵佳节,硕大的雪花和绚丽的烟花一同在夜空中绽放,当人们还沉浸在欢庆的气氛中的时候,海面上酝酿已久的风暴潮借着夜幕终于开始肆虐了。尽管已经接到了风暴潮的预警报告,然而,谁都没有想到,40年一遇的罕见风暴潮轻而易举地把养殖户的应对措施打得支离破碎。
天刚放亮,一宿未眠的老板踏着厚厚的大雪,跌跌撞撞往场里赶去,对于海中围堰的养参大池,他不敢抱什么幻想,只奢望着海岸边的育苗大棚能留有一线生机。大棚里有越冬的参苗,倘若大棚被风吹走,参苗将全部被冻死。
蓦地,老板在一片歪七竖八的大棚周围,看到一个还倔犟地站立着的大棚,仔细辨认,那分明就是自己家的啊。他狂奔过去,近了,也明白了:不是老天保佑他,而是人在助他。加固在大棚上的一道道绳索,堆放在周围的一袋袋沙包,都该是他们兄弟俩所为。那几十万元的财产,兄弟俩舍命保护下来了。
他想象不出那兄弟俩在暴风雪中干了多长时间,那样恶劣的气候,即使出再多的钱,又有谁会不惜冒着塌棚的危险来守候加固?
他急于找到那兄弟俩。劫后的海滩,一片狼藉,许多人在奔跑着,捡拾被浪卷上来的海参。老板心里有说不出来的难过,但想着那兄弟俩近水楼台会拾到许多海参的情景,心里还是稍微有一丝宽慰。他转身走进大棚,惊住了,那兄弟俩正在棚里为苗池换水:“怎么不去捡海参,别人都捡发了。”老板颇为奇怪。
他说,池里盐度太低,并且缺氧,如果不赶紧换水,参苗会大批死亡,损失的就不是捡几千元海参的价钱了,对了,最好赶紧投放一些光合细菌……
老板诧异地看着他,不相信一个民工能说出这些专业术语来。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自己学的就是这个专业。
在那场风暴潮中幸存的育苗大棚,成了老板最骄傲的资本和财富,老板逢人便说他的仁义和忠厚,是少见的好人和难得的人才。那棚里的参苗成了抢手货,早已被高价预订一空,还有人打他的主意,想挖老板的墙脚,却被他断然拒绝,说,不是自己有多么高尚,只不过是“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啊。
老板听说这事后,为之动容,送给他二斤干海参,告诉他,现在是厂里亏欠他的,不要有顾虑,尽管按自己的意愿去发展吧。
他把海参挡回去,就像当初老板挡回他递来的欠条那样决绝:“都说海参最有滋补作用,可我知道,更能滋养人的是人心。”直到现在他还在老板手下,既做粗活,也做技术指导。
这是个真事,老板是我哥,每遇别人有求之事,哥总是倾力相助,还现身说法告诫我要与人为善,说,做生意,有投入不一定会有回报,唯有善举和爱,可以循环,无论投入多少,冥冥之中总会有回报,要么是平安如意,要么逢凶化吉。即便没有奇迹出现,也会收获快乐,得到愉悦和心安。
(张有军推荐)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