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心爱的树
《心爱的树》为当代女作家蒋韵所作中篇小说,是一篇充满温情的作品,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04 — 2006年)。《心爱的树》讲述了梅巧嫁给了大先生,生了四个孩子后,又爱上了席方平,并与其出走。在历经另一番沧桑与波折之后,她又见到已续弦了的大先生,小说由此高潮迭起。阴差阳错,爱恨交加,扑朔迷离——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婚姻与人生呢?
《心爱的树》讲述的是是一个关于君子和承担的老故事,它椎心泣血遥远的歌哭,仍然能使今天的人们为之动容、动心,这是生活给作者的惊喜,也让作者又一次体会了,这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那养育君子、侠士、剑客和诗人的文化故土,对作者而言,将是一个永恒的吸引也是一个永恒的承担。
蒋韵,女,1954年生于太原,现为中国作协会员、山西省作协主席团委员、太原市文联副主席、一级作家。1979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出版、发表小说、散文随笔等近500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隐秘盛开》《栎树的囚徒》《红殇》《闪烁在你的枝头》《我的内陆》以及小说集《现场逃逸》《失传的游戏》《完美的旅行》和散文随笔集《春天看罗丹》《悠长的邂逅》等。曾获《上海文学》优秀作品奖,《中国作家》大红鹰优秀作品奖等一些文学奖项,亦有作品被翻译为英、法等文字在海外发表、出版。 -
一个人张灯结彩
《一个人张灯结彩》为当代作家田耳所作中篇小说,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小说围绕着一桩抢劫杀人案剥笋般层层深入探寻真凶。
《一个人张灯结彩》这篇看似侦探小说的作品,交织着好人与坏人的斗争和缠绞:公安局刘副局长与娱乐城勾连,奸淫小姐却道貌岸然;钢渣和皮绊是社会的畸零人和边缘人,是渣滓和无赖。但坏人同样有真情,钢渣与小于的爱情也是真诚的。小说对欲望强烈的“骚女人”、社会渣滓的人性化刻画与表现体现了作者鲜明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特别是哑巴小于这个形象是新颖而鲜活的:有个性,不虚伪,欲望强烈,对美好生活充满热爱与向往。老黄是不得志的好警察,是社会的中坚,他的老练沉着坚韧都颇见个性。一群小人物的艰辛生存,以于心亮一家为代表的普通人生存境遇也具有典型性。
《一个人张灯结彩》作者田耳是戴着面具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从不指向他自己,但在差异的主题、经验和语调之间,贯穿着一种眼光——不是观点,也不是视角,而是复杂、含混的态度,是本能的、但逐渐发展和塑造起来的兴趣。这不仅体现于人物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更体现于整个小说世界的构成原则。
田耳的小说占据和建设的是一座书面之城,它介干城乡之间、今昔之间,内向、孤独,混乱、阴郁。城中人无法对话,或者因为说不出,或者因为说出了不被听见。在田耳几乎所有的小说中,都埋藏着一个深深的焦虑:谁听我说,我能说什么?他的人物在他的城市中陷落下去不可自拔,他们身处一个沉默的旋转的巴别塔,命定追逐,无话可说。 -
梦也何曾到谢桥
《梦也何曾到谢桥》为北京女作家叶广芩所作中篇小说,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由华文出版社出版。《梦也何曾到谢桥》是一篇很有味道的京味小说,有一种衰败的味道和年华逝去的忧伤。
叶广芩,北京市人,满族。中学就读于北京女一中,1968年分配到陕西,当护士、记者,1990年在日本千叶大学学习,回国后于1995年调入西安市文联创作研究室,从事专业创作。1999年任西安市文联副主席。2000年开始到周县持职任县委副书记,关注生态与动物保护,长期跟蹲点于秦岭腹地的老县城村。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安作家协会副主度,陕西省人大代表,西安市第十、十一届政协委员,主要作品有家庭题材的小说《本是同根生》《谁翻乐府凄凉曲》、《黄连厚朴》以及长篇小说《采桑子》,日本题材的小说《黑鱼千岁》,纪实题材的《没有日记的罗敷河》、《琢玉记》等。多部作品被编为电景,如《红灯停绿灯行》、《黄连厚朴》、《谁说我不在乎》等。 -
被雨淋湿的河
《被雨淋湿的河》为当代作家鬼子所作中篇小说,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1997—2000),由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直面中国平民生活的现实作品,看了是如此灰暗,但却如此真实!作品真实描写了残酷现实中老师的处境,深入刻画了小民百姓生存的悲哀。
作品《被雨淋湿的河》会让人感到窒息的沉重,这种如钢铁般严厉的、硬碰硬的感受方式和表现方式,应该引起我们的共鸣,应该成为我们学习的榜样。因为在生活中,沉重无处不在。鬼子似乎在告诉我们,生活的沉重部分只有通过个人的意识活动,才会显示出它全部的意义(在写作上,它通常是一种直觉)。因此,作家和社会学家同样在描述生活,其区别在于,社会学家所依靠的是数据和资料,而作家则是依靠个人的记忆力,以及直觉式的洞察力。作家更关注民间记忆,更关注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全部情感活动,更关注这种活动的可能性。
鬼子,本名廖润柏,男,1958年生,广西罗城人,仫佬族。198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96年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根水做的绳子》,中篇小说“瓦城三部曲”――《瓦城上空的麦田》、《上午打瞌睡的女孩》、《被雨淋湿的河》。作品多次荣获各种文学奖。作家鬼子代表着广西文学新桂军力量,以其独有的朝气与锐气,向中国文坛的前沿地带发起冲锋,成为广西文坛崛起的标志之一。他无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作家,他的作品关注底层人们的生活境遇,通过小人物的伤痛和无奈,唤起人们对良知、道义和尊严的呵护,对宿命的体恤。与广西作家东西、李冯并称广西文坛三剑客。 -
喊山
《喊山》为当代女作家葛水平所作中篇小说,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05年度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喊山》随着哑巴狂喊,喊出了我心中的悲愤,为哑巴,为人的尊严,为不朽的生命的激情。
葛水平的中篇小说《喊山》是一篇震撼人心的小说。这篇文章最动容处是哑巴喊山,当读到这一綪节时,我的心被哑巴啊啊啊的呐喊猛烈地撞击着,恍忽中,我也敲起了脸盆,随着哑巴狂喊着,喊出了我心中的悲愤,为哑巴,为人的尊严,为不朽的生命的激綪。读完这段,我早已热泪盈眶,我不得不停下阅读,以平息我激动不已的心。
哑巴原不是哑巴,哑巴原有一个绚烂媄丽的名字——红霞,红霞原是个天真的少女,不幸的是红霞出生在大山深处一个子女众多的贫困家庭,更不幸的是,红霞被捌卖给一个大她二十岁的叫腊宏的男人做老婆,对于一个少女来说,这够不幸的了,可最最不幸的是,这个男人是个好吃懒做生忄生残暴的人。红霞无意间知道了腊宏打死自己的前妻的事,腊宏就残忍地抄着老虎钳,“顺手够了过来搬倒红霞,用手捏开她的嘴揪下了两颗牙。” 后来在腊宏与人合伙盗墓因抢一件瓷瓶子而铲死同伙的逃亡中,腊宏威胁红霞,“你要敢说一个字儿,我要你满囗不见牙白。”
葛水平,女,中国作协会员,一级作家。创作过戏剧、诗歌、散文。出版有小说集《喊山》《守望》《陷八大漠的月亮》《官煤》。代表作品及所获奖项:《喊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2005年度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甩鞭》,进八《北京文学》2004年度当代中国文学最新排行榜,获《中篇小说选刊》2006年度优秀小说奖;《地气》《黑雪球》《连翘》《比风来得早》,依次连续四年进入中国小说学会中国小说排行榜;《比风来得早》,获2007年《上海文学》特等奖。 -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为迟子建所作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2005年第3期《钟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04 — 2006年)。在《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让读者近距离地感受芸芸众生中种种彻骨哀痛,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底层平民生存困境一往情深的关注和悲天悯人的情怀。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讲述了“我”自以为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因丈夫魔术师死于车祸,为了摆脱哀伤而独自远行。途经乌塘,一个有二十多家煤矿的北方小镇,随处可见艳俗的女人、矿工和矿工家属,目睹了世间的种种苦难、不公和死亡。小说在不长的篇幅里,让读者看到了所有的夜晚,所有哀伤的面孔。作者在盈满泪水但又不失冷静的叙述中,超越表象的痛苦,直抵命运的本质。作者迟子建因此成为中国首位三夺鲁迅文学奖的小说家。 -
永远有多远
《永远有多远》为当代著名女作家铁凝著中篇小说,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1997—2000)、第一届老舍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永远有多远》是北京人对故乡精神的怀恋,更是对商品大潮中人与人之间的开阔心胸与亲和关系的呼唤。
小说《永远有多远》以一个在北京胡同里长大,对北京有特殊感情的女孩子的眼光作为视角,把深沉复杂的情感融入了简单的诉说之中,句句含情,读起来亲切自然,韵味悠长。
铁凝,原姓屈,当代著名女作家,1957年生于北京,籍贯河北赵县,自1975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著作:《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麦秸垛》、《哦,香雪》、《孕妇和牛》以及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百余篇(部),总计300余万字。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亦有小说在香港和台湾出版。 -
吹满风的山谷
《吹满风的山谷》为当代作家衣向东所作中篇小说,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1997—2000),第二届北京市政府奖,第六届全军文艺新作品一等奖。原刊《橄榄绿》2000年第1期;《小说选刊》2000年第3期头题转载;《新华文摘》2001年第11期转载。这本《吹满风的山谷》向我们吹来一股浓浓军队风情,兵的喜怒哀乐,辛酸荣誉又跃然纸上。
著名军事小说作家衣向东,曾著有《我是一个兵》、《一路兵歌》,而为读者广为熟知,本书是他近两年来创作的中短篇小说。
衣向东,男,1964年出生于山东栖霞,1991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协签约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一路兵歌》、《在阳光下晾晒》,小说集《我是一个兵》、《老营盘》、《吹满风的山谷》等。获过鲁迅文学奖、老舍文学奖等;作为编剧,几乎他所有的小说都被改编成为影视作品,这在当代作家中是比较少见的。而长篇小说《牟氏庄园》,更是震动文坛,让衣向东成为国内一线作家。 -
师兄的透镜
《师兄的透镜》为晓航所作中篇小说,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小说借一个科学家携借来的名画潜逃的故事框架,凸现了一种天才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途径,充盈着理性智慧的趣味。
《师兄的透镜》讲述了科学天才师兄朴一凡领导研究扑捉“宇宙的第一丝星光”的故事。由于自身被健忘症困扰,朴一凡巧妙地远走,指引师弟程宇遵循自己的思路,在经历重重错误后最终发现观察“宇宙的第一丝星光”的方法。小说借一个科学家携借来的名画潜逃的故事框架,凸现了一种天才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途径,充盈着理性智慧的趣味。晓航称,《师兄的透镜》之所以能获奖,除了小说内容扎实外,评委会的包容是更重要的原因,“这部小说并不好读,其中包含了大量天文、绘画、光学等知识,融故事、推理演绎于一体,评委会看中的也许正是蕴涵其中的智性写作”。
《师兄的透镜》集中体现了晓航“智性写作”的风格,其中包含了大量天文、光学、力学、美术等知识,在这种多学科知识垒起的框架下,晓航做到了游刃有余地编织故事,塑造人物,设置悬念……或许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使得晓航可以打动评委和读者。
晓航,1967年生,原名蔡晓航,北京人。从1996年开始创作,至今写作150万字,曾获《人民文学》年度奖,《小说选刊》优秀小说奖,鲁迅文学奖等各类奖项。2001至2011年期间,每年均有小说入选各年度的最佳中篇或者最佳短篇年选。主要作品:《有谁为我哭泣》、《当兄弟已成往事》、《当情人已成往事》、《当鱼水落花已成往事》、《师兄的透镜》、《所有的猪都到齐了》等。 -
城乡简史
《城乡简史》为范小青所作短篇小说,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城乡简史》这篇小说的题材来源于范小青生活经验中的一种持续了二十多年的行为。范小青将这一行为赋予了文学的意义的同时,更赋予了一种社会学的意义。作者的出色想象力和精巧构思,凸现了当代城乡变革中的人性复杂性,体现了短篇小说艺术可能达到的广阔度与深刻性。
范小青,女,江苏苏州人,文学创作一级,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著有长篇小说十七部,代表作有《城市表情》、《女同志》、《赤脚医生万泉和》等,中短篇小说二百余篇,代表作有《瑞云》、《我们的战斗生活象诗篇》,《城乡简史》等,电视剧代表作有《费家有女》、《干部》等。 -
年月日
《年月日》为中国著名作家阎连科所作中篇小说,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1997—2000),2002年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年月日》全文以千古旱天那一年起笔,主要写了村人们计划逃走后,只剩下先爷、盲狗和“我家地里冒出了一棵玉蜀黍苗”的一个月的生活境况,又重点写了先爷把自己作为肥料的那一天。作者以沉重的笔调和寓言式的叙事,在悲剧的文本框架中塑造了一出某种程度上的“喜剧”;写出了先爷作为一个边缘人的生存苦难和不屈,体现了作者对下层百和边缘人的人道主义关怀以,同时赞扬了主人公从为了保护全村人的最后一点种子而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以及在苦难中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年月日》小说描写了在清光绪中叶至民国八年,汽梁城的一些故事,作者以沉重的笔调和寓言式的叙事,在悲剧的文本框架中塑造了一出某种程度上的“喜剧”;写出了先爷作为一个边缘人的生存苦难和不屈,体现了作者对下层百和边缘人的人道主义关怀以,同时赞扬了主人公从为了保护全村人的最后一点种子而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以及在苦难中的不屈不挠的精神。
《年月日》是个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但从文章中的对盲狗和狼的拟人化描写和对日光的拟人式和比喻式的描写中又体现了阎年科的寓言化的叙事的手法,使文章中现实主义与寓言化的叙事紧紧结合,流露了作者的悲悯情怀和人道主义思想。 -
吉祥如意
《吉祥如意》为郭文斌作短篇小说,2007年10月,郭文斌以一部优美的《吉祥如意》捧回第四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桂冠。《吉祥如意》以优美隽永的笔调描述乡村的优美隽永,净化着我们日益浮躁不安的心灵。
《吉祥如意》回望了传统乡村生活之深厚喜乐,在短篇小说的有限尺度内以丰沛的细节书写了温暖的大地。郭文斌的小说以富于诤情画意的成功描绘,令我们对那片土地充满敬意,对汉字表意功能的理解和尊重,使小说叙事充满魅力,本奖同时表彰作者对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的成功运用。
作为从西海固农村走出来的作家,郭文斌自然也无法避免乡土对他的巨大影响。有所不同的是,他在书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时,以空灵、简约、飘逸见长,使他的小说显得言简意丰、结构奇特,对人的生命价值进行着形而上的诗性追求。《吉祥如意》通过五月和六月两个孩子的视觉,运用端午节上山采艾的细节描写,将一种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愉快、安详传递给了读者,同时也从一个独特的侧面反映出成长中的朦朦胧胧的伤感和无奈,展示了特定时代和特定环境中人们的生活理想和生存精神。 -
上边
《上边》为当代作家王祥夫所作短篇小说,入选了“2002中国小说排行榜”,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上边》的叙事风格是一种凝重而质朴的乡土气息和平凡而又温馨的乡村生活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真正地写出了土地内在的力量,写出了母亲宽广无边的情爱,父亲坚韧不拔的品质,显示了王祥夫少见的写实功力和深厚的乡村情感。
短篇小说《上边》讲述的是一个看上去相当老旧的游子归家故事,因为老旧,所以温暖。
王祥夫,辽宁抚顺人,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云冈画院院长,当代画家。著有长篇小说《米谷》、《生活年代》、《百姓歌谣》、《屠夫》、《榴莲 榴莲》等七部,中短篇小说集《顾长根的最后生活》、《愤怒的苹果》、《狂奔》、《油饼洼记事》等五部,散文集《杂七杂八》、《纸上的房间》、《何时与先生一起看山》等六部。 -
驮水的日子
《驮水的日子》是军旅作家温亚军的一篇短篇小说,发表于《天涯》2002年第3期,《小说选刊》2002年8期转载,《新华文摘》2002年9期转载,《小说精选》2002年7期转载,《今日关注》2002年10期转载,《作家文摘》2002年7月21日转载,2005年年初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2000年至2004年)。《驮水的日子》写一个上等兵与一头驴子的初识、磨合与友谊的全过程,即人与动物的交流、相知、友谊,直至最后——人与动物的真情毕现。
《驮水的日子》讲了一个简单的小故事。故事的主角只有两个:上等兵和一头犟驴“黑家伙”。故事发生的环境是处于荒无人烟的西部高原上的军营和军营下的盖孜河以及两者之间的山道上。故事的情节是新买来为连队驮水的“黑家伙”对驭手上等兵从相忌、相从、相依到相恋的态度变化的经历。故事虽然很小,但却蕴含了非常感动人的真情和非常深刻的寓意,流淌出一种奇异的美。 -
白水青菜
《白水青菜》是部短篇小说,由文学硕士潘向黎编写,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潘向黎的小说以描写爱情为主,"失落"是其爱情主题的主调。潘向黎的小说在青年读者中已产生广泛影响,同时也不断被选入"都市女作家小说选"、"年度最佳小说选"等。
-
茨菰
《茨菰》是苏童所著的短篇小说,发表于《钟山》2007年第4期,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茨菰》借助中国特定时期一名乡村女孩到城市“逃婚”的故事展开追述,细节真实,笔调鲜活,对乡村与城市不同人物在身份、性格以及文化差异性上的描写相当出色,既显示了作者苏童对时代背景及其地方环境的把握,也显示了作者成熟而出众的艺术塑造能力。
《茨菰》是一次试图打通两片园子的尝试,树木与泥土不必交换,但灌溉可以一体。作者引了乡村的水到城市里,或者说是引了城里的水到了乡村,于是有了乡下姑娘彩袖和一群城市居民的故事。
苏童,男,江苏苏州人,现为江苏省作协专业作家,副主席。从198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主要代表作为中篇小说《妻妾成群》《红粉》《罂粟之家》《三盏灯》,长篇小说《米》《我的帝王生涯》《城北地带》《菩萨蛮》《蛇为什么会飞》《碧奴》《河岸》。其中小说《妻妾成群》被改编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多部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意大利、荷兰、日、韩等国文字出版。 -
将军的部队
《将军的部队》为李浩所作短篇小说,原载宁夏2004.10《朔方》,《新华文摘》2004年24期转载,获河北省作协2004年度优秀作品奖、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作者李浩着力发掘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不露声色的叙述和平平淡淡的语言推进中,从有着些许压抑、扭曲、荒唐的生活展现和接踵来去的荒诞、怪戾、病态的人物行为中,令读者心底不自觉升腾起一股灼热、一种炙痛的沉重。
李浩的小说清高、执拗、立志高拔。他不讳言师承着欧美现代和后现代文学传统,藉此他获得了精进的文学姿态和出色的写作技巧。他认为,文学本质上是虚构,是作家对“彼岸感”的个人建造,它以现实镜像为摹本但建立起的却是一个高于现实、具有魔法感的世界。李浩的写作,血肉丰满,人物鲜活,同时有着现代哲学意义的追求,他着力发掘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逐步构筑着他自己理解的小说世界。
李浩,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协理事: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先后在《人民文学》、《十月》、《当代》、《花城》、《钟山》、《北京文学》、《文艺报》、《小说评论》、《诗刊》、《散文》、《星星诗刊》、《文学报》、《长城》。《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文学评论等400余篇,计260余万字。有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名作欣赏》、《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月报》、《青年文摘》等各类选刊选载。部分小说、随笔被译成英文、法文、日文、韩文。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第九、十一届河北省文艺振兴奖,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第九届《十月》文学奖,第七届《滇池》文学奖等。 -
明惠的圣诞
《明惠的圣诞》为邵丽所作短篇小说,是一部化腐朽为神奇的好小说,获得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邵丽《明惠的圣诞》向我们讲述了一位名叫明惠的农村少女曾怀着美好的期待进城寻梦却最终于圣诞夜自杀身亡的悲剧故事,读来启人深思。
《明惠的圣诞》写的是高考落榜的农村女孩明惠被城市生活的表象诱惑、迷失方向、终于觉醒的成长史,以点石成金的结尾否定了一种畸形的人生,给人们留下了多角度的思索空间。小说《明惠的圣诞》细腻地描写了明惠被城市生活的表象诱惑、迷失方向、终于觉醒的性格成长史,以点石成金的结尾否定了一种畸形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了多角度的思索空间。用具有控制力的语言叙述乡村女孩在城市中间的故事,以道德批判的深度揭示渴望尊严的人性内涵。
《明惠的圣诞》作为“由乡下进城的农民工”为叙事对象的“底层文学”典型文本,这篇小说完全超越了当下“底层文学”创作存在的诸多病象,显示出卓尔不群的价值和意义。 -
良宵
《良宵》为当代作家张楚所作短篇小说,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张楚的叙事绵密、敏感、抒情而又内敛,在残酷与柔情中曲折推进,虽然并不承诺每一次都能抵达温暖,但每一次都能发现至善的力量。《良宵》以细腻平实的手法描写了一位颇有来历、看惯人世浮沉的老人与一个罹患艾滋病的失怙男童之间感人至深的情意,在寂寞的人物关系中写出了人性的旷远。在一个短篇的有限尺度内,张楚在白昼与夜晚、喧哗与静谧之间戏剧性地呈现当下的复杂经验,确立起令人向往的精神高度。 -
如果大雪封门
《如果大雪封门》为当代作家徐则臣作短篇小说,发表于《收获》2012年第5期,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如果大雪封门》冷峻而又温暖。徐则臣以几位青年打工者在北京的生活为底子,以精细绵密的语言和出人意表的想象,讲述了一个梦想与现实、温情与伤害、自由与限度相纠结的故事,如同略显哀伤的童话。对几位来自南方乡村的青年来说,大都市的生活恍若梦境,现实却不免艰难。但他们一直生活得认真严肃,满怀理想。小说在呈现事实的基础上,有着强烈的升华冲动,就像杂乱参差的街景期待白雪的覆盖,就像匍匐在地的身躯期待鸽子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