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海军往事
《海军往事》为陆颖墨所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解放军文艺》2009年第5期,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陆颖墨的小说《海军往事》亲和自然,娓娓道来,把海军战士的生活写得那样平实清纯,内敛着激情,蕴藏着感动,焕发出阳光。读了再读,有几滴热泪淌到了你的脸上……你又会拍案叫绝,或者哈哈大笑起来。
《海军往事》看起来说的都是小事,一面镜子、一条狗、一扇舱门、一艘老旧的军舰,连接成一条记忆的河流,苍凉而不失壮美,深沉中闪射着理想的光芒。海军往事照耀着波涛汹涌的海面,深情地注视着我们今天的远航。 -
隐身衣
《隐身衣》为格非所作中篇小说,发表于《收获》2012年5月,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2010-2013)、2014年老舍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2010-2013)双奖榜首。小说《隐身衣》设置了重重悬念,讲述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社会剧变中的人们追名逐利而起伏跌宕、凶险无着的命运。
《隐身衣》贯穿了对古典音乐的优美诠释和倾心礼赞,以之与书中无序和充满欲望的世界构成强烈的张力场,而情节的惊悚与人物繁复的对应关系又体现了某种黑暗、残酷等哥特式艺术特征。
《隐身衣》的写作延续了作者自“江南三部曲”以来对现实世界高度的关注与思省。《隐身衣》以明晰晓畅的语言、巧妙精致的结构、深刻蕴藉的思想以及游刃有余的从容笔调,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曲折浪漫甚至有些诡异的故事,而深刻地表达出了作者对于人生的一种理念;但感叹之余,又有一种深深的遗憾,因为在作者竭尽全力表达出的人生理念中却充满了一种深刻的逻辑悖论和现实困扰,并因此暴露了作者创作思想上的某种误区,虽然小说在艺术上依然是极其迷人的。
格非,原名刘勇,江苏丹徒人,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格非文集》、《欲望的旗帜》、《塞壬的歌声》、《小说叙事面面观》、《小说讲稿》等。他的中篇小说《褐色鸟群》曾被视为当代中国最玄奥的一篇小说,是人们谈论“先锋文学”时必提的作品。 -
最慢的是活着
《最慢的是活着》是青年作家乔叶的中篇小说,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河南籍女作家乔叶的佳作《最慢的是活着》透过奶奶漫长坚韧的一生,深情而饱满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家族伦理形态和潜在的人性之美。祖母和孙女之间的心理对峙和化仇为爱,构成了小说奇特的张力;如怨如慕的绵绵叙述,让人沉浸于对民族精神承传的无尽回味中。
《最慢的是活着》体现生活、岁月、母性,以及前代的私密与今生的怀想。一个也许以文学的方式很难出新的形象,乔叶以浓重的感恩亲情和巨大的艺术耐心,真切地写照,让她熟悉又陌生地感动着我们。暖亲融爱的生命是如此慈严永在,令人无限心疼。
在这个欣快与对视已成习性、舒缓与体贴取信艰难的时世,《最慢的是活着》示意着文学本应秉持的一种感情向度,透出小说本该辉闪的低语和默念的灯光。
乔叶,女,河南省文学院专业作家,出版有散文集《坐在我的左边》、《我们的翅膀店》、《喜欢和爱之间》、《自己的观音》、《薄冰之舞》、《迎着灰尘跳舞》、《孤独的纸灯笼》等多部,并在《人民又学》、《十月》、《上海文学》、《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四十余万字。长篇处女作《我是真的热爱你》入选2004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被中国青年作家批评家论坛推选为2006年度青年作家,荣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 -
国家订单
《国家订单》为王十月著中篇小说,在《人民文学》2008年第4期发表,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国家订单》直面中国的现实,作者身临其境,对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中不同身份的人们的复杂境遇有着深切的体会和理解。
作为一位从工人中走出来的作家,王十月对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中不同身份的人们的复杂境遇有着深切的体会和理解。他的《国家订单》,在危机与生存的紧张叙述中烛照人心,求证个体的权利、梦想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了公正、准确地把握时代生活的能力。
王十月,本名王世孝。1972年生于湖北石首,2000开始发表小说·迄今为止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等刊发表长中短小说、散文二百余万字。出版发表有长篇小说《烦躁不安》《活物》《31区》《大哥》《无碑》共五部,出版中篇小说集《国家订单》,散文集《总有微光照亮》,短篇小说集《成长的仪式》各一部。众多作品入选《新华文摘》《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散文海外版》《作品与争鸣》《中篇小说月报》《长篇小说选刊》等选刊及几十种年度选本。 -
新星
《新星》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柯云路,它描写的是以主人公李向南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生活,原载《当代》1984年增刊第三期,1986年获第一届人民文学奖。《新星》在海外出版时,被称为“当代官场现形记”。在大陆则曾被称为“县委书记从政指南”。
《新星》描写了一个新上任的理想改革派县领导在一个县城的经历:年轻的县委书记李向南(原型人物:习近平)新官上任,雄心勃勃,准备在古老的中原县城古陵大展拳脚。他有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果断有魄力,只一个月时间,便政绩斐然,被群众誉为“李青天”。但年轻的政治新星,遇到了强大的传统保守势力的抵抗和压制,李向南和以顾荣为首的官僚体系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冲突。调查组来了,各种谣言不胫而走…… 。李向南坚信自己必胜,因为他有对社会发展的坚强信念和上级党的支持,作品出色的塑造了李向南新型政治家的形象,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意义的作品。
《新星》是新时期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是柯云路第一部长篇小说,奠定了其的文坛地位,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突出意义的政治小说,其情节跌宕起伏,故事峰回路转,人物神采飞扬,一部令人不忍释卷的政坛“快意恩仇录”! -
故土
《故土》为当代作家苏叔阳著长篇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作品,1986年获第一届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是中国长篇小说创作中有新意有特色的一部作品,它以很强的可读性,吸引了广大读者。《故土》写了三条线索:中西结合的新华医院以院长接班人选为中心的改革斗争,以白天明为主角的爱情纠葛,试图以白天明同吴珍的婚姻为依托的爱国主义。作者苏叔阳力图通过多条线索的交错重叠,来追求作品主题的多义,来表现当代生活的纷纭复杂和绚丽多彩。
小说《故土》通过伪君子、政治投机商安适之觊觎院长宝座、四处钻营,终于进入老院长的办公室;老院长林子午虽然兢兢业业,克尽职守,精心物色接班人,但最后终因心力交瘁,悄然离开院长办公室;某些上层领导由于偏听偏信,受安适之的蒙骗,终于使安适之登上新华医院院长宝座,实际上愚弄了全院职工的这么一个改革过程,表现了改革斗争的复杂性和可能出现的复杂局面,具有意味深长的警示作用。小说中以白天明为主角的“爱情四重奏”写得波澜起伏,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尤其是白天明同吴珍演出的那一幕“爱情绝唱”,可说是催人泪下。《故土》是一篇近距离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它问世的时间同作品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几乎是同步的。
苏叔阳,生于河北保定。主要作品有:话剧《丹心谱》等10余种;电影剧本:《夕照街》等15部;长篇小说《故土》中短篇小说集《女昏礼集》、《假面舞会》、《我是一个零》、《老舍之死》等;散文集《梦里青春》、《树叶集》等;传记文学《大地的儿子——周恩来的故事》;历史文化散文集《中国读本》等;以及文艺评论集、诗歌集等。 -
美丽的日子
《美丽的日子》是滕肖澜的中篇小说,发布于《人民文学》2010年第5期,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小说《美丽的日子》写的是上海的寡母、独子与外乡媳妇之间的斗智斗勇。在这场看似鸡毛蒜皮琐碎庸常的故事里,充满了女性对社会、对他人的较量和抗衡,彰显出母性的隐忍与坚强,也弥漫着作为女性的无奈与哀伤。
《美丽的日子》写了两个女人之间的心理较量,与我们见到的其他小说不同,这两个女人的关系,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绝对对立的一对关系,比如对于爱情,只能惟一的那种关系——虽然她们都深爱着同一个男人——只是这个男人之于其中的一个是母子关系,之于另一个是未婚夫妻关系。这两个女人间的“战争”,其实是两代女人间由来已久的战争,也是“本土”与“外来闯入者”之间的战争,更是历代文学作品中已得到充分表达了的“婆媳之战”——虽然小说的前三分之二部分两个女人之间的“婆媳”关系还在微妙的确立过程中。 -
白杨木的春天
《白杨木的春天》为当代作家吕新著中篇小说,发布于《十月》2010年第6期,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白杨木的春天》是“知识分子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历史反思”的文学表达,小说中对历史、时代、人生现实及存在困境等有很多直接或间接的议论和表达。
《白杨木的春天》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和表现真切感人,既有对个人灵魂的深度透视,也有情境的准确呈现与复杂的理性沉思。吕新坚持在小说中对世界进行形而上的追问与富于哲理的表达,同时,以更具温度的方式贴近人的鲜活经验,在追问中领会那些把人们连接在一起的真挚情感。沉郁深远的美学风貌、散文化和诗化的文体风格,体现着耐心执著的探索精神。
《白杨木的春天》叙述了曾怀林一家在特殊年代的遭遇。没有贯穿始终的事件,也没有剧烈的冲突,曾怀林对自己背负的一切默默承受,妻子自杀,自己劳改,裸身搜查,衣食堪忧,心灵煎熬。小说淡化故事情节,以知识分子的眼光审视那段荒唐的岁月和非人的境遇。在惨淡的日常生活叙事中间有大段反思性的议论,是“知识分子与国家政权关系的历史反思”的文学表达,小说中对历史、时代、人生现实及存在困境等有很多直接或间接的议论与追问。
吕新《白杨木的春天》,既是他小说创作生涯中一部标志性的转型之作,也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文坛少见的优秀知识分子小说,美学风格沉郁顿挫。作品的思想主旨,是要表现特殊时代强力挤压下知识分子的苦难命运遭际,既有历史情境的真切呈现与理性沉思,也有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深度剖视,更有对于民间温情的捕捉与呈示。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既保持了吕新一贯的先锋意味,又有一定程度的拓展变化,显示出作家一种坚持不懈的探索追求精神。 -
手铐上的蓝花花
《手铐上的蓝花花》为当代作家吴克敬所作中篇小说,于2007年第6期《延安文学》发表,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手铐上的兰花花》是吴克敬集中表现当代西府女性人情美的代表作,或因表现出“文学的良心存在,文学的情感存在”而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小说描写了来自阎家沟的西府女子阎小样,因新婚之夜误伤丈夫顾长龙致死而被判为死缓,在被押往省城监狱途中展现出人性的良善和唯美。
《手铐上的蓝花花》通过追叙和顺叙两条线索交互迭进的艺术形式,描写了女主人公阎小样被判为死缓罪犯的缘由和被押往西安省城监狱途中展现出的人性之大德大愿、大善大美;通过多层铺垫手法扩殁了悲剧的题材范围和内含底蕴,凸现了人物性格的悲中之美和美中之悲,形成一种独特的悲柔之美的美学风格,丰富了悲剧关学的审美视域,使悲剧在人性美中得以深化与升华。
《手铐上的蓝花花》是一部中篇小说,作者吴克敬在创作这篇作品时,不去触碰有权有势的人物,他的眼睛朝着和他一样的人群看去,便看见了无可奈何的阎小样。美丽宜人的阎小样,她是不满她的生活的,她想有所改变,但却万劫不复地成了一个致死夫命的杀人犯,冰冷的手铐铐住了阎小样,但却铐不住阎小样的出类拔萃,还有她的理直气壮和风情万种……她被押在了囚车上,要去她梦里想去却一直都不能去的西安服刑,一路上与押解她的民警宋冲云有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接触。在监狱门口宋冲云答应阎小样的要求抱了抱她,宋冲云的怀抱是温暖的,阎小样的怀抱也是温暖的。作者的笔墨去向就在于此。生活还在继续,生活中充满了苦痛,充满了不如意,但作者还是要让他泼向生活里的笔墨,始终如一地保有温暖的色调。 -
前面就是麦季
《前面就是麦季》是当代作家李骏虎著中篇小说,《芳草》2008年第2期发表,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小说《前面就是麦季》语言清新自然,带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其故事的结局往往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回味无穷,是作家被文坛公认风格独特的乡村风情小说和他最受读者喜爱的心理情感小说。
《前面就是麦季》是一部纯正的、关于心灵和道德净化的乡土小说,流淌着平淡、日常的心绪,蕴涵着诉不尽的温情与关爱。笔调质朴、平实、幽默、从容,深入到乡土生活的深处,抒写着人性中善良美好的愿望。作者李骏虎自觉的现代叙事意识和成熟的叙事能力,在《前面就是麦季》里得到了好的体现。
李骏虎,山西省洪洞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毕业。出版有长篇小说《奋斗期的爱情》、《公司春秋》、《婚姻之痒》、《母系氏家》,中短篇小说集《李骏虎小说选》(上、下卷),评论集《比南方更南》。中篇小说《五福临门》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09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2002年获第四届山西新世纪文学奖;2009年获第十二届庄重文文学奖。2010年中篇小说《前面就是麦季》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母系氏家》获得2007--2009年度赵树理文学奖。 -
古船
《古船》是著名作家张炜的一部具有深百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小说,获得庄重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重要奖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古船》描写了胶东芦青河畔洼狸镇上几个家庭40多年来的荣辱沉浮、悲欢离合,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人性的扭典以及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那块土地的变化。作者以细腻而饱含深情的笔触,勾勒众生,文本深厚而富有感染力。它是当代中国最有气势,最有深度的文学杰作之一,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它以一个古老的城镇映射了整个中国,以一条河流象征生生不息的生命,以一个家庭的沧桑抒写灵魂的困境与挣扎。
《古船》以胶东小镇洼狸镇自土改至改革开放40余年的历史作背景,讲述了隋、赵、李三个家族之间的恩怨情仇,真实地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里人性的扭曲与异化以及在改革大潮的冲击下那片土地的变迁。
小说《古船》以20世纪末期中国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为背景,通过洼狸镇隋、赵、李三大家族40多年间错综复杂的恩怨纠葛,生动刻画了古老农村嬗变中的心灵阵痛与文化冲突。这是一部民族的沧桑心灵史。小说生动地刻画出隋家几个子女在历史的长河中性格和命运的变迁:大儿子抱朴经历了父亲和二娘的死,目睹了历次政治运动的残酷,变得压抑沉默。二儿子见素要把已承包给赵家的粉丝厂夺回来。美丽而高贵的小女儿含章一直生活在赵家四爷爷的阴影下……耻辱与仇恨、欲望与冲动,一次又一次使他们置身于现实的两验证境地。 《古船》是当代中国最有气势,最有深度的文学杰作之一,是“民族心史的一块厚重碑石”。它以一个古老的城镇映射了整个中国,以一条河流象征生生不息的生命,以一个家庭的沧桑抒写灵魂的困境与挣扎。古船,就是中国。 -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为当代作家胡学文所作中篇小说,发表于《钟山》2011年第2期,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在《从正午开始的黄昏》中,胡学文满怀爱与理解,构建起一条复杂而漫长的心灵隧道,深切触摸着多重角色身份中的生存悖谬和人性的尖锐划痕。环境铺设和心理刻画枝繁叶茂,丝丝入扣,既鲜活丰盈又真切感人。在非线性的跳接式结构中,语感如精灵般跳荡传神,沉郁与灵动、疏朗与密致浑然相融,敞开了汉语写作的一种诗性境界。
中篇小说《从正午开始的黄昏》让人强烈地感受到那种人格的分裂与精神的危机,人的意识、潜意识和人的道德、非道德化冲动,以及人在摆脱现实困境时内心与灵魂的狼奔豕突。
《从正午开始的黄昏》的叙述话语并没有停留在“底层”的物质性空间,而是更多地集中在底层人的思想层面、心理图景和精神状况,而且,作家胡学文对现实、存在的清醒把握中蕴藉着现代理念,张扬着精神逻辑的律动,由此,叙述也就从现实性的紧迫性问题上升到对于人的精神和灵魂向度的拷问,以及对生命迷津的探索。这是胡学文写作对自我的一次超越,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作家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宽厚、悲悯和自信。 -
琴断口
《琴断口》为当代女作家方方所作中篇小说,刊登于《十月》2009年第3期,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这仿佛取自新闻的题材,在作家方方的笔下,成了透视人生、人性、爱情、友谊的放大镜。几个年轻男女的命运,被那个意外改变:死去的,已然无语;活着的,背负着莫名的重担。生活,却终将继续。
《琴断口》超越了俗常的爱情婚姻故事,进入了人生存在的深刻探寻,"琴断口"之隐喻丰富而意味深长,使人见识到左右我们人生的神秘外力。面对人亡、琴断、婚姻解体三种情景,不禁引发出究竟为谁之错的疑问。作者留给我们关于爱、道德、生死问题的深深思索。
方方,本名汪芳,祖籍江西省彭泽县,现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1987年发表中篇小说《风景》引起极大反响,并因此成为中国“新写实”派代表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乌泥湖年谱》,《水在时间之下》、《武昌城》,随笔集《到庐山看老别墅》、《汉口的沧桑往事》,中篇小说《风景》、《桃花灿烂》、《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奔跑的火光》、《万箭穿心》、《民的1911》、《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惟妙惟肖的爱情》等,多部作品被译为英、法、日、意、葡、韩等文字在国外出版。 其作品多次获《小说月报》百花奖、中国女性文学奖、中国小说年会排行榜、《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上海政府奖、湖北屈原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内重要奖项。方方的《万箭穿心》荣获百花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并被改编成电影。 -
活动变人形
《活动变人形》是当代作家王蒙所著长篇小说,全书共二十三章,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出版。王蒙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描写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在旧式家庭中的苦闷、游移和迷惘,向往西方现代文明而不可得,一生挣扎而终无所获。小说写得精练、生动,对人物的刻画尤为传神。小说的思想内涵丰富,内容和形式达到了较为完美的统一。有评论认为,本书是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缩影,是一部民族自我批判书,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变形记。
这是王蒙小说中最让人感到一种疼痛的作品,王蒙的小说一般以智慧和潇洒见长,很少耗费了王蒙自己的血肉,即使那些以自己为模特的小说,王蒙也大都以过来人的通达自嘲了之。自嘲是王蒙的解剖刀,自嘲又同时是王蒙的盔甲。王蒙常常用自嘲来消解好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已经成了王蒙式的招牌菜了。但《活动变人形》可称为呕心沥血,这是王蒙第一次以家庭作为背景来写作小说,而且又是与自己的身世相关的背景,这部曾被誉为审父之作的小说其实具有经典作品的多种要素,比如小说中那种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对峙,不仅父辈没有能够解决好,在今天更为明显和突出。《活动变人形》所对应的那种文化困境,在今天有增无减。虽然王蒙有好多优秀的小说,后来的“季节”系列在写作的时间和情感上更为投入,但我个人认为《活动变人形》是其代表作。它的发表,标志着王蒙从“干预生活”经“反思历史”走向了“文化批判”,也标志着作家的审美风格从温馨、深沉转向了冷峻与“嬉笑怒骂”。从创作手法上看,小说的基调是写实,但也穿插了许多“意识流”的片段,显示出作家融多种手法于一体的可贵努力。 -
漫水
《漫水》为当代作家王跃文著中篇小说,2012年由《文学界·湖南文学》首发,并被《小说月刊》《中篇小说选刊》等多家刊物转载和选载,2014年8月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漫水》展现的是乡村的人性美、风俗美,是一幅恬静淡远的乡村风情画。小说中描绘的那种人与人之间和谐温暖的相处方式,在过去是存在的,也是人们理想中追寻的,但在当下生活中却离人们渐行渐远。
《漫水》是一种“乡愁写作”,作品细致入微的刻画背后,透射出对业已失去的乡村美好生活的温情缅怀,表露的是一种乡愁。
王跃文先生一改以往语言辛辣、文笔犀利、针砭时弊的文学创作风格,在《漫水》中,语言拙朴、细腻、流畅,叙事清晰、沉稳、优雅,情节笃实、妙趣、感人,让我不由自主地身入其境,欲罢不能,痴情陶醉于整个故事布局中纯真无瑕、晶莹澄明的山之稳重美、水之灵动美、人之品质美和乡风民俗浓郁美的享受之中。
王跃文,湖南溆浦人,当代作家。出版有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大清相国》《苍黄》《朝夕之间》《亡魂鸟》及小说集《漫水》《无雪之冬》,杂文集《幽默的代价》等。曾获湖南青年文学奖、湖南省文艺奖。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
俄罗斯陆军腰带
《俄罗斯陆军腰带》为军旅女作家马晓丽所作短篇小说,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俄罗斯陆军腰带》具有独到而精湛的内核,且文字之中始终弥漫着一股昂扬向上的刚硬之气,写出了军人强韧的内在品格。
短篇小说《俄罗斯陆军腰带》讲述了中俄两国军队联合演习期间的故事,以一根腰带为桥梁,截取几件小事,描写了中俄两国军人从文化、情感、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从碰撞、交流到认同的转变。
《俄罗斯陆军腰带》巧妙地利用腰带这个象征性物品,描写了中俄两军交往中因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和军事传统等方面的差异而引起的误解,准确地刻画出秦冲、鲍里斯两人以至两国军人不同的精神气质,通过他们的碰撞、理解、合作和感悟,表达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军人伦理的思考和认识。作品延续了短篇小说写作的优秀传统,小中见大,显示出对复杂经验宽阔、准确的把握能力和精湛机敏的叙事技巧。 -
伴宴
《伴宴》为鲁敏所作短篇小说,发表于《中国作家·文学》 2009年1期,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在《伴宴》中,一位心性高洁的乐手在红尘中面对着艰难的价值选择。鲁敏关切复杂的都市生活,独辟蹊径,敏锐地探索人的精神疑难。鲁敏不避尘埃,与她的人物一起经受困惑和考验,体认善好的生活价值,在短篇小说有限的尺度内开拓出丰厚深长的心灵空间。
《伴宴》是鲁敏对人性更幽微的洞察,对理想的颠覆,对生活以及爱情乞讨式的人生悲剧的披露。揭示了信仰与丧失,高雅与庸俗,庙堂与陋巷,理想与现实,固守与破碎,爱情与背叛,乞怜与宽容,尊严与卑贱,等等相悖却又相连的二元矛盾。 -
老弟的盛宴
《老弟的盛宴》为当代作家盛琼著短篇小说,发表于《十月》 2007年2期,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平瞎子"从生下来一直在接受着极限考验,现实生存的极限考验,个人意志力的极限考验。当他过了生存这一关后,依然要面对亲情的极度冷漠和个人的深度孤独。老弟的盛宴,就此成了老哥见证人情温度、人性深度和人生自我调试能力的考场。
《老弟的盛宴》讲述的是一个天生的盲人“平师傅”,一边用触觉感知外部世界,一边期盼得到关怀重视,在弟弟的结婚盛宴中上演了一出闹剧,表现了渴望得到尊重的理想。小说关注社会底层,关心弱势群体,体现人文关怀,且信息量大,语言优美,心理刻化细致入微。描写了一位盲人按摩师的故事,因为有工作,主人公物质生活尚有保证,但是除此以外,更需要尊重。 -
南渡记
《南渡记》是宗璞所作长篇小说,是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一卷,并可独立成篇。《南渡记》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操守和情感世界。他们对亲人朋友的大善、对祖国民族的大爱、对入侵之敌的大恨、对亡国之祸的大痛、都得到深刻细腻的表现。
《南渡记》以“七七事变”后明仑大学教授孟樾一家的变故为主线,描写北平知识阶层在亡国之际表现出的崇高民族气节,也揭示了一些人懦弱苟且的灵魂。小说富于生活气息,营造出纯净真挚的艺术氛围,令人回味不已。作品的结构严谨合度、语言优雅蕴藉、情节暗设玄机、人物丰满真切,具有臻于完美的思想和艺术品格。
《南渡记》讲述了卢沟桥事变发生前后,北平明仑大学的教授孟樾一家及亲友的生活发生的变化,为后文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明仑大学迁至昆明做铺垫。由于《野葫芦引》是在历史的事实基础上进行了艺术的加工,较为写实地记叙了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以及南开大学所组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情况,作者宗璞也是南渡的亲历者,所以历来对于《野葫芦引》的评价并不能做到绝对地理性客观...... -
地球的红飘带
《地球的红飘带》由著名作家魏巍创作于1987年,是我国第一部描写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长篇小说,1988年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地球的红飘带”一词从此之后就用来指代红军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地球的红飘带》是用文字语言叙述长征的第一部长篇巨著,写得真实、生动,有味道,寓意深刻,催人奋进。
《地球的红飘带》从湘江之役写起,描绘了中央红军长征的完整过程。作者魏巍以诗人的激情和历史学家的严肃精神,真实地、艺术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壮举,使诗与史融为一体。
《地球的红飘带》全书共五部、76章(包括尾声),作品着重从敌我双方的最高层活动反映其长征壮举。四渡赤水、占遵义、逼昆明、渡金沙江、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过草地等峻险危急却又精彩绝伦的历史生活场景,在小说中化为鲜活生动的艺术情节,震撼人心,不仅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征服千难万险的真实情景,而且揭示了红军内部的激烈斗争,从而使作品具有更深的思想内涵。
著名作家魏巍同志的力著《地球的红飘带》,是文学史上第一部以长篇小说形式反映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全景观式的悲壮史诗。对于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空前豪壮、气势恢弘的“重大事件”,魏巍同志以伟大的革命战士的历史责任感、诗人的激情和史学家的严谨精神,将诗的情思与史传文学的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或叙述,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都灵活自如,左右逢源,犹如一位点石成金的巨匠,以富有历史生活色调的文学语言,将历史上惊人的一幕推拉到“观众”面前,大气磅礴,笔力遒劲,而又诗情浓郁,出神入化,从而营构了雄浑遒劲、酣畅淋漓的语言景观,产生了“言近而旨远,辞浅而义深”的美学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