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受活
《受活》为阎连科著长篇小说,是阎连科最著名的代表作,发表于2003年,获第三届老舍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和第二届鼎钧双年文学奖,日文版在日本备受追捧,获得日本读者评选的日本twitter文学奖。《受活》是一部具备探索性试验性的小说,“对特殊历史时期的整体把握,既真实生动又出人意料”,作品对深度的追求使它当之无愧地成为一部优秀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受活》是一部特殊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史”。
《受活》讲述 在混乱的历史和社会中,一个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把自己融入现代人类进程的社会边缘的乡村,在一个匪夷所思的县长带领下,经历了一段匪夷所思的“经典创业”的极至体验——用“受活庄”里上百个聋、哑、盲、瘸的残疾人组成“绝术团”巡回演出赚来的钱,在附近的魂魄山上建起了一座“列宁纪念堂”,并要去遥远的俄罗斯把列宁的遗体买回来安放在中国大地上,从而期冀以此实现中国乡民的天堂之梦。
长篇力作《受活》,作者阎连科以超凡奇诡的想象、无与伦比的冷峻与深刻,刻画了一个“政治人”痴情而迷乱的人生追求,剖示了纷繁复杂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本源,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狂想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
小说《受活》虚构了一个叫受活庄的地方,这是一个遗世独立、鲜为人知的村落,所有村民都天生残疾,视健全者为另类。主人公柳县长异想天开,想用重金购买列宁的遗体以发展旅游经济,在这一过程中,受活庄被柳县长惊喜地发现了,于是,这个由残疾人组成的村庄开始了走向外部世界的不归路:村民们组建了绝术团,人人身怀绝技,尽情挥洒才艺,绝术团在柳县长的带领下红遍方圆百里。作者除了在描写绝术团的惊人表演时泼墨如涛之外,还着力塑造了柳县长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他心思机敏,敢想敢干,他在考虑到生前荣誉之余,还把更大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身后。他要把自己埋在列宁纪念堂中,并在棺材上写上“永垂不朽”。 -
倒河流
《倒河流》为著名作家贾平凹所作短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2013年第2期,获2013年人民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倒河流》作为一部小说,立本一家的发展丰富了故事内容,同时也更加反映出了主题。主题不是倒河流,倒河流只是题目,小说主题之一好像有点宿命的意思“正如作者在创作《倒流河》所言,“人性里的东西却恒定着,折腾和不折腾,结局似乎都是一样,这如同巨大的悲和巨大的喜,对于心脏都是不能承受的,人生的主题怎么总透着凉意呢?””
小说《倒河流》铺了两条线,立本、顺顺一条,老笨、宋鱼一条,联结两线的,是宋鱼。河有顺流的,也有倒流的,宿命的人生亦然。这,应该是贾平凹构结这个小说的初意与本来。但仅就这点意思来论这个小说,意思不大,意义更不大,它没出多大的新嘛。我以为,它的价值,在它的语言的才气,以及叙述的文学魅力。 -
妈阁是座城
《妈阁是座城》为著名旅美作家严歌苓所作长篇小说,获2014年人民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长篇小说《妈阁是座城》用贴切的生活语言、鲜活的文字内容打动读者。为了写好这篇小说,严歌苓数次进入澳门赌场体验生活,像一个真正的赌徒一样下注,熟悉赌场规则,观察赌客心理和行为,并采访叠码仔,收集素材。严歌苓小说里的人物辨识度极高,作者用干净的笔墨,寥寥数语就勾画出人物鲜明的身份符号及独特性格。小说用逼真的细节描写,将读者带入故事的真实情境中。四川话、东北话、河南话,谁都听得懂谁。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发财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风度迷人的梅晓鸥从事的职业背后有何种隐情?天之骄子段凯文始于金秋假期的赌场搏杀最后将画出什么形态的人生路线图?颓唐的艺术家史奇澜,天才的灵性始终将毁灭抑或拯救他自己?是什么魔障让投出诱饵的梅晓鸥反而屡遭段凯文暗算?小说埋伏了诸多迷局,细致有力地呈现出人物间性格、性别、情感、善恶等多重角力,将笔触探入人性幽微曲折之处;而结局出乎意料,令人唏嘘。
严歌苓这一次写了一个离我们很近的故事。《妈阁是座城》可谓是赌的惊心动魄、赌得触目惊心。书中的当代赌徒为中外文学贡献了崭新的人物形象。天之骄子段凯文何以会走进赌场?颓唐的风度甚至能吸引诱导赌场马仔和偷渡蛇头的艺术家史奇澜,他天才的灵性终将毁灭抑或拯救他自己?但其实作为赌场中的另一极、两性世界里的阴性,梅晓鸥才是一个最大的赌徒,她用青春赌爱情、她用情感赌人性,赌到血本无归,所有她为之奋斗和追求的都离她而去,金钱没了,房子卖了;爱人离开了;她极端的纵火行为虽遏制了儿子走向赌场的路,但终究留下了母子关系的隐忧。这样一个飞蛾扑火的决绝的女人,却是个矛盾之集成体。严歌苓赋予了她极大的心理空间,这个在旁观者看来冷酷嗜血的赌场掮客,她的女性与母性一再地背离了她的职业要求,将赌客与叠码仔之间原本简单的输赢关系搞到错综复杂、是非莫辨。这是迄今为止严歌苓贡献的一个比王葡萄(《第九个寡妇》)、多鹤(《小姨多鹤》)、冯婉喻(《陆犯焉识》)都要复杂、灰色、不那么非此即彼的女性形象。 -
香歌潭
《香歌潭》为曾哲作中篇小说,获第三届老舍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首届新世纪《北京文学》奖。作者曾哲曾不惮险阻地深入到连当地官员都没有涉足的边远蛮荒的山寨,为封闭落后的独龙族捐资办学启迪风化,为少数民族的发展披肝沥胆、殚心竭力。像曾哲这样为国为民自甘奉献的人正是代表着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
《香歌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悲壮而沉重的故事:“我”在滨海误受枪支走私案牵连身陷囹圄,同室囚拘的竟然是位饱经沧桑的沉沦女,这位原本在对越作战作出贡献的英雄,被俘后受到摧残,九死一生逃回大陆,因为在其家乡已被追认为烈士,作为英雄受到民众的景仰和神话,为了一家人烈属的待遇和荣誉,只得忍辱负重,漂泊他乡,沦落为一个与其“在家乡受辱,活不如死,不如在异地受辱,好死不如赖活着”的惨烈人物。
《香歌潭》中,沉沦女这一形象让我们从人性和道德的双重包围中重新认识人生,反思造就英雄成名和沦落的世俗观念及社会基础,从而理解形成沉沦女的“曾经"。 -
十周岁
《十周岁》为当代作家程青著中篇小说,获第三届老舍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十周岁》向读者展示出了令人惊异的写作才能。她把自己孩提时代经历的、已然记忆模糊的20世纪70年代民间生活描摹得精细入微、有声有色。唐冬青及其一家人乃至周围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氛围,她写来得心应手。令人不禁想起她在《恋爱课》中,对老北京市民层面生活状态的精彩描摹。这种才能一是来源于观察生活的能力,二是倚靠出色的想象能力。程青真是很有灵气,她在生活中并没有接触过类似小主人公的原型,但在唐冬青举手投足之间,喜怒哀乐之中,我们看到程青的想象力为读者杜撰出如此栩栩如生的人物。而这其中还包含了某种思考。
作为系统地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作家,程青具有吸纳理论和知识,还原于生活,并经过思考,将其纳入创作的才能。小说中的唐冬青无师自通地学会了“诉苦”,在各种各样的大会上诉苦,聚焦众人的目光成为她最辉煌的时刻。有关唐冬青表演“诉苦”的神来之笔,是作者受到《空间·记忆·社会转型》一书启发而对“诉苦”的内涵加以思考的结果。“在我看来,‘诉苦’除了具有唤起别人同情心的表面作用之外,还有更加深刻的超越日常和常规的意义:它用过去的一种经过强化的苦试图去覆盖所有别的苦,同时也试图去消解正在发生的一切的苦。而实际上,生活中那部分未被言说的苦也许才是更大的、真正的苦。”十岁的唐冬青的“苦”并不在于她所“诉”之“苦”,——相反,“诉苦”的成功表演带给她梦寐以求的辉煌,但这种辉煌遮蔽不了的她心灵和肉体所遭受的伤害和蹂躏,那真正的“苦”,以及这“诉苦”表演的辉煌对其人生之苦的无所改观和不可期望才是唐冬青悲剧性的本真之苦。我们从唐冬青的身上,深切地感受到程青对人生的思考,尤其是对人性的探求和体察之深沉、精细和幽微。
程青在《后记》中写道:“在我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种透视生活表象之下的渴望,这令我似乎拿着一把坚硬的凿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剔除生活表层那层钙化了的物质,直接面对里面柔软鲜嫩的质地。”在探究和揭示生活的本质和真相方面,程青的小说可以说与张爱玲的小说风格一脉相承,洞幽察微,单刀直入,呈现出一种苍凉的美学风格。 -
第四十圈
《第四十圈》为当代作家邵丽所作中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2014年第2期,获2014年人民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邵丽的中篇小说《第四十圈》将一宗离奇案件和几年后“我”对其的调查穿插闪回,将读者引向当年离奇案件的本身,为读者讲述了一出神秘的“罗生门”。
《第四十圈》讲述了异彩纷呈的中国故事,故事虽然书写的是阶层冲突,但不同于以往的底层叙事文本。小说以复调的形式展现了普通人的生命欲求及其带来的荣乐与伤痛,在叙事伦理上呈现为开放性、多元性。《第四十圈》标志着邵丽创作对于总体性的思考和追求,其意义非同寻常。作者邵丽看似为我们讲述她自己在挂职期间遇到的一桩奇事作为引子,恰如其分地渗透进了“齐光禄”的这个轰动全县的案件中,读者也在作者的循循善诱下,不警觉间走进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第四十圈》里,作者再一次非常自信地为读者营造出那样一种逼真和残酷的场域,读后让我颇为感动。初读起来,我感觉《第四十圈》这个标题几乎和作品没有太大的关连,细细咀嚼后方知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作者先是虚晃一枪,继而又路转峰回地推演出故事,实际是故意给我们留下的一个悬念。作品的真正内核却在她屡屡的铺垫后,从从容容地流淌在与这个标题看似很不搭界的枝干上。依然是作者惯常的平实口吻温婉地讲述,却一下就把人牢牢抓住。
这部中篇标题叫《第四十圈》,非常切题,但这并不是作家真正想要表达的意思。作家只是想借“第四十圈”给某些人敲响警钟,同时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的国家机器,是执政为民,还是为民执政?如果是前者,那么,执政是主体,难免会发生一些“齐光禄事件”;如果是后者,那么,为民是主体,“齐光禄事件”就会少发生,或者说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作家站在历史的高度,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与观点:治大国如烹小鲜,必须以民为重,社会才能和谐稳定。齐光禄其实真的是一个良民,如果说他有错,就错在他想娶媳妇,想养活家人。可是,哪个男人活着,不想娶媳妇,不想养活家人呢? -
幸运儿和他的朋友
《幸运儿和他的朋友》为向祚铁所作短篇小说,获2014年人民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幸运儿和他的朋友》有着精到自然的白描笔法和别有思致的叙事视角,以微妙的距离感勾勒出一个诗人群体的精神镜像,是一篇充满当下关怀的作品,也是一篇接续中国小说叙事传统的作品。
-
八月狂想曲
《八月狂想曲》由著名女作家徐坤历经四年艰辛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50多万字,属十月长篇小说创作丛书,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八月狂想曲》以2008北京奥运为题材,是目前为止全国第一部、也是惟一一部以北京奥运为背景的长篇小说。
《八月狂想曲》以一座虚构的奥运协办城市为背景,以奥运场馆建设为主要线索构架故事,塑造了一代年轻的城市管理者和建筑设计师的形象,高扬青春中国的主旋律,弘扬奥林匹克文化精神,为一代新人立传,为国家富强高歌。既有为民请命的年轻有为的新一代决策者,也有意志脆弱的受贿下马官员;既有年轻建筑师壮志凌云、打造出世界顶尖级建筑场馆的豪情,也有民工的辛苦劳作牺牲奉献。有兄弟情谊的砥砺,有爱人的背叛误解,有利益的巨大诱惑,有美色的无端沉迷,有沉痛,有欢笑,有泪水,有无奈……小说清晰地表明:即使如此宏伟的人类活动,也必是无数凡人构成的,也必是现实的和现世的。
《八月狂想曲》以一座虚构的奥运协办城市为背景,讲述了奥运筹办过程中,以场馆建设为主要线索的庞大故事。涉及管理层面、建筑师层面、运动员层面和老百姓层面,小说结构像编织鸟巢一样被编织起来。 《八月狂想曲》作为一部奥运题材的长篇小说,是属于纯男性的,那坚实有力的笔触,大胆恣肆,那绚丽的光泽、饱满的轮廓,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徐坤眼中的奥运是非凡的圣物,散发着灼灼的太阳之光和感情烈火。 -
天·藏
《天·藏》由当代作家宁肯所著,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天·藏》有三条叙事线索:主公王摩诘的教书生活;与维格的情爱;马丁格与父亲让-弗朗西斯科的哲学与宗教对话。三条线索立体回旋,展现出不同的精神界面与一代知识分子的心灵。
《天·藏》是一部开放式结构的小说,小说形式上的创新之处是对传统注释的“借用”,将注释引入了叙事与作者的旁白功能,注释的长度常常僭越正文,长达数页,与小说的开放结构达成共振。
《天·藏》讲述了九十年代,大学青年教师王摩诘带着内心的困难来到西藏,每天忘情于拉萨郊外高洁隐秘的自然风光,专注于内心的形而上的感受,引起同校藏汉混血女教师维格的注意。在维格看来王摩诘虽非寺院的修行者,但其精神气质与寺院僧人几无区别。维格介绍王摩诘认识了自己的上师马丁格,两人无话不谈,经常一起去寺院拜访马丁格,就在两人似乎进入了恋爱关系时,维格却发现王摩诘与援藏女法官于右燕有着某种“特别”的身体关系…… -
梦断关河
《梦断关河》为著名历史小说家凌力所作长篇小说,获第一届老舍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小说《梦断关河》以鸦片战争为历史大背景,以刻画昆曲艺人的命运为中心,谱写了一部历史上平民百姓在民族危难中义薄云天的抗争史,展示了一代名优与时代风雨纵模交织的爱情传奇故事。
《梦断关河》讲述了“柳摇金”,乃昆曲曲牌,也是小说主人公昆曲名旦柳天寿的艺名。天寿自幼身心俱受摧残,想当男人而不得,想做女人亦不行。她洁身自好,却不得不以男色向富豪献身;她渴望爱情,却被一心想多子多孙的大师兄舍弃。她本不爱二师兄,二师兄却对她肝胆相照;她爱上了反战的英军军医亨利,却又宁肯一舍,去为战乱中惨死的全家报仇……
《梦断关河》是一部以崭新视角展现第一次鸦片战争的长篇小说,是记述这段可歌功颂德可泣的民族抗争史的动人史诗。小说情节跌宕有致,人物众多丰满,于通俗描述中飘溢书卷之气,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掩卷三叹,堪为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又一杰作。小说紧紧围绕人物命运展开,使我们看到了鸦片战争鲜为人知的惨烈,看到了香港割让的全过程,也看到了反战的英国人对中国人民的同情及对这场战争的厌恶,可引发今人对这段民族抗争史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梦断关河》以普通人的视角展现鸦片战争,不仅是创作视角和聚焦谋略的改变,而是历史观念和创作思想的新追求。普通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世俗的生活普遍而永恒,只有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深处,才能反映历史的本真。小说把普通人的生活、把人生亲情的东西拉近历史,使英雄传奇世俗化,使血与火的硬题材软化、感情化,从而使重大题材的宏大叙事身轻若燕、亲切感人、令人耳目一新;同时让小说人物与历史人物哀乐与共,更便于抒发思古之幽情,使心有所容,情有所寄,并加强某种临场境界体认的艺术效果,加大了历史的感染力度。 -
古街:百年琉璃厂传奇
《古街》为著名作家刘育新所作长篇小说,获第一届老舍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古街》以民国时代为背景,以百年为琉璃厂为舞台,摹写了一群古玩商人的颠沛际遇,苦辣人生。随着清王室的崩溃,本来由贵族集团独霸的珍贵文物流入民间,造成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的畸形繁荣;同时,造就了一批独具慧眼的古玩商人,使古玩业行业成为旧京特有的文化景观和传统文化的精英。
长篇小说《古街》故事从一颗假人头开始,情节离奇,悬念迭出,环环相扣,妙趣横生。三个古玩商人性情迥异、追求不同、命运悬殊。犹如三重奏一般的相互比照、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小说通过描述旧京风俗人情,演绎鲜为人知的故事,透视出历史的惨烈、文化的醇厚和人性的复杂。
《古街》是一部可作为文物知识教科书的小说。小说《古街》沉郁儒雅,深奥博大,人物塑造成功,情节曲折、平实、流畅。
《古街》是本赏心悦目的小说,拿起来就难放下。作者刘育新很会讲故事,环环相扣,悬念迭出,不唯妙趣横生,还能让读者增长好多文物知识。作者对文学的技巧掌握得比较娴熟,颇会腾挪造势……小说通过琉璃厂这个传统文化厚积的港湾,向人间展示了历史的沧桑、人文的淹博、收藏的奥秘、人格的尊卑与高下。说它从一个非常巧妙奇特的角度透视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是恰如其分的。 -
如意高地
《如意高地》是曾以叙写西藏著称的作家马丽华奉献给读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优秀长篇小说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作者以其在藏生活多年所积累的丰厚资源和由西藏文化熏陶而成的慧眼、修炼而成的心态,在看似忠实的记录中悉心建构与解构,在匪夷所思的想象中机巧整合,在她一向所标榜的“宽阔的边缘地带”任意行走,终于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大胆文本实践,引领读者将百年间酷烈而不乏奇幻的风景一路看过。
《如意高地》沿着一本旧书提供的线索,一群人循迹而去,打捞出沉埋经年、几被遗忘的一段历史,从而让活过的重新活过,让死去的再死一回。清末民初历史转折关头,在边远地带的西藏,曾经的故事令人惊异,曾经的爱情令人唏嘘,历史经验创剧痛深,而小人物的命运、大群体的命运,则令人长久地感喟不已。
寻找者与被寻找者在这里显示出同一性。包括作者在内的这群当代人,与这一段历史有着或深或浅的关联,在当下的和平年代里,他们置身边缘,各自过着属于西藏的常态生活,虽然不时地与历史相遇,由此穿插交织,融会重叠,但毕竟时过境迁,前尘往事风流云散——古人今人一并进入传奇。
《如意高地》是马丽华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作者在藏二十多年所思所感的总结。马丽华借一本小说,传达了对藏汉民族关系融合的美好愿望,书写了作为异族者对藏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自我身份定位的焦虑感,彰显了她的西藏情怀和女性意识。 -
北方佳人
《北方佳人》为著名女作家凌力著长篇小说,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提名奖。《北方佳人》以女性视角,讲述了元末明初落寞的蒙古帝国的尾声。作者潜心八载,史海钩沉,敷演出历史长河中一段被悄然湮没的沧桑往事,写活了清孝庄太后之前二百年身处蒙古政治漩涡的两位绝代佳人。
小说《北方佳人》第一次将笔触深入北元历史阶段的草原生活,敷演出历史长河中一段被悄然湮没的沧桑往事,写活了清孝庄太后之前二百年身处蒙古政治漩涡的两位绝代佳人,描绘出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称霸之后的苦难与悲怆。
《北方佳人》秉承作者凌力一贯尊重史实、尊重历史精神的创作风格,更以女性的视角、女人的苦难以及其所展示的伟大母性,写战乱、写人性、写时代,自有独到精妙之笔。诚如著名评论家所言:凌力的历史小说,努力去寻找历史的情绪、历史的体温、历史的灵魂,寻找历史与现实的联结……在营造历史氛围,开掘悲剧内蕴,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变化方面,直如静水深流,山谷回应,那情感的渗透性,是传统小说无法传达的。
《北方佳人》背景宏阔壮丽,情节精妙跌宕,人物繁多、性格鲜明,都令人叹为观止、赞赏不已。作者对蒙古族的民族性格和历史命运,对不同凡响的女性意识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精彩的描摹,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历史的思考。 -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为刘恒著中篇小说,获第一届老舍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后被改编成电影《没事偷着乐》以及同名电视剧,影响很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是一部描写北京市民的小说,它用“显微镜”去观察琐碎的生活细节和渺小的人生困境,以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淡淡的喜剧效果、切实的人生内涵,凸现了心地善良的城市平民张大民一家人追求平凡的幸福生活的过程,幸福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精神境界,而张大民的幸福是知足常乐。
“张大民”这一爱耍贫嘴的形象正是北京普通市民的缩影,他那脚踏实地的生活状态,锲而不舍的乐观精神和观众心心相印。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大家庭,描述了我们很多人曾经经历过的80年代的生活状态。编导以自然主义表现方式,把生活中的无奈还原得非常充分。生老病死、偶然意外、亲人之间的相互伤害……观众看到张大民,可以从中找到自己。
《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主要讲述了张大民,北京市民,和他妈妈及五个兄弟姐妹一家七八口人,挤在一间十几平米的洼地平房里。张大民极度贫嘴,他用贫嘴来面对窘困、卑微的生活,用贫嘴来支撑实际不存在的尊严,用贫嘴来点燃生活下去的那一点点希望。就是这样,时光一点一滴过去,肥胖、平庸的张大民娶到了胡同里最漂亮的姑娘,在自家的墙外又搭了一个小偏厦,偏厦的地当央是一棵不能烧、不能砍的树,张大民就给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叫张树......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就是讲述张大民和他的一家子如何顽强、乐和地过活自己窘困、卑微的小市民生活的故事。作者张恒在这篇小说里姿态放得极低,几乎埋进了沙土里。他为最普通的中国小老百姓立了一座碑。 -
安翔路情事
《安翔路情事》为当代作家文珍作中篇小说,获2014年老舍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安翔路情事》还有一个名字叫《麻西小胡》,是关于麻辣烫西施和灌饼男的罗曼史。这场情事不单只是城市里盛开的金盏花遇到田垅里黄灿灿的麦子那么美丽那么简单,有一篇评论也许说得最为到位:“贫穷是一生中最初的衰老”。
《安翔路情事》讲述了鸟巢边上、盘古七星酒店下,有一条细长的小路叫做安翔路。安翔路上有一个卖麻辣烫的漂亮姑娘叫小玉,还有一个卖灌饼卖得很红火的小胡。故事就从这位麻辣烫西施遇到灌饼王子开始,不过三个月时间,在一条短短的街道历经成、住、坏、空,最终结束于偌大的北京城、渺小的安翔路。
在《安翔路情事》中,文珍关注的是两个底层青年男女的爱情,他们在城市里生活但又不属于城市,他们生活卑微,但是他们也有爱情,小说写出了他们爱情的曲折与艰难,他们无法挣脱城市生活唤起的渴望,但又难以融入城市,他们之间也为此互相纠结着,爱是不可能的,不爱也是不可能的,到最后,他们只能隔着一条街遥遥相望……,在这篇小说中,文珍写作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她关注的是另外的人与另外的世界,这也显示了她不断突破自我的努力,预示着她更为宽广的写作道路。 -
生死疲劳
《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生死疲劳》是莫言2005年以喷涌般的气势创作的一部重构宏大叙事艺术的长篇巨著。以“动物之眼”看农民与土地关系变迁,讲述50年乡村史。
2006年7月,《生死疲劳》入围首届“曼布克亚洲文学奖”;并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06年度小说排行榜”(榜首),并被评为亚洲周刊“2006年十大好书”2007年获得“‘福星惠誉杯《十月》“优秀作品奖”,2007年获得“福星惠誉杯”《十月》优秀作品奖,2008年荣获香港浸会大学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红楼梦奖’首奖”,获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生死疲劳》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50年的历史,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在《生死疲劳》小说中,一个被冤杀的地主经历了六道轮回,变成驴、牛、猪、狗、猴,最后终于又转生为一个带着先天性不可治愈疾病的大头婴儿;这个大头婴儿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他身为畜牲时的种种奇特感受,以及地主西门闹一家和农民蓝解放一家半个多世纪生死疲劳的悲欢故事。小说透过各种动物的眼睛,观照并体味了五十多年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庞杂喧哗、充满苦难的蜕变历史。
《生死疲劳》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是与寄寓其中的哲理浑然天成。全书从内涵到外延充满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充满了艺术灵气。究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言,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
金山
《金山》为旅居加拿大的华人作家张翎著,作者花了四、五年的光阴完成,累计40余万字,讲的是一个方姓家族在海外的百年奋斗史。这是一部反映在加拿大早期华人背井离乡、劳作受苦,屈辱地死或坚韧地生息的坎坷历史和血泪人生。
《金山》从清末华工方得法远赴加拿大淘金修铁路讲起,详细地描绘了方家四代人在金山的悲苦的奋斗历程,以及他们与故土广东亲人的悲欢离散。小说以个体和家庭的命运为切口,不仅是一部将赴加华工的命运首次引进当地文学视野的叙述实践,同时也是一次探讨国际大背景下国族身份与认同的重要的史诗式书写。
在张翎的笔下,尤其在这部四十余万字的长篇力作《金山》中,描述刻画的同样是海外华人生活的艰难,但作家的精神指归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不同文化之间的陌生感或疏离感,而是较深地触及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契合点,彰显出的不仅仅是文化之间的冲突,更多的是文化之间的磨砺和融合。她的小说世界中,往往通过大跨度的时间和地域的故事情节组合,在有限的篇幅之内,蕴含着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终极的人文关怀。 -
红树林
《红树林》是莫言1988年根据真实案例构思创作的长篇小说。 小说描写了一位朴实美丽的渔家姑娘珍珠从红树林边的渔村闯入现代化都市,经历了迷茫而凄楚的人生,终于昂起头,勇敢地迎接挑战。在《红树林》中,莫言第一次走进了城市,在艺术风格上渐渐从传说、神话、虚幻中走出,将眼光投向身边喧闹真切的现实生活,稳重、理智了许多,少了一点激情、狂乱,多了一些从容不迫的平静。
小说《红树林》讲述了一位朴实美丽的渔家姑娘从红树林边的渔村闯入都市,经历了情感的波折和撞击,演绎出复杂而又多变的人生。故事发生在有着大面积红树林的小渔村和南海海滨一座新兴的小城里。 渔家姑娘珍珠进城打工,珍珠公司总经理大虎对她一见钟情,珍珠却不为所动。大虎企图强占珍珠,珍珠毅然回到红树林。大虎在另两个干部子弟二虎和三虎的挑唆下,轮奸了珍珠。珍珠的意中人大同进行报复,欲杀大虎的母亲、副市长林岚,却刺伤了检查官马叔。大虎又与二虎、三虎轮奸了女工小云,被当场抓获。林岚救子心切,落入了刑侦科长金大川手里。马叔与牛晋顶住压力,使案件终于重审,三个虎被绳之以法。
这部《红树林》的故事转向南海之滨的现代化都市和淳朴的南国渔村。小说中既有对权欲、钱欲、情欲、性欲等现代都市生活中的阴暗面的淋漓再现,也有对老一辈革命历史以及老一辈的子女在现实生活中的爱恨情仇的生动描写。小说在艺术上追求创新,通过一个处处在场又并非真实存在的、全知全能的“我”来展开叙述,时而把视角对准小说中的当下情景,时而把故事拉到历史和传说之中;各种叙述手法犹如万花筒一般,不断变幻,但在整体上又不乏一气呵成的艺术魅力。 -
豆汁记
《豆汁记》又名《金玉奴》,当代作家叶广芩著,荀派代表作,作品文笔流畅,生动有趣。小说《豆汁记》讲述的是一位落魄到连乞丐都不如的穷书生饿倒在一个叫花子的门外,被叫花子的女儿金玉奴用豆汁儿救活一命,为报救命之恩,书生“以身相许”,考中功名后却谋害糟糠之妻的故事。
《豆汁记》故事的背景为旧时老北京,主要讲了作者小时候家里一个很会做饭的女仆的故事,文中仆人莫姜一个旧时中国妇女的典型形象被作者刻画的非常鲜明。《豆汁记》里讲述了一位清末御厨的媳妇莫姜和作者(被称做格格)一家的渊源,莫姜本是北宫门卖花生米的,一个风雪夜让作者的父亲文章里称作四爷的,捡回了家给了碗豆汁喝,然后发现莫姜其实是个绝妙的厨子,还是个知情知义的人。
小说《豆汁记》的叙述风格相当平实,节奏舒缓从容。由于采取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叙述中常夹杂议论和主观感受。在叙述过程中,又常常旁逸斜出,讲环境、讲风物、讲饮食。例如叙述老三把三只老山羊送给羊肉床子,就顺便介绍了老北京的羊肉床子和当时商家对信誉的珍视。四爷透露说,莫姜是北宫门卖花生米的,跟着就介绍了颐和园和北宫门内卖火烧的老赵和给驴打掌的“皇上的三大爷”,清王朝贵族的没落于此可见一斑。莫姜管做饭,在“我”的叙述中就介绍了大量吃食。这些都绝非闲笔,不但调节了小说的叙事节奏,令迟缓有度,而且构成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作家显然对这种逝去的文化风度相当熟稔,对笔下的这些人物也烂熟于心,因此写起来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温不躁。读这样的小说确像喝豆汁,滋味醇厚,回味无穷。 -
朗霞的西街
《朗霞的西街》为当代作家蒋韵作中篇小说,原载《北京文学》2013年第8期,获2014年老舍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
作者用蘸满浓浓爱意的笔墨,精心描写了一群美好女性的形象。她们性格各异,命运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简单、纯洁、善良,向往美好生活。无论是天真可爱、无忧无虑的小朗霞,忠诚厚道、善于持家的孔婶,还是家境贫寒、单纯正直的引娣,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连为了自保而告密的吴锦梅,她面对无望爱情的痛苦纠结,也让读者深深同情,并在某种程度上原谅了她的过错。
马兰花是作者最为偏爱,个性也最为鲜明的女性。自从18岁那年嫁给了陈宝印,这个女人的命运就交给了这个长她10岁的男人,心甘情愿为他赴汤蹈火,并以超人的智慧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生存下来。她主动捐出半个院子和东西厢房,为自己赢得了虽然狭小但相对安全的空间。她心地善良,虽然自己家的日子过得也很紧巴,却经常接济邻居的孩子。她的身上散发着母爱的芬芳。另外,她对爱情的坚贞和执着令人动容。从陈宝印深夜潜回家中开始,她就守住了那个黑暗的秘密,被它折磨。从此,她做了一个旧时代的守墓人。8年的时间实在太久,地下的秘密终于曝光,她也终于为爱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作为小说中仅有的几个男性之一,赵彼得医生虽然着墨不多,但他所起的作用却无可替代。他是这个小城的第一把刀,儒雅、清秀、内向、念旧。因为一个阑尾炎手术,他与马兰花相识,并产生好感。虽然遭到婉拒,但他却对马兰花越加敬重,并产生了超越男女之情的另一种情义。他对马兰花许下这样的诺言:“以后,遇到难处、难事,尽管来找我!”说完,起身离去。从此,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再未出现,直到小说的第六部分,他才意外地出现在长途汽车站,来为孔婶和朗霞送行。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一直在悄悄地资助着朗霞。这一不求回报的善举,不仅帮助朗霞度过了那个困难的年代,更重要的是,滋润、温暖了她那一颗冰冷决绝的心,使她最终没有对这个世界绝望,而保留了一颗向善的心。这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角色,是至真至善至义的化身,是感化心灵、救赎灵魂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