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我的帐篷里有平安
《我的帐篷里有平安》为当代作家叶舟著短篇小说,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我的帐篷里有平安》从尊者六世达赖的少年侍僧仁青的视角,通过对一个佛赐的机缘的巧妙叙述,书写了众生对于平安喜乐的向往和祈求。叶舟举重若轻,在惊愕中写安详,在喧嚣中写静谧,在帐篷中写无边人间,在尘世中写令人肃然的恩典,对高原风物的细致描摹和对人物心灵的精妙刻画相得益彰。小说的叙述灵动机敏,智趣盎然,诗意丰沛,同时又庄严热烈,盛大广阔,洋溢着赤子般的情怀和奔马雄鹰般的气概。 -
香炉山
《香炉山》为叶弥所作短篇小说,发表于《收获》2010年第2期,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获奖小说《香炉山》不足1万字,描述一位夜游香炉山的女子与一位陌生男子的相遇,被评论界称为“一颗戒心与一颗爱心的邂逅”。
《香炉山》构思精巧,文字细腻,叙述流畅,艺术上充满张力。作品中女主人公夜游香炉山时与陌生男子的相遇,在某种意义上是一颗戒心与一颗爱心的邂逅。作家以灵动的笔法,挖掘丰富而幽深的女性内心世界,并以不着痕迹的浮世情怀,叩问人性深处的奥秘。 -
放生羊
《放生羊》是少数民族作家次仁罗布著短篇小说,发表于《芳草》 2009年4期,获第五届鲁迅文学奖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放生羊》在整篇小说中既是情节核心又是情感核心,在日复一日地转经、拜佛、祈祷的过程中,放生羊使年扎重新感受到了久违的爱意与温暖,心境也发生了变化,由浮躁到安静,心中有了希望和寄托。
次仁罗布的《放生羊》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不仅是因为其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一种精神。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千百年的传播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信仰理论,相信因果、相信轮回是其最根本、最基础的思想。正因为相信因果、相信轮回,才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才要消除罪孽、行善积德。佛教认为,在众恶中,杀生罪孽最重,在众善中,放生功德最大。源于这样的思想,"放生"成为藏族信仰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
第二十幕
《第二十幕》是作者周大新用近十年时间构思写出的一部长篇小说,为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小说呈现了中原古城南阳一个丝织世家在二十世纪这个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场面,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导演和表演升降沉浮人生际遇方面的高超本领。
《第二十幕》讲述了公元一千九百四十一年的春末,像一个连产怪胎的女人一样,把一连串的怪事怪物生在了南阳。小说通过对一个小城百年间世相的描摹,也把中华民族在二十世纪留下的脚印凸现了出来。为后人回视自己的来路提供了方便。在他20世纪90年代末完成的长篇小说《第二十幕》中,周大新在20世纪这样一个多灾多难、动荡激烈、风云翻覆的宏阔背景上,通过中原古城南阳一个丝织世家的兴衰变化以及与此有关的几个家庭中人物之间的情爱纠葛、命运沉浮,演绎出了一幕20世纪中国社会的活剧。 -
乌泥湖年谱
《乌泥湖年谱》为著名作家方方的作品,是人民文学奖获奖书系,200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乌泥湖年谱》讲述了发生在乌泥湖的故事,以举世罕见的三峡工程为大背景,表现了1957年反右至1966年期间,一群居住在乌泥湖的水利专家所经历的种种精神上、道义上、良知上的考验和历练,反映了那个年代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本书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刻画细腻入微,文笔流畅,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及艺术造诣,非常值得一读。
小说《乌泥湖年谱》的故事发生在长江水利规划设计院的乌泥湖宿舍,这里的十幢小红楼里居住着一群或从海外学成归来、或出自国内名牌学府的水利专家,他们都是在共产党和新中国的感召下,为着举世罕见的三峡工程而来。他们一个个才高八斗、神采飞扬、温文尔雅、自命不凡,期待着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然而,在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以后的十年中,他们的性格一点点地消损,他们的豪情一点点地泯灭,他们的良知被逼到灵魂的死角,他们的傲气被扫荡殆尽。不仅他们向往为之献身的三峡工程遥遥无期,他们自己也早已风华不再、心绪黯然。到了“文化大革命”的1966年,他们更是如同惊弓之乌,心惊胆战、无所依傍,只有听凭极左政治的狂风暴雨任意摧残。
方方,本名汪芳。1955年生于南京。曾当过四年装卸工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开始发表小说及诗歌。毕业后分配至湖北省电视台,曾做过电视剧编剧、电视专题片撰稿人。1989年调入湖北省作家协会。1987年其中篇小说《风景》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并因此而成为中国“新写实”派的代表作家之一。《风景》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其它代表作如《祖父在父亲心中》、《白雾》、《桃花灿烂》、《落日》、《埋伏》等中篇小说,亦拥有大量的读者。多部小说被译为英、法、日等文字在国外出版。迄今已出版小说、散文集30多部,主要著作有五卷本《方方文集》等。现为湖北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今日名流》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
月光斩
《月光斩》为当代著名作家莫言作短篇小说,荣获2004年度“人民文学最佳短篇小说奖”和2007年首届“蒲松龄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月光斩》实际上是写了一封信,其小说的故事是在电子邮件里讲出来的,邮件传递来的故事离奇而富有刺激性,是一件发生在县里的大事。
莫言《月光斩》里的这个“原型”很有鲁迅作品中阿Q的味道,是民主的懒汉,不去战斗和争取,缺少的是战士精神,外来的力量损害了自己的利益,只是牢骚而已,得过且过,没办法了只是去找那黑衣的侠客,《月光斩》是这一“原型”的变种,作品的高明之处是隐去了复仇的“黑衣侠客——宴之傲”,将民众的复仇梦想化作了那把奇异的刀刃,那神异的月光斩。《月光斩》不仅写了我们向往的侠客精神,而且还揭露了民众的不易察觉的惰性,加深了我们对民众的认识。 -
长发
《长发》为当代作家张楚作短篇小说,发表在2004《人民文学》第5期,荣获2004年度人民文学奖短篇小说奖。
张楚的短篇小说《长发》讲述了一个女性的辛酸故事。生活对手套厂女工王小丽的压榨是小刀割肉式的,每每在她几经辗转忍到最后极限时再施加给她新的压力和屈辱。为了跟阳痿的丈夫离婚她放弃了所有的财产,暂时和生活一样窘迫的父亲、姐姐、外甥女住在一起;坚持上班却已经四个月没领到工资了;可能的再婚对象小孟依然跟前妻暗中苟合;为了收拢小孟,她委曲求全地想把自己心爱的长发卖掉,凑钱为小孟买一辆摩托车,孰料收购头发的南方男人在买长发的同时强奸了她,以此作为“高价”收购长发的补偿。小说结尾,强奸的场面和王小丽卑微的愿望“我只想买辆摩托车,……我要结婚了,在我只是想要个好点的嫁妆……”的恍惚嗫嚅两相对应,将一个普通女性遭遇的凌辱和苦难表达得淋漓尽致。小说的叙事看似从容,却能够在几乎已不可能出彩的地方坚定地将情节步步推进。悲怆的力量在近乎平实自然的环境中一点点积攒,余味悠远地回荡在一个令人压抑憋闷的氛围中,这样的效果多少遮盖了小说用力过重的弊病。 -
突出重围
《突出重围》为当代作家柳建伟所作长篇小说,2000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品描写了一场模拟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无导演部大演习。一个装备精良、代表目前中国军队主体力量的满编甲种师在与装备了高科技技术的乙种师的战术对抗中屡遭败绩,深刻地提示了中国军队在二十世纪末世界军事、政治、经济格局中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挑战。
《突出重围》勇敢地直面世纪之交的中国军队现实处境和可能面临的挑战,热切呼唤战斗力质量和科学的提升,张扬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是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国军队和中国军人在世界政治、军事、经济格局中,在生存挑战和物质诱惑的重重围困中,英勇善战,杀出一条血路的英雄气质的忧患激越之作。
《突出重围》歌颂了当代优秀的中国军人在技术落后以及和平条件下长期滋养的观念陈旧、个人私欲膨胀和外界物质利诱等因素的重重围困中杀出一条血路的英雄主义气质,具有海明威式的简洁与力量。 逼真的战争氛围,激烈的战术对抗,电子战、信息战、数字化战场等高科技战争因素的展现,使小说具有扣人心弦的阅读魅力。 -
城市白皮书
《城市白皮书》为当代作家李佩甫作长篇小说,李佩甫把批判的笔触从丑恶的官场弥漫到已经污浊不堪的整个城市的上空。小说通过一个病女孩的眼睛和魏征叔叔的信,辛辣地讽刺了市场经济中道德的逐渐沦丧、机制的不合理、法制的不健全等大环境下人被异化的种种形态。
著名作家李佩甫的这本《城市白皮书》以城市为题材,它是一部当代城市小说,是一部灵魂说,也是一部感情解剖说。该作品采用一个小女孩的病态视角,采用悬挂心灵切片的方式,透视了城市精神生活的某些鲜为人知的一个个感情侧面。《城市白皮书》语言犀利,以鲜活独特的意象和可感可触的声、光、色、味等,通过对城市生活内涵全方位的解剖,表达了作品对城市人灵魂迷失状态的独特感受和深刻认识。
《城市白皮书》通过一个小女孩的眼睛透视当代城市生活,敢于大胆借鉴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在艺术上进行新的尝试,同时又保持现实主义的底色,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
毛毛雨飘在没有记忆的地方
《毛毛雨飘在没有记忆的地方》为须一瓜所作短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2004年第9期,获2004年人民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
须一瓜原名徐苹,女,生于上世纪60年代,《厦门晚报》政法记者。2000年起,陆续在《收获》、《人民文学》、《十月》、《作家》、《上海文学》、《福建文学》、《小说界》、《江南》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著有小说集《淡绿色的月亮》、《蛇宫》、《你是我公元前的熟人》、《提拉米苏》、《徐苹VS须一瓜》,长篇小说《太阳黑子》等。获2003年华语传媒最具潜力新人奖,人民文学年度奖,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短篇小说奖等。 -
林老板的枪
《林老板的枪》为杨少衡所作中篇小说,是一篇官场小说,获2005年人民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林老板的枪》讲述了林老板一次次挑战县长,县长一回回忍让、周旋、见招拆招,在充满生活实感和时代气息的、充满戏剧性的好看的来来往往里,我们分明感受到社会底层涌动着的各种暗流。林老板的枪被县长拿下了,而县长的县委书记也没能当上,充其量两人只是打了个平手,这样的结局有份量,有味道,揭示出生活中的较量远远没有结束,还将继续下去。
在小说中,枪,是含有多重意味的道具。在林老板那里,它是一个民营企业家向黑恶势力滑落的警示。在县长那里,“枪”则揭示出这个军队高干家庭出身的官员心理上的丰富层面。首先,枪是他“家”的,落到外人手里后果不堪设想;其次,他少年时受到“枪”的误伤,“枪”在他心里中有威慑作用;最后,“枪”已经在老百姓心中造成了威胁,作为政府形象代表的县长,如果对这把“枪”毫无办法,任其逞凶,则国家和政府的权威无从保障。正是这“枪”带来的多重意味,使小说有别于一般的官场小说,高于其它的官场小说,使我们获得阅读的愉悦以外,还有一份沉甸甸的思考。 -
疼痛与抚摸
《疼痛与抚摸》为当代作家张宇所作长篇小说,是一部探讨与抒写女性命运的书。《疼痛与抚摸》讲述了农村女子水月因奸情败露被逼裸体游行,作者由此追溯了水家三代四个女子的婚姻和情爱的历程。作品抒写女性亘古的希冀与痛苦,展现人们心灵跋涉的艰涩,探寻生命存在的意义。《疼痛与抚摸》在叙事的过程中,对人物的命运、行为和情感做精神分析,潜意识的发掘尤为精细,同时叙述作者的体验、感受和参悟,是一部理性与智慧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男,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已出版《张宇文集》7卷;长篇小说《晒太阳》、《潘金莲》、《疼痛与抚摸》、《软弱》、《表演爱情》等;中篇小说《活鬼》、《乡村情感》、《没有孤独》、《老房子》等;散文随笔《张宇散文》等;电视剧本《黑槐树》等。曾获国内各种文学奖,并有作品译成英、法、日等文字介绍到海外,曾担任河南建业俱乐部董事长,2009年推出足球打黑书目《足球门》。 -
怕羞的木头
《怕羞的木头》是作家孙春平的中篇小说集,获2005年人民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怕羞的木头》通过描写校园生活来表达自己对社会道德伦理的思考。
《怕羞的木头》中的女研究生赵小穗是这个欲望时代的一块“怕羞木头”,内心纯洁善良,注重道德自律,在遭遇了舍友、男友的背叛后,她仍然拒绝别人为她准备的好工作岗位,只因她非常珍视自已的尊严,不愿生活在阴暗的道德和人与人的算计之中。作者由生活之泥泞出发,努力求证纯洁、高尚的精神向度,表达了当下中国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
我们卑微的灵魂
《我们卑微的灵魂》为当代作家熊正良所作中篇小说,获2003年人民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在熊正良的中篇《我们卑微的灵魂》中,我们看到那些卑微的人们人灵魂光芒。他们默默无闻,他们辛勤劳作,他们梦想着幸福,他们无助地承受运命的播弄,但是,当一个父亲英勇地捍卫他的家庭,当一群老人英勇地捍卫孩子,某些至关重要的基本价值突然变得简明夺目:正义、尊严、勇气和善良。——刚直、庄严地陈明人类生活的基本价值,这是熊正良在他的小说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向度,他似乎在召唤我们:勇敢地面对我们的心、我们的血、我们的骨。
纵观熊正良的小说,可以看出熊正良的叙事能力和艺术水准,在同代作家中所达到的高度。他对主题的处理,对结构的把握,对人性和命运的那种穿透性的表现……这些都显示出熊正良的非同凡响之处。 我没有见过第二个中国作家用他那种油画般的笔触、视角表现我们这个世界。在这一点上他跟克洛德·西蒙很相像,但这是他本人禀赋所致——实际上他原是个画家——而非由于对克洛德·西蒙加以模仿。这种从“眼睛”里产生出来的小说,及其可视化的叙述,是纯个人经验的产物,几乎不可能找到相似者。 -
北京候鸟
《北京候鸟》为当代作家荆永鸣所作中篇小说,获2003年人民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
-
果院
《果院》为当代作家石舒清作短篇小说,2005年获《人民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果院》中蕴含着动与静之间的张力,在终极关怀层面上则表现了一种和谐、顺应的生命状态,暗合回族文化最本质的宗教意蕴。
《人民文学》第10期发表的石舒清的《果院》,在短短的篇幅内细致描绘了一个乡村妇女独自在家劳作时的心理状态,西海固生活的艰辛被作者有意滤去,留下来的却是对生命的感悟。这是一篇充满诗意的小说,作者在题记中引用博尔赫斯的话“我只对平凡的事物感到惊异”,我们可以看到他为此做出的努力。 -
奸细
《奸细》为当代作家罗伟章所作中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2006年第9期,获2006年人民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罗伟章的中篇小说《奸细》表现了教育产业化之后,一个普通教师在生存困境中的艰难选择。他一面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和精神追求,同时又难以抵挡巨大的物质生活的诱惑。他处在坚守还是背叛的两难选择之中,在精神和物质的冲击中挣扎,并不断对生命价值以及灵魂进行追问。
-
有了快感你就喊
《有了快感你就喊》是当代作家池莉所作中篇小说,获2003年人民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200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有了快感你就喊! 这是一句军中流传的格言。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参加越战的美国大兵们,他们的行囊里面都有救生包,救生包里头必定有一盒火柴,这句格言,就印在火柴盒上。这是一句充满阳刚之气的格言。是男人们所追求的精神状态。我小说里的男人卞容大,其实骨子里头就充满了这种向往与追求。他是一个备受压抑的窝囊的阳刚男人。可是他一直在坚持着什么,一直在追求着什么。终于,他被迫开始了以逃离为形式的自我坚守与自我救赎。中国男人尤其需要这种精神,人性的、自由的、坚定的、革命的、悲壮的。这句格言非常上口,刺激性强,爆发力强。做这部男性小说的题目,再合适不过了!太好了!惟一的希望,只是希望不要被狭隘的理解和被庸俗者望文生义,以为“快感”是猥亵之词,上帝保佑! -
茄子
《茄子》为当代女作家戴来所作短篇小说,获2003年人民文学奖优秀短篇小说奖。《茄子》是首届“春天文学奖”获得者戴来的短篇新作,甫一发表就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同时转载,《名作欣赏》更是立即将之置于“佳作邀赏”栏目之下, 邀约赏析。动作之快,实为罕见。即此可见,这应该是一篇值得一读的小说。
读戴来的《茄子》,感觉是很微妙的。初看几段,作者朴实带着口语化的讲述方式让我以为不过又是一个城市生活的剪影,一个关于普通市民和他周围人们的故事。慢慢读下去,却被这娓娓而来的文字吸引,为小说构思和机巧而称叹,急于知道这故事的结果。 -
空巢
《空巢》为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女作家张翎所作中篇小说,获得2006年度人民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谨将此故事献给世上一切空巢的父母和离家远行的儿女。
《空巢》以多伦多和北京为背景,描述了一个失偶老人面临空巢期的情感失落。在评奖过程中,评委一致认为“《空巢》敏锐地分析了时代风俗变迁中人的情感挫折和伦理疑难”。
张翎,旅居加拿大的华人女作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代表作有《余震》《雁过藻溪》《金山》《阵痛》等。小说曾多次获得两岸三地重大文学奖项,入选各式转载本和年度精选本,并六次进入中国小说学会年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