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走向世界的中国足球队 |
作者:威 子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14 |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少有人知,七十多年前,中国足球就已经走向世界——1936年8月,中国足球队参加第11届柏林奥运会,成为第一支亮相国际赛场的国家足球队,然而,这支“中国足球第一队”的奥运之行却充满艰辛。
称号:“中国铁军”
中国足球队抵达柏林之前,人称“铁军”,是一支欧美足球强国不摸底细的“神秘之师”。1913年,首届远东运动会(即亚运会前身)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这是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正式国际比赛,最终获得亚军。从此,中国足球在亚洲鲜遇对手,1913年至1934年,远东运动会共召开了10届,除第一届获得亚军,其余均为冠军。每逢中国队与日本队交战,动辄打出5比1,4比0的大比分,让日本足球颜面尽失。
有一年,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队5比0大胜日本队获冠军,上海报纸赞道:“中国足球铁军之誉,益行蜚声中外,”随后在日本举行的远东运动会,中国队5比!战胜日本队再次获得冠军,日本报纸的号外标题为:“中国足球铁军,堂堂十年连胜”。从此,“中国铁军”的赞誉不胫而走,
10届比赛,9次冠军,以这样的成就出征奥运会,欧美强国自然不敢怠慢。
教练:对足球一窍不通
尽管中国足球队横扫亚洲无敌手,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与世界强队接触,此番能远征柏林,自然令国人极为重视,另外,在中国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各类运动项目中,大家一致公认,唯有足球队尚能一搏,所以,当时的体育主管部门对足球队的选拔工作非常重视,“凡我中华足球选手,务求网罗无遗,以期组成一个全国精华荟萃的劲旅”。当时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特地成立了足球选拔委员会,经过3个月的选拔,1936年4月,中国足球队22人名单正式公布,“亚洲球王”李惠堂,香港歌星谭咏轔的父亲谭江柏名列其中。
不过,球队中也有滥竽充数者,担任教练的颜成坤对足球一窍不通,充其量只能算得上一个球迷,只是想借机出国游览,凭借南华体育会主席,香港中华巴士公司经理的头衔,他如愿谋得这个事关全队胜败的职位。
转战:只为5万元
赴柏林参赛整个奥运代表团需法币(当时的货币名称)22万元,而国民政府表示,财政困难,无法支付。为解燃眉之急,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集体出动,分别向国民政府中央各院部,各省市地方政府寻求支持,经过一番“化缘”,共筹集资金17万,仍缺5万元,协进会决定,足球队自筹资金,提前两个月到东南亚各国进行表演赛,以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
1936年5月,他们从上海出发,转战越南、印尼,缅甸,印度等国,在两个月的27场比赛中,24胜3平,使“中国铁军”名声远扬,不少当地华侨甚至焚香拜佛,欢迎中国队的到来,为了节约经费,在两个月的旅途中,乘船时,大家选择最低等的舱位,住宿则找最便宜的旅馆里最便宜的房间,有时,全体队员共住一间大通间,床位不够,还需打地铺,吃饭,则是自己买菜自己下厨,当时,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获胜一方可获得更多的门票收入,所以,主力队员一场不落地把27场比赛踢完,即使有伤病,也咬牙坚持。
整个东南亚之旅,足球队共获近20万港币的收入,到达印度的孟买后,足球队给因经费短缺而滞留国内的奥运会代表团汇去5万元。解决了经费问题。
比赛:半场好球
当时的奥运会足球赛制,是一开始就直接抽签踢淘汰赛,若首场告负便打道回府。一路历尽磨难,中国队偏偏首场对阵英国队。英国队是什么来头?当时的“足球王国”。比赛前一天下午,捷克队的英国籍教练在训练场遇到中国队后,极其蔑视地问道:“你们中国人还是每天拖着大辫子抽大烟吗?我觉得你们会输给英国队6个球。”
1936年8月6日下午5点半,中国队与英国队在柏林康姆逊球场狭路相逢,观众多达万人,他们都是冲着世界劲旅英国队来的,比赛一开始,早已洞悉中国队虚实的英国队便严密看防李惠堂,使其绝技难以施展,上半场,中国队攻势凌厉,一次下底传中后的破门,可惜被裁判吹为越位。两队0比0,中场休息时,西方记者纷纷在广播中感叹,中国队出人意料,不同凡响,下半场,由于在东南亚连续征战,再加上抵达柏林后舟车劳顿,中国队逐渐体力不支,最终以0比2告负,就此结束了中国足球在世界赛场的“首演”。
败后:李惠堂受邀
尽管输给英国队,但英国人心知肚明,中国人体力不支,但脚下技术、战术素养丝毫不弱,英国报纸也对中国队评价极高,于是,欧洲各国邀请中国队前去比赛的电报接连飞来。
在法国巴黎,中国队战平法国职业联赛中的强队巴黎红星队,李惠堂技惊四座。赛后的晚宴上,红星队的总经理拿着工作合同直接找到李惠堂,让他留在巴黎,并许以优厚待遇,当时,国际奥委会禁止职业球员参加奥运会,李惠堂一口回绝道:“我还要继续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在伦敦,中国队战平英国职业联赛冠军哥灵顿队,再度折服“足球王国”。观战的英国阿森纳队主教练特地赶到球场边赞扬中国球员,“你们的球艺不错,要是体力好,阿森纳队必拜下风。”随后,他指着李惠堂,惋惜地说道:“要是你再年轻10岁就好了,我一定把你留在阿森纳队,无论如何也不让你回中国。”
返程:蓬头垢面
回国时,足球队的管理人员借口从未坐过举世闻名的豪华轮船英国玛丽皇后号,竟然丢下全体队员,自己从英国赶往美国,转道香港回国,队员们只好在人生地不熟的国外日夜兼程地赶路,先从伦敦乘船到法国,再从法国转了几次火车到罗马。
为了准时赶上由罗马到利物浦的火车,在罗马火车站露宿一夜后,全体队员蓬头垢面地赶上最后一趟去利物浦的火车,难民般地由利物浦赶回中国,结束了这次意义深远,却遗憾颇多的奥运之行。
(黄涛摘自《新体育》2007年第21期)
|
上一篇 【目 录】 下一篇 |
|
|
|